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最賺錢的行業(yè)

朱由校巡視過琉璃店之後,便繼續(xù)在大街上逛了起來。走著走著,朱由校不知不覺走到了南城。

“公子,最熱鬧的集市在城西,這裡是窮人居住的地方。”田爾耕對朱由校說道。

“也看看吧!”朱由校毫不在意,這些繁華景象,在二十一世紀早就見多了。他更關心的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這時朱由校在街邊看到了一個被餓死的流浪漢,不由嘆息一聲。對田爾耕問道:“這個冬天被餓死的人多嗎?”

“皇上,京城餓死的人還是不多的,各城門處皆有粥棚,估計是被凍死的。”田爾耕回答道。

朱由校看著只感覺有心無力,明王朝的稅收太低了,以至於朝廷也沒有多少錢做一些福澤百姓的事情。

走在城南的貧民窟裡,朱由校看到了很多衣衫襤褸的人。

“這些都是一些流民,進京乞討的。”田爾耕見天子格外關注這些流民,隨即在一邊講解道。

“現在北方流民是不是很多?”朱由校問道,田爾耕點了點頭,“北方各省每年都會有些災害,農民交不起佃租,拋荒的就多了。加之人口繁衍,每個人的土地越來越少,只要遇到災害,基本上就是逃荒一大片。”

之前萬曆年間,人們日子還是很好過的,人口大量繁衍也十分正常。只是土地被攤薄之後,個體抗災能力就更弱了。

走著走著,又來到了崇文門,這裡就是一片極爲熱鬧的景象了。因爲這裡是運河入城的唯一通道,南北客商往京城販賣貨物,很多都是走崇文門進城。

“你們說,要是在這裡設個關卡徵收商稅,豈不是日進金斗?”朱由校頓時雙眼放光,田爾耕說道:“神宗皇帝還在的時候,崇文門每年可以徵收商稅15萬兩,位居各門之首。”

“這麼多?”朱由校愣了愣,這誘惑有點讓人擋不住啊!

“主要是過往商客,都要繳納三成之費,所以讓那些商賈叫苦不迭。”田爾耕說道,朱由校笑了笑,這是必然的。

儘管在崇文門徵收過路費的收入非常誘人,可惜朱由校此時還在韜光養(yǎng)晦,這事不能太急了。

慢慢來吧!

先把騰驤四衛(wèi)練出來,就可以與東林黨對抗了。他和東林黨一旦撕破臉,也必須先考慮下場。

東林黨人第一可能會把他毒死在宮內,就算毒不死,肯定也會在民間大肆向他潑髒水的,萬曆皇帝的種種荒唐傳聞,基本上大部分都是東林黨的傑作。歷史上的天啓皇帝,也被東林黨宣傳成了木匠皇帝,還與奶孃淫,亂什麼的,各種昏君的屎盆子都會扣在頭上,然後碰上什麼天災人禍,同樣也把責任往皇帝腦袋上扣。

二十一世紀的帝制已經完全式微,就是因爲皇帝就是公開的靶子,地位越高,責任也越大,國家一旦出了什麼問題就要莫名中箭。所以後世的統(tǒng)治者基本上都是隱身的資本家。

朱由校如今是皇帝,明末資本主義萌芽,那些商人就是他的死對頭啊!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去看,資本主義一旦萌芽,就會想方設法的取得統(tǒng)治地位,皇帝是他們面前第一塊擋路石。

明代的滅亡,完全就是這羣商人在瘋狂挖國家牆角的結果。結果房子被挖倒了,江南那些資本家們也被壓死了。

暫時還是尋找點賺錢的買賣吧!收稅的事情再過兩年。

可最賺錢的是什麼行當呢?

朱由校對這個年代的經濟並不是太瞭解,所以他決定再看看,於是朱由校開始在北京城的各個商業(yè)繁華的大街上逛了起來。

突然朱由校在街邊看到了一家山西票號,突然眼前一亮。

“豬腦袋啊!這都沒想到,最賺錢的當然銀行了!”朱由校使勁一拍腦子,這世界上什麼行業(yè)最賺錢?那當然就是金融業(yè)了。

金融就要有銀行,銀行不僅可以集資,還能放貸、投資,更可以印刷鈔票,絕對是超級利器。

沒錢可以集資啊!

