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

ps:昨天同學聚會酒喝多了,今天只有一更,晚上還要去同學家吃飯。感謝大家支持,現在更新會努力穩定!

這次懲處糧商牽連的權貴和士族確實是有點多,整個南直隸被牽連進去的權貴、士族簡直一大堆。

如果沒有大軍坐鎮,估計南直隸此時已經是動亂四起了,因爲皇帝這一手玩得實在太‘髒’了。

先是拋出誘餌讓他們咬鉤,將他們資金套進去之後又把糧食直接查抄,不僅把搶購來的低價糧都賠了進去,甚至還賠出了700萬石糧食,這簡直就是滅頂之災??!多年積累的資金基本上全部都砸了進去。

而且之前爲了收購那些低價糧,資金鍊還牽扯很廣,不少錢還是借來的。

更氣人的是,查抄了糧食不說,來人也抓了進去,沒過多久就一個咬一個,牽出了一大羣人。

東廠和錦衣衛直接對這些操縱糧價的糧商開出鉅額罰單,少的都是3000元,最高的達到5萬元,數百名糧商被抓進去,很多已經拿不出錢來了。

正所謂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這句話雖然是形成於清代,因爲滿清爲了籠絡漢族統治階級,是公然允許他們貪污的,所以巧取豪奪的事情在清代非常常見。明代這樣的現象倒是比清代要好很多,但也不是沒有的。

可見官方的力量一旦動用出來,要強取豪奪實在太容易了。只不過一般情況下,那些貪官都是用這套去對付老百姓。可如今皇帝卻是用這套對付這些有權貴、士族背景的糧商。

最悲催的是。因爲操縱糧價的新聞被報道了出來。已經引起了南直隸百姓的強烈憤慨。朝廷宣佈懲治無良糧商,頓時得到了南直隸百姓的支持。那些士族權貴不想被皇帝殺豬,唯一的辦法就是起兵造反,煽動百姓鬧事是不可能成功了,沒有百姓會支持這些糧商。

可要是起兵造反,朝廷又調來了大軍壓陣,誰要是跳出來造反,腦子正常的都想得到最後的結果。那就是皇帝無情鎮壓。到時候就不再是操縱糧價的問題了,而是株連的大罪了。

結果自然是沒一個人敢跳出來當出頭鳥,誰都知道跳出來當這個出頭鳥的人下場是最恐怖的。

至於皇帝要罰款,那就罰吧!

眼見胳膊扭擰不過大腿,很多糧商只能開始出售不動產以繳納罰金。有的把田產賣了,有的把糧行賣了,有的乾脆把大米加工廠都賣了。

這些糧行和大米加工廠賣出去的價格都不是很高,因爲很多南直隸商人已經意識到了一個嚴重問題,經過這次打擊之後,日後南直隸糧食銷售行業恐怕將會被濟民糧行壟斷。

因爲南直隸糧商在這次打擊中蒙受了太過嚴重的損失。如此龐大的資本損失,根本不是一兩年就能緩過氣來了的。甚至十幾年都不可能緩過氣來了,很多商人積累了幾代人的資本都被套了進去。

同時濟民糧行已經開始著手在湖廣地區進行佈置,這些糧商一倒,濟民糧行迅速接管那些大米加工廠,並且接替這些糧商成爲湖廣商品糧的收購主力。

如果濟民糧行不頂上去,湖廣商品糧不能運到目的地,一方面湖廣地區的農民會破產,一方面沿海省份地區的百姓又會餓肚子,糧價會變得非常高。

這也正是濟民糧行所要的結果,那就是大範圍的在南方展開糧食收購、加工、銷售業務,從而切斷江南財閥通過糧食供應攫取暴利的臍帶,從而減少對普通百姓的剝削。

當那些糧商繳納了罰金被放出來之後,南直隸的糧食銷售市場不管是上有還是下游都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大量糧行倒閉,而濟民糧行卻迅速開遍整個南直隸各個城鎮。

濟民糧行的糧價非常穩定,一石普通大米的價格都是2元,絕不高一文,也絕不低一文,並且根據當地人口計算糧食供應量,並開始在各地建立倉庫,每個地區儲存可供市場消耗2~3個月的糧食。

