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章 辛酉京查

天氣漸漸炎熱,驕陽似火的六月,京城氣溫不斷升高,讓人感覺有些酷暑難耐,就在這個時候,京查正式開始了。

朱由校在宮內扇著扇子,欣賞著東林黨的京查大戲。

“皇上,這是御膳房剛做的冰鎮楊梅湯,還有冰鎮西瓜。”楊光和兩個御膳房看守太監走了進來,端來了解暑佳品。

大熱天的,西瓜是朱由校的最愛啊!冰鎮楊梅湯也十分不錯。朱由校吃之前,還是仔細的看了看。

楊光心想,皇上肯定又是擔心有沒被人下毒了。

對於皇帝這種疑神疑鬼的習慣,他們也都見怪不怪了,誰讓光宗皇帝死得太過蹊蹺。這冰鎮楊梅湯端出來的時候,御膳房兩個太監全程盯著,一路跟到養心殿,怕中途被人下了毒。

楊光笑道:“皇上,奴婢給您嚐嚐吧!”

“好,你先嚐嘗吧!”朱由校微笑道,看著誘人的冰鎮西瓜,不敢直接吃也是無奈啊!要是不小心,誰知道哪天就稀裡糊塗的中招了。

楊光吃了兩片西瓜,又喝了點楊梅湯,然後依舊活蹦亂跳。朱由校這才放心的拿起西瓜吃了起來。

不一會李進忠進來了,不久前李進忠告訴皇帝,他想要光耀門楣,於是把姓氏改了回去,又給自己取了個‘忠賢’的名字,然後就叫魏忠賢了。

當了大太監,自然不能用別人家的姓氏,否則怎麼衣錦還鄉啊?

朱由校當然也沒什麼反對的,於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魏忠賢,終於是出現了。魏忠賢出身貧寒,小時候家裡養不活他,只能把他送進宮內。

這個時候混出模樣了,魏忠賢改了名字之後,立即派人回家,給家裡送去了白銀五千兩,還從兩個哥哥那裡,分別過繼了兩個小孩過來,給他當繼子。

魏忠賢給家裡的錢,都是皇帝給的俸祿。

漢皇黨成立後,黨內是以高薪養廉。宮內這些太監,還有錦衣衛、東廠的俸祿都已經很高了。

魏忠賢一年下來,也有上萬兩銀子的俸祿。如果查到了大案什麼的,還有獎勵什麼的。不過貪污受賄卻是在朱由校嚴厲警告下,已經斷絕了這方面的收入。魏忠賢有了繼子,行事方面也有顧慮,這還是朱由校樂意看到的。

“皇上,東林黨京查首批查處官員名單已經出來了,齊楚浙宣黨的黨首亓詩教、趙興邦、官應震、吳亮嗣四人皆被查處革職。”魏忠賢將一份名單呈給朱由校,繼續說道:“除此之外,還有數十人正在處理,這次東林黨是要把齊楚浙宣黨趕盡殺絕。”

朱由校臉上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終於是來了。

亓詩教、趙興邦、官應震、吳亮嗣這四人,身爲齊楚浙宣黨的黨首,在朝中擔任的職務並不高,都是各部給事中。

但是對於這些黨派來說,黨首並不一定需要擔任多高的職務,主要還是看各自的人脈,手下能有多少小弟。然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爲官之道,便是傍皇帝大腿。

貪污受賄、黨同伐異之類的事情,小弟們都可以衝鋒陷陣。就像是扶持光宗朱常洛上位,以及移宮案,東林黨衝鋒陷陣的代表人物就是楊漣。這下移宮案被朱由校清算,葉向高這羣大佬屁事沒有。

