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4章 開始鑄幣

鑄幣廠很快也建立了起來,地址就選在大明皇家軍工廠邊上,同樣是放在城外。放在城外確實是有一定風險的,一旦什麼兵災發生,很容易遭到衝擊。

但朱由校並不擔心這個問題,真要是被野豬皮和什麼流賊兵臨城下了,那基本上也就是快亡國的節奏了,這些東西也不用太在意了。

而以當前的節奏發展下去,這種可能性是很小的。

城外地皮夠大,而且產業聚集在一起,能夠產生很多便利。楊國瑞已經招募了上千名工匠,就等鑄造模具做好,就能全面鑄幣了。

銀元要造成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是需要好好考慮一番的。

銀元要想讓老百姓接受,最重要的是方便二字,只有老百姓覺得方便了,老百姓纔會樂意接受銀元。

所以銀元的重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清代銀元主流都是重七錢二分,這基本上是西方人的銀元重量。清末時期,滿清政府不是沒有鑄造過一兩重的銅錢。張之洞在湖北就試製過一兩銀元,結果推出之後,因爲與銅錢、銅元兌換掛鉤不是五、十進制,導致老百姓感覺麻煩,因而不受歡迎,只鑄造了一批就停產了。

如今朱由校要鑄造銀元,自然也要考慮與銅錢、大錢的兌換模式。

如今大明的白銀、銅錢的兌換比例是1:600,因爲日本銅礦這一時期纔剛剛被發現,所以中國還是處於一個比較缺銅的狀態。

既然如此,要想兌換方便,那最好是1塊銀元兌換500個銅錢。如此換算一下,銀元的重量應該在8錢3分比較合適。

大錢則鑄造成銅元,一種小銅元兌換5個銅錢,一種大銅元兌換10個銅錢,有點類似後世的5塊錢和10塊錢。

從而形成1塊銀元=50大銅元=100小銅元=500文銅錢的兌換體系,老百姓用起來就比較方便了。

確定了銀元的重量後,朱由校又設計了鑄造圖案。正面是‘天啓元寶’四個大字,按照上下左右分佈,中間是一團火焰,象徵大明火德。銀元外圍上方則是‘大明皇家銀行造’,下方是‘庫平八錢三分’。

背面上方是‘大明天啓元年’,下方是一條龍環繞,中間再印四個大字——新君繼位。

至於把頭像印上去的做法,朱由校感覺太不靠譜了。畢竟銀元上的形象並不能太過逼真,只能說做到神似的模樣。如此一來,如何能把他英俊瀟灑的形象刻畫出來?既然做不到,乾脆就多刻幾個字上去,把當年最具有代表性的政權活動刻上去。

明年天啓二年,再挑個有代表性的你中央活動刻印上去,讓銀元成爲一個簡單的記錄表。

至於頭像,等日後印刷紙幣的時候,再把頭像印到紙幣上,那樣會逼真很多。

經過朱由校的親自設計,很快銀元就設計出來了。天啓元寶的模具隨即開始打造,天啓元寶重八錢三分,純度爲9銀1銅。

這意味著,1000兩銀子可以鑄造1204枚銀元,十分之一的貴金屬利潤,就能產生121元的盈利,其中這1個銀元就可以就能支付工匠和所用銅材的成本了。1000兩白銀就有120塊銀元的利潤。

只要鑄造1億兩白銀的銀元,就能得到1200萬銀元的收益。

鑄造銅錢的利潤也很高,百斤銅材能鑄造1.6萬個銅錢,利潤達到100%,鑄造1億個銅錢便能盈利7.5萬兩白銀,相當於9萬銀元。

明末人口達到2億是比較可能的,每個人需要100文錢來計算,印個200億文錢出來都能消化。

另外還有小銅元(價值5文錢),用的材料是普通銅錢的三倍重量,百斤銅材鑄造的小銅元價值44.4兩,有32兩的純利潤,相當於38.5塊銀元。鑄造1億個小銅元,就能賺到24萬元。

大銅元利潤更高,5倍重量等於10文錢,百斤銅能產生49.7元的純利潤。鑄造1億個大銅元,就能盈利31萬元。

當然,問題是缺銅。

但這個問題在朱由校看來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缺銅可以開採啊!開採銅礦不就能創造就業崗位了?

糧食?

這個好辦,有了錢之後可以造船,有了船可以從海路運輸糧食到北方。同時還能在北方修繕水利,增加糧食產量。並且通過濟民糧行的調劑,使得糧食收購價保持穩定。進而就不會導致農民因爲不賺錢而拋棄土地。

如今大明的農業問題,與之前二十年萬曆年間繁盛的經濟是有關係的。之前二十年,大明的商品經濟進入一個無比氾濫的階段,這個階段在種田的人又很多,結果農產品價格賣不上去,而城鎮作坊、工廠內生產的商品又衝擊了農村自然經濟,老百姓在農村自然日子過不下去了,從而大量拋荒進入城市務工。

農民拋棄土地進入城市務工,也就造成了許多土地上的水利失去維護而荒廢。拋荒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爲人口不斷繁衍,導致普通農民手上的土地越來越少,那麼點產量無法維持生活。

如今朱由校通過建設皇莊的方式,每戶農民分給他們30畝地,生產資料就足夠多了,可以生產出足夠一家人生活的你勞動成果。再有一個就是通過濟民糧行穩定糧食收購價,使老百姓穩定。

