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8章 有刺客

福王那邊的動作有點大,朱由校想不察覺都難。要知道福王府內,起碼有十幾個廠衛密探。

這些身份可疑的人羣進入福王府,自然是引起了懷疑。雖然沒有探查到這些人在和福王密謀些什麼,但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正值此時是山西、河南納入改革的關鍵時期,朱由校接到消息之後,立即暗中向北直隸與山西、河南交界之處調集了兵馬。

“哼哼,我倒是要看看,這福王到底敢不敢反。”朱由校穩坐釣魚臺,在提前防備之下,福王即便鬧出再大的動靜,也沒辦法造反成功。既然如此,那就靜觀其變好了,看看福王到底想要玩哪一齣。

於是朱由校便下令廠衛盯緊福王府,然後照常讓人備駕,到城外視察新建的水力紡紗廠。

這座紡紗廠不久前用上了新設備,是一種可以用水力帶動300個紗錠的機器,而且紡出來的棉紗柔軟、精細又結實。這是機械製造廠的技工與皇家科技學院的研究小組聯合發明出來的新機器。

如今南直隸那些工廠主使用的太倉式紡紗機,一人可以頂八人。可是和機械製造廠製造出的這種新式水力紡紗機器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年頭這玩意絕對就是高科技啊!

畢竟這個時代普通人所需的商品,無非就是簡單的衣食住行,需求量最大的就是糧食和棉布。

農村百姓在糧食、棉布方面很多是自給自足。當然經過商品經濟的衝擊,小農經濟開始崩潰。大量人口進入城鎮,城鎮百姓所需的衣食都需要購買。住的房子也要買,基本上不用出遠門。

因此棉布和糧食,是這個時代消費量最大的東西。

此次發明的水力紡紗機是機械製造廠第三代產品了,前面兩代產品所紡出的紗線要麼太粗。要麼就是效率不是那麼高。

經過不斷的摸索和改進,終於是發明了第三代水力紡紗機,一舉帶動300個紗錠不說。質量還非常不錯。

朱由校到城外紡紗廠視察參觀了一番,發明紡紗機械的技術人員一路陪同。朱由校來到紡紗廠。發現紡紗廠裡面還有不十幾歲的童工,這些童工也能操作這些紡織機器。

“300個紗錠還不是很多,能不能再增加?”朱由校對幾個技術人員問道,對眼前這些童工基本上也沒什麼意見。畢竟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就是這樣,大家都辛苦一點勞動才能讓日子過得更好。也因爲生產力的制約,不可能每一個兒童都能享有教育機會。而且那麼多文化人教育出來,社會也不需要那麼多文化人。而且一個人書讀多了,自然不會去幹那些低級的工作。

但是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就是這樣的。誰都不願意幹苦活累活,那誰去幹呢?

“啓稟陛下,此次發明的紡紗機還可以繼續增加紗錠數量,應該可以破千。”技術人員回答道。

“抓緊改進。”朱由校滿意的點頭道。眼前這個水力紡紗機器倒是和工業革命中的騾機差不多,效率和質量都非常不錯。不過相比宋代的那些複雜的紡織機器來說,還是不如的。

只不過宋代的紡織機器技術已經失傳了,當然萬變不離其宗,紡織機器也就是那麼回事,並不是太複雜的東西。宋代紡織機器發展到有幾千個部件的程度,那也是在沒有新的動力、材料技術下。走的一種極致路線罷了。

大明如今有了蒸汽機,這些水力紡織機器日後都可以換成蒸汽機驅動。

也正是因爲紡織機器並非是太難的東西,因此民間紡織機器就比較不錯。不過民間工廠主畢竟無法集中那麼多的人才和財力進去研究。研究成果也沒什麼保障,因此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技術進步就比較緩慢了。

但如今卻是不同,官方集中人力物力進行研究,還有專利法對技術進行壟斷性保護,這技術研發速度可就快多了。

經過多年的研究之後,紡紗技術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

紡紗技術取得突破,婦女、童工都能操作,加上操作機器運轉的工人算下來。效率提高了上百倍。如果算上童工的因素,效率提高更大。

當然這些設備如今都是國有資本建設的紡織工廠在應用。雖然有僱傭童工的現象,但壓榨起來並沒有那麼狠。不似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資本家那樣,讓童工一天干16個小時的工作。紡織廠的上班時間一般都不會超過12個小時。

此時朱由校成立的國有資本財團,旗下的國企對員工管理和後世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首先國企員工不是鐵飯碗,管理模式私企差不多,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開除。不像大鍋飯時期的工人,工錢扣不得、開除不得。

所以皇家財團轉型爲國有財團之後,這些企業運轉情況依舊良好,沒有出現什麼怠工現象。

至於國企貪污的問題,整治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從上到下一抓,只要真的狠心抓貪污,誰敢光明正大的貪污?

