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7章 大破蒙古

滂沱的暴雨依舊下個不停,每個人的身上都好似掉進水裡了一般,完全溼透了。?雨水從臉上淌下,模糊了人們的視線。

林丹汗在暴雨的糟糕能見度下,在望遠鏡裡隱約看到了明國的龍旗。整個人瞬間就不好了,好似掉進了冰窟一般,一股寒冷從內心蔓延而出。

“不可能,這不可能!”林丹汗難以置信的在內心吶喊著,他寧願相信自己是看花了眼,也不願意相信明國竟然還藏著另外一支騎兵,黃臺吉他們那羣建奴不是說明國人只有兩萬騎兵嗎?

自從走私的晉商被一鍋端了之後,建奴對大明境內的早就是兩眼摸黑,只能抓瞎了。他們怎麼可能知道朱由校此前訓練的那羣騎兵正在陝西等地進剿流賊。

而且大明有多少騎兵,連朝堂上那些大臣都不知道,建奴又怎麼可能知道。這個情報顯然坑死了林丹汗,這場暴雨更加把林丹汗給坑了。

可以說林丹汗本來就很沒有運道,被坑了也實屬正常。

當林丹汗再次將望眼鏡拿起來看過去的時候,望遠鏡裡的畫面已經清晰了許多,這讓林丹汗清晰的看到了來襲的明軍騎兵。

下一刻,林丹汗絕望了。

黃臺吉同樣也注意到了那邊的動靜,拿起望遠鏡一看,接著被嚇得屁滾尿流,肥胖的身軀在馬背上扭動了一下,驚慌失措的帶著兩萬建奴騎兵轉頭就跑。

真的跑了,而且跑得乾淨利落,把蒙古人丟在身後當炮灰了。

就像是那個笑話,兩個人被老虎追趕,你不需要跑得比老虎更快,只需要跑得比另外一個人更快就行了。

抱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態度,黃臺吉一看情況不對,就一溜煙的帶著人跑了。

林丹汗看到黃臺吉跑了,頓時捶胸頓足。

節操呢?你們的節操呢?

頭也不回的建奴好像在用行動在拷問他,節操多少錢一斤?給我來兩斤。

林丹汗這時候才幡然醒悟。建奴這種野蠻狡詐的搶到集團,是完全不可信的。

爲了收留這些建奴,林丹汗不惜與大明一戰。結果戰局剛剛不利,馬上就轉身把他們給賣了。

真是瞎了眼了,纔會收留他們!

此時此刻林丹汗悔之莫及,但一切都來不及了。此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撒丫子跑路吧!

突然殺出的三萬大明騎兵轉瞬即至。快速的衝到了戰場之上。被包圍的明軍騎兵終於是從包圍圈裡掙脫了出來。隨後立即進行了整隊,然後對著撤退的蒙古人追殺了過去。

“陛下。大局已定,蒙古人敗了?!睂O傳庭在中軍築起的高臺上用望遠鏡看著戰場上的局勢,隨即歡喜的對朱由校說道。

“……”朱由校此時只感覺無語萬分,蒙古人要是不作死,顯然明軍不可能贏得這麼輕鬆。

“陛下,現在可以下令步兵出營衝殺了?!北R象升當即建議道。

“派幾個師出去便可,中軍莫要亂了陣型,再傳令騎兵部隊,給朕咬住蒙古人的主力。不要給蒙古人集結的機會?!敝煊尚K未得意忘形,喊出什麼全軍出擊的命令。

萬一明軍全部衝出去的時候,殺出一支蒙古騎兵,那可就樂極生悲了。現在暴雨滂沱,能見度本身就比較差,周圍到處都是丘陵地帶,還是有被突襲的風險的。

“諾?!?

營門大開。數萬步兵這個時候殺出了軍營,他們實際上只是出去掃蕩戰場的,不少戰馬陣亡的蒙古騎兵變成了兩腳走路的步兵,散落在戰場各處。而那些有馬的蒙古騎兵,此時正被大明的騎兵追得亡命奔逃。

