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官商勾結(jié)

東林黨最近尾巴已經(jīng)翹起來了,主要還是因爲朱由校在朝政上,基本上沒有什麼主見,東林黨說什麼朱由校都照做。

如今的朱由校,名義上是皇帝,但是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個人意志,東林黨人感覺皇帝被他們玩弄於鼓掌之間,頓感洋洋得意。

朱由校還表現(xiàn)得對朝政沒什麼興趣,平日裡朝政基本上都丟給內(nèi)閣和司禮監(jiān)。內(nèi)閣首輔葉向高是東林黨的,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王安也是東林黨的。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李進忠,則很少去司禮監(jiān)值班。

朱由校的這番態(tài)度和表現(xiàn),也讓東林黨上下開始麻痹大意,認爲新君的意志已被他們掌控。

儘管王安在宮內(nèi)的爪牙被朱由校給削了腦袋,但對東林黨人來說,並不動搖他們的利益。同時朱由校也出師有名,是靠反腐的名號把王安的爪牙斬除的,並未引起東林黨官員的警惕。

東林黨根本不知道,皇帝正謀劃著整頓禁軍。

這天朱由校移駕回宮,東林黨馬上建議開恩科。歷代皇帝登基後,都是要開科取士的。不出意外的,朱由校不僅同意了開恩科,還讓東林黨官員負責這次科舉監(jiān)察。

東林黨又獲得了一次階段性勝利,大佬們頓時歡天喜地。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操縱這次科舉。

誰能中舉、中進士,到時候還不是他們東林黨說的算。江南那麼多商賈子弟想要考取功名,這錢不就嘩啦啦的來了。

特別是殿試的時候,狀元、榜眼之類的又能賣錢。

大佬們高興,小弟們自然也有一杯羹。於是東林黨官員們,樂呵呵的去準備恩科了。

朱由校則如同春秋的勾踐,繼續(xù)韜光養(yǎng)晦、臥薪嚐膽,先把自己有絕對權(quán)力的宮廷內(nèi)部掌控起來。

這天朱由校正在養(yǎng)心殿看書,楊光走了進來,小聲在朱由校耳邊說道:內(nèi)“皇上,張炎回來了。”

“回來了,快讓他前來覲見。”朱由校頓時大喜,連忙站起身來。不一會,張炎進了養(yǎng)心殿。

“奴才張炎,叩見皇上。皇上,奴才回來了。”張炎神色激動的高呼道,朱由校連忙把張炎扶了起來,急切的問道:“馬買到了嗎?”

“皇上,買到了。二十萬兩銀子,買了一萬三千匹馬,其中一千匹是上上馬,九千匹是上馬,還有三千匹小馬駒。”張炎回答道。

“這麼順利?”朱由校大喜過望的同時,也有些意外。

“奴才此去張家口,原本並不是很順利,但是奴才碰上了一個馬商,聽聞奴才是爲皇上買馬,便極力相助,不僅聯(lián)繫到了戰(zhàn)馬,價格還比較優(yōu)惠。”張炎將去張家口的經(jīng)歷給朱由校講了一番。

“這馬商帶來了嗎?”朱由校問道。

“來了,一同把馬匹趕到京城的。”張炎回答道,朱由校坐不住了,連忙說道:“快帶朕去看看戰(zhàn)馬,順便去見見那個馬商。”

“是,皇上。”張炎遵旨道,楊光連忙去傳司設(shè)監(jiān)備駕,很快朱由校就坐上車駕,前往御馬監(jiān)所轄的草裡欄廠。

朱由校到的時候,看到草裡欄廠裡面擠滿了馬匹。

終於有馬了,朱由校開心的笑了起來。一名身穿綢緞的中年人這時被帶到了朱由校身前。

“草民曹金玉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中年人連忙跪地叩拜,朱由校心情極好,微笑道:“平身。”

“謝皇上。”曹金玉起身,有些拘謹?shù)恼驹谀茄e,朱由校對他問道:“曹金玉,你是哪裡的商人?平日裡就是做販馬生意的嗎?”

