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1章 土著對待政策

內閣很快就收到了朱由校策劃的呂宋特別行政政策,沈潅和幾個閣老一起看過這些政策後,只覺得呂宋土著太倒黴了。

皇帝制定的政策,簡直就是要把這些土著持續(xù)壓制在社會底層,並且只有努力工作才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那些好吃懶做的土著,日後甚至無法成家。

因爲皇帝首先將土著排斥在商業(yè)活動之外,規(guī)定土著不得從事大部分的商業(yè)活動,這些商業(yè)活動只有漢人擁有準入門檻。

不讓土著做生意,這是又要將土著摁在底層的重要政策。這樣的政策下,土著能做什麼生意呢?

在菜市場賣賣菜,賣賣魚,這是允許的,不過要交市場管理費,而漢人業(yè)主在做這種小生意的時候是不需要交錢的。

什麼開礦、伐木場、採石場、開設工廠、大宗商品貿易,以及擁有商鋪的各種商業(yè)活動 ,都是土著所不能從事的。

土著只能當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官府確保其勞動所得不被侵害,但對於那些懶惰不做事的,餓死了官府也不管。

同時將土著排斥在漢族教育體系之外,爲土著專門成立一套教育體系。土著普遍不重視教育,這樣的壓制也沒什麼問題。

進而在文化上施行種族壟斷,從而將土著徹底壓制在社會底層。

不過不對土著進行愚民教育也是不行的,大明需要的是肯幹活,不作亂的土著。要是那些土著不肯幹活,整天懶惰得無所事事,最終必然會導致犯罪率不斷上升。因此朱由校又推出了城隍廟教育爲主的 ‘土著學校’。

這些土著學校,就是用城隍廟教育的那一套對土著進行教育,同時對土著進行不斷的洗腦。等於說這個學校,是不教讀書寫字的,也不教多少文化精髓。只教他們要努力幹活,通過宣揚因果報應、轉世輪迴等方式。讓他們明白人生來都是要做事的,只有努力做事才能讓來世投個好胎,才能積攢福報等等。

勸人爲善總不 是假的,全是假的是很容易被推翻的。

這樣的土著學校。學期爲半年。土著兒童十歲入學,入學半年之後隨即畢業(yè),然後到種植園去當童工。然後再由漢人種植園主,以及官府對這些土著童工進行持續(xù)性的做工考覈。

肯用心做事的,官府進行表彰。以樹立勤勞做事的榜樣。而對於那些好吃懶做,產生犯罪的土著進行嚴懲,從而樹立反面教材。

人都是會進行對比的,當所有土著都是打工仔的時候,即便被壓制在社會底層,這些土著也有人可以比較。讓土著之間一比較,那些得到表彰的土著日子過得比其他土著好了,自然就成了土著羨慕和學習的對象。

讓土著和土著比,而不是和漢人比。

反正人都是這樣,只要能有一個家庭。能吃飽一口飯,能夠生活得下去也就能滿足。土著雖然將被壓制在社會底層,但這樣的生活官府還是給得了的。只要肯努力幹活,總不可能讓他們餓死。

沒有媳婦?

不要緊!只要表現(xiàn)良好,得到種植園主的肯定和推薦,官府就可以獎勵他們一個土著媳婦。

這年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官府爲什麼不能對土著施行這樣的權力?只要是沒結婚的土著女人,官府讓她們下嫁,他們就必須得下嫁。

在命理中,男人是妻財同論。女人也是男人命中的財。如果一個男人在很落魄的時候有個女人死心塌地的跟著,一般情況下這個男人都是要發(fā)家的節(jié)奏。女人跟別人跑了,一般都是要破財?shù)墓?jié)奏。

所以僅以學術角度去探討,女人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資源。而且是社會必須資源。

爲了能夠管理這些土著,同時避免漢人和這些土著血統(tǒng)進一步混雜,朱由校決定讓官府禁止土著自由婚配,土著的婚配將由官府說的算。

當然,土著人那麼多,如果由政府來牽紅線。怎麼管理得過來呢?