亓詩教、趙興邦、官應震、吳亮嗣和東林黨自然是有‘深仇大恨’,此前‘辛亥京查’就是這幾個人主持,幾乎把東林黨逐盡。

天啓元年是辛酉年,離上次辛亥京查,過去十年了。

此次京查,後世則稱之爲‘辛酉京查’,這次京查東林黨雷厲風行,將齊楚浙宣黨人員幾乎逐盡。

朝堂之下,數十名齊楚浙黨官員遭到查處。

對於齊楚浙宣黨大佬們來說,他們一個個貪得家資不菲,被革職就革職了,反正回家也能當個富家翁。

可是對於那些齊楚浙宣黨的馬仔來說,卻是難以承受的損失。

麻痹!老子苦讀二三十載,千里求官圖個啥?無非就是地位和財富,給人當馬仔儘管油水還不多,但總還有希望熬出頭不是?一下被革職了,自然是不爽到了極點,頓時與東林黨結下樑子。

儘管這些齊楚浙宣黨的馬仔萬分不爽,但是大佬在朝中失勢,他們這些小嘍囉也無力改變什麼的,只能咬碎牙齒往肚子裡吞。

京查結果一出來,朱由校知道是出手的時候了。隨即讓魏忠賢前去聯絡被查處的齊楚浙宣黨馬仔,以組建一個新黨。

至於亓詩教、趙興邦、官應震、吳亮嗣這幾個官員,朱由校自然不可能伸手去拉他們。要是把他們拉起來,齊楚浙宣黨馬仔不是由回到他們的座下聽令了?這幾個傢伙被革職了正好,可以讓朱由校有機會把他們的馬仔收編過來。

這些馬仔名氣不夠、人脈不夠,一時半會難以具備違逆朱由校的能力。

想復出?想升官?

沒問題,只要聽話,這些統統都有。

朱由校最近政治手腕又有些進步,想起清末袁世凱說的一句話:一手拿著刀子、一手拿著銀子,聽話的給賞,不聽話的吃刀。

等聯絡了一片馬仔,朱由校就能對東林黨那幾個大佬下手了。

“嘿,明年的軍費,貌似也有著落了。”朱由校喜滋滋的想,今年的軍費本來還要東拼西湊一番才能拿得出來。可是李三才的資產讓朱由校發了筆橫財,這才讓軍費頓時寬鬆起來。可是明年的軍費還是讓人頭疼,這下讓朱由校瞄上了葉向高等人。

抄家就是爽,橫財嘩啦啦的往腦袋上砸。

隨著朱由校將大筆軍費發出,孫承宗的手頭頓時寬裕了起來,明軍連日不斷加固廣寧防線,並在廣寧囤積大批糧草、火藥、箭支等作戰物資。

此時的遼東明軍,因爲朝廷還有軍餉發下,軍閥花還不是那麼嚴重。軍隊不像崇禎年間那樣,只有武官的家丁能夠作戰,其餘明軍就像是棄物一般。熊延弼上任後整頓軍紀,遼東明軍的底子還是可以的。

所謂廣寧鐵騎這年頭也還沒有出現,祖大壽此時也僅是一個比較出衆的遼東武將。孫承宗上任後,選定了三名武將進行栽培,一是祖大壽,二是滿桂,三是趙率教。並將遼東明軍進行了重新的編制。

總的來說,此時的遼東明軍,還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中的,軍閥問題還不是太嚴重,只是有了一個雛形。

只要朝廷的軍餉不斷,這些軍閥就發展不起來。畢竟朝廷有餉發下去,明軍士兵也不需要依靠這些武將活命。

孫承宗接到聖旨後,也將明軍中的工匠大部分都轉移到了皇家軍工廠,只留下一些負責維修裝備的工匠。

與此同時,皇家軍工廠也送來了一大批裝備讓孫承宗挑選、採購。

只是皇家軍工廠的所製造的武器裝備顯然還不太健全,很多裝備並不生產。例如三眼銃、弓、弩皆無。

爲了滿足前線訂單,皇家軍工廠已經開始研發、製造這些裝備了。畢竟不是經營,其他明軍對武器裝備的需求也不太一樣。朱由校覺得,在京營的模式還未徹底摸索出來之前,突然改變前線明軍的裝備結構,反而可能會出問題。

除此之外,朱由校此前還下旨在九邊抽調精銳夜不收(偵察兵)一千人,前往東江鎮組建‘遊擊軍’。爲了能招募到真正的精銳,朱由校開出了月給軍餉5兩的待遇。ps:第一更,求票票!每次衝榜,星期一榜單上那些書總是像吃了春藥一般兇猛,昨天兄弟們很給力,在首頁站穩腳了。今天到了星期二,那些書馬上就痿了,現在本書已經上升到了第八名,和前面差距不大,現在是我們反撲的時候了。還請兄弟們發功祝我一臂之力!