糧價過低的時候,收購糧食以確保生產者的利益。

這樣的經營方式雖然沒什麼暴利,但是利潤卻很穩定,規模擴大之後也非??植?。曹金玉如今已經成爲一個大富商,並且還獲得了一個三品民勳,是民勳中最高的幾個。至於濟民糧行的資金方面完全不用擔心,銀行可以爲濟民糧行提供充足的運作資金。

特別是朝廷發行紙幣之後,濟民糧行能弄到的資金就更龐大了。糧食這種大宗商品的經營,就是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運作的。因爲這些糧食都是實打實的玩意,而且規模龐大。

錢萬元的船運公司也隨之進入長江水運市場,成立了一家長江貨運公司,依舊是和國有資本合股經營,其中國企資本佔七成股份。

長江貨運公司爲濟民糧行以及其他商品向長江流域的輸出提供了穩定的運輸條件,使得國有資本財團能夠將長江流域的原材料、商品運出來,同時能把商品運到長江流域銷售。

隨著糧食銷售方面打開了渠道,國有資本財團開始逐漸控制江南地區的糧食供應,同時還壟斷了鋼鐵、食鹽方面的供應。

糧食、鋼鐵、食鹽都是大宗商品,不起眼卻數量龐大。

南方的鋼鐵冶煉這幾年在國有鋼鐵廠的崛起背景下已經陸續衰亡,國有鋼鐵廠鋼鐵憑藉著更高的質量、更低的價格,非常迅速的就佔據了大明各省的商品鋼鐵市場。

食鹽方面在天啓六年也加大了緝私力度,向市場供應的官鹽質量也在不斷提高,特別是食鹽的海腥味和滷水味正在不斷的下降。而且取消了鹽引制度,任何人都可以販賣官鹽,使得官鹽價格大幅度下降,受到了百姓的歡迎和好評。

國有資本財團此時正在向南方擴張,其目標自然是不滿足這樣的局面,國有礦業公司以及紡織公司正在向南方擴張。

首先是煤炭供應方面,南直隸、浙江、福建、廣東,以及長江流域省份,都開始有北方煤炭供應。礦業公司也開始在南方勘探、投資開採礦產。而煤炭也是優勢的大宗商品之一,因爲越往東,越往南煤炭資源就越少,江南地區很多城鎮煤炭供應都不是很充足,大部分都是在燃燒木材。

因爲伐木成本因爲交通限制,以及資源限制等問題,成本會比煤炭更高。煤炭開採則相對集中,運輸可以通過修路來解決,另外運輸效率也比木材更高。因此北方的煤炭也受到了江南地區的歡迎。

特別是蜂窩煤這種東西,只需要一個爐子,使用起來非常簡單,更是受到了江南百姓的歡迎。

捕鯨業此時也產出了一批鯨油,這些鯨油開始輸入市場,因爲一開始產量還不是太高,因此價格相對高一些,這些鯨油受到了那些富裕階層的歡迎,銷量非常好。因爲鯨油燃燒不會產生黑煙和難聞的氣味,亮度還比較高。

鯨油製造出來的蠟燭同樣也受到歡迎,而潤滑油也在獲得鯨油之後被製造了出來,解決了沒有高質量潤滑油的問題,蒸汽機的性能進一步提高。

天啓六年,國有資本財團在松江還成立了兩個紡織廠,以及一個繅絲廠,開始正式投入江南地區的紡織業、生絲業競爭。

江南地區顯然更適合發展輕工業,因此北直隸的紡織業規模日後不會繼續擴大太多,紡織業中心會向江南轉移。成立繅絲廠一方面是爲了生產供應北方市場所需的生絲,一方面則是供應出口所需的生絲,這個錢很好賺,因爲本身就有銷售渠道,生產設備的技術也可以自己研發。

國有資本財團在各個領域都開始向江南財閥步步緊逼,當這些大宗商品的利益被國有資本財團掌控之後,他們的利益獲取渠道就會被斬斷一半以上。

相比之下,福建、廣東一帶的海商的日子也不好過,自從海關建立,以及國有資本財團的商船隊開始在海上到處跑之後,他們的海貿利潤已經大幅度下降。一些海商試圖勾結海盜,結果海盜已經被朝廷剿得抱頭鼠竄。有些海上試圖走私,結果緝私船到處都是。

