天天看小說

第248章 收復瀋陽

天啓三年九月,明軍傾巢而出。

超過二十八萬正規軍出現在了遼河平原,其中毛文龍固守撫順,依託山區建立撫順防線。中央軍向遼陽發動進攻,孫承宗率領的遼東軍則向瀋陽發動進攻。

大反攻中的明軍,士氣十分的高昂,喊出了打到瀋陽過中秋的口號。

戰局已經完全不在朱由校的掌控之中。

但這些已經不重要了,明軍的反攻局勢已經形成,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發。事實證明這場大反攻,明軍很輕鬆的就取得了勝利。

野豬皮根本不敢和明軍正面交鋒,得知明軍傾巢而出之後,當即下令放棄瀋陽和遼陽,並撤向鐵嶺。

明軍的戰鬥力,已經讓野豬皮感到膽寒。

前面幾次交鋒已經把野豬皮給打怕了,野豬皮非常冷靜,他充分意識到了此時和明軍正面交戰,下場只會是失敗,沒有第二種可能。

這次明軍的大反攻可不是薩爾滸之戰,那時候的明軍兵力沒這麼多,更加沒有如此犀利的火炮和騎兵。

在平原地形上和裝備有大量火器的明軍正面交戰,在此前的耀州大戰中就已經證明是死路一條。

可是撤往山區的話,老城赫圖阿拉也被明軍給一鍋端了。爲了暫避鋒芒,野豬皮只能帶人撤往鐵嶺。

這次撤退簡直就像是打逃亡,不僅僅是把兵力撤到鐵嶺那麼簡單。還有建奴士兵的家人,這是二十多萬族人。

毛文龍殺入建奴後方,攻克了赫圖阿拉,已經屠掉了數萬人,還有更多的建奴逃入了山區。

而在遼河平原上生活的建奴,大約也就是三十多萬人。

這年頭建奴還沒有那麼多的人口,特別是在明軍的游擊戰全面展開之後,很多人都轉移到了山區。

鐵嶺只是逃亡的第一站,這裡離瀋陽太近了。

明軍在未遭到什麼抵抗的情況下,就順利的收復了遼陽與瀋陽。建奴走之前。甚至來不及破壞城牆。

依照建奴的習慣,對於這些明軍的工事都是直接破壞了的。但是當初攻佔瀋陽和遼陽的時候,建奴有長期佔據的想法,城牆就被保留了下來。

只不過明軍開進瀋陽和遼陽的時候。發現裡面的漢人已經全部被殺光了。大街小巷裡,到處都是剛被殺死的漢人屍體。而且房屋物資等等東西全部都被建奴一把火給燒了。

留給明軍的是,是一片焦土和一地的屍體。

這些屍體中甚至有很多是給建奴賣命的漢族士兵,也被野豬皮下令屠殺。

野豬皮很明白,明軍重新佔據遼東戰場的主動之後。這些漢人士兵是完全靠不住的,隨時都可能反水叛變,而且可能性極大,畢竟這些漢人不可能真的願意跟著他們逃亡。而且撤退得太過倉促,糧食什麼的都沒帶上多少,接下來還會產生各種矛盾,更不可能留著這些漢人和他們分享糧食等物資。

與其留在身邊成爲定時炸彈,還不如直接殺了。

野豬皮在下令撤退之前,幾乎把能殺的漢人都殺了,把帶不走的東西。能燒的都燒了個精光。

孫傳庭進入遼陽後,看到一片的焦土和屍體,憤怒得渾身顫抖,“這些建奴簡直喪心病狂,該殺,該殺”

一羣軍官看了這樣的場景同樣憤怒不已,羣情激奮的向孫傳庭請命出戰。

“先去瀋陽與遼東軍匯合,然後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睂O傳庭一拍桌子,對衆人下令道。

“是,大人。”