“啓稟皇上,草民是陝西商人,平日主要是往邊關(guān)販賣糧食,到了邊地之後,也做一些販馬生意。”曹金玉回答道。

“那你給朕說說,可有什麼官商勾結(jié)才能做的生意。”朱由校對曹金玉問道,此時的朱由校已經(jīng)有了吸納民間商人,與他們合股做生意的想法。

“啓稟皇上,其他行業(yè)草民所知不詳,然而這官商勾結(jié)能做的生意裡,田賦折色絕對是有巨利可圖的。”曹金玉想了想回答道。田賦折色,這關(guān)乎大明的財政問題啊!朱由校不由精神一震,問道:“具體是如何運作?”

“我大明自張居正變法之後,所收田賦從徵糧變爲徵收銀兩。就有折色一說,每年田賦徵收之時,糧價必然大跌,北方平日一石糧食要1兩白銀,而田賦徵收的時候,往往只要5錢白銀,折色也算5錢,甚至還更低,這其中之利可想而知。”曹金玉頓了頓,看皇帝聽得認真,便繼續(xù)說道:“而普通百姓也不是傻子,他們都會盡量把糧食留著,等到糧價上漲後再賣。所以這個時候能低價收上來的糧食,只有田賦折色之糧。但這些折糧是官府當面折算,不是什麼人都能買的。只有那些權(quán)貴,或者有門路的商賈,才能低價買到這些折糧。”

“而在繳納田賦的時候,所用的秤基本上都是缺斤少兩的,商人吃了折糧這一部分的差價,而官員則吃秤頭上的斤兩,外加商賈的賄賂。”曹金玉的話,讓朱由校終於明白,爲什麼去年明王朝多達2100萬石的田賦,真正能用上的糧食卻連一半都不到。

明王朝從徵糧該爲徵銀,並非是讓農(nóng)民自己賣糧食換到銀子,然後直接交銀子。而是把糧食送到官府指定地點進行折色。

也就是說,例如江南一個地主,按照規(guī)定要交100石糧食。江南的糧價可能只有8錢,繳納田賦的時候,糧價可能會降低到4錢。那麼這個地主將這100石糧食送到官府折色,賣給官府指定的糧商,那麼折色結(jié)果就是40兩白銀。那麼正常價格應(yīng)該是80兩白銀,另一半就跑到商人口袋裡去了。

如果這些折色銀拿到北方來用,糧價是1兩銀子1石糧食,那麼朝廷實際上只得到了40石糧。

而那名地主,因爲官府秤頭有問題,所以他可能要交120石糧,這20石糧則進了官員的腰包。

農(nóng)民的負擔並不像人們所傳的那樣成倍的增長,因爲明王朝的田賦比較低,被吃點秤頭也完全能夠接受。所以倒是沒鬧出什麼官逼民反的事情,農(nóng)民軍起義一般都是天災(zāi),明廷沒有及時賑濟,外加一些勢力蠱惑從而形成。

但是國家卻是被瘋狂挖牆腳,2000萬石的田賦,真正能拿到手的只有一半,而南糧北調(diào)的漕運過程中,還有大量損耗,如此損耗一下,朝廷真正能調(diào)用的糧食,恐怕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當初張居正變法的時候,爲的是增加國家稅收,可不是想要這個結(jié)果。如今這局面,就是東林黨人在張居正死後弄出來的。張居正的變法內(nèi)容幾乎都被廢除,但是折色這個可以進行官商勾結(jié),從而挖國家牆角的東西卻是被他們保留了下來。