乖乖的繳納關稅之後,利潤下降非常嚴重,不過總的來說生意還是可以做,但想要賺大錢就是那麼容易了。

朱由校已經被大量商人罵了千百遍,各種各樣的荒唐傳聞廣泛在市井中流傳,儘管之前用廠衛整治了一番,但背後偷偷罵皇帝的現象卻是禁止不了的。

顯然朱由校並不怕這些商人在背後罵他,反正他已經把錢樓到手了,只要做得不是太過分,他也就裝作不知道。

幾個季度下來,朝廷的稅收一直處於快速增長的狀態,特別是在北直隸等新政地區,因爲大量的投資帶動了經濟,商品消費規模有了明顯增加。

這一年官方基本上都把能調用的民力,應用在了各種建設活動上,軍事上只是進行保持,並且有明顯增加軍費開支。

特別是新政地區的水利設施投資,讓農業抗災能力大幅度提升。而東北地區、臺灣和南洋地區的資源開發,以及澳洲的資源開發,在未來都可以提供大量的農產品。

財政收入和農業生產的改善,讓朱由校終於是可以鬆一口氣。未來不管發生什麼天災人禍,他都有足夠的資源去應付。只要不讓老百姓餓肚子,就不會發生農民起義,明王朝就不會走向滅亡。(。

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206章 聯動方案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16章 紙上談兵第106章 野戰炮第103章 時代潮流就是要BB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226章 干預朝鮮(一)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75章 大受歡迎第253章 送死進行時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73章 準備鑄幣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12章 最賺錢的行業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22章 投資前景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247章 年底的大明第235章 節節敗退的葉爾羌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167章 翻盤點第1章 我是朱由校?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386章 肢解日本戰略第128章 大洗牌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312章 黃金部隊在行動第281章 廠衛的白色恐怖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4010章 大殺器第81章 遊擊準備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419章 蒙軍主力出動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123章 往死裡黑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45章 投資鹽業第385章 日本內戰又起第421章 蒙古要談判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181章 竟然賺了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2章 傀儡皇帝第95章 定時炸彈第20章 動機不純第244章 崛起的皇家財團第23章 數學水平111章 排版沒分段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409章 緊縮銀根第92章 皇莊第二期建設工程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450章 湖廣改革阻力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95章 定時炸彈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303章 千年王八精橫空出世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407章 鐵絲網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223章 貴陽解圍第316章 強制性改革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418章 親征蒙古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279章 甲子條約第210章 人才涌現第24章 等待契機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61章 全是算計第300章 農業稅改革
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206章 聯動方案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16章 紙上談兵第106章 野戰炮第103章 時代潮流就是要BB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226章 干預朝鮮(一)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75章 大受歡迎第253章 送死進行時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73章 準備鑄幣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12章 最賺錢的行業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22章 投資前景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247章 年底的大明第235章 節節敗退的葉爾羌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167章 翻盤點第1章 我是朱由校?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386章 肢解日本戰略第128章 大洗牌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312章 黃金部隊在行動第281章 廠衛的白色恐怖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4010章 大殺器第81章 遊擊準備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419章 蒙軍主力出動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123章 往死裡黑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45章 投資鹽業第385章 日本內戰又起第421章 蒙古要談判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181章 竟然賺了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2章 傀儡皇帝第95章 定時炸彈第20章 動機不純第244章 崛起的皇家財團第23章 數學水平111章 排版沒分段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409章 緊縮銀根第92章 皇莊第二期建設工程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450章 湖廣改革阻力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95章 定時炸彈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303章 千年王八精橫空出世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407章 鐵絲網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223章 貴陽解圍第316章 強制性改革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418章 親征蒙古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279章 甲子條約第210章 人才涌現第24章 等待契機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61章 全是算計第300章 農業稅改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隆| 舟曲县| 三门县| 巴林右旗| 玛曲县| 凌海市| 嘉禾县| 中牟县| 武夷山市| 翁源县| 安福县| 勃利县| 威海市| 贵州省| 陕西省| 花莲市| 兴山县| 承德市| 皮山县| 鄄城县| 青铜峡市| 乌审旗| 阜平县| 洮南市| 平阴县| 兴城市| 甘洛县| 江都市| 宁乡县| 长乐市| 安塞县| 长丰县| 客服| 土默特左旗| 紫金县| 澄城县| 海门市| 汪清县| 东辽县| 壤塘县|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