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4章 戰略調整

第一輛火車的研製地點位於京師郊外的一處煤礦,在礦洞裡已經鋪上了鐵軌,鐵軌直接鋪設到了十幾公里外的一處小型鋼鐵廠。

對於此時國有鋼鐵廠來說,最大的問題無非就是鐵礦石和煤礦運輸的距離如果太大,運輸成本就會拉高生產成本,有時候甚至把生產成本拉得很高。

加上本土鐵礦石品質不是那麼高,儘管技術領先,但利潤已經開始下降,已經沒有了最初那麼高的暴利。

經過三年的研製和不斷的改進,第一輛技術已經成型的火車在鐵軌上開動了起來。朱由校得到報告之後,第二天便興奮的前往視察,親自見證了火車的運行,這輛火車的最高時速僅有二十公里,在朱由校眼中,這東西有點龜速。

但是這輛火車的出現,卻有無比巨大的意義。

即便是當前只有二十公里的時速,但是火車可以帶動多節車皮,而且不知疲倦,可以不斷的前進,中間只需要補給一下煤炭和水,進行一下簡單的維護。而馬車則不可能一天不斷的跑,而且載重有限。

從經濟效益上來說,這輛僅有二十公里時速的火車已經擁有了商業潛力。而從行政上來說,火車改善了交通,這讓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力將會大大增強。過去官員上任乘坐驛站馬車,從北到南也許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旅途比較艱辛。有了火車就不同了,人員的來往變得更加方便,同時朝廷可以更有效率的從地方抽調物資、人力,也能更有效率的把中央的資源調到地方賑災等等。

而從國防上來說,一旦把鐵路網絡建設起來,軍事調動就會變得非常快速。

“大明終於是要騰飛了。”朱由校興奮不已,有了火車,大明就可以化身爲整齊壓路機,一路向西碾壓。

朱由校當即給火車研製頒發了功勳和獎賞,研發小組組長林元龍被授予三品文勳。其他小組成員分別被授予四品文勳。賞賜上萬元至數千元不等,可謂豐厚無比,直接一躍成爲中高產階級。

方以智是火車研發小組中年齡最小的一個,他在皇家科技學院就讀的時候。因爲成績優異,成功進入了火車研發小組。這幾年倒是經常見到皇帝,朱由校時常會過來視察研發進度,火車的研發方向基本上都是皇帝提出的。

鐵軌的設計思路,火車的設計思路。在朱由校的參與之下從一開始就確定了下來,以至於研發小組沒走什麼彎路,三年時間就把研製出了第一輛性能穩定,可以投入推廣使用的火車。

方以智因爲參與了火車研發,已經被授予四品文勳,皇家科技學院的科研人員被授予的都是文勳,畢竟是官方機構,畢業學院又是體制內的,所以是授予文勳。如果是體制外的發明家,則是授予民勳。

不過文勳和民勳差別也不是很大。

同時方以智還拿到了五千元的賞賜。可謂是一夜暴富。

拿到了這筆錢的方以智,隨即把這些比錢都拿出來建設自己的實驗室,以從事自己喜歡的科研工作。

在申請建設實驗室的時候,中央銀行向方以智提出願意注資一萬元,只要實驗室49%的股份。

如今從皇家科技學院畢業的學員不少,每個學員都簽訂了《科技保密協議》,承諾不對外泄露技術,同時不能私自出境。其中一些畢業生開始單幹,希望能夠研發出新專利獲取暴利。

對於這些單幹的畢業生,朝廷也沒有強求。只要簽訂了保密協議,單幹完全沒問題。如果資金不足,銀行還可以注資,支持他們建立實驗室。

而朝廷直接成立的科研項目。以及各國企的科研項目也不少,並不是所有畢業生都願意單幹,畢竟存在一定風險,而且朝廷很國企給的待遇很高,收入完全不比那些二三品的朝廷大員低,有的甚至比朝廷一品大員的收入還要高。