就算是私底下偷偷貪污一些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貪污動搖不了國企的根本,貪污多了是有代價的,貪得越多越容易暴露,除了跑路沒有別的選擇。

如果國有資本私有化,那才叫真正的恐怖,屆時才叫做徹徹底底的貪污,一分紅利都不用上繳國家。

而且金權一旦失去國家管控,國家就亂了。那些資本雄厚的資本家就會不斷的衝擊政治,不斷把手伸到政治領域,逐漸整個國家都會陷入金權的干涉,最後被資本家掌控。

但國有資本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就不同了,金權就被管理住了。而那些私營資本家,想要干涉政治就很難了,因爲他們沒有那個財力。賄賂了國家高層,下面的官員不會眼紅嗎?到時候蜂擁而上。那些私營資本家哪有那麼多錢去收買官員?

民間資本家一旦佔據上風,他們可不會嫌錢多,而且錢到了他們手上。他們就不想花出去了,財富就開始不流通了。這個時候商業寡頭就出現了。他們不想財富流向底層百姓,社會問題馬上就出現了。

但是國企卻是不同,國企所創造的盈利保留下來的,一方面分配給員工,一方面用於研發、投資。同時還有一部分利潤上繳國家,國家又可以用這些財富去建設各種工程什麼的。

國有資本佔據主導地位的好處就是,使社會財富在不斷的流通、循環。而對工人的壓榨也會適可而止,不會過分的進行瘋狂壓榨。就如同如今北直隸的國有紡織廠在用童工。但用得卻不是那麼狠,而且工錢也不會開得那麼低。

所以國有企業佔據主導地位是保障社會穩定的關鍵因素,這樣使得整個國家的金權得到了約束。

日後大明要搞權力分立,就不是三權分立了,而是四權分立,金權必須分立出來受到其他三權的制約。否則金權一旦干擾三權分立,三權分立只是一個不現實的東西,表面上看起來很美好,實際上還是在金權的干擾之下被人暗箱操作。

國有資本不僅約束了金權,而且還承擔著分配社會財富的重要功能。因此對工人的酬勞不會過分壓榨。因爲以國家角度去分配社會財富,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貧富差距被拉得太大,那樣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工人的合理權益又有了一定的保障。

至於國有資產虧損的問題。也比較容易解決。

虧損必然是有虧損的原因所在,是產品質量問題,還是技術比不上別人,還是管理上的問題,只要仔細查一下就知道。

管理上的問題就更換管理人員,產品質量和技術不如別人,那就提高產量質量和技術。

至於競爭方面,如今的國有資本都有競爭。一個領域通常有好幾家國企相互競爭,不僅有國家直接派遣人員管理的國企。還有以國有資本佔據主導地位的合資型國企。

這些企業相互展開良性競爭,爭奪領域內的老大地位。但絕對不是要把其他幾個競爭對手直接打死。

在某一個企業取得階段性的領先之後。如果是技術上的,那麼通過專利法可以共享技術。如果是管理上的優勢。那就相互學習。

在相互競爭之下,哪個國企出了問題,很快就會暴露出來。

一旦國有企業產生虧損,以虧損爲理由進行出售處理的,那絕對是賣國行爲。因爲這樣會讓國有資產價值被嚴重低估,被下面的人得到暗箱操作的機會。所以越是虧損,往往越不能出售處理。

除非是產業戰略調整,才允許出售國有資產。

例如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一些小產業沒什麼搞頭了,國家確實可以把這個產業的資產都處理掉,全部賣給民資去經營。

如今國有資本不斷髮展,正在上演一場國進民退的資本戲碼。

國有資本依靠銀行低利率貸款,以及政策壟斷優勢,正在飛快的進行擴張。道路、工廠、礦山、林場、船隻、房屋等等產業正在被不斷的建設出來。

爲了進一步的降低國有企業的貸款成本,天啓七年朱由校又再次下調了存款利率,基礎年存款利率下調到了2%,定期存款最高利率也下調到了4%。

如今銀行在新政地區,已經逐漸掌握市場主動權,已經不用像當初剛成立的時候那樣,靠高利率來吸引存款。

畢竟如今朝廷發行了天啓寶鈔,紙幣這個玩意又不似黃金白銀那樣放在家裡不用怕發黴、損毀。

紙幣放在家裡,被老鼠咬了、發黴蟲蛀了怎麼辦?