官府婚配方式即是將適齡男女進行分級,男子和女子都分三品九等,然後按照等級進行配對,同等配同等。

女子評級看姿色、福相、家境,姿色好又有福相的,評爲上品上等,或者上品中等,姿色好有沒福相的,評爲上品下等、中品上等。姿色一般又福相極好的,評爲上品下等、中品上等。姿色一般,福相還不可以的評爲中品中等、中品下等。姿色一般又福相不好的,則分爲下品上等。長得難看又有福相的,評爲中品下等。長得難看又福相一般的,評爲下品中等。長得難看又沒福相,則評爲下等下品。

男子評級看他們是否肯努力做工,是否遵紀守法,是否熱心助人。例如一個土著男子進入種植園起就表現(xiàn)很好,做事非常積極,那麼就會被評級爲中品下等。如果該男子有做出什麼感人事蹟,官府則可以根據(jù)其行爲程度進行等級提升,可以提升爲中品中等,也可以提升爲上品。

這樣的考覈,將由漢人種植園主進行配合。漢人種植園主,自然也是希望這些土著努力幹活的,所以在利益出發(fā)點上和官府這種考評是一致的。

適齡男女考評過後,同級與同級配對,下品下等的男女則不進行婚配,讓他們打光棍。具體配對的時候,可以抽籤嘛!而對那些表現(xiàn)特別良好的土著男子,則可以讓他們先行自由挑選。

同時這種制度並不是要對所有土著施行,而是對漢人僱傭體系內的土著進行施行。即那些在漢人種植園裡做事的土著,以及城鎮(zhèn)內的土著,專門施行這種制度。而分佈在各地農村的土著農民,則不實施這種制度。

但是接下來官府將支持漢人在菲律賓進行高度的土地兼併活動,會將大量土著編入種植園,從而爲種植園提供足夠的勞動力。

熱帶地區(qū)的經濟,必然需要大量廉價的勞動力纔是能夠發(fā)展的。否則你讓漢人遠渡重洋去種植園裡幹那種勞動力強度又不算高,但卻很繁瑣的工作,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把土著壓制在社會底層,大明根本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在呂宋發(fā)展種植園。

在這個體系之內,漢人和土著也將禁止私自通婚。漢族男子要想娶土著女子,只能向官府進行申請。官府每年可以把那些上品土著女子分出一部分許配給漢族男子,漢族男子要交彩禮錢才行。

說好聽點是彩禮錢,實際上就是將土著女子中的優(yōu)質資源篩選出來出售。不過要保證這種體系下的土著正常繁衍,女人這種必須社會資源就不能動得太多。同時血統(tǒng)太過混雜,也就不好管理了。

加入漢家的土著女子,也可以享有漢族的待遇。

而對當前呂宋地區(qū),那些擁有漢族血統(tǒng)的土著,官府則採取考覈制度。對漢語掌握比較好的,則登記爲漢人。漢語掌握不好的,證明其已經土著化了,就歸入土著行列,不過品級會給高一些。

品級的高低,也影響土著的待遇。

品級高的土著不僅在婚配上享有更好的資源,同時還可以住更好的房子,並且獲得更高的工錢,同時在醫(yī)療和社會保障上也享有更好的福利。

這樣一來,就構建出了一個,只要土著努力工作,品級提高上去了也可以無憂無慮的社會環(huán)境。

同樣的,這樣一來就可以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勞動力不足的話,讓那些土著多生一點就是了,特別是那些長相不難看的土著。而那些長得實在太過歪瓜裂棗,又懶惰無比的土著,則施行禁止婚育的政策。

這也是在改良土著的血統(tǒng)啊!

在勞動力缺乏的時候,這些土著生上七八個都不成問題,到時候官府出錢幫他們養(yǎng)到能工作的年齡。

而對於那些犯罪的土著,則進行降級處理。如果是針對漢人的惡性犯罪,直接降爲下品下等,並且施加刑罰。

朱由校的這些政策,將構成一個土著只從事農業(yè)、服務業(yè),以及普通工人的呂宋社會分工。而漢人則從事商業(yè)和生產組織,以及技術工種的分工。當然也不可能每個大明百姓都能混得那麼好,也有一些漢人會混得很一般,但他們在呂宋從事普通工作,也都是土著無法代替的。如果土著可以代替,顯然僱主更願意用成本低的土著工人。

每一個在南洋地區(qū)的漢人,都有一個最直接的發(fā)家途徑。那就是開闢種植園,只要肯吃苦,開一片種植園出來,就能成爲種植園主。

在這個體系之內,漢人與土著涇渭分明,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而土著與土著之間,服不服王化也是涇渭分明。