很多蒙古騎兵在混亂之中,直接脫離了大部隊。自己跑回部落去了。整個蒙古大軍,很快就分崩離析了。

還有一些蒙古騎兵實在逃不過,乾脆就投降了。

而在之前的戰場上,明軍則忙著抓捕那些還活著的蒙古人,那些傷員也出於人道進行了全力救治。

所謂全力救治,也有一點當做小白鼠的趕腳。

在朱由校的要求下,中央軍已經出現培養出了第一批外科醫生。什麼據胳膊、鋸大腿、取鉛彈、輸血什麼的。這些異族傷員成了最好的試驗品。

在血腥的外科手術中,這些外科醫生根據朱由校提出的那些基礎理論,正在快速的進步著。

不過那些傷員就有點慘了,因爲麻醉藥物的研究還沒跟上,只能用鍼灸麻醉,效果倒是還可以,但有時候卻是不管用。

同時步兵開始打掃戰場,搬運各種死屍。

有人屍也有馬屍,很多都被火炮轟得面目全非、殘缺不全,那慘狀讓中央軍中的一些新兵看了嘔吐不止。人就是這樣,面對那些噁心的東西,吐著吐著就習慣了,神經自然變得粗大。

到了傍晚時分,終於是雨過天晴。一輪夕陽露出了半個腦袋,將天邊的雲朵照耀成了金黃色。

看著燦爛的夕陽,朱由校想起了李商隱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只是朱由校不知道,這句詩是用來描繪和大明合適,還是用來描繪蒙古合適。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林丹汗就如這輪快要落山的夕陽,經此一敗,再也無法對大明構成什麼威脅了。

蒙古人的大敗,不僅讓他們丟掉了王城,同樣也讓林丹汗的威信一落千丈,大明已經可以瓦解林丹汗對草原的統治了。

林丹汗被大明騎兵一路攆著跑出了大興安嶺山脈以東,逃到了大草原之中。當他逃到草原上時,身邊的蒙古騎兵只剩下了不到五萬多人。其他的死的死,散的散。

第二天朱由校則進入了蒙古王城,這個所謂王城,實際上相比大明的城池來說要簡陋得得多,只相當於是大明隨便的一個小城市,甚至還不如。

蒙古王王城裡此時一個蒙古人都沒有,那些蒙古部落全部都提前被轉移到西邊的草原上去了。

“看來林丹汗之前已經是做好撤退準備了,只可惜腦子一時衝動,否則這次和蒙古作戰。不是這麼快就能定下大局的。”孫傳庭看著空空如也的蒙古王城說道。

“莽夫便是如此?!北R象升點評了一句。朱由校心情大好的說道:“呵呵!看來過不了幾日,朕便可以回京了,這裡交給諸位愛卿便可以了。”

“陛下,不妨再等幾日,帶些戰利品回去也好。”孫傳庭說道。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就是不知道王國雄和李維他們能搶回多少戰利品。”朱由校頓時期待起來,同時問道:“昨天的戰果統計出來了嗎?”

“啓稟陛下。已經快統計出來了,稍後便可。”盧象升回答道。正說著外面就把統計數據呈報上來了。

昨日一戰,一共殲滅了將近五萬蒙古騎兵,其中俘虜了四千餘人,其餘全部殞命沙場。

而明軍這邊也陣亡了兩千多名騎兵,看到這個戰損朱由校一陣肉痛,不過這樣的戰損換來的卻是整個東北地區的龐大地盤,只能說值了。

實在太值了。

中國東北地區面積巨大,除了東三省之外,還包括後世內蒙古東部地區。如今大破蒙古。後世的內蒙古東部也被朱由校盯上了。

在這個區域內,有將近4億畝的耕地資源,還有將近7億畝的草場。此時明王朝在東北地區開發出來的耕地,還不到一億畝,開發潛力非常巨大。

而這年頭俄羅斯人還沒擴張到外東北地區,外東北的那些耕地、草場以及林區,也將是大明的。不過太過北部的地區實在太冷了。暫時也不用急著全面開發,可以先開發那些價值較高的資源,例如金礦。

朱由校在蒙古王城等了三天,陸續有騎兵押回俘虜的蒙古士兵。三天過後,俘虜的蒙古騎兵數量已經上升到了四萬餘人。

對於這些俘虜,朱由校施行的是區分對待政策。只要不是林丹汗直轄的土默特部,以及那些大部落,其他小部落的蒙古士兵和蒙古貴族一律釋放。

並告知他們,只要願意歸服大明,服從大明的管束,一律分給草場,每個男丁分給草場五千畝。並且大明保證永遠不向他們徵稅。並且對他們敞開貿易。

以蒙制蒙的政策正式開始施行。

這個政策的重點就在於讓利給蒙古貴族,同時又分化利益。試想,一羣被林丹汗剝削的蒙古小部落,歸服大明之後不用被林丹汗剝削,同時明王朝也不對他們徵稅,又獲得了大量的草場,他們還會願意回到林丹汗的統治下嗎?