想到這裡的朱由校,滿臉興奮的揮手道:“馬上回宮。”

朱由校回到宮中,立即讓東廠調查山西票號的業(yè)務。一邊謀劃著建立銀行的可行性,很快朱由校發(fā)現,自己要投資各個行業(yè),必然需要一家銀行。

只要有了銀行,銀行就能對各行業(yè)進行控股經營。同時銀行還能集資,投資起來資金壓力就小了。

成立銀行的困難也很小,銀行最核心的地方就是信用。

在大明,皇家應該足以令人信任吧?以皇家信用作爲擔保,再加上存款可以得到利息,應該能吸納很多民間閒散資金。

有了資金,就可以進行投資了。

東廠在外面調查了兩天,逐步把山西票號的業(yè)務都摸清楚,並回宮稟報皇帝。朱由校拿著東廠記錄的山西票號業(yè)務情況看了起來。

山西票號這是全國最大的票號,這些山西票號自然不全是一家的,大明一共有十幾家山西票號。

這些山西票號的業(yè)務主要還是爲長途販運的商業(yè)活動服務,人們可以把錢存進山西票號,然後拿到銀票,到異地可取。這就避免了,需要攜帶大量白銀的尷尬問題。

朱由校發(fā)現,儘管這些山西票號只是傳統(tǒng)錢莊,功能相比銀行還不那麼成熟。但是已經形成了足夠龐大的網絡,在大筆的商業(yè)存款上面,要想和這些山西票號競爭,顯然有些不太現實。

那麼要開設銀行,首先就要把目標對準那些閒散資金。

朱由校頓時想到了近代著名銀行家陳光甫的事蹟,近代傳統(tǒng)錢賺,加上外資銀行林家,在這樣強烈競爭環(huán)境下,陳光甫開創(chuàng)了‘一元開戶’的銀行制度,大量吸納了民間資金,使得他的銀行不斷壯大。

開辦銀行並不需要太強的科技條件,近代也沒有電子設備,明代也同樣可以開設銀行。PS:大家收藏再走一波啊!能來點推薦票就更好了。

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453章 南非黃金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177章 馳援充州昨天章節(jié)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202章 瘋狂的蒙古人第184章 教訓建奴水師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350章 秘而不宣第231章 通商日本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392章 矛盾公開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249章 穩(wěn)紮穩(wěn)打第51章 抓捕東林黨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330章 移民西域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238章 市場鼓吹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257章 裁撤遼東軍第362章 佔領河內第368章 穩(wěn)坐釣魚臺第334章 小日本不老實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71章 辛酉京查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287章 慌得要死的西班牙人第423章 大掃蕩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416章 開戰(zhàn)前夕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191章 出使蒙古第206章 聯(lián)動方案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80章 樂不思蜀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95章 定時炸彈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38章 逮捕王安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130章 雙劍合璧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19章 三成佃租第66章 賣隊友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fā)浪潮第153章 整編邊軍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98章 失敗的讓步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207章 新的天梯第213章 毒打荷蘭殖民者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108章 優(yōu)厚待遇第74章 開始鑄幣第452章 印度佈局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61章 全是算計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402章 海外殖民利益第55章 明朝版新農村第195章 震驚蒙古人的裝備質量第255章 一戰(zhàn)功成第19章 三成佃租第237章 收復遼東半島第121章 明朝版豬肉漲價事件第385章 日本內戰(zhàn)又起第238章 市場鼓吹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66章 賣隊友第35章 研發(fā)燧發(fā)槍第64章 三才伏法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320章 忙裡偷閒第112章 慘遭爆菊
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453章 南非黃金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177章 馳援充州昨天章節(jié)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202章 瘋狂的蒙古人第184章 教訓建奴水師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350章 秘而不宣第231章 通商日本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392章 矛盾公開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249章 穩(wěn)紮穩(wěn)打第51章 抓捕東林黨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330章 移民西域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238章 市場鼓吹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257章 裁撤遼東軍第362章 佔領河內第368章 穩(wěn)坐釣魚臺第334章 小日本不老實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71章 辛酉京查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287章 慌得要死的西班牙人第423章 大掃蕩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416章 開戰(zhàn)前夕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191章 出使蒙古第206章 聯(lián)動方案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80章 樂不思蜀第115章 徹底崩潰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95章 定時炸彈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38章 逮捕王安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130章 雙劍合璧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19章 三成佃租第66章 賣隊友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fā)浪潮第153章 整編邊軍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98章 失敗的讓步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207章 新的天梯第213章 毒打荷蘭殖民者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108章 優(yōu)厚待遇第74章 開始鑄幣第452章 印度佈局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61章 全是算計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402章 海外殖民利益第55章 明朝版新農村第195章 震驚蒙古人的裝備質量第255章 一戰(zhàn)功成第19章 三成佃租第237章 收復遼東半島第121章 明朝版豬肉漲價事件第385章 日本內戰(zhàn)又起第238章 市場鼓吹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66章 賣隊友第35章 研發(fā)燧發(fā)槍第64章 三才伏法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320章 忙裡偷閒第112章 慘遭爆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凤台县| 东阳市| 芦山县| 彰化县| 瓮安县| 堆龙德庆县| 梁河县| 浮梁县| 个旧市| 福安市| 哈密市| 景洪市| 东丽区| 界首市| 兴海县| 寿阳县| 大方县| 高雄县| 四子王旗| 泸溪县| 库尔勒市| 河曲县| 依兰县| 武冈市| 泾阳县| 三台县| 云霄县| 伊金霍洛旗| 怀宁县| 龙岩市| 固原市| 咸宁市| 蒲江县| 正阳县| 中江县| 边坝县| 高青县| 克什克腾旗| 余庆县|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