明軍在八月十五來臨前。成功在瀋陽會師,實現了在瀋陽過中秋的口號。但是一羣明軍卻是無比憤怒,憋足了勁要找建奴報仇。

同樣的,建奴的人頭都是軍功。

孫承宗和孫傳庭兩位朝廷大員在瀋陽會面後。卻對接下來的作戰計劃很快就達成了統一。

兩人都明白,此時明軍缺乏大規模騎兵,根本直接殲滅建奴主力。所以明軍不宜倉促急進。

“我們只需緩緩推進,收復鐵嶺則是輕而易舉。將建奴從鐵嶺攆走之後,建奴只能前往更北部的寒苦之地,沒有了足夠的產出作爲支撐。很快建奴就會面臨崩潰?!睂O傳庭篤定的說道。

“不錯,如今我們收復了遼陽和瀋陽,還攻克了建奴的老巢赫圖阿拉。再把建奴從鐵嶺攆走。建奴沒有了根基,只會人心離散分崩離析?!睂O承宗點頭道,“但是建奴很可能也因此發動一次大反撲?!?

建奴撤離遼河平原之後,註定了建奴不可能再維持當前的兵力。他們又不事生產,從明軍這裡現在又佔不到什麼便宜。通過搶劫也搶不到東西,畢竟遼河平原的生產已經全面凋零,明王朝沒有組織移民之前,這裡根本就沒有什麼普通漢民,建奴去搶誰?

到時候建奴連吃飯都是問題,那麼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分裂。只有分裂到各地,才能吃飽肚子。畢竟就算是打獵生存,人口密度不可能太大。

對於建奴這個強盜團伙來說,過去他們之所以有凝聚力,並且沒有爆發內部矛盾,主要是將矛盾都引向外部,通過不斷的發動搶劫行動,成功之後自然也就形成了一個強盜利益集團。

這樣的強盜集團,在面對失敗的時候往往又是最爲脆弱的。

“反撲?有可能”孫傳庭聽了孫承宗的話後,思考了片刻之後點頭贊同道。畢竟野豬皮還是有一定的威信的,野豬皮很可能在這個搶到集團分裂之前博上一把。到時候輸了的話,總不會比分裂更糟糕。但若是贏了,那就是中大獎。

不過孫承宗和孫傳庭現在面臨的是,皇帝會對此次反攻作何反應?是否同意接下來的作戰方案。

這次明軍發動的大反攻,完全出乎朱由校的意料。

當收復瀋陽和遼陽的捷報擺在他面前的時候,朱由校還有些發呆。

“瀋陽這就收復了?”朱由校有些困惑,感覺這也太輕鬆了吧

“陛下,前線官兵能收復瀋陽也實屬正常。畢竟朝廷在遼東佈置的兵力,已經是建奴的三倍左右。而從最近幾次作戰中我們的傷亡都比建奴低,有時候建奴的傷亡甚至是我們的好幾倍。由此可以看出,朝廷官兵的戰鬥力已經完全超過了建奴。又有如此龐大的兵力優勢,只需穩紮穩打,一路推進,建奴根本不敢與我們硬拼。”盧象升分析道。

“這倒是。”朱由校點了點頭,如果說朱由校之前制定的戰略是屬於勝率超過90的方案,屬於最爲穩妥的戰略方案。但是孫傳庭和孫承宗抓住的戰機,提前發動反攻,同樣也是勝率極高的。

如果在這麼高的勝率下還會輸,那也不是決策者的問題了。

魯莽和英勇,從來就沒有明確的定義,只看有沒有足夠的本錢去拼。如果國力強大,可以彌補冒險失敗後的損失,那麼冒險失敗完全可以稱之爲是英勇的舉動,只是沒有成功。如果沒什麼家底可以敗,又要在逆風的局勢下冒險,失敗了之後就是魯莽。

要說本錢,此時朱由校手上倒是小有本錢。明軍就算是進攻受挫,實際上也不可能慘敗,所以發動反攻的風險還是可以承受的。

至於孫承宗違背旨意什麼的,朱由校很識趣的選擇了忽略。不得不說的是,人生來儘管有地位高低之分,但絕對沒有人格上的高低,有時候不太把自己這個皇帝的頭銜想得那麼絕對的至高無上。