服王化的納入這個體系,不服王化的則進行征伐,打服了再把那些土著部落的人口打散納入體系之中。

最後就是靠時間,用三品九等制進行‘優(yōu)勝劣汰’,讓那些肯安心做事的土著能夠娶得上媳婦,過上安穩(wěn)的生活,並且鼓勵他們多生多育,爲大明提供更多的廉價勞動力。而對於那些懶惰不聽話的土著,則施行限制生育,甚至是不允許婚育的政策控制羣體數(shù)量。

如此教化上幾代人下去,這些土著就會很聽話了,而且後面的土著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懶惰的習性也會改善很多。

除了這些政策之外,朱由校還確定了在土著中推廣官方漢語,以及加大教化宣傳的政策。(。)

第275章 暴雨第301章 找荷蘭人麻煩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456章 謀反密報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fā)第393章 火車第152章 規(guī)劃工業(yè)區(qū)第41章 漢皇黨成立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210章 人才涌現(xiàn)第194章 將蒙古拖入商品經濟第27章 佈局遼東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19章 商業(yè)殖民第247章 年底的大明第329章 西域產業(yè)佈局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160章 完善的皇莊第37章 準備下手第346章 被拆掉的東江軍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25章 遼東兵敗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291章 土著對待政策第31章 壟斷意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209章 發(fā)現(xiàn)寶藏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270章 臺南海戰(zhàn)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97章 躁動的大明底層第28章 糧食訂單第174章 白蓮教造反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79章 會師充州第78章 多管齊下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45章 投資鹽業(yè)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63章 銀子在哪?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9章 肅清隱患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246章 戰(zhàn)爭的臨近第187章 徹底整合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63章 銀子在哪?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119章 蜂窩煤風潮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416章 開戰(zhàn)前夕第59章 腰桿硬了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yè)務第234章 血戰(zhàn)耀州第79章 欽定皇后第123章 往死裡黑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9章 肅清隱患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365章 統(tǒng)一的市場第160章 完善的皇莊第235章 被鑿穿的尊嚴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7章 天價玻璃第202章 瘋狂的蒙古人第49章 脫硫難題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368章 穩(wěn)坐釣魚臺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239章 開發(fā)模式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121章 明朝版豬肉漲價事件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223章 貴陽解圍第4010章 大殺器第265章 這波不虧第143章 火炮顯威
第275章 暴雨第301章 找荷蘭人麻煩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456章 謀反密報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fā)第393章 火車第152章 規(guī)劃工業(yè)區(qū)第41章 漢皇黨成立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210章 人才涌現(xiàn)第194章 將蒙古拖入商品經濟第27章 佈局遼東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19章 商業(yè)殖民第247章 年底的大明第329章 西域產業(yè)佈局第168章 胰子生意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160章 完善的皇莊第37章 準備下手第346章 被拆掉的東江軍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25章 遼東兵敗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291章 土著對待政策第31章 壟斷意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209章 發(fā)現(xiàn)寶藏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270章 臺南海戰(zhàn)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97章 躁動的大明底層第28章 糧食訂單第174章 白蓮教造反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69章 不計血本第179章 會師充州第78章 多管齊下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45章 投資鹽業(yè)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63章 銀子在哪?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9章 肅清隱患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246章 戰(zhàn)爭的臨近第187章 徹底整合第60章 皇帝的陽謀第63章 銀子在哪?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119章 蜂窩煤風潮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416章 開戰(zhàn)前夕第59章 腰桿硬了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yè)務第234章 血戰(zhàn)耀州第79章 欽定皇后第123章 往死裡黑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269章 大明開埠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9章 肅清隱患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365章 統(tǒng)一的市場第160章 完善的皇莊第235章 被鑿穿的尊嚴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7章 天價玻璃第202章 瘋狂的蒙古人第49章 脫硫難題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368章 穩(wěn)坐釣魚臺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239章 開發(fā)模式第110章 黃河決口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129章 俸祿改革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121章 明朝版豬肉漲價事件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223章 貴陽解圍第4010章 大殺器第265章 這波不虧第143章 火炮顯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鹤庆县| 凉城县| 东阿县| 临澧县| 阜城县| 剑川县| 界首市| 蚌埠市| 黎城县| 虞城县| 雷波县| 时尚| 广德县| 普洱| 孝昌县| 禹州市| 枣强县| 三门峡市| 石渠县| 班戈县| 莱西市| 潜山县| 新建县| 开鲁县| 巴林右旗| 张北县| 元江| 清新县| 南雄市| 汾阳市| 赞皇县| 张家川| 通辽市| 迭部县| 时尚| 开阳县| 遂宁市| 察隅县| 三河市| 昔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