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等待契機

徐光啓從養心殿內走出來時,心裡十分激動。他多年以來,研究水利、農業,就是看到了大明北方的糧食供應問題。

每年大明要從南方調集大量糧食北上,在京杭大運河這條線路上,有極大的損耗。而江南地區,又因爲商品經濟的發展,土地大量種植經濟作物,導致江南糧食此時也不能自給自足。

此時連江南的糧食,都要從湖廣供應。

北方糧食不足,對國力影響極爲巨大。

徐光啓儘管身爲東林黨,但卻是東林黨當中少有的一片人才,大明的危機也看到了一部分。

此時皇帝要整頓北方農業,而且資金衆多,這讓徐光啓怎能不激動。

加上此時朱由校還沒有開始在朝中排斥東林黨,徐光啓自然是直接接接下了皇帝的任命,開始到皇家農業公司給孫承宗當副手。

有了徐光啓的加入,孫承宗馬上就輕鬆多了。這天孫承宗進宮面聖的時候,在朱由校面前對徐光啓稱讚了一番。

“徐光啓此人,在屯墾方面極有經驗,老臣看來,農業公司大可交給徐光啓掌管,必然可以井井有條。”孫承宗對朱由校建議道,“老臣正好抽出手來,先對京營整頓一番。”

“老師,京營該如何整頓呢?”朱由校問道。

“京營如今雖有三十萬,然而能戰者不多。以臣看來,不如將老弱裁汰出來,在京城郊外開墾軍屯。如此一來,便可解決京營老弱滿營的問題。再有,京營拿著朝廷軍餉,軍屯幾乎不需要支付什麼成本。”孫承宗將整頓方案詳細的敘述了一番,“等軍屯開墾出了足夠的土地,不僅朝廷可以甩掉這些士兵的軍餉包袱,每年還能爲朝廷增加一筆軍屯收入。”

“這個主意不錯。”朱由校眼前一亮,拍手稱讚。京營士兵的營房都被商家侵佔,在城裡拿著那麼點軍餉,日子也不好過。還不如讓京營士兵去屯田呢!這樣京營士兵的日子也好過,而朝廷也可以減少負擔、增加收入。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開墾,不需要朱由校出一分錢,全是由朝廷財政支撐。收入儘管也是歸入戶部,但朝廷的不就是皇帝的。等收拾了東林黨,財政方面自然是皇帝說了算,現在先讓東林黨跳幾天。

於是朱由校聽從孫承宗的建議,將皇家農業公司交給了徐光啓管理。同時找機會整頓京營。

徐光啓接任孫承宗的管理大權後,憑藉他在屯墾經驗,以及農業技術、水利技術,果然將皇家農業公司的屯墾活動管理得井井有條。

“啓稟皇上,徐大人上奏說,前來報名屯墾的百姓越來越多,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超出第一期的屯墾計劃所需的人數了。”李進忠這天拿了個奏摺對朱由校稟報道。

“人數太多?”朱由校感覺這是好事啊!屯墾不就能順利完工嘛!接過奏摺一看,才發現局勢有點過頭了。

因爲皇家農業公司開出的條件對老百姓來說吸引力太大了,要知道如今很多佃農,很多隻有十幾畝地,而且要上繳的佃租很多高達一半的程度。相比之下,皇家農業公司只要交三成的佃租,而且有三十畝地。

佃租就算是高達五成,如果有三十畝土地,農民再發展一下副業,日子都能過得不錯。何況只有三成佃租。而且這些土地,還都將是水利完善的。擁有水利設施,這往往意味著旱澇保收。儘管不是那麼絕對的能旱澇保收,但是抗災能力高出許多。而且皇帝還承諾,受災的時候可以免除佃租,這對那些佃農來說吸引力就更大了。

甚至是一些自耕農,也因爲自己的土地水利設施不好,也希望能夠將自己的土地併入皇莊之中。

如此一來也就造成了人滿爲患的現象。

“擬旨,讓徐光啓先安置流民,有地可耕的佃農先不予全部招納。另自耕農願併入皇莊者,佃租改爲二成。”朱由校對李進忠說道。

“是,皇上。”李進忠拿起毛筆,寫了道聖旨,進行了潤色,然後發出宮外。

皇家農業公司的屯墾確實是出奇的順利,不僅流民四方來投,連佃農、自耕農都被吸引而來。勞動力馬上就不缺了,屯墾活動熱火朝廷的進展開來。

徐光啓按照第一期屯墾計劃的521畝土地,招募了17.3萬戶人。

皇莊的管理方面,以前是宮內太監負責。後來出現了欺壓佃農的現象,所以進行了改革,行政管理交給了當地官府。

這次屯墾的皇莊,行政管理方面依舊是由地方官府負責,但宮內卻有插手。而且子粒銀折色方面,卻是直接取消了。交租不像以前,佃農也把糧食運到官府指定地點進行折色,然後換成子粒銀上繳皇帝的內帑。而是直接徵收糧食,同時佃農產出多少就徵收多少,沒有定額之說。