穩定才能創造財富,動盪則會產生損失。

‘皇家礦業公司’就接著成立,併到處勘探、開採銅礦,皇家礦業公司的技術從民間礦場引入,反正只要技術不比民資落後就可以,日後可以慢慢再改進。開礦成本方面,則可以做到比民資更低,因爲朱由??梢园褎诟姆复虬l去開礦,完全不需要任何工錢,只要管飯就行。

鑄幣方面,主幣纔是利潤最高的。輔幣則有一定的市場容量,好過了就會飽和。

“明年年底之前,能弄到多少銀子就造多少銀元。銅錢鑄造50億枚,小銅元鑄造10億枚,大銅元鑄造5億枚?!敝煊尚顕鹣逻_了一個生產指標,“至於銅材,不管是自己開採還是去買?!?

因爲缺銅,所以朱由校也不能一口氣鑄造太多,而且鑄造出來的貨幣總得有一個市場消化過程。一口氣鑄造太多就會‘消化不良’。

“是,皇上。”楊國瑞領命之後,問道:“皇上,是否可以和民間商人合作,讓他們參與到銀元兌換當中。例如他們運一千兩銀子過來,我們就給他們二十塊銀元的報酬。”

“不用,只要朝廷要求使用銀元,加上銀元便利,我們再通過銀行兌換的方式,最終大部分白銀都會變成銀元。這個錢沒必要讓民間商人賺。”朱由校自然不太願意,這利潤給多了他心疼,給少了又沒太大效果。

反正朱由校制定的這個生產指標,銅錢、銅元這些輔幣,明年年底之前完成的話,大概能產生1078萬元的利潤。

第334章 小日本不老實第291章 土著對待政策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7章 天價玻璃第247章 年底的大明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84章 遊擊進行時(三)第146章 重炮轟擊第221章 又反了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232章 黑科技第167章 翻盤點第59章 腰桿硬了第200章 徹底被封鎖的建奴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46章 重炮轟擊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185章 皇莊的豐收年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25章 遼東兵敗第415章 對蒙宣戰第338章 有刺客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393章 火車第201章 不識相的葉爾羌汗國第56章 天家蠻橫第117章 海運優勢第326章 揮師北麓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65章 東林地震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223章 貴陽解圍第11章 再次出宮第80章 樂不思蜀第24章 等待契機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56章 天家蠻橫第378章 佔領夏威夷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59章 腰桿硬了第261章 罐頭廠第232章 黑科技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146章 重炮轟擊第378章 佔領夏威夷第71章 辛酉京查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167章 翻盤點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300章 農業稅改革第5章 製造玻璃第30章 整頓京營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252章 野戰炮發威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22章 投資前景第35章 研發燧發槍第68章 二十萬石第339章 福王反了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26章 皇帝挖坑第275章 暴雨第265章 這波不虧第410章 實幹成就夢想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75章 大受歡迎第452章 印度佈局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258章 生產兵團大結局第128章 大洗牌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45章 投資鹽業第75章 大受歡迎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41章 漢皇黨成立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13章 瀋陽不保第363章 第一次安南殖民戰爭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192章 提議結盟
第334章 小日本不老實第291章 土著對待政策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7章 天價玻璃第247章 年底的大明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84章 遊擊進行時(三)第146章 重炮轟擊第221章 又反了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232章 黑科技第167章 翻盤點第59章 腰桿硬了第200章 徹底被封鎖的建奴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46章 重炮轟擊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185章 皇莊的豐收年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289章 救災、移民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25章 遼東兵敗第415章 對蒙宣戰第338章 有刺客第165章 免費周遊第282章 輿論管制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393章 火車第201章 不識相的葉爾羌汗國第56章 天家蠻橫第117章 海運優勢第326章 揮師北麓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65章 東林地震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223章 貴陽解圍第11章 再次出宮第80章 樂不思蜀第24章 等待契機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56章 天家蠻橫第378章 佔領夏威夷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59章 腰桿硬了第261章 罐頭廠第232章 黑科技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146章 重炮轟擊第378章 佔領夏威夷第71章 辛酉京查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167章 翻盤點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300章 農業稅改革第5章 製造玻璃第30章 整頓京營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252章 野戰炮發威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22章 投資前景第35章 研發燧發槍第68章 二十萬石第339章 福王反了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26章 皇帝挖坑第275章 暴雨第265章 這波不虧第410章 實幹成就夢想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75章 大受歡迎第452章 印度佈局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258章 生產兵團大結局第128章 大洗牌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45章 投資鹽業第75章 大受歡迎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41章 漢皇黨成立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13章 瀋陽不保第363章 第一次安南殖民戰爭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192章 提議結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津县| 高淳县| 正安县| 城市| 红桥区| 密山市| 虹口区| 东阿县| 密山市| 门源| 葵青区| 宜兰市| 江安县| 托克托县| 昭通市| 怀柔区| 大关县| 宣城市| 中卫市| 庆城县| 宝丰县| 兴和县| 潢川县| 尉犁县| 木里| 资兴市| 探索| 徐汇区| 常州市| 仁化县| 毕节市| 中西区| 福泉市| 绿春县| 黎城县| 内乡县| 牡丹江市| 东阿县| 五大连池市| 伊川县|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