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4章 白蓮教造反

此時的東廠和錦衣衛,對於那些官員和商人來說,簡直就是催命符。隨著朱由校的下令,廠衛再度展開了一次大規模抓獲活動。

這次抓獲行動,讓那些參與到私鹽生意的商人、權貴們幾乎毫無準備。

幾乎是一夜之家,錦衣衛和東廠,一共抓捕了三十多個大小商人,二十多名權貴。長期在長蘆鹽場周邊從事私鹽活動的商人權貴,幾乎被一網打盡。

抓捕的同時,宅子、產業都被稀疏查封,簡直是大難臨頭。所有被抓獲的商人和權貴,全都面如死灰,被東廠和錦衣衛抓緊勞改局一頓嚴刑拷打,紛紛招供認罪。

對於此次嚴打私鹽,《大明日報》沒有任何的報道,主要是不想太過驚動其他省份的私鹽利益團伙。

此時幾乎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不管皇帝在北直隸怎麼搞,但皇帝不越界,其他省份的商人也就繼續觀望。

輿論上的抨擊自然是有的,北直隸鹽商全軍覆沒,私鹽商人和權貴被悉數抓捕和查抄,很快就傳到了江南地區。江南地區對朱由校的抨擊活動,再次形成了一個熱潮。

皇帝貪得無厭、與民爭利。還有什麼大肆揮霍,窮奢極欲。各種傳言,各種版本,在江南地區廣爲流傳。

與之相反,北直隸地區的風評就完全不同了。

經過一番建設工程的開工,大筆銀子砸下。以及朱由校完善北直隸的各種社會基本保障,加上反腐行動,讓北直隸的百姓對朱由校產生了熱烈的擁戴。同時北直隸也有大批廠衛的市井‘水軍’,這些市井水軍,平日裡都在有意無意的宣傳皇帝的各種英明神武。並駁斥各種市井謠言。

南北的對立,是明末的一個重大問題。這和南方士族、財閥形成高度自治有關,雙方因爲發展的不均衡。產生了不同的利益需求。但是老百姓都是一樣的,差不多都是水深火熱。只是說南方百姓。餓不死罷了。但同樣也是富者阡陌連綿,貧者無立錐之地。

相比之下,南方的貧富差距更加恐怖。北方因爲商業資本沒有南方那麼發達,普通百姓反倒是還有一定的立錐之地。

整個大明的老百姓,都等著朱由校去拯救。

這次查抄了不少通州商人,以及天津商人,也對北直隸的商人產生了極爲嚴重的震懾,一時間有點人心惶惶。

北直隸的商人。發現他們好像根本沒有‘人權’,皇帝想抓就抓,毫無安全感。一些北直隸商人在這次抓捕行動過後,紛紛向南遷徙,從此不在北直隸定居。

田爾耕很快把這個現象報告給了朱由校。

“通州商會,還有天津商會,此次抓捕過後,剩下的商人去之大半,有的舉家前往揚州,有的舉家前往南直隸。還到處宣揚。再不走早晚要掉腦袋。”田爾耕報告道。

“他們愛走就走吧!地球又不是離了他們就不轉了。”朱由校毫不在意的說道,田爾耕遲疑道:“但是這些商人遷移之後,帶走了很多銀子。”

“這倒是個問題。”朱由校不由思考起來。這種現象相當於是財富外流。如果說一個國家的財富,就如同一個裝滿水的水桶。一旦商人大量抽逃資本,就相當於財富外流,水桶漏水了。

這些抽逃的商人,就是那種沒有國界的商人,是永遠都靠不住的。

田爾耕雖然不太明白具體理論,但也有略微的意識。

“既然他們要抽逃,那他們就別想再染指北直隸市場,馬上把他們淘汰出局。”朱由校當即決定道。

很快朱由校就行動了起來。又頒佈了幾條政令,對稅務局的稅率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革。這次改革。就是劃分本省企業,與外省企業。從而在稅收上進行區別對待。