所以孫承宗這種抗旨的行爲,去較真是不可能的。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當然這句話搬出來的時候需要符合一定的原則,而孫承宗這次的行爲並不過分,只是抓住了戰機進行靈活應變罷了。就算是反攻受挫,朱由校也難以發作。

更何況還是打贏了,更不可能追究什麼責任。

這次大捷實際上也讓朱由校鬆了口氣,發現局面頓時開朗了許多。顯然建奴並不可怕,只要不給建奴機會,他們將永遠不可能策馬中原。

達到這個目的,就算大明真要走向滅亡,他這個皇帝對整個民族也算是做出了點貢獻。

“立即派人到前線覈實軍功,準備一個賞賜方案。”朱由校對盧象升吩咐道,盧象升躬身領命,開始著手善後處理。前線打了勝仗,自然是要大肆賞賜一番的,這個時候絕對不可能摳門。

從武英殿回去後,朱由校又讓楊光通報衆臣,翌日舉行早朝,商議恢復遼東行政上的問題。。

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46章 被拆掉的東江軍第185章 皇莊的豐收年第106章 野戰炮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121章 明朝版豬肉漲價事件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浪潮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305章 多事之秋上架感言第12章 最賺錢的行業第272章 林丹汗歸來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44章 投資建議第221章 又反了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4章 鏡子裡的商機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216章 談判條件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114章 血流成河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452章 印度佈局第106章 野戰炮第357章 勒緊的套索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411章 技術成功井噴第307章 開發澳洲第237章 收復遼東半島第66章 賣隊友第164章 死灰復燃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185章 皇莊的豐收年第70章 鉅額軍費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46章 壟斷的暴利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73章 準備鑄幣第37章 準備下手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181章 竟然賺了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120章 增加就業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391章 士紳一體納稅第32章 朝野譁然第344章 蒙古局勢變化第92章 皇莊第二期建設工程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395章 反對的聲音第32章 朝野譁然第456章 謀反密報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65章 東林地震第49章 脫硫難題第423章 大掃蕩第152章 規劃工業區第423章 大掃蕩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114章 血流成河第117章 海運優勢第377章 介入中亞
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46章 被拆掉的東江軍第185章 皇莊的豐收年第106章 野戰炮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121章 明朝版豬肉漲價事件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浪潮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305章 多事之秋上架感言第12章 最賺錢的行業第272章 林丹汗歸來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44章 投資建議第221章 又反了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4章 鏡子裡的商機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216章 談判條件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114章 血流成河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452章 印度佈局第106章 野戰炮第357章 勒緊的套索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411章 技術成功井噴第307章 開發澳洲第237章 收復遼東半島第66章 賣隊友第164章 死灰復燃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185章 皇莊的豐收年第70章 鉅額軍費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46章 壟斷的暴利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73章 準備鑄幣第37章 準備下手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181章 竟然賺了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120章 增加就業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391章 士紳一體納稅第32章 朝野譁然第344章 蒙古局勢變化第92章 皇莊第二期建設工程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395章 反對的聲音第32章 朝野譁然第456章 謀反密報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65章 東林地震第49章 脫硫難題第423章 大掃蕩第152章 規劃工業區第423章 大掃蕩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114章 血流成河第117章 海運優勢第377章 介入中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宁县| 根河市| 双辽市| 灵璧县| 海安县| 林周县| 宁远县| 佛山市| 安徽省| 新田县| 龙南县| 嘉义县| 古田县| 湾仔区| 刚察县| 凉城县| 伊通| 黑河市| 新建县| 墨脱县| 吉隆县| 南陵县| 海口市| 达拉特旗| 崇阳县| 灯塔市| 荔浦县| 确山县| 方山县| 南和县| 宜城市| 黑龙江省| 湘西| 玛沁县| 温州市| 来安县| 得荣县| 湟源县| 长垣县| 长乐市|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