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7章 開發澳洲

澳洲東南部,這裡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夏季不熱,冬季不冷,夏季涼爽乾燥,冬季溫暖多雨。一年四季分明,風和日麗,每年有240天的陽光日照,平均每天日照約6、7個小時。

移民到這裡的第一批百姓有八百多人,他們在後世的悉尼海岸上建立了第一個據點,開始以這個據點爲中心,向四周開墾土地種植小麥和各種蔬菜,並養殖了一批牛羊。 這裡的土地太多了,來到這裡的百姓此時人人都變成了地主。

沿海地區的土地實在太肥沃了,最爲有利的是,沿海地區有一個大風水嶺,將沿海隔斷成東部低地和西部草原,東部低地森林資源豐富,土地豐饒,還有天然良港。

這裡的氣候太舒適了,沒有嚴酷的低溫寒潮,也沒有悶熱的雨季,移民到這裡的軍民都感覺日子過得非常舒服。

駐守在這裡的海軍官兵有三百多人,海軍官兵根據大風水嶺的地形,很輕鬆的構築了一個安全的防線。並通過驅逐、抓捕的方式,解決了可能的土著侵擾問題。並且通過抓捕的方式,馴服出了第一批包身工。

澳大利亞的土著性格比較溫和,並且還處於原始採集、狩獵的文明狀態,將他們變成包身工也不算壓迫他們。儘管這些土著成爲包身工之後勞動量增加,但他們卻能接觸到文明,並且在吃穿方面也比之前更好。

包身工雖然和奴隸的形式有些像,但確實和奴隸制還是略有區別的。首先朱由校也保障了這些包身工的基礎生存權,規定不能虐待包身工,並且不能讓包身工過多勞動,同時必須確保讓這些包身工吃飽飯,還規定每個月要給包身工一些零花錢,過年也要發點紅包給包身工。

核心觀念就是,也承認這些土著的人道權力,可以壓榨他們的勞動力,但是不能在壓榨的過程中。做出違反人道的殘忍行爲。

對待那些土著,可以驅逐,可以抓捕,但不能屠殺。

爲了確保包身工的利益。包身工所有權屬於官府,個人要用包身工只能花錢購買,購買的價格不會太低?;ㄥX買來了包身工契約,就必須對包身工負責,出現工傷、致死什麼的。如果是人爲因素造成的,也要被官府追究一定責任。

另外購買了包身工,作爲自己的財產,包身工擁有者在使用包身工的時候,也會爲這些包身工的身體健康做一些著想,並且還會爲包身工的婚姻大事考慮,生出了小包身工,養大之後也是一個勞動力。

澳大利亞的土著因爲性格比較溫和,抓捕之後訓練成包身工還算是比較容易。而土著的生產力很低,軍事上沒有什麼戰鬥力。也沒有那個錢去組建專門的軍隊,連個政權都沒有,所以這些土著根本不可能對擁有軍事保護的大明移民產生什麼威脅。

這些移民到澳洲的百姓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感覺這裡簡直就是天堂一般的地方。

天啓六年八月,一支在北直隸組建的商船隊來到了澳洲據點,這支商船隊在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後成功到達,爲澳洲據點帶來了兩千多名移民,以及各種各樣的生產物資,雞鴨牛羊、種子農具等等,同時還有很多生活物資。

與此同時。到達澳洲據點的還有一個叫林守泰的年輕縣令,以及一羣縣官府班子,包括法院人員、警察、武警等人員等等。

林守泰出發前,被朱由校親自召見。朱由校自然是交代了一番注意事項。林守泰最大的任務就是將移民到澳洲的百姓管理好,避免移民生亂,脫離出大明的統治。

大明和澳洲確實離得有些遠,好在大明如今在向南洋擴張,在以南洋爲跳板的情況下,對澳洲的控制力還是比較強的。另外就是澳洲這地方日子比較好過。會把居民塑造成比較安心過日子的類型,一般只要官府進行一番管理和引導,就不會脫離出大明的統治。