首先是拉高外省企業在北直隸的稅率,拉高15到30個百分點。本省企業,則享有更優惠的稅率,但同時又出臺了各種資本抽逃清算政策。

就如同後世的美國佬那樣,資本要想從美國抽逃,先清算一遍。要想走可以,先讓你脫層皮。

北直隸的清算政策,則沒有定得像美國佬那麼嚴格,但資金抽逃出去,也要被收取20%的稅率。

這樣的清算,必須配合銀行。

因爲銀子在銀行,人家抽逃資金的時候才能捏得住。但當前沒有紙幣,銀行還是捏不住的。

反正政策先出臺了,金圓券、銀圓券之類的東西,可以後面再搞。

這個政策很快就出臺了,可以說這是一個暫時來說,意義並不是太大的政策。但是規定了,北直隸本省企業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戶籍,二是是否在北直隸定居。

那些舉家遷徙出去的商人,不少也是註冊了企業的。這些企業,很快就被打上了‘外企’的標籤,被徵收更高的稅率,競爭力上馬上遜色北直隸本省企業一大截。

與此同時,民政局也對籍貫進行了嚴格的管理。所有外省商人要想在北直隸成立企業,必須繳納2000塊銀元辦理北直隸‘暫住證’。

北直隸市場逐漸繁榮,有商人外遷,卻有更多的商人削減了腦子要擠進來。2000塊銀元,類似後世100萬元的農產品購買力。

北直隸,正式成爲國中之國。

暫住證對商人來說,就是進入北直隸掘金的‘入場券’,但僅僅只是一個入場券。類似於美國佬後世的綠卡制度,其他國家的商人要到美國去經商,先交個幾百萬美元再說,還要創造出多少就業崗位。

民政局爲此成立了一個‘移民辦’,專門對籍貫申請進行審覈。移民北直隸需要門檻,只是針對商人。

申請北直隸籍貫的大明百姓,只要不是經商的,都可以免費通過。這些普通羣體,如果要經商的話。經營資產不超過1000元。享有相同稅率。但要想把生意做大,超過1000元,稅務局就會把這些人的企業劃入外企進行收稅。同時追繳2000元的‘入場費’,如果取得籍貫已經超過5年。則不再需要繳納這2000元。如今在北直隸經商都要進行登記、註冊,民政局的檔案放在那,想矇混過關幾乎是沒門。

但是這些外省企業,要想享受本省企業一樣的稅率,那怎麼辦呢?那就只能和皇家資本合資了,成爲皇家財團的一部分,這個時候才能享有本省企業的優惠稅率。

相當於外部資本想要進入北直隸經商,就只能交更高的稅。除非是融入皇家財團,成爲紅頂商人。

如果南方商人大規模涌入北直隸經商,資本實在太過恐怖,皇家財團此時正處於孵化階段,這樣的孵化過程不僅僅是皇家資本在發展,那些受皇家資本扶持、合股的民資商人,與皇家資本構成了皇家財團。

一個資本財團的孵化期,是最爲脆弱的階段,必須有國家機器提供保護傘。

這個政策的出臺,一方面是用來清算那些抽逃的商人。一方面又是防止北直隸市場遭到外來資本的衝擊。

如今的皇家財團,已經是初步編織出來了。但北直隸這一個省的地盤,卻還沒有徹底消化。還處於一個囫圇圈下的階段。

皇家財團暫時還在孵化期,消化能力還不強,要想將整個北直隸消化掉,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當財團將地盤消化完全之後,就會產生向外擴張的**。就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財團的擴張,往往伴隨著戰爭。

北直隸之外,地盤還很大,同樣是大明的地盤,財團擴張起來就比較容易。起碼在北方擴張的時候,一般不會發生戰爭。因爲北方的資本力量並不夠強大。

財富的集中,將導致技術的進步。很多人以爲西方人的科技發展。是什麼遵循科學發展觀而導致的,實際上完全是扯淡的玩意。西方人的科技,無非就就是技術的進步,讓財團進一步壟斷財富,從而又推動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只不過,技術和財團發展的關係並非是完全捆綁的。當一個先進技術研發出來的時候,如果更低級的技術所製造的產品還能賣,那麼財團一般不會把先進技術拿出來。而是會等市場上出現競爭的時候,再推出新產品。

