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天子親軍

“啓稟皇上,我大明天子親軍一共二十六衛。洪武年間爲12衛,永樂年間,增設10衛,宣德年間又增設4衛。”李進忠對皇帝細數道,朱由校讓他去調查親軍情況,他還是做足了準備的。

“這麼多衛所?”朱由校有些咋舌,接著問道:“能打仗的有多少?”

“啓稟皇上,還能征戰的,估計只有騰驤四衛。”李進忠回答道,朱由校又問道:“有多少人?”

“一共六千,爲御馬監統轄。”李進忠答道。

“那今天就去視察騰驤四衛。”朱由校決定道,李進忠說道:“奴才先讓人去通知一下。”

“嗯!”朱由校點了點頭。

督知監隨即前去御馬監通報,御馬監掌印太監叫張炎,是個朱由校剛提拔起來的年輕太監,只有十六歲。

張炎得知皇帝要檢閱騰驤四衛,立即前去召集四衛人馬,在皇城內的校場等待皇帝檢閱。旗手衛也出動了一些旗鼓手,現場佈置旗鼓。

上午巳時(9),皇帝鑾駕出了紫禁城,向皇城西北角,嘉樂殿後面的內教場行去。來到內教場,頓時鼓聲震天,旗幟翻飛,歡迎皇帝的來臨。

咚咚咚,咚咚咚……

鼓聲傳入耳中,讓朱由校感到熱血沸騰,鑾駕停下後,鼓聲也停了。

“奴才張炎,恭迎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御馬監掌印太監張炎跪地大呼,衆將士也跪在地上,跟著高呼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將士平身。”朱由校已經對這種叩拜禮儀沒什麼感覺了,這種自是走過場。東林黨人早朝的時候也是這麼

跪拜,可就不見得他們真的效忠朝廷和皇帝。要想聚攏人心,不是簡單的讓別人跪跪拜拜就行的。

“謝皇上。”衆人平身,朱由校隨即對騰驤左右、武驤左右四衛進行了檢閱,隨著鼓聲和旗幟,騰驤四衛的禁軍穿著威武的鎧甲,從朱由校身前走過。接著開始演練陣型,進行了數次變陣。

朱由校在臺上仔細看著,發現這騰驤四衛看起來是不錯,鎧甲、旗幟都很鮮明,士兵也比較魁梧健壯。可是隊列卻不是那麼整齊,變陣的時候也拖拖拉拉的。

儘管朱由校不太熟悉古代的冷兵器戰爭,但是看到這樣的表現,還是感到失望,顯然騰驤四衛並不能算是一直精兵。

看到皇帝一臉失望,張炎說道:“皇上,騰驤四衛的士卒、甲具還是不錯的,就是這些年有些疏於操練。”

“嗯!”朱由校點了點頭,這也許是唯一不錯的消息,騰驤四衛做爲禁軍,士兵素質和裝備情況都還不錯。

檢閱過後朱由校宣佈給每個士兵發放一兩銀子的犒賞,然後就回宮去了。朱由校此時想要整頓騰驤四衛,卻不知道如何下手。

作爲現代人,軍事上的見聞還是有的。只是朱由校的那些軍事知識雖然先進,但軍隊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從後勤到作戰,等等方面朱由校都不是很瞭解。此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操練他們,才能讓這些禁軍成爲戰無不勝的精兵。

回宮之後,朱由校立即召見孫承宗進宮。

“老師,朕想要親自整頓禁軍,只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想學兵事。”朱由校對孫承宗說道,孫承宗說道:“皇上,您身爲皇帝,自是要知曉一些兵事的,您若願學,臣便給您講講。”

“好。”朱由校神色振奮,孫承宗隨即開始給皇帝講起了軍事上的常識。孫承宗雖是文官,但卻熟讀兵法,特別是戚繼光的軍事著作。加上早年治學的時候經常往來邊關,喜歡與老兵交談,使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並非是紙上談兵之輩。

孫承宗這天在宮內給朱由校講了將近一天的課,朱由校把他留在宮中吃過晚飯,孫承宗這纔出宮。

夜幕降臨,朱由校一邊回想孫承宗給他講的那些軍事常識,腦子裡對這個時代的戰爭模式已經有了較爲清晰的瞭解。

此時的大明軍隊,大量使用火器。對付遊牧民族的慣用戰術就是先用火炮轟擊,從而打亂敵人陣型,然後再以騎兵衝殺。明成祖朱棣北伐蒙古之時,就是使用這種戰術。

火繩槍在大明也有較爲廣泛的應用,稱之爲鳥銃。不過工匠因爲日子不好過,經常偷工減料,官造火器經常炸膛,質量反倒不如民間私造的火繩槍。

火器在這個年代,未必比弓箭更靠譜。火繩槍的有效射程大約是200米,其中在50米內的殺傷力極爲恐怖。弓箭手同樣能做到這樣的殺傷,還可以進行拋射。不過火繩槍的優點就是,士兵的訓練比較簡單,對身體素質要求不高。而弓箭手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比較高,而且訓練時間比較長,作戰的時候體力消耗較大。並且質量高的弓箭,造價和火繩槍相比也許不會高出多少,但是箭支和子彈的造價就有明顯的差距了。箭支造價遠遠高於鉛彈,鉛彈製造極爲簡單,只要有個爐子,鉛水滴下來就是一枚枚鉛彈。