大明並不需要依靠徵稅的手段來剝削蒙古人,通過貿易就行了。但林丹汗不行,他必須徵稅。所以這樣的措施是林丹汗無法效仿的。

但直接的收稅,還是有的。但是這個稅將由那些蒙古貴族去收,收上來也歸那些蒙古貴族。從而讓利給那些蒙古貴族,讓這些蒙古貴族幫助大明維持統治。

那麼這些小部落歸服大明後造反怎麼辦?

這個好辦,直接鎮壓!

這些小不部落數量多,而且互不統屬,日子又好過得很。就算是有一兩個小部落的蒙古貴族造反了,其他蒙古貴族也不會願意聽從這些造反的蒙古貴族,如果聽從了那些造反的蒙古貴族,這不就意味著又進入了一個蒙古人統治的制度,那麼這些蒙古貴族的利益必然受到損害。

而且在大明治下不用向上面交稅,還能剝削普通蒙古牧民,這樣的好事哪裡去找?而且有了錢可以暢通無阻的到大明去花銷,去過花花世界享受生活。到時候就算是有人造反了,那些蒙古貴族也會主動幫助大明鎮壓叛亂。

一切都是利益罷了。

林丹汗給不了的,大明能給。

在給予蒙古貴族利益的同時,由讓這些蒙古人互不統屬,就不會出現一造反就是一大羣的問題。

所以朱由校只讓人釋放了小部落的蒙古士兵,並且只接納那些歸服的小部落。就是爲了避免管轄範圍內出現一個力量過於強大的蒙古部落,要是出現一個力量太強的蒙古部落,萬一突然吃飽了撐著起來造反,就不是那麼好鎮壓。

換成幾百個小部落,那就非常簡單了。

到時候這些蒙古貴族誰也不服誰,出現幾個吃飽了撐著想造反的也無所謂,鎮壓起來非常輕鬆。而且小部落的蒙古貴族,只要不是腦子被驢踢了,也不可能造反。

當然大明也要保證那些蒙古牧民的利益,會限制蒙古貴族的抽稅額度。如此一來,在有足夠的草場的情況下,蒙古貴族和蒙古牧民都能安心過日子。

五千畝的草場可以飼養500頭羊,不過朱由校爲了保護草場,決定出臺每年必須空出2000畝草地進行休牧的政策。從而避免過度放牧,讓草場不至於沙漠化。每戶牧民每年也就是飼養300頭羊,即便被蒙古貴族收個一成的稅,日子也能過得不錯。

而那些蒙古貴族,加入統治的是一個一千名男丁的部落,那麼一成的稅也能弄到三萬頭羊。

最重要的是,這些蒙古部落在歸服大明之後,草場將固定下來。不再會有春秋季大轉場的現象。

過去這些蒙古人是必須要進行春秋季大轉場的,因爲草原上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道。蒙古牧民必須進行抱團,纔不會被其他部落消滅。

但是草原是很大的,那麼多牲畜集中在一起,就必須不斷的進行遊牧,不遊牧就養不活那麼多的牲畜,草原上每畝土地的牧草年產量只有一百公斤左右。

這樣的遊牧方式,實際上是無法將草場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的。

當草場被固定下來之後,蒙古人基本上也不可能造反了。因爲分配的草原面積比較大,鄰居都離得比較遠。蒙古牧民將被分散到各個草場放牧,除了每年的一些活動會聚集在一起外,其他時間是不會聚集的。如果出現不正常的聚集的現象,那麼也會立即引起官府警惕。

大明看似不對蒙古人徵稅,但卻可以輕鬆的從這些蒙古人身上剪到羊毛。通過貿易的手段就很容易實現,蒙古人沒有工業,那麼貿易必然是不可能平等的。當然也不可能太離譜,表面上看還是比較公平的。

普通牧民有了錢自然是要花銷的,他們會大量購買大明的產品。而蒙古貴族最有錢,他們有了錢更是會去消費,而且將直接到大明關內進行消費,甚至是定居,並且讓子女接受大明的教育。