所以後世實際上有非常多現金技術,但還都處於封鎖狀態。

大明一旦出現了一個強大的財團,技術發展和對外擴張,都將變得自然而然。同樣的,朱由校正在製造一個資本大怪獸。

這個大怪獸一旦成長起來,南方那些財閥絕對就是戰五渣。

支撐皇家資本孵化的進出口關稅,也在這次緝私活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軍隊介入的情況下,這次緝私也抓獲了大批走私販。

高昂的成本,同樣也讓走私販們心中發寒。

但是進出口走私卻比私鹽走私要更加難以控制,因爲食鹽的價格一路降到了20文,已經不存在暴利了。但是進口關稅中的奢侈品關稅卻是極高的,以至於走私奢侈品到北直隸產生了巨大的暴利空間。

這樣的暴利空間,足以讓人鋌而走險。但走私規模稍微一大都需要馬仔,高額的舉報獎勵,也基本上遏制了北直隸關稅走私的現象。

所有商品的進出口,都是先報關交稅,然後再通過。關稅收入,頓時提高了一大截。

進出口關稅基本上就是出口關稅較低,進口關稅較高。其中糧食、棉花則是出口關稅高,進口關稅不高。

經過一番緝私活動,關稅全年收入最少提高了150萬元左右,而隨著經濟的增長,三個工業區的建成,各種製造業的興起,關稅收入還會增加。食鹽銷售方面,則增加了200萬元左右的收入。漕運的過路費,全年大概也能增加五六十萬元。

最讓朱由校驚喜的是,查抄的那些涉及私鹽的商人、權貴之後,竟然查抄了將近600萬元的資產。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朱由校又弄到了將近1000萬元的收入,這筆錢顯然又可以增加到今年的預算開支當中。

這又是一筆橫財啊!

命理有云:偏財乃是衆人之財。

這種財富來得快去得也快,用現代術語來說,就是‘財富再分配’的環節,有些人拿到橫財,很可能只是‘財富再分配’的一個‘傳遞橋樑’,讓錢流動在能留得住橫財的人手中,所以說有些錢是會燙手的,不花出去的話,打破門了也要讓你破了。所以這種財富,用起來通常會出現十塊錢當成一塊錢花的現象,一擲千金、揮金如土,不似正財的精打細算。

這樣的現象很快就驗證在了朱由校身上,這邊銀子還沒捂熱,那邊山東突然鬧起了白蓮教造反。

此時,正是天啓二年五月。

沒有任何徵兆一般,白蓮教就造反了。山東地方官府八百里加急,將奏章送到了京城。

有個叫徐鴻儒的神棍,自號中興福烈帝,稱大成興勝元年,用紅巾爲幟,攻佔鄆城,一時間曹、濮震動。

奏章送入內閣,當場就以最快速度送到了朱由校面前,朱由校見形勢緊急,連忙傳召內閣首輔沈潅和兵部尚書孫傳庭到養心殿召開御前會議。

“聞香教?這是什麼玩意?”朱由校一頭霧水的對沈潅和孫傳庭問道。

“陛下,這所謂聞香教,就是以前的白蓮教餘孽,只是換個名字出來而已。”沈潅直接指出,聞香教只是白蓮教餘孽的‘馬甲’。

“白蓮教?”朱由校有些吃驚,問道:“這種騙人的東西,爲何屢禁不止?老百姓爲什麼會上當呢?”

“陛下,這種邪教,擅長收集香火信力,從而用這些信力施展一些障眼法,或者給人治治病。市井百姓不明其理,無法理解這種東西,自然也就上當受騙了。”沈潅對朱由校解釋道。

孫傳庭這時接著說道:“一些百姓一開始不信,可是現場看了之後,也就信了。這種東西是信的人越多,傳播得越快。”

儒家對這種信力產生的能量場是很熟悉的,所以中國皇帝自古以來,都不會被這種東西忽悠。

也就是慈禧老妖婆被義和團忽悠了。清末義和團,實際上也是白蓮教的馬甲。八國聯軍侵華,也可以算是一場宗教戰爭。清末因爲基督教的入侵,侵佔了這些白蓮教的固有‘信力市場’,進而才爆發了義和團暴力殺害傳教士的活動。

