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8章 親征蒙古

“特大新聞,特大新聞,聖天子御駕親征,討伐蒙古。”

“賣報,賣報,大明發兵七十萬討伐蒙古,天子親征。”

一大早,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就在京師街頭傳出,正要開始一天工作的人們,紛紛順手買了一份報紙。

《大明日報》:昔大明蕩滅建奴、收復東北,建奴殘部流竄蒙古,與蒙古勾結。以至大明聖天子親征蒙古,蒙古王城一戰,大明官軍戰而全勝。聖天子仁慈,與蒙古大汗林丹汗與大明簽訂雙邊諒解條約,與其開放邊境貿易,互通有無、互幫互助。然蒙古不知珍惜和平局勢,再度勾結建奴餘孽,其狼子野性昭然若揭。聖天子爲之震怒,決意起兵七十萬,御駕親征討伐蒙古。

《大明商報》:朝廷宣佈聖天子御駕親征,中蒙大戰再起。大明與蒙古之貿易將受較大影響,雙邊貿易一兩年之內不可能恢復此前狀態。另根據專業人士分析,此戰雖是天子御駕親征,戰勝蒙古毫無懸念。然蒙古草原廣袤無比,若蒙古避之不戰,則此次天子親征,極可能無功而返。

江南會館內,一羣江南學子一大早起來後,很快就聚在了一起,看完了報紙之後,其中一人嘆息道:“當今天子真是窮兵黷武,自登基以來,天下各處兵戈不斷。現在又要起兵七十萬親征蒙古。”

“此乃好大喜功之象,非我大明之福。”

“昔日成祖亦是親征蒙古,數次下來儘管有些斬獲,然而蒙古依舊未被滅亡。難道當今天子以爲,他的武略還勝於成祖皇帝?恐怕這次興師動衆也只能無功而返,最後還是勞民傷財啊!”

“哎!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苦啊!”

一羣江南學子看了報紙上刊登的新聞後,一個個都開始極力唱衰。各種不堪的評價脫口而出。

顧絳也在會館之中,看完報紙之後並未參與討論,而是靜靜的看著這羣江南學子指點江山、評論古今。

這些江南學子對於此時的新政改革顯然是十分反對的,對事物的評價也變得很不客觀起來。

來到北方數個月之後。顧絳對於北方新政改革的瞭解也持續深入了許多。深刻的瞭解瞭如今南北整治矛盾的根源,一切都出在資本問題上。

皇帝在北方的新政改革,無非就是士紳工商一體納稅,這一點已經觸動了江南那些大資本商人、士族的利益。

同時朝廷還發展國有資本,大量國企壟斷諸多行業。在資本市場上國進民退,若是江南被納入改革,則那些大資本商人的利益將遭到慘重打擊。

另外土地改革,也損害了地主的利益。

而那些士族、大資本商人同樣也是地主。

這是一場關乎階級利益集團的鬥爭,對與錯在這些人的眼中已經不重要了,只要威脅到了他們的利益,就是錯的。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然而舊有利益階級所構造的社會制度,太不公平了,讓整個國家死氣沉沉。而如今天子在北方進行了改革之後,顧絳看到的是爆炸性的巨大活力。

過去的大明如同遲暮的老人。步履闌珊,隨時可能被人推倒。而此時的新政地區,所呈現出來的則是少年的朝氣蓬勃,充滿了奮進的力量,簡直是天差地別。

面對這些江南學子不客觀的評價,顧絳沒有參與進去辯駁,因爲他知道辯駁是沒有任何效果的,也不會起到什麼作用。

以目前的發展局勢來看,只要這次皇帝親征蒙古不出什麼問題,全國各省遲早都要被納入改革範圍。

因此也沒有必要多說。顧絳在江南會館吃了早飯之後,便去火車站買了一張前往東北的火車票。

此時大明有了鐵路,出行極爲方便,這讓顧絳遊歷各省節約了很多花費在路途上的時間。

坐在火車上。看著窗外的風景。經常能看到迎面駛來一輛輛火車,後面掛著的車廂上,拉著一車車的木材和糧食、煤炭等大宗商品。

東北地區以內火車的修通,糧食、木材和煤炭之類的大宗商品運輸效率頓時提高了許多。

關內木材價格在去年年末已經開始逐步下降,而且隨著鐵路在東北各地的陸續修通,運到關內的木材還將更多。

建築成本開始降低了。

糧食、煤炭這些大宗商品同樣如此。不過煤炭和糧食的價格倒是沒有下降多少,而是國企的盈利大漲,獲得了較大的利潤空間。

顧絳踏上了在東北遊歷的道路,而朱由校那邊也坐上了火車,御駕親征之路正式啓程。

春天到了,冰雪已經融化。

湛藍深遠的天空上,漂浮著朵朵白雲。一片片草地彷彿是一塊塊翠綠色的地毯,美麗的野花點綴著翠綠色的草地。

這是一副美麗而壯闊的草原景象,成羣的牛羊在草地上奔跑、覓食。蒙古牧民的歌聲,悠揚的傳來。

對於生活在明統區的蒙古牧民們來說,充滿希望的一年又開始了,他們的生活在這幾年下來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七十萬大軍已經集結在了草原上,那些蒙古牧民得知大民要攻打蒙古,反而是一片支持的態度。