至於黃金白銀,已經從新政地區退出了商品交易環節,新政地區的市場統一使用紙幣交易,黃金白銀不能在市面上直接流通,必須先到銀行換成紙幣才行。

加上國有資本的不斷髮展,國有資本財團給員工發放工資都是直接打到銀行賬戶上,也不再直接發放現金,同時國有資本財團的錢也都是存入銀行。

民間商人與國有資本財團進行商業活動的時候。也都是用銀行付款。

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商人,都越來越離不開銀行,銀行吸納存款能力大大增強。降低存款利率也並不是太影響存款吸納,何況朝廷如今可以印鈔。

獲得了較低成本的貸款的國有企業。又因爲向外擴張,有大量的資源可以開發,擴張速度自然是飛快。

特別是在東北、臺灣、南洋這些地區,國有資本佔有率達到了經濟總量的60%以上,而在澳洲,國有資本佔有率最高,達到了86%,整個澳洲成爲了國有資本的禁臠。民資雖然能夠進入,但資源都掌控在國有資本財團手上,國有資本財團內部的紅頂商人就已經在做打雜的事情了。只有那些實在太小、太零散、太麻煩的髒活累活,才丟給普通民資去做。

民資在新政地區,則如同被拷上了枷鎖的猛獸,危害性大大降低,並且具備積極的社會存在意義與功能,極大的補充了國有資本財團照顧不到的地方。

科研活動的不斷進行,技術的不斷進步,將是國企進一步崛起的保障。

朱由校此時視察的紡紗技術。就是一大進步。當前這些紡紗設備和織布設備都還是靠水力驅動,然而只要蒸汽機進一步改造,就可以將這些設備的動力換成蒸汽機。到時候生產效率就更高了。

各種各樣的技術,將會不斷的涌現。

心情十分不錯的朱由校,一番視察之後便起駕回宮。然而鑾駕剛行到半路,距離城內還有一里多的時候,突然街道兩旁射來了一堆箭雨。

“敵襲……啊~!”

“護駕,快護駕。”

“保護聖上。”

現場一片混亂,箭雨直接射殺了不少侍衛,但是現象的那幾個廠衛高手卻是把朱由校圍得嚴嚴實實。

朱由校的坐在鑾駕之內,箭支倒是全部被擋了下來。

“殺!”

“殺了狗皇帝。”

兩旁的建築上衝出了好幾十人。個個都是如狼似虎的亡命之徒,這些人直接朝著朱由校這邊衝了過來。想要亂刀將其砍死。這些亡命徒各個武功高強,沿途廠衛高手被箭雨搞得陣型大亂。一時間竟抵擋不住。

朱由校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些竟敢刺殺皇帝的亡命徒,當即抽出一把寶劍。這時第一名突破防衛的刺客想要衝上鑾駕,朱由校也豁出去了,直接一劍砍了出去。

噗嗤!

刺客沒想到‘狗皇帝’還會點把式,毫無防備之下被朱由校一劍砍翻,這時又有三名刺客衝了上來,朱由校頓時慌了。他學的是軍中的武術,單打獨鬥顯然不是這些亡命徒的對手,何況一來還是三個,簡直是要他老命啊!

“陛下莫慌。”

只聽一聲暴喝,一個人影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衝了過來,手上也無兵器,一掌便將一名刺客打飛數米,接著擋在朱由校身前,一雙肉掌虎虎生風,當場將其餘兩名刺客活生生拍死。

朱由校神色一鬆,看來廠衛還是招了一些高手的。定眼一看,這是一名五六十歲的東廠侍衛。

這老頭擋在身前,頓時無人能夠近身,衝上來的刺客全被他用一雙肉掌當場擊斃。

這時候後面的禁軍直接圍了上來,在禁軍的圍剿之下,刺殺行動宣告失敗,而且一個人也跑不了。

見陷入絕境,這些刺客紛紛服毒自盡。

“屬下護甲不力,請陛下責罰。”禁軍統領徐龍海連忙上前請罪。

朱由校揮了揮手,黑著臉下令道:“起駕回宮。”

外面的世界真特麼危險啊!這是朱由校穿越以來第一次遭到刺殺,而且還是如此大規模的刺殺,而不是什麼單槍匹馬的刺殺。

此前從未遭到過刺殺的朱由校,顯然在外出的時候,漸漸放鬆了一些警惕。

一回到紫禁城,朱由校當即下令徹查。

頓時整個京城雞飛狗跳,滿朝文武官員都被驚動了,不到一天的時間,整個京畿就高度戒嚴,到處都是廠衛特務和警察、武警。

搜查、嚴打!