第243章 紙彈、刺刀、膛線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86章 李可灼自盡第225章 朝鮮政變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浪潮第177章 馳援充州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326章 揮師北麓第132章 建奴快瘋了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264章 查抄鹽商第344章 蒙古局勢變化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31章 壟斷意第312章 黃金部隊在行動第423章 大掃蕩第268章 移民進行時第225章 朝鮮政變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175章 騎兵衝鋒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346章 被拆掉的東江軍第265章 這波不虧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303章 千年王八精橫空出世第21章 皇家農業公司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2章 傀儡皇帝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218章 開發臺灣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243章 紙彈、刺刀、膛線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54章 以暴制暴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11章 再次出宮第272章 林丹汗歸來第50章 鐵匠皇帝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28章 糧食訂單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382章 莊家通吃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37章 準備下手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177章 馳援充州第363章 第一次安南殖民戰爭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16章 紙上談兵第17章 正規騎兵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270章 臺南海戰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391章 士紳一體納稅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31章 壟斷意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務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80章 樂不思蜀第323章 火熱的拍賣會第147章 異想天開的野豬皮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254章 無情擊潰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5章 製造玻璃第385章 日本內戰又起第246章 戰爭的臨近第35章 研發燧發槍84章 沒分段第178章 七進七出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162章 多重保險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179章 會師充州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48章 建造高爐第92章 皇莊第二期建設工程第153章 整編邊軍第231章 通商日本
第243章 紙彈、刺刀、膛線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86章 李可灼自盡第225章 朝鮮政變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浪潮第177章 馳援充州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326章 揮師北麓第132章 建奴快瘋了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264章 查抄鹽商第344章 蒙古局勢變化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31章 壟斷意第312章 黃金部隊在行動第423章 大掃蕩第268章 移民進行時第225章 朝鮮政變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175章 騎兵衝鋒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346章 被拆掉的東江軍第265章 這波不虧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303章 千年王八精橫空出世第21章 皇家農業公司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2章 傀儡皇帝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218章 開發臺灣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243章 紙彈、刺刀、膛線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54章 以暴制暴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11章 再次出宮第272章 林丹汗歸來第50章 鐵匠皇帝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28章 糧食訂單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382章 莊家通吃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37章 準備下手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177章 馳援充州第363章 第一次安南殖民戰爭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16章 紙上談兵第17章 正規騎兵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270章 臺南海戰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391章 士紳一體納稅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31章 壟斷意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務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80章 樂不思蜀第323章 火熱的拍賣會第147章 異想天開的野豬皮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254章 無情擊潰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5章 製造玻璃第385章 日本內戰又起第246章 戰爭的臨近第35章 研發燧發槍84章 沒分段第178章 七進七出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162章 多重保險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179章 會師充州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48章 建造高爐第92章 皇莊第二期建設工程第153章 整編邊軍第231章 通商日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鹰潭市| 西乡县| 理塘县| 宣恩县| 满城县| 陇西县| 隆林| 卓资县| 兴宁市| 若羌县| 泰州市| 宁波市| 米脂县| 衢州市| 海兴县| 历史| 洛川县| 壤塘县| 惠来县| 开封市| 莱州市| 昌吉市| 双牌县| 呼伦贝尔市| 大新县| 鄢陵县| 玉树县| 三门县| 德化县| 保定市| 融水| 澎湖县| 通渭县| 从化市| 临夏市| 无棣县| 宣恩县| 石楼县| 马边| 金乡县| 深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