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9章 蒙古戰爭落幕

天啓十四年,春季。

草原上再度草長鶯飛,青草長滿大地。

大明對蒙戰爭在這年春季正式落下帷幕,蒙古反抗力量被大明徹底瓦解,只剩下少量蒙古人變成馬匪在草原上到處遊蕩,但因爲缺乏羣衆基礎,這些馬匪的游擊戰猶如無根之木,註定將在明軍的清繳下迅速枯萎。

整個草原的生產在開春後有條不紊的開始恢復,朝廷抽調了大量物資前往草原,幫助蒙古牧民恢復生產。

這些蒙古牧民在漠北分配到的草場更大,每戶蒙古牧民分配到的草場都在七千畝以上。主要是這些草場質量很多不如漠南的草場,因爲維度更高,牧草產量更低一些。同時有些不太好的草場,牧民分配到的草場面積可能達到上萬畝。

主要是這些蒙古牧民在去年的戰亂中死了不少人,儘管老弱婦孺沒有死多少,但是青壯死太多了。

根據一番統計之後,這場戰爭蒙古草原上的青壯減少了將近四十萬,蒙古青壯幾乎所剩無幾。這四十萬之中有大約三十萬被明軍擊斃,還有將近十萬蒙古騎兵被林丹汗帶往了中亞草原。

結果導致草原上到處都是寡婦和失去父親的孩子。這些老弱婦孺,都不算是一戶,而是被大明安排在集體牧場生活。

這種集體牧場,一切生產所需物資朝廷會負責,也由朝廷進行經營管理,經營所得都用於養活這些孤兒寡母。

同時朝廷首先在這裡普及漢化教育,集體農場之中的孩子可以免費進入學校學習,另外朝廷禮部正在抓緊整備各種關於林丹汗和過去蒙古權貴階級壓迫普通蒙古人民的各種黑材料,準備編入歷史教材之中,同時蒙古地區將特編一本詳細的歷史教材。

漢化教育是肯定要在蒙古草原上推行的,就如同後世的中國,內蒙古很多蒙古族實際上都被漢化了。

只要不在政策上歧視這些少數民族,認真保障他們的生活穩定,還是可以做到以德服人的。當然,前提是他們接受漢化。要是不接受漢化,朝廷這種以德服人的政策也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只會養出一羣白眼狼。

人和畜生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人是萬物之靈,擁有反抗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與意識。而畜生是沒有這個意識的,他們只會順應自然。順應自然的結果,就是崇尚弱肉強食。人一旦崇尚弱肉強食的法則,與畜生是有共性的。

一個民族的獸性,取決於其文化水平的高低。這個實際上,除了以道家爲文化根基的中國之外,其他大部分國家的文化都帶有獸性,有的甚至十分強烈。特別是日本,他們的各種漫畫裡,經常出現衝上弱肉強食的東西。

施行少數民族漢化,也是對少數民族的一種良性改造。血統什麼的,對中國來說歷來都不是很重要。可以說中國也是一個民族大熔爐,只要接受漢文化,就算是漢人。

但從血統上來說,這種民族大熔爐的特性,註定了中國內部百姓必然也是良莠不齊的。因此以中國的國情來說,不可能走西方人那種高福利政策,內部必然形成一個金字塔統治體系。

反正就是能者上,不能者下,能爬到哪個層次,看自己的競爭力。不管這種競爭力是遺傳的也好,還是後天努力的也好。

這些少數民族融合進來,日後能混到什麼層次,也看自己本事。在國家只保障基本生存權以及基本福利的制度下,這種民族融合制度依舊可以持續下去,能夠把更多的民族融合進來。

蒙古人也是大明接下來要融合進來的一批,漢化必須在草原上推行。偏僻的地方可以不管,但是蒙古人口比較集中的城鎮之類的,以及人口密集一些的牧區,首先要讓漢字與漢語成爲日常常用。

這個目標一旦達成,潛移默化之下,民族文化差異就會漸漸消除,到時候就算是登記的種族與漢族不同,也能夠以華夏民族來進行概括,久而久之就又形成了一個以漢文化爲主的民族羣體。

所以朝廷在安置那些蒙古人的時候,一點也沒有小家子氣,更沒有搞什麼民族歧視。這些普通蒙古牧民,他們的要求實際上也很簡單,只要朝廷能讓他們的生活比以前在林丹汗和蒙古貴族統治下的時候變得更好,自然也就會擁戴朝廷,自然也就會接受漢化。

蒙古戰爭已經落下帷幕,草原上的部隊陸續撤回關內、東北、西北。朝廷在蒙古草原上,派駐了三個生產兵團,以及一支戍邊部隊,同時留下兩個騎兵師常駐漠北。

生產兵團主要集中在漠北西北地區,那裡是以山地丘陵地形爲主,同時有大量湖泊、河流、森林,儘管春秋兩季比較短促,但還是能夠進行農業生產的。

漠北地區,蒙古人則被安置在了東部草原地區。草場已經被分配了下去,日後蒙古多餘的人口,則在經過漢化之後進入城鎮變成工業人口?;蛘哌M入黃教當和尚,也不會因爲草場不夠用而發生動亂和戰爭。