朝廷改革之後。一改此前對工匠的輕視和盤剝,還創造出了很好的科研環境。此時國有資本崛起,有充足的資金投入科研之中,特別是國有資本此時充分的嚐到了技術進步的甜頭。

這些科技學院畢業的學員,相當於是乘上了順風車。而且還有機會入仕,雖然是技術性方面的,但待遇比同品級官員還要高。

而民間工匠在改革之後,獲得了相當寬鬆的社會環境。在戶籍上給予了平等的待遇,並且擁有高度的人生自由,稅收方面也就是個人所得稅,收入高的多交稅,沒收入不用交稅。工匠的發明可以申請專利,權益得到了朝廷有力的保護。

在新政省份,專利法的執法力度越來越大。

那些從科技學院畢業的學員,以及民間那些工匠,甚至是工人想要一夜暴富,最好的辦法就是發明個什麼專利。儘管不是每一個專利都可能賺到錢,很多專利實際上沒什麼商業潛力,申請之後無人問津。但一夜暴富的神話卻是在不斷誕生,不僅可能獲得金錢,還能獲得社會地位。

方以智得知自己的實驗室能得到央行的注資,頓時欣然答應了下來。央行是朝廷的,是國有資本的核心機構,有了央行注資,這意味著有些被看好的項目是可以申請到朝廷的科研經費的。

同時科研成果可以很快普及出去,專利費對半分也不少了。

……

朱由校參觀了火車成果之後,立即召開了一次御前會議。工部將火車的資料文件發給了衆人,一羣大臣進入了乾清宮之後,隨即商討接下來大明的新戰略。

諸位大臣對技術的革新所帶來的變化,在這些年已經有了充分的領略。

“火車與電報乃是神器,如今電報已經在北方各省大部分地區鋪設,形成了信息傳遞網絡,若是能夠將鐵路網絡鋪設到各省,則朝廷對地方控制力大大增強,並且還有巨大的商業利益。”朱由校對諸位大臣說道,“不過要怎樣快速將鐵路網絡鋪設到各省,卻是需要好好籌劃的。”

“啓稟陛下,火車所需鐵路需要大量鐵軌。同時還需要蒸汽機車。當前鐵軌和蒸汽機車都還未形成產業產能。首先應形成鐵軌和蒸汽機車產能,然後再大規模施工建設。”工部尚書王微說道。

“愛卿所言甚是。”朱由校點頭道,“鐵軌各鋼鐵廠皆可生產,形成產能不難。火車製造技術已經成熟,成立企業生產即可。”

“啓稟陛下,鐵路事關重大,應成立一個新的國有企業全權經營。”楊國瑞提議道,朱由校點頭道:“準。”

鐵路這樣的戰略性資產。自然不能讓民資插手進來。要知道鐵路系統一旦形成,如果被民資掌控,運價就會被操控。反之,國企掌握鐵路系統,則國有企業的大量大宗商品運費就可以控制在一個成本價之內,不會因爲運費而導致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價格虛高,並且進一步的確保國有資本的市場主導地位。

國有壟斷的基調確定了下來,隨後‘大明鐵路總局’隨之成立,鐵路總局負責鐵路建設和系統運營。

鐵軌生產則交由各鋼鐵廠,火車製造則從機械製造廠分離出兩個火車製造廠。負責火車製造與技術研發。之所以要成立兩家,主要是讓這兩家國企進行市場良性競爭,避免不思進取,使技術發展停滯不前。

當然兩家公司的技術成果是可以共享的,但要向對方購買專利。然後根據經營成果進行業績評判。

朱由校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接下來在新政省份大規模建設鐵路系統,進而繼續拉動經濟。

“若是接下來在北方各省建設鐵路系統,需要較大的投資,國有資本向南方擴張的進程就會放緩。可能南方改革需要推遲。”楊國瑞對朱由校說道,朱由校考慮了半響。決定道:“南方改革那就先推遲幾年吧!步子不要邁得太大了。等新政各省徹底接受了新政,南方改革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改革實際上是與國有資本的擴張同步的,國有資本沒有入場怎麼改革?