“曹金玉,你可願與我皇家合股做買賣?”朱由校決定插手糧食生意,隨即對曹金玉問到。

“這個,草民……”曹金玉面露難色,並不是很激動的樣子。

第232章 黑科技第210章 人才涌現(xiàn)第117章 海運優(yōu)勢第31章 壟斷意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347章 狂奔的經(jīng)濟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232章 黑科技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292章 高舉屠刀,嚴打掃黑第344章 蒙古局勢變化第454章 工業(yè)化進程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339章 福王反了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249章 穩(wěn)紮穩(wěn)打第417章 驚人的變化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64章 三才伏法第394章 戰(zhàn)略調(diào)整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91章 山西票號第38章 逮捕王安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349章 工業(yè)革命即將來臨第291章 土著對待政策第319章 商業(yè)殖民第79章 欽定皇后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341章 福王戰(zhàn)敗第54章 以暴制暴第141章 進擊的野豬皮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fā)浪潮第133章 兩軍對壘第145章 金州絞肉機第314章 官場大換血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329章 西域產(chǎn)業(yè)佈局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69章 不計血本第453章 南非黃金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246章 戰(zhàn)爭的臨近第320章 忙裡偷閒第407章 鐵絲網(wǎng)第188章 引爆經(jīng)濟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23章 數(shù)學(xué)水平第36章 君臣翻臉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234章 血戰(zhàn)耀州第393章 火車第67章 毛文龍開鎮(zhèn)東江第5章 製造玻璃第179章 會師充州第29章 皇帝大婚第18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252章 野戰(zhàn)炮發(fā)威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305章 多事之秋第252章 野戰(zhàn)炮發(fā)威第128章 大洗牌111章 排版沒分段第234章 血戰(zhàn)耀州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158章 抗旱神器第203章 發(fā)明毛衣第185章 皇莊的豐收年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27章 佈局遼東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5章 製造玻璃第260章 蒸汽機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178章 七進七出第90章 擠兌風(fēng)波(二)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262章 漁業(yè)法案第120章 增加就業(yè)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456章 謀反密報第22章 投資前景
第232章 黑科技第210章 人才涌現(xiàn)第117章 海運優(yōu)勢第31章 壟斷意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276章 這只是老天的一場玩笑第347章 狂奔的經(jīng)濟第256章 後金滅亡第232章 黑科技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292章 高舉屠刀,嚴打掃黑第344章 蒙古局勢變化第454章 工業(yè)化進程第116章 野豬皮乾的蠢事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389章 攫取貴金屬第412章 進攻印度第339章 福王反了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249章 穩(wěn)紮穩(wěn)打第417章 驚人的變化第83章 遊擊進行時(二)第374章 又當裁判第345章 大明電報公司第64章 三才伏法第394章 戰(zhàn)略調(diào)整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422章 大敗蒙古第91章 山西票號第38章 逮捕王安第274章 御駕親征第349章 工業(yè)革命即將來臨第291章 土著對待政策第319章 商業(yè)殖民第79章 欽定皇后第405章 緊急軍情第341章 福王戰(zhàn)敗第54章 以暴制暴第141章 進擊的野豬皮第245章 林丹汗在行動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fā)浪潮第133章 兩軍對壘第145章 金州絞肉機第314章 官場大換血第367章 一個強盜團伙的形成第329章 西域產(chǎn)業(yè)佈局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69章 不計血本第453章 南非黃金第229章 海上交鋒第246章 戰(zhàn)爭的臨近第320章 忙裡偷閒第407章 鐵絲網(wǎng)第188章 引爆經(jīng)濟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23章 數(shù)學(xué)水平第36章 君臣翻臉第369章 重修皇極殿第234章 血戰(zhàn)耀州第393章 火車第67章 毛文龍開鎮(zhèn)東江第5章 製造玻璃第179章 會師充州第29章 皇帝大婚第18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252章 野戰(zhàn)炮發(fā)威第52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305章 多事之秋第252章 野戰(zhàn)炮發(fā)威第128章 大洗牌111章 排版沒分段第234章 血戰(zhàn)耀州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6章 琉璃製造廠第158章 抗旱神器第203章 發(fā)明毛衣第185章 皇莊的豐收年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27章 佈局遼東第140章 野望河套第236章 建奴撤軍第340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5章 製造玻璃第260章 蒸汽機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322章 形勢大好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178章 七進七出第90章 擠兌風(fēng)波(二)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299章 終極版東亞模式第262章 漁業(yè)法案第120章 增加就業(yè)第285章 帝國與文明第456章 謀反密報第22章 投資前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集县| 禹州市| 秀山| 白城市| 林甸县| 平凉市| 枣阳市| 名山县| 杭锦旗| 康平县| 漳浦县| 凤庆县| 永登县| 石首市| 仲巴县| 黔南| 开平市| 阿合奇县| 石狮市| 黑龙江省| 白水县| 杭州市| 灵石县| 亚东县| 湖州市| 朔州市| 涟水县| 波密县| 河西区| 区。| 敦煌市| 昌邑市| 东海县| 疏附县| 隆回县| 准格尔旗| 宣化县| 阳西县| 栾城县| 珠海市|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