“香火信力?真有這東西不成?”朱由校驚訝的問道,同時腦海中想到了後世某位扒了影政商三界褲子的王大師。

沈潅和孫傳庭皆是點頭,顯然作爲皇帝,在這樣的高度上,能瞭解到的東西,已經超出了穿越前官方宣傳的層次。

“那怎麼辦?如何遏制?”朱由校問道。

“白蓮教雖擅長收集信力發展信徒,但軍隊主殺伐,那些法術在軍隊面前毫無用處,只需大軍一到,雖未刀槍不入,皆是浮雲,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孫傳庭說道,“皇上只需趁勢態還未擴大之際,立即派遣軍隊開赴山東鎮壓,白蓮教頃刻即散。”

朱由校無奈的撫了撫額頭,這大軍一出動,顯然又得花錢如流水了。剛有了點銀子,山東就鬧白蓮教,還能不能安生一點了啊!()

第370章 天啓九年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363章 第一次安南殖民戰爭第382章 莊家通吃第1章 我是朱由校?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93章 商業擴張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56章 天家蠻橫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214章 完虐荷蘭人第224章 野望中南半島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95章 定時炸彈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37章 準備下手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343章 叛亂平息第102章 強烈反響第295章 預算第242章 天羅地網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18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392章 矛盾公開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391章 士紳一體納稅第95章 定時炸彈第242章 天羅地網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320章 忙裡偷閒第79章 欽定皇后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152章 規劃工業區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75章 大受歡迎第12章 最賺錢的行業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119章 蜂窩煤風潮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136章 反腐法案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141章 進擊的野豬皮第239章 開發模式第365章 統一的市場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423章 大掃蕩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124章 百業興盛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259章 移民遼東第453章 南非黃金上架感言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337章 福王的異常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121章 明朝版豬肉漲價事件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74章 開始鑄幣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81章 遊擊準備第238章 市場鼓吹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33章 天啓方陣第318章 戰爭準備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45章 投資鹽業第210章 人才涌現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25章 遼東兵敗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17章 正規騎兵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277章 大破蒙古
第370章 天啓九年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363章 第一次安南殖民戰爭第382章 莊家通吃第1章 我是朱由校?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93章 商業擴張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56章 天家蠻橫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214章 完虐荷蘭人第224章 野望中南半島第251章 刺刀亮相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95章 定時炸彈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37章 準備下手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343章 叛亂平息第102章 強烈反響第295章 預算第242章 天羅地網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18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392章 矛盾公開第112章 慘遭爆菊第391章 士紳一體納稅第95章 定時炸彈第242章 天羅地網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320章 忙裡偷閒第79章 欽定皇后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152章 規劃工業區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75章 大受歡迎第12章 最賺錢的行業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119章 蜂窩煤風潮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136章 反腐法案第148章 戰爭紅利第141章 進擊的野豬皮第239章 開發模式第365章 統一的市場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423章 大掃蕩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124章 百業興盛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259章 移民遼東第453章 南非黃金上架感言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337章 福王的異常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121章 明朝版豬肉漲價事件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247章 戰局失控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74章 開始鑄幣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81章 遊擊準備第238章 市場鼓吹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33章 天啓方陣第318章 戰爭準備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45章 投資鹽業第210章 人才涌現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25章 遼東兵敗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17章 正規騎兵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277章 大破蒙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阳县| 金山区| 巨鹿县| 乌兰县| 哈尔滨市| 台州市| 沧州市| 崇明县| 武安市| 通辽市| 郎溪县| 洪雅县| 东莞市| 万荣县| 台中市| 新津县| 邵阳市| 黄山市| 泸西县| 镇沅| 威远县| 西乌珠穆沁旗| 鸡西市| 海门市| 泸定县| 桑日县| 陇南市| 久治县| 尼玛县| 汉阴县| 赣州市| 博兴县| 彭泽县| 西丰县| 三明市| 基隆市| 武威市| 大方县| 樟树市| 长海县| 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