後世能爭霸世界的那幾個流氓國家,基本上都是聚集在北半球,越往北越極端,南半球國家基本上都是屬於安心過日子的類型。

所以澳洲這個地方,就算是未來分裂出去,也不會威脅到大明。另外以華夏的文明類型來看,只要對移民過去的百姓進行管理,分裂出去也不太可能。重點還是要加強溝通,以及中央管理。

最好的辦法,就是義務兵役制方面做文章,因此朱由校制定出了一個澳洲士兵由大明本土派遣,而澳洲本地的青年服兵役則到本土來。從而加大交流,讓移民到澳洲的百姓不會因爲遠離本土,過小日子過出自己的一套不同於本土的東西出來。

另外從本土派到澳洲的士兵,因爲家都在本土,也會聽從朝廷的號令。澳洲本地百姓幾代過後想要自己分裂出去過自己的小日子也不太可能。

最重要的是,這年頭沒有什麼所謂民主主義,在官府的管理之下,也沒有什麼公投之說。澳洲要想分裂出去唯一的途徑就是武力分裂,但武力分裂明顯是不太可能的,因爲澳洲的日子比較好過,老百姓移民過去之後,民風也不會那麼彪悍。就算是出現個別奇葩想要裂土而治,在軍權在中央掌控的環境下,也不可能實現分裂意圖。

經過多番考量之後,朱由校感覺向澳洲移民,並只要建立起與本土一樣的管理制度,澳洲在未來分裂出去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向澳洲移民就沒有太大的顧慮了。

如果是向北美洲移民,那麼倒是會有一些顧慮。因爲美洲離大明本土實在太遠,中間只有一個夏威夷羣島作爲跳板,對其掌控力會大大下降,極有可能會形成一個獨立政權出來。

林守泰到達後世的悉尼港之後,隨即將管理秩序建立了起來,所用的制度與新政地區完全一致。

要想澳洲不分裂,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能區別對待。相當於只要在相同的規則下,商人同樣可以在澳洲成立企業、發展工業。同樣的,國有資本也將在澳洲發展。一旦只把澳洲當成一個原材料產地進行剝削,長期下去百姓就會反感。

後世澳大利亞會從英國獨立出去,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英國一直把澳洲當成一個原材料場地進行盤剝,導致地方商人一直試圖脫離英國的掌控。

如今大明進入澳洲,連帶著國企也一起進入,對合適發展的工業也進行發展,澳洲這裡也就不會出現試圖從大明分離出去的本土商人。本土商人自然是有的,但他們無法壟斷行業,還達不到思考分裂的高度。

林守泰發現後世的悉尼港附近地區氣候溫和,陽光明媚,又是一個豐饒之地,遂取名爲‘陽州’,然後上報朝廷。

隨著這羣移民一起到達的還有大明農業公司、 大明礦業公司這些企業,對澳洲的資源,未來大部分都將直接由國企開發,同時將一些中小型資源賣給民資開發。如此一來,從源頭上就避免了矛盾的爆發。

大明本土和澳洲的資源不平衡性,很容易造成貧富差距的而不同。如果把大部分資源都交給民資去開發,那民資還不賺死。

這些國企把資源抓在手裡,賺了錢是朝廷的,朝廷可以資源分配到需要的地方和需要的羣體身上,就可以實現平衡,也避免民資在澳洲做大,從而導致一些商人野心膨脹,從而想要分裂澳洲。