推遲南方改革倒是受到了一羣大臣們的支持,畢竟這纔是最爲穩妥的。當前國有資本雖然有了極大的發展。但是剛剛在北方各省進行了一****規模的擴張,很多投資還沒收回,資金鍊已經被拉得有些長了。

這個時候如果把改革南方,圍剿南方大資本財閥,和投資北方鐵路網路同步進行,資金鍊容易斷裂。到時候只能超發紙幣,會造成很大的民生問題。

但若是先建設鐵路網絡,新政政權將徹底穩固。畢竟有了大規模的鐵路系統,朝廷能調集的軍事資源將變得無比龐大,同時商業資本也將隨著鐵路的出現而迅猛增長。

到時候再改革南方各省,不僅在軍事上有絕對的把握,同時也能對南方那些大資本財閥形成絕對的資本碾壓。

“如果要鋪設鐵路系統,那麼首先要建設的戰略鐵路無非就是三條,一條是通往東北的鐵路,從而將東北的商品糧、木材和鋼鐵源源不斷的運回關內。一條是通往西域的鐵路,這條鐵路可以將西域的棉花、石油運回關內。第三條就是聯通北直隸、山西、河南、山東的四省的鐵路線。從而將山西的煤礦運出來銷往各省,將北直隸、山東的工業產品運往各省市場。河南的商品糧與商品棉也能運出去。”朱由校在地圖上畫了幾條線出來。

“更局部一些的,那就是將鐵路直接修到各省工業區和港口,這樣原材料也直接運入工業區,商品能直接運往各地市場和沿海港口。同時將鐵路直接修進礦區,將礦產與煤炭直接運往冶煉廠。相當於鐵路將分爲兩個部分,一個是跨地區鐵路線,這是鐵路總局負責投資建設的,另一個則是可以由企業自己申請建設並自己運營的局部貨運鐵路。”

在沒有汽車的時代,鐵路確實是直接修到工廠門口的。所以在二戰前的歐洲和美國,鐵路規模非常龐大,一個小小的德國就有十幾萬公里的鐵路。當然那是德國容克財團在對外擴張遭到圍堵的情況下,資本沒有更多的投資項目,只能在德國境內不斷投資發展的結果。

如果是大明這樣的國家,未來如果汽車出現得比較晚,那麼鐵路規模超過四十萬公里也不是什麼問題。

現在對於國有資本財團來說,問題不是沒地方投資,而是需要投資的地方太多了。本土新政省份需要大量投資,更何況是火車技術出現之後,需要大量鋪設鐵路。同時海外殖民地區,同樣需要開發,鐵路肯定也是要建設的。

“在這幾條鐵路修建完畢之後,就可以向各城鎮修建支線鐵路,從而形成一個鐵路網絡。”

“臣以爲,還可以修建一條鐵路到湖廣,再修一條鐵路到南直隸,如此一來方便南北人員往來,這兩條鐵路一修通,朝廷對湖廣、江南的控制力就可以大大增強。並且往來方便之後,可以讓各省百姓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改革的好處,從而支持朝廷改革。”沈潅看了一會地圖對朱由校提議道。

“愛卿這個提議很好。”朱由校頓時深受啓發,即便南方各省還沒改革,同樣可以修建鐵路。

把鐵路修到南方去,那改革基本上就穩了。

“若是能把鐵路修進四川的話,朝廷完全可以先將四川納入改革體系,只是蜀道難行,不知能不能修進去。”沈潅繼續說道,他對鐵路修建並不瞭解。

“把鐵路修進四川完全沒有問題,實在不行就打隧道,如今有了新式炸藥,打隧道應該不難。”朱由校說道。

把四川納入改革,這是一個讓人很心動的提議。四川因爲道路不是那麼暢通,所以商品和運入和輸出都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之前並未將四川考慮在接下來的改革名單。但是鐵路的出現,完全可以改善交通,先將四川納入改革。

四川一旦納入改革,好處顯然是很大的。四川人口衆多,農業工業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可以以四川爲中心,向西南、中部地區進行輻射。而且改革四川阻力不會那麼大,儘管四川有很多地主階級,但是地主階級在如今的國有資本面前是翻不起什麼大浪的。(。)