羊毛是層層剪下去的,但剪得比較溫和,各個級別都能接受,都可以安生過日子。

這個以蒙制蒙的政策,核心就是利益的分配。那些蒙古小部落的貴族從此不用向林丹汗納稅。而那些蒙古牧民,也獲得大量草場,一個永遠屬於他們的草場。

至於把草場分配給漢人放牧,那實際上並不是很靠譜。

漢人對放牧不太專業,而且不一定能忍受得住草原上的寂寞,草原上很多事情都不方便,特別是教育方面更不方便。同時真要把蒙古人趕盡殺絕,那要花費很大的力氣,並且蒙古人有可能會和明王朝打游擊,到時候完全是吃力不討好。

而且使草原恢復生產得多久的時間?所以完全沒有那個必要。再則蒙古人野蠻習氣也不是特別嚴重,還是可以管理的。

最主要的是,這種政策既能穩定並佔領蒙古地區,成本也比較低。

隨著這些俘虜被釋放,明國天子打破蒙古聯軍的消息就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草原各個角落的蒙古部落。

當那些小部落聽聞明王朝開出的政策待遇後,頓時不少小部落直接就舉族來投,趕著牛羊朝蒙古王城而去。(。)

第145章 金州絞肉機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11章 再次出宮第31章 壟斷意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213章 毒打荷蘭殖民者第2章 傀儡皇帝第314章 官場大換血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235章 節節敗退的葉爾羌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326章 揮師北麓第84章 遊擊進行時(三)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339章 福王反了第202章 瘋狂的蒙古人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238章 市場鼓吹第125章 還是缺銀子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74章 開始鑄幣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94章 良性競爭第261章 罐頭廠第259章 移民遼東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24章 等待契機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351章 大明糧油儲備集團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139章 暴跳如雷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292章 高舉屠刀,嚴打掃黑第188章 引爆經濟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423章 大掃蕩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2章 傀儡皇帝第404章 水泥公司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257章 裁撤遼東軍第338章 有刺客第383章 蒙古人的生意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295章 預算第146章 重炮轟擊第54章 以暴制暴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68章 二十萬石第80章 樂不思蜀上架感言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71章 辛酉京查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380章 美洲貿易航線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5章 製造玻璃第201章 不識相的葉爾羌汗國第40章 撥亂反正第70章 鉅額軍費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49章 脫硫難題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43章 武裝京營第51章 抓捕東林黨第25章 遼東兵敗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24章 等待契機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33章 天啓方陣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450章 湖廣改革阻力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250章 大戰來臨第7章 天價玻璃第130章 雙劍合璧第86章 李可灼自盡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424章 鋼鐵需求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191章 出使蒙古第342章 徹底清算第11章 再次出宮
第145章 金州絞肉機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11章 再次出宮第31章 壟斷意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213章 毒打荷蘭殖民者第2章 傀儡皇帝第314章 官場大換血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235章 節節敗退的葉爾羌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326章 揮師北麓第84章 遊擊進行時(三)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339章 福王反了第202章 瘋狂的蒙古人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238章 市場鼓吹第125章 還是缺銀子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74章 開始鑄幣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94章 良性競爭第261章 罐頭廠第259章 移民遼東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24章 等待契機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351章 大明糧油儲備集團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139章 暴跳如雷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292章 高舉屠刀,嚴打掃黑第188章 引爆經濟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423章 大掃蕩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2章 傀儡皇帝第404章 水泥公司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257章 裁撤遼東軍第338章 有刺客第383章 蒙古人的生意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295章 預算第146章 重炮轟擊第54章 以暴制暴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68章 二十萬石第80章 樂不思蜀上架感言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71章 辛酉京查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380章 美洲貿易航線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5章 製造玻璃第201章 不識相的葉爾羌汗國第40章 撥亂反正第70章 鉅額軍費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49章 脫硫難題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43章 武裝京營第51章 抓捕東林黨第25章 遼東兵敗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24章 等待契機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33章 天啓方陣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450章 湖廣改革阻力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250章 大戰來臨第7章 天價玻璃第130章 雙劍合璧第86章 李可灼自盡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424章 鋼鐵需求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191章 出使蒙古第342章 徹底清算第11章 再次出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洛宁县| 金乡县| 韩城市| 花莲市| 教育| 华阴市| 乳山市| 天津市| 天长市| 牡丹江市| 克山县| 井研县| 广州市| 衡南县| 秦皇岛市| 江安县| 西吉县| 桐乡市| 定南县| 湘潭市| 灵台县| 广宗县| 黑河市| 康保县| 门源| 凉山| 霍林郭勒市| 河南省| 扶沟县| 巨野县| 阿拉尔市| 邛崃市| 太白县| 仁化县| 蒙阴县| 酉阳| 申扎县| 长沙市| 和田县|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