朝廷如今的這個草原體系一旦定型,將變得比較穩定。而且那些蒙古牧民因爲擁有比較龐大的草場,草場也是屬於他們個人的。所以這些蒙古牧民在放牧的時候也會珍惜自己的草場,在朝廷的宣傳教育下,也不會過度放牧,草原的生態環境也不用怕遭到破壞。

同時草原上還有很大一片草場被朝廷劃爲野生動物保護區,這片野生動物保護區是禁止放牧和打獵的,裡面還有野馬羣的存在。

而以朝廷的財力,安置幾十萬蒙古牧民,還是比較輕鬆的。最主要的是,一場戰爭過後,蒙古人口銳減,明軍繳獲的牛羊也比較多,這些戰利品分配給那些牧民恢復生產也足夠了。

草場分配下去之後,那些蒙古牧民也都對大明產生了擁護。這種新制度下,他們可以在草原上定居生產,不用到處奔波,同樣也不需要受到蒙古貴族們的盤剝,更是能暢通無阻的換取到大明的商品,好日子正在朝他們招手。

得到這些蒙古牧民擁護之下,蒙古草原上的反動勢力是不可能再有反撲的可能了。朝廷也開始放心的把軍隊撤出。

剛被撤下來的野戰軍,馬上就被大量派駐到了淮河流域與湖廣地區。

隨著大批官軍南下進入湖廣與江淮淮河地區,官場上簡直風聲鶴唳。頭頂上懸著的利劍,隨時可能掉下來。(~^~)

第307章 開發澳洲第275章 暴雨第333章 進軍南半球第312章 黃金部隊在行動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38章 逮捕王安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上架感言第13章 瀋陽不保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179章 會師充州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384章 完美的財政翻身仗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75章 騎兵衝鋒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232章 黑科技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365章 統一的市場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318章 戰爭準備第125章 還是缺銀子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336章 瓜分戰爭紅利第58章 鉅貪現身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202章 瘋狂的蒙古人第15章 官商勾結第13章 瀋陽不保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232章 黑科技第119章 蜂窩煤風潮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333章 進軍南半球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152章 規劃工業區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93章 商業擴張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61章 全是算計第32章 朝野譁然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11章 再次出宮第128章 大洗牌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214章 完虐荷蘭人84章 沒分段第87章 廉價鋼鐵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233章 慘敗的鑲白旗第45章 投資鹽業第330章 移民西域第221章 又反了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182章 宗教對策第11章 再次出宮第456章 謀反密報第24章 等待契機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50章 湖廣改革阻力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268章 移民進行時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184章 教訓建奴水師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452章 印度佈局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386章 肢解日本戰略第24章 等待契機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2章 傀儡皇帝第182章 宗教對策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243章 紙彈、刺刀、膛線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86章 李可灼自盡第355章 天量投資第314章 聽之不聞視之不見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30章 整頓京營第305章 多事之秋
第307章 開發澳洲第275章 暴雨第333章 進軍南半球第312章 黃金部隊在行動第335章 掃平西域第199章 處以極刑第38章 逮捕王安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上架感言第13章 瀋陽不保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179章 會師充州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384章 完美的財政翻身仗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75章 騎兵衝鋒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232章 黑科技第313章 衍聖公的黑刀子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365章 統一的市場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318章 戰爭準備第125章 還是缺銀子第249章 穩紮穩打第336章 瓜分戰爭紅利第58章 鉅貪現身第157章 視察皇莊第202章 瘋狂的蒙古人第15章 官商勾結第13章 瀋陽不保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358章 教訓德川幕府第232章 黑科技第119章 蜂窩煤風潮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413章 孟加拉條約第333章 進軍南半球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163章 土地兼併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152章 規劃工業區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93章 商業擴張第72章 裝備與新軍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61章 全是算計第32章 朝野譁然第309章 持續擴張的國有資本第11章 再次出宮第128章 大洗牌第220章 又是鉅額軍費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214章 完虐荷蘭人84章 沒分段第87章 廉價鋼鐵第283章 逐盡東林第233章 慘敗的鑲白旗第45章 投資鹽業第330章 移民西域第221章 又反了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182章 宗教對策第11章 再次出宮第456章 謀反密報第24章 等待契機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50章 湖廣改革阻力第134章 撞上鐵板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268章 移民進行時第47章 衰弱的北方經濟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184章 教訓建奴水師第131章 運轉的內閣第296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452章 印度佈局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386章 肢解日本戰略第24章 等待契機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2章 傀儡皇帝第182章 宗教對策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243章 紙彈、刺刀、膛線第381章 鼓勵生育第86章 李可灼自盡第355章 天量投資第314章 聽之不聞視之不見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30章 整頓京營第305章 多事之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昂仁县| 宣汉县| 泰顺县| 凌云县| 平泉县| 昌吉市| 永城市| 页游| 玉山县| 浏阳市| 怀仁县| 定陶县| 金昌市| 太和县| 河池市| 唐河县| 太仓市| 建德市| 砀山县| 阿克陶县| 涿鹿县| 汾阳市| 齐齐哈尔市| 毕节市| 景德镇市| 阿鲁科尔沁旗| 福建省| 田阳县| 井陉县| 卢湾区| 崇仁县| 萨迦县| 刚察县| 南皮县| 阿拉善右旗| 克什克腾旗| 会宁县| 盘山县| 内江市|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