而且只要有足夠的火藥,火繩槍發射次數不受體力限制。

火繩槍對於大明這種有大量人口,而且農民缺乏軍事訓練的國情來說,是非常適用的。可以依靠龐大的人口,快速組建出一支支軍隊投入戰場,就算是傷亡是少數民族的好幾倍,也能用龐大的人口磨死遊牧民族。

這個時代大明最大的威脅並非遊牧民族,而是東北的野豬皮,屬於遊獵民族。野豬皮號稱女真後裔,實際上是通古斯人,只有後世的通古斯人才會留辮子。這些通古斯人在通古斯打不過其他蠻夷,就一路往東跑。來到東北後,吸收了一些大明的文化和生產力之後,加上其原本的野蠻特性,加上兵種是以騎兵爲主,機動性很強,所以十分難纏。

這些通古斯野豬皮之所以號稱女真族,主要是因爲人口太少,所以需要吸納東北的女真部落,從而組建一個人口更多的強盜團伙。

暫時朱由校手上沒有一個能夠大批量生產質量達標的兵工廠,所以組建火槍兵的計劃不太靠譜。

整頓禁軍的目的,更主要是爲了保護自身安全,防止東林黨發動兵變。所以朱由校思考再三,決定將騰驤四衛改組成爲騎兵部隊。

大明的精兵,基本上就是邊軍。邊軍不太可能參與兵變,畢竟離京城太遠,還沒到京城就被鎮壓下去了。大明的制度,也註定了邊軍不可能參與到中央兵變當中。

也就是說,東林黨人就算是發動兵變,頂多也就是大明腹地的軍隊,這些軍隊經理兩百多年的和平,早就嚴重退化,完全就是戰五渣。這些戰五渣部隊一旦發生兵變,只要朱由校手上有一支精銳騎兵,就能迅速將兵變鎮壓下去。

而且先控制騰驤四衛,再想辦法控制京營,皇權就能穩固了。

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370章 天啓九年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268章 移民進行時第173章 私鹽禁絕第17章 正規騎兵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56章 天家蠻橫第4010章 大殺器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141章 進擊的野豬皮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184章 教訓建奴水師第40章 撥亂反正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2章 傀儡皇帝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249章 蒙古戰爭落幕第338章 有刺客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44章 投資建議第27章 佈局遼東第58章 鉅貪現身第8章 整頓內廷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330章 移民西域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392章 矛盾公開第295章 預算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71章 辛酉京查第54章 以暴制暴第20章 動機不純第23章 數學水平第41章 漢皇黨成立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120章 增加就業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59章 腰桿硬了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419章 蒙軍主力出動第385章 日本內戰又起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17章 正規騎兵第103章 時代潮流就是要BB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233章 慘敗的鑲白旗第417章 驚人的變化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160章 完善的皇莊第4章 鏡子裡的商機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295章 預算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9章 肅清隱患第8章 整頓內廷第226章 干預朝鮮(一)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18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272章 林丹汗歸來第424章 鋼鐵需求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206章 聯動方案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第141章 進擊的野豬皮第69章 不計血本第36章 君臣翻臉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117章 海運優勢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323章 火熱的拍賣會第114章 血流成河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260章 蒸汽機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235章 節節敗退的葉爾羌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務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108章 優厚待遇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253章 送死進行時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63章 銀子在哪?
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370章 天啓九年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268章 移民進行時第173章 私鹽禁絕第17章 正規騎兵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56章 天家蠻橫第4010章 大殺器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141章 進擊的野豬皮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184章 教訓建奴水師第40章 撥亂反正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2章 傀儡皇帝第186章 瘋狂的土地兼併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249章 蒙古戰爭落幕第338章 有刺客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44章 投資建議第27章 佈局遼東第58章 鉅貪現身第8章 整頓內廷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330章 移民西域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392章 矛盾公開第295章 預算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288章 和諧和諧第71章 辛酉京查第54章 以暴制暴第20章 動機不純第23章 數學水平第41章 漢皇黨成立第208章 盧象升出場第120章 增加就業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59章 腰桿硬了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419章 蒙軍主力出動第385章 日本內戰又起第230章 切斷日本貿易航線第17章 正規騎兵第103章 時代潮流就是要BB第454章 工業化進程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233章 慘敗的鑲白旗第417章 驚人的變化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160章 完善的皇莊第4章 鏡子裡的商機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295章 預算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204章 二十萬中央軍第9章 肅清隱患第8章 整頓內廷第226章 干預朝鮮(一)第373章 對待印第安政策第18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272章 林丹汗歸來第424章 鋼鐵需求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206章 聯動方案第151章 北直隸工商管理條例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第141章 進擊的野豬皮第69章 不計血本第36章 君臣翻臉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117章 海運優勢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323章 火熱的拍賣會第114章 血流成河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260章 蒸汽機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235章 節節敗退的葉爾羌第396章 電報民用業務第331章 忽悠成功第108章 優厚待遇第377章 介入中亞第253章 送死進行時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63章 銀子在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川县| 安乡县| 深水埗区| 徐闻县| 秦皇岛市| 喀什市| 南阳市| 商城县| 西城区| 康马县| 阜新| 本溪市| 天祝| 天津市| 响水县| 延川县| 洮南市| 金昌市| 黄大仙区| 全椒县| 永安市| 长宁区| 彰武县| 长兴县| 玉田县| 罗平县| 阳信县| 武山县| 方城县| 安远县| 平顺县| 凤台县| 普定县| 巫山县| 昌宁县| 克什克腾旗| 西乡县| 泗洪县| 额敏县| 西盟|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