鎮撫司裡,一些被俘虜的刺客被嚴刑拷打。儘管一些刺客服毒自盡,但刺客人數比較多,還是抓了好幾個活口。

然而不管怎麼問,都問不出幕後主使。只查出這些刺客大多數都是一些失業的標行武師。

自從皇帝開始經營商業,成立了好幾家安保公司。這些安保公司聘用退伍士兵押鏢,還大量使用火器,導致很多武師失業。

負責組織這些武師策劃刺殺行動的人已經服毒自盡了,線索直接就斷了。

這時候朱由校才知道,那個衝到他身前擋住刺客的東廠侍衛,也是一名失業的標行武師,名叫王金程,是一名內家拳高手。

近幾年標行武師因爲安保公司的發展而大量失業,有些成了權貴家奴,有些則投靠了廠衛,當了朝廷鷹犬。

好在有點本事的武師,不會跑來刺殺皇帝,人家犯不著冒這樣的風險,也不願意幹這樣的事情。會被組織起來刺殺皇帝的,都是一些二三流的武師。

這次刺殺,讓朱由校驚出一身冷汗,讓他再次意識到,還是有一羣人想要置他於死地。

還沒等朱由校回過神來,宮內又出了幺蛾子。竟然有人想在大皇子的飯菜裡下毒,被宮內太監發現,抓了個正著。(。)

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15章 官商勾結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295章 預算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379章 訪問中美洲第54章 以暴制暴第11章 再次出宮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314章 聽之不聞視之不見第246章 戰爭的臨近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91章 山西票號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102章 強烈反響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34章 收買人心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407章 鐵絲網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55章 明朝版新農村第383章 蒙古人的生意第64章 三才伏法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24章 等待契機大結局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213章 毒打荷蘭殖民者第272章 林丹汗歸來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68章 二十萬石第84章 遊擊進行時(三)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338章 有刺客第15章 官商勾結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浪潮第382章 莊家通吃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145章 金州絞肉機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13章 瀋陽不保第75章 大受歡迎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266章 皇權號下水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119章 蜂窩煤風潮第27章 佈局遼東第260章 蒸汽機第410章 實幹成就夢想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344章 蒙古局勢變化第136章 反腐法案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247章 年底的大明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5章 製造玻璃第92章 皇莊第二期建設工程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100章 小小蜂窩煤的商機第363章 第一次安南殖民戰爭第452章 印度佈局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77章 奢崇明要造反?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124章 百業興盛第74章 開始鑄幣第79章 欽定皇后第255章 一戰功成昨天章節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11章 再次出宮第7章 天價玻璃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48章 建造高爐第29章 皇帝大婚第255章 一戰功成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260章 蒸汽機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務第336章 瓜分戰爭紅利第407章 鐵絲網
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15章 官商勾結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295章 預算第308章 操縱糧價事件第379章 訪問中美洲第54章 以暴制暴第11章 再次出宮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第314章 聽之不聞視之不見第246章 戰爭的臨近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91章 山西票號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102章 強烈反響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34章 收買人心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407章 鐵絲網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55章 明朝版新農村第383章 蒙古人的生意第64章 三才伏法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24章 等待契機大結局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213章 毒打荷蘭殖民者第272章 林丹汗歸來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68章 二十萬石第84章 遊擊進行時(三)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338章 有刺客第15章 官商勾結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217章 皇家海軍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浪潮第382章 莊家通吃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145章 金州絞肉機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13章 瀋陽不保第75章 大受歡迎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266章 皇權號下水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119章 蜂窩煤風潮第27章 佈局遼東第260章 蒸汽機第410章 實幹成就夢想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344章 蒙古局勢變化第136章 反腐法案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247章 年底的大明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5章 製造玻璃第92章 皇莊第二期建設工程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298章 蒙古局勢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352章 無聊的朱由檢第100章 小小蜂窩煤的商機第363章 第一次安南殖民戰爭第452章 印度佈局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77章 奢崇明要造反?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124章 百業興盛第74章 開始鑄幣第79章 欽定皇后第255章 一戰功成昨天章節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11章 再次出宮第7章 天價玻璃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48章 建造高爐第29章 皇帝大婚第255章 一戰功成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260章 蒸汽機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務第336章 瓜分戰爭紅利第407章 鐵絲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义区| 富阳市| 隆林| 瑞丽市| 沁水县| 桓台县| 威远县| 云和县| 惠水县| 陆川县| 上栗县| 宾阳县| 同德县| 昌吉市| 香港 | 商都县| 岳池县| 崇明县| 潮州市| 梁山县| 宁乡县| 宁南县| 丹巴县| 白城市| 新闻| 永济市| 舒城县| 兴安盟| 土默特右旗| 大渡口区| 崇仁县| 雷州市| 周宁县| 水富县| 皮山县| 富民县| 西昌市| 克东县| 灵川县| 台安县| 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