第63章 銀子在哪?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279章 甲子條約第200章 徹底被封鎖的建奴第84章 遊擊進行時(三)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419章 蒙軍主力出動第20章 動機不純第190章 厲兵秣馬第381章 鼓勵生育大結局第20章 動機不純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1章 我是朱由校?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281章 廠衛的白色恐怖第200章 徹底被封鎖的建奴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92章 皇莊第二期建設工程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224章 野望中南半島第292章 高舉屠刀,嚴打掃黑第7章 天價玻璃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30章 整頓京營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407章 鐵絲網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402章 海外殖民利益第132章 建奴快瘋了第93章 商業擴張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284章 中央集權第26章 皇帝挖坑第379章 訪問中美洲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195章 震驚蒙古人的裝備質量第174章 白蓮教造反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311章 化肥的出現第40章 撥亂反正第66章 賣隊友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311章 化肥的出現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372章 新規格,新標準第247章 年底的大明第91章 山西票號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178章 七進七出第246章 戰爭的臨近第392章 矛盾公開第184章 教訓建奴水師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87章 廉價鋼鐵第49章 脫硫難題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16章 紙上談兵第59章 腰桿硬了第292章 高舉屠刀,嚴打掃黑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95章 震驚蒙古人的裝備質量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337章 福王的異常第355章 天量投資第332章 裂土而治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310章 打擊海盜第221章 又反了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259章 移民遼東第7章 天價玻璃第233章 慘敗的鑲白旗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36章 君臣翻臉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158章 抗旱神器第97章 躁動的大明底層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99章 完善經濟結構第271章 殖民呂宋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178章 七進七出
第63章 銀子在哪?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279章 甲子條約第200章 徹底被封鎖的建奴第84章 遊擊進行時(三)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419章 蒙軍主力出動第20章 動機不純第190章 厲兵秣馬第381章 鼓勵生育大結局第20章 動機不純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1章 我是朱由校?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281章 廠衛的白色恐怖第200章 徹底被封鎖的建奴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92章 皇莊第二期建設工程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234章 血戰耀州第224章 野望中南半島第292章 高舉屠刀,嚴打掃黑第7章 天價玻璃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30章 整頓京營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407章 鐵絲網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402章 海外殖民利益第132章 建奴快瘋了第93章 商業擴張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284章 中央集權第26章 皇帝挖坑第379章 訪問中美洲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195章 震驚蒙古人的裝備質量第174章 白蓮教造反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311章 化肥的出現第40章 撥亂反正第66章 賣隊友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311章 化肥的出現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372章 新規格,新標準第247章 年底的大明第91章 山西票號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178章 七進七出第246章 戰爭的臨近第392章 矛盾公開第184章 教訓建奴水師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87章 廉價鋼鐵第49章 脫硫難題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16章 紙上談兵第59章 腰桿硬了第292章 高舉屠刀,嚴打掃黑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95章 震驚蒙古人的裝備質量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337章 福王的異常第355章 天量投資第332章 裂土而治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310章 打擊海盜第221章 又反了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259章 移民遼東第7章 天價玻璃第233章 慘敗的鑲白旗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36章 君臣翻臉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158章 抗旱神器第97章 躁動的大明底層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99章 完善經濟結構第271章 殖民呂宋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178章 七進七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阴县| 锦州市| 衡阳市| 滨州市| 北碚区| 阳西县| 六安市| 仙游县| 出国| 穆棱市| 于田县| 隆化县| 肇源县| 沧州市| 凤翔县| 集贤县| 綦江县| 呼图壁县| 班玛县| 云林县| 西林县| 饶阳县| 咸丰县| 申扎县| 扎鲁特旗| 焦作市| 涟源市| 和平区| 棋牌| 新竹市| 库车县| 江口县| 三穗县| 开封县| 许昌县| 玉山县| 珠海市| 新野县| 屯留县| 汾阳市|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