而且這些國企移民也比較簡單,直接招募工人然後移民過來就可以。那些國企工人有良好待遇,很多人都想進去,舉家移民並不是什麼問題。

當然大明的國企不是理想化的社會主義類型,並不是大鍋飯主義,工人待遇雖然好,但要是不做事、不服管教也是可以扣工資、開除的,從而避免了人性劣根導致的問題。

國企向外擴張,有軍事作爲急先鋒。同時還有充足的資金、人員可以投入進去,想要開發什麼項目都是比較容易的。

如今在澳洲沿海地區,開發的無非就是礦業、農業。

澳洲的礦產資源是極爲豐富,號稱是坐在礦車上的國家。而東南沿海地區的農業,主要就是建設一個小麥、棉花種植基地,從而爲大明本土輸出商品糧、商品棉。沿海地區開發出來,就可以把路修進內陸,那裡是一望無際的草原,而已養殖大量的牛羊。同時澳洲有豐富的地下水,非常適合發展牧業,加之氣候不像蒙古草原那麼冷,漢人在澳洲草原上發展牧業是非常合適的。

相當於未來大明在澳洲形成的社會環境,是以國企爲主導,暫時是以開發資源往本土輸出的模式。人口不必要太多,只要能把資源開發出來就行。工人待遇有保障,工人收入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屬於日子過得比較不錯的類型。

那些不好管理的零散性資源,則交給民資去開發。所以向澳洲移民,是不分給土地的,整個澳洲的土地所有權都在官方手上。(。)

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323章 火熱的拍賣會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210章 人才涌現第85章 閹黨來襲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22章 投資前景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368章 穩坐釣魚臺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372章 新規格,新標準第255章 一戰功成第343章 叛亂平息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61章 全是算計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351章 大明糧油儲備集團第312章 黃金部隊在行動第54章 以暴制暴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232章 黑科技第284章 中央集權第88章 謠言四起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231章 通商日本昨天章節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265章 這波不虧第8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139章 暴跳如雷第218章 開發臺灣第351章 大明糧油儲備集團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225章 朝鮮政變第270章 臺南海戰第341章 福王戰敗第87章 廉價鋼鐵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141章 進擊的野豬皮第321章 天啓七年財政預算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268章 移民進行時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17章 正規騎兵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351章 大明糧油儲備集團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66章 賣隊友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32章 朝野譁然第78章 多管齊下第164章 死灰復燃第48章 建造高爐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326章 揮師北麓第191章 出使蒙古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17章 正規騎兵第223章 貴陽解圍第124章 百業興盛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8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69章 不計血本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237章 收復遼東半島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372章 新規格,新標準第74章 開始鑄幣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1章 我是朱由校?
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323章 火熱的拍賣會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210章 人才涌現第85章 閹黨來襲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22章 投資前景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368章 穩坐釣魚臺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372章 新規格,新標準第255章 一戰功成第343章 叛亂平息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61章 全是算計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351章 大明糧油儲備集團第312章 黃金部隊在行動第54章 以暴制暴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232章 黑科技第284章 中央集權第88章 謠言四起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231章 通商日本昨天章節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265章 這波不虧第8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139章 暴跳如雷第218章 開發臺灣第351章 大明糧油儲備集團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225章 朝鮮政變第270章 臺南海戰第341章 福王戰敗第87章 廉價鋼鐵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141章 進擊的野豬皮第321章 天啓七年財政預算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268章 移民進行時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17章 正規騎兵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351章 大明糧油儲備集團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66章 賣隊友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32章 朝野譁然第78章 多管齊下第164章 死灰復燃第48章 建造高爐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326章 揮師北麓第191章 出使蒙古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17章 正規騎兵第223章 貴陽解圍第124章 百業興盛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8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69章 不計血本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237章 收復遼東半島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372章 新規格,新標準第74章 開始鑄幣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1章 我是朱由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安平县| 东明县| 珲春市| 新邵县| 南郑县| 宝鸡市| 武穴市| 札达县| 萨迦县| 东乌珠穆沁旗| 加查县| 蕉岭县| 云南省| 阳朔县| 鱼台县| 温州市| 江油市| 封丘县| 蒙城县| 湟源县| 丘北县| 临邑县| 大厂| 宜丰县| 遂川县| 大渡口区| 黎城县| 晋江市| 水城县| 呼图壁县| 西贡区| 开江县| 镇原县| 昂仁县| 雷州市| 宜黄县| 德惠市| 武川县| 万山特区| 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