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7章 入賬千萬

紅嘴堡大捷與金州大捷,讓京城帶來了一些喜氣。大街小巷上,到處都是鞭炮燃放後留下的紙屑。

軍事上的勝利,還是讓老百姓很是振奮的,因此消息登報的當天,京師的鞭炮被搶購一空。

明代的百姓,並不是不關係國家。實際上和後世的社會環境很像,普通百姓儘管關係國家,甚至也想改變國家當前的現象,但是都沒有渠道和辦法。天家好似聽之不聞、視之不見。

然而當國家情況有所好轉的時候,他們同樣也會振奮,也會慶祝。

環衛工們一大早便開始忙碌的清掃這些紙屑,報社送報的工人也已經開始到處送報,到了辰時,報童們也出來了。

“賣報,賣報,東林黨落馬官員羣體招供認罪。”

“賣報,賣報……”

又是一天的早晨,早起的人們,很快就聽到了報童們的吆喝聲,這對於京城的所有百姓來說,已經是一個習慣的現象了。

不少人也開始習慣在上工的路上買上一張報紙。

今天的《大明日報》頭條極爲轟動,基本上能識文認字的行人,聽到報童的叫賣聲頓時都紛紛側目,不少人連忙掏出荷包,購買了一份報紙。

只見這一天的《大明日報》頭版,報道了東林黨落馬官員招供的消息。同時李三才的《東林貪腐錄》正式在《大明日報》上開始連載,人們看到李三才招供的這些無比詳細的貪腐記錄,頓時都吃驚不已。

李三才在獄中自殺身亡的內幕也被報道了出來,系東林黨高層的一番運作,將李三才從勞改局中移交到了刑部大牢,然後被東林黨高層派人送去毒酒毒死。

這個報道,更是十分驚爆。

《大明日報》對於東林黨貪腐官員罪狀的報道,一直持續了三天時間,用大量版面,刊載了大量貪腐罪狀。

一時間這些人的名聲算是徹底的臭了。

另一邊朱由校則在歡天喜地的數著銀子,經過一番統計之後,廠衛將查抄的資產進行了一番統計之後進行了上報。

現金一共查抄了六百三十萬兩銀子,其餘的房產、土地、古董玉器更是不計其數,價值起碼在七百萬兩以上,就是變現需要一點時間。

葉向高和劉一燝,都是當過內閣首輔的,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撈錢自然也方便,其中葉向高的家產價值在兩百萬兩左右,劉一燝更多一些,達到了二百五十萬兩左右。

同時還牽連出了不少地主富商,更是資產衆多。

那些需要折算的不動產,實際上價值會有所浮動,但是630萬兩子卻是實打實可用的,相當於是759萬元。

這些東林黨作爲權利的尖端,加上中國曆來就是官本位的社會,此次查抄了七十多名東林黨的三族家產,能得到這麼多銀子也很正常。要知道明末一些頂級商人,光是流動資金就達到上千萬兩白銀。

家裡隨便有個幾十萬兩的富戶,在江南到處都是,不過後來基本上都便宜了滿清。

看完東廠和錦衣衛上報的抄家情況,朱由校十分滿意。

“皇上,微臣與魏公公今年派人在山西、張家口等地調查,已經查到了不少參與走私的晉商,明年要是朝廷還缺銀子,完全可以對這些晉商下手。”田爾耕對朱由校說道,朱由校想了想說道:“晉商暫時不好動,如果大規模查抄了晉商,南方那些財閥說不定就要抱團造反了。”

南方的財閥的財力自然是非常恐怖的,只不過這些財閥分爲各個家族,並不是很團結。畢竟中國這麼大,這些財閥很難一家獨大,而是呈現出遍地開花的局面。畢竟中國自上古道家體系出現以來,起碼有上萬年的歷史。進入封建社會,也有最少兩千年,商人、地主誰都不笨,都非常重視可以細水長流的東西,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出賣產業的。

這樣的觀念,就不同西方人了。西方人經常爲了炒股,直接把土地、工廠賣了去炒股, 結果被財團用金融玩得團團轉。

西方人的金融手段,很多在中國是沒有搞頭的。一來官府不允許,二來並不是誰都是傻子,會傻乎乎的鑽進金融圈套。

如果明末這些財閥聯合起來,那麼滿清和農民軍根本就跳不起來。但是因爲門戶過多,而且在他們看來,換個皇帝也無所謂,所以農民軍起義他們根本不管。後來實在是李自成犯傻徹底得罪了東林黨官僚,東林黨可是掌握輿論的啊!而且李自成那種軍紀,江南財閥也怕。