也就是說,佃農的土地,一畝若能產出2石小麥,那麼就按照2石小麥的三分之一來徵收。若是隻產出1石,那就按照1石徵收。

具體交多少糧食,等到夏收、秋收之時統一覈實。

皇莊行政管理任命則是由皇家農業公司負責,在皇莊推行保甲制,即一百戶設一保長,十保爲一莊。

相當於,每個皇莊擁有3萬畝土地。

每個皇莊常駐一個農業技術人員,負責農業生產指導,並組織佃農在農閒的時候,對水利設施進行維護。到夏收、秋收之時,皇家農業公司再派人手,對農民收穫的糧食進行統一過秤,然後確定所要繳納的糧食多寡。交上來的糧食,則直接賣給曹金玉負責的糧行。同時也由曹金玉負責收購這些糧食。

同時每個皇莊,春季都種下三畝紅薯的政策,徐光啓也是極爲贊同的。三畝地的紅薯,在災年足夠讓農民撐過半年時間。

除了本次準備開墾的521萬畝荒地,此前皇莊的土地,還有300萬畝左右,每年徵收子粒銀才20萬兩。

這其中的利益,明顯被商人給拿去了。

所以這三百萬畝皇莊土地,此次也都併入了皇家農業公司進行管理。同樣推行保甲制,同時對水利進行修繕,佃租也定爲三成,不再送到官府進行折色。

這300萬畝皇莊的土地的整頓就不需要太大的成本,而且這些皇莊位置較好,水利再修繕一番,收成是十分不錯的。就算是每畝1石的產量,一年下來也能收取100萬石的糧食,按照0.7兩白銀1石的價格,每年可以收入70萬兩白銀。

朱由校則在等待,尋找整頓京營的契機。只要整頓京營,他就能將京營控制在手中。再加上手上的騰驤四衛,朱由校就真正有和東林黨抗衡的本錢了。

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71章 辛酉京查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務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10章 天子親軍第233章 慘敗的鑲白旗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321章 天啓七年財政預算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250章 大戰來臨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295章 預算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333章 進軍南半球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102章 強烈反響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66章 賣隊友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417章 驚人的變化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393章 火車上架感言第15章 官商勾結第91章 山西票號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50章 鐵匠皇帝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338章 有刺客第279章 甲子條約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91章 山西票號第28章 糧食訂單第46章 壟斷的暴利大結局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380章 美洲貿易航線第314章 聽之不聞視之不見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27章 佈局遼東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362章 佔領河內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22章 投資前景第384章 完美的財政翻身仗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219章 人口壓力第456章 謀反密報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415章 對蒙宣戰第219章 人口壓力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404章 水泥公司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175章 騎兵衝鋒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380章 美洲貿易航線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1章 我是朱由校?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181章 竟然賺了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216章 談判條件第241章 穩定西南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66章 賣隊友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上架感言
第248章 改革準備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71章 辛酉京查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務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10章 天子親軍第233章 慘敗的鑲白旗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321章 天啓七年財政預算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250章 大戰來臨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329章 西域產業佈局第295章 預算第101章 大明日報第333章 進軍南半球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76章 和皇帝做生意第102章 強烈反響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66章 賣隊友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417章 驚人的變化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393章 火車上架感言第15章 官商勾結第91章 山西票號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50章 鐵匠皇帝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338章 有刺客第279章 甲子條約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91章 山西票號第28章 糧食訂單第46章 壟斷的暴利大結局第397章 修煉‘內功’第380章 美洲貿易航線第314章 聽之不聞視之不見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27章 佈局遼東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362章 佔領河內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22章 投資前景第384章 完美的財政翻身仗第122章 反腐打黑第143章 火炮顯威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219章 人口壓力第456章 謀反密報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415章 對蒙宣戰第219章 人口壓力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404章 水泥公司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175章 騎兵衝鋒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380章 美洲貿易航線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277章 大破蒙古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240章 手搖式畜力收割機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197章 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第1章 我是朱由校?第319章 商業殖民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181章 竟然賺了第297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216章 談判條件第241章 穩定西南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66章 賣隊友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176章 不堪一擊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上架感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乡市| 赣榆县| 潜山县| 原平市| 开封市| 棋牌| 临海市| 若羌县| 郴州市| 囊谦县| 辽源市| 千阳县| 湖口县| 新竹县| 富源县| 碌曲县| 万安县| 汉川市| 余庆县| 安岳县| 青铜峡市| 丹阳市| 蒲江县| 伊金霍洛旗| 临武县| 大丰市| 迭部县| 儋州市| 沂水县| 乌拉特前旗| 修水县| 绍兴市| 永昌县| 宜君县| 湘西| 黄平县| 奈曼旗| 海丰县| 舒兰市| 新泰市|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