李自成失去東林黨的支持的同時,這些東林黨和江南財閥爲了對付李自成,就讓吳三桂把滿清給放進關內了。於是滿清就打著爲崇禎報仇的旗號入關了。

只是最後江南財閥發現,滿清也不講規矩。於是又支持吳三桂反清,其中鄭芝龍父子也摻和了進去,但吳三桂和鄭芝龍父子根本不是滿清對手。轉變陣營,與江南財閥結盟的李定國同樣也是無力迴天。

直到最後,這些官僚和商人才知道,明王朝纔是最好的。可是國家已經被他們徹底給玩崩了。

明末的歷史告訴了後人一個很深刻的道理,民資是肯定靠不住的。特別是開始萌神野心的民資,更是極爲危險的。

因爲這些民資商人沒有國界,他們隨時可以改投陣營。

而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被羅斯柴爾德財團玩殘,導致日不落帝國的衰弱,更是證明這些沒有國界的商人一旦強大起來,成爲財閥、財團,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簡直就是如同長了毒瘤一般。

真正靠得住的財團,必須是有國界的,也就是民族財團。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民族財團,是德國人普法戰爭前後組建的‘容克財團’,而後日本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展出了民族財閥。二戰後羅斯柴爾德財團衰弱,英國和法國也趁機成立了民族財團。

所以說二十一世紀的地球,實際上是一個被財團所控制的世界,壟斷是基本規則,所謂反壟斷法,只是用來對付民資的有效武器。

例如一家民資公司研發出了一種很賺錢的新產品,那麼這個時候財團就可以用反壟斷法對其進行制裁,強制擠出市場份額。然後用各種優勢,壟斷這種新產品。

至於財團壟斷的行業,要規避反壟斷法也很簡單,分別控股幾家公司不就行了,然後左手打右手,演給人民看唄!而如同微軟那種企業,因爲操作系統多了,會導致市場混亂,進而乾脆公然踐踏反壟斷法。

對於穿越而來的朱由校來說,唯一慶幸的也許就是南方的那些財閥還沒有聯合起來,他們儘管有錢,但是也相互競爭,互相扯後腿,這纔是最後被滿清趁虛而入的原因。朱由校此時要發展皇家資本,顯然環境還是不錯的。

然而此時朱由校手上的力量還是不足,一旦南方財閥抱團造反,那聲勢絕對恐怖。歷史上光是鄭芝龍父子,也能拉出十幾萬兵馬。儘管此時鄭芝龍還沒被詔安,還屬於不入流的海盜級別,但其他財閥的錢可不少。

所以朱由校反腐可以,卻還不能去挑戰那些大商人的神經,那絕對是比官僚還難惹的勢力。

“微臣魯莽。”田爾耕知道說錯話了,商人這個時候抓一兩個還行,要是把那些走私晉商一次性滅了,絕對要出亂子不可。

“皇上,奴婢以爲,明年可以在漕運各河道設卡收稅,絕對能弄到不少銀子。”魏忠賢這時也建議道。

“這個可以有。”朱由校點頭道,運河漕運損耗較高,畢竟中運河還沒修好。不過朱由校已經懶得去修中運河了,過兩年糧食都不走河運了。這些運河就丟給民資商人去用好了,把關卡往上面一設,這條路線愛走不走了。

魏忠賢此時已經不再插手朝堂的政治運作,這種運作活動交給了沈潅負責,所以魏忠賢也把心思花在了稅務局上,整天想著如何收刮點銀子上來,倒是取得了不少成果,讓稅務局的稅收開始快速增長。

不過稅務局的稅收方式還是有原則,魏忠賢的這些收刮活動,都是建立這些大原則之上的。例如不能影響到普通百姓的生活,這是最大的原則。再則,對於中小民資也不能趕盡殺絕,這些中小民資有很好的生產組織能力,對於經濟發展是有利的。

一番彙報過後,朱由校十分滿意的說道:“你們今年也是辛苦了,朕都看在眼裡,既然也到年底了,朕就賞賜你們每人十萬銀元吧!”

“謝皇上恩典。”

田爾耕和魏忠賢連忙跪下叩謝,其他都是虛的,銀子纔是實打實的。而且這些銀子是皇帝親自賞賜的,是可以拿得出手的收入。

這讓田爾耕和魏忠賢,成了體制內收入最高的官員。

實際上這就是一種最爲簡單,單也最爲實用的馭下手腕,正如袁世凱所說的那樣:一手拿著屠刀,一手拿著銀子。聽話的看賞,不聽話的吃刀。(。)

第366章 繁榮的北方市場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411章 技術成功井噴第253章 送死進行時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43章 武裝京營第336章 瓜分戰爭紅利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38章 逮捕王安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330章 移民西域第268章 移民進行時第87章 廉價鋼鐵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337章 福王的異常第45章 投資鹽業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104章 驛站隱患上架感言第235章 被鑿穿的尊嚴第51章 抓捕東林黨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239章 開發模式第380章 美洲貿易航線第24章 等待契機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350章 秘而不宣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33章 天啓方陣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57章 勒緊的套索第246章 戰爭的臨近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182章 宗教對策第54章 以暴制暴第8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6章 李可灼自盡第12章 最賺錢的行業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238章 市場鼓吹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320章 忙裡偷閒第384章 完美的財政翻身仗第75章 大受歡迎第75章 大受歡迎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95章 定時炸彈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284章 中央集權第254章 無情擊潰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74章 開始鑄幣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281章 廠衛的白色恐怖第23章 數學水平第38章 逮捕王安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200章 徹底被封鎖的建奴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81章 遊擊準備第20章 動機不純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20章 動機不純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31章 壟斷意第48章 建造高爐第19章 三成佃租第31章 壟斷意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91章 山西票號
第366章 繁榮的北方市場第154章 花錢如流水第411章 技術成功井噴第253章 送死進行時第113章 取死之道?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43章 武裝京營第336章 瓜分戰爭紅利第222章 圈錢利器第38章 逮捕王安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403章 第二代新軍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330章 移民西域第268章 移民進行時第87章 廉價鋼鐵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262章 漁業法案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390章 工人暴動第248章 收復瀋陽第337章 福王的異常第45章 投資鹽業第170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149章 北方改革措施第104章 驛站隱患上架感言第235章 被鑿穿的尊嚴第51章 抓捕東林黨第107章 學院補貼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239章 開發模式第380章 美洲貿易航線第24章 等待契機第172章 官法如爐第350章 秘而不宣第455章 暗流涌動第33章 天啓方陣第138章 修路計劃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357章 勒緊的套索第246章 戰爭的臨近第189章 荷蘭人來了第182章 宗教對策第54章 以暴制暴第8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6章 李可灼自盡第12章 最賺錢的行業第356章 煎熬的江南財閥第238章 市場鼓吹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320章 忙裡偷閒第384章 完美的財政翻身仗第75章 大受歡迎第75章 大受歡迎第426章 改革前夕第95章 定時炸彈第273章 可敢與朕一戰?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192章 提議結盟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284章 中央集權第254章 無情擊潰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74章 開始鑄幣第258章 生產兵團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281章 廠衛的白色恐怖第23章 數學水平第38章 逮捕王安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193章 心動的林丹汗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375章 重建貿易壁壘第53章 又見官商勾結第290章 開省呂宋第399章 鐵路時代第200章 徹底被封鎖的建奴第205章 噁心死建奴的戰略第81章 遊擊準備第20章 動機不純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20章 動機不純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306章 經營山東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31章 壟斷意第48章 建造高爐第19章 三成佃租第31章 壟斷意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91章 山西票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河津市| 齐河县| 乌兰浩特市| 衡阳县| 黄龙县| 静海县| 应城市| 容城县| 邢台县| 甘泉县| 花莲市| 马公市| 顺义区| 扬中市| 高安市| 吴江市| 遂宁市| 棋牌| 东阿县| 龙口市| 富锦市| 沙河市| 长岭县| 神池县| 青阳县| 彭泽县| 镇雄县| 滦平县| 太仆寺旗| 南召县| 改则县| 象山县| 进贤县| 儋州市| 禹州市| 吉水县| 中方县| 溆浦县| 南阳市|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