大明管理下的草原,對這些蒙古牧民基本上沒有什麼壓迫,也沒有什麼紛爭,而且受災可以得到朝廷的援助。

他們都有大片的草場,每年養殖綿羊、牛、馬便能有不錯的收入,讓一家人過上不錯的生活。

不用擔心被餓死,也不用到處奔波、追逐水草。

這樣的好日子,是蒙古林丹汗給不了他們的。大明現在要征討蒙古,這些蒙古牧民自然是支持的,而且是發自內心的支持。因爲林丹汗已經成爲了破壞他們安定美好的生活的最大威脅。

一旦林丹汗捲土重來,他們的好日子就過到頭了,現有的制度就會被林丹汗所摧毀。所以林丹汗此時反倒成爲了這些明統區蒙古牧民所厭惡的對象。

雪化了,鐵路也開始動工修建了。

七十萬大軍,井然有序的開始在草原上排開陣勢,也不大肆進軍,而是在大修鐵路。生產兵團抽調了五個過來。另外還有十五個生產兵團,每個兵團都是兩萬人名士兵的編制。

修鐵路的技能很好掌握,無非就修地基、鋪枕木、鋼軌。

在平坦的草原上修建鐵路是比較容易的,當然中間也有一些起伏不是太大的丘陵地段。

鐵路修建被分成了5個段落。每段8萬兵力左右,修好負責路段後交替前進。大量的物資用馬車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工地上,同時這些工地還在修建城池、倉庫。

鐵路修通的路段,火車直接開過來,將大量建設材料運輸到倉庫之中。然後再用馬車拉到工地。

除了七十萬大軍,後方還抽調了將近三十萬鐵路工人來到前線修建鐵路,鐵路工人與軍人一同修建鐵路、城池、堡壘。

五里一小堡,十里一大堡,五十里一鎮,兩百里一城。

這是一個十分浩大的建設工程,但是以大明如今的人力物力,以及生產力水平,已經完全可以做到。

工地上到處都是爆炸聲,這是用新式炸藥在進行爆破。效率比以前使用黑火藥進行爆破要高出了許多倍,成本有了極大的降低。

大量的砂石鋪設成了路基,枕木、鋼軌直接鋪設了上去,如同搭木板似得。軍人的工作效率,加上大量的分段動工,鐵路修建速度簡直爆表。

五個路段,每個路段長100裡,也就是250公里的路段在施工,每個路段只需要半個月就能修完,實在是投入的人員太多了。

重點在於建設材料的運輸要能跟得上。只要材料運輸能夠跟得上,理論上甚至不需要半個月就可以把路修完。

因爲投入的人員比較多,幹完事情之後,軍人和工人們需要向下一個施工路段轉移。這期間就浪費了時間,不像正常的鐵路修建活動,工人們一邊前進一邊施工。

同時在草原上,補給物資的運輸什麼的,都是要靠大後方。

半個月的時間,實際上就非常寬裕了。因爲大明在草原上修建的鐵路幹線是雙軌的,而且準備了足夠多的火車頭和火車皮,物資源源不斷的在往前線運輸,除了有三十萬鐵路工人蔘與建設,還有二十多萬名運輸人員,足夠確保物資的運輸。

半個月內不僅僅是修好鐵路,同時築堡、築城也將完成。

草原上的民族沒有太強的攻城能力,所以城鎮的城牆不需要修建得太高、太厚,鋼筋水泥一倒,再砌點磚就行。

畢竟大明如今有火炮和機槍,以及新式步槍,防守火力非常猛烈,城牆的作用只是提供一個緩衝的時間,讓城池裡面的守軍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反應過來,不至於被騎兵快速突襲。

只要城內明軍反應過來,憑藉強大的火力,蒙古騎兵甚至都不敢靠近。所以這些城鎮和堡壘的施工量實際上也不是很大,而且草原上經濟發展能力有限,城池沒必要造得那麼大。

更何況日後這些城牆也沒什麼用,所以城鎮大小隻需要能夠容得下駐紮軍隊和一些工人就行了。

而這條鐵路幹線,也就是830公里左右,就能把蒙古分成東西兩部,三個多月就能把這條鐵路修好,並且將沿途城鎮、堡壘修建起來。

從明軍發兵的那一刻起,林丹汗就把蒙古主力佈置得遠遠的,打定主意要和明軍在草原上打游擊戰、玩躲貓貓。

結果……反倒遂了明軍心意,施工那叫一個順利,根本毫無干擾。明軍這樣的建設節奏,一開始有些混亂,畢竟人太多了,人力資源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但僅僅是幾天過後,混亂的局面就有了大幅度的改善,部隊和工人們都開始適應節奏,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基本上沒有人在工地上偷懶。

這是一場國戰,軍人們和工人們都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氣,而且從早幹到晚,能不休息就不休息,一切建設活動爭分奪秒的進行。

朱由校來到前線之後,完全不需要擔心後方有什麼問題。大明最精銳的中央軍都集中在蒙古戰區,而且以如今北方各省新政改革後的環境,以及國有資本財團這個利益階級的崛起,沒有誰能成功發動武力政變的。

即便是發生了政變,朱由校隨時能夠回師,大明精銳都集中在他手上,誰是他的對手?

而且七十萬大軍在蒙古草原上,因爲後方物資源源不斷的供應,軍隊並不疲憊。儘管每天在奮力建設,但食物和睡眠還是有充足保障的。

伙食還非常不錯,頓頓吃飽,有魚有肉。保暖的衣物、毛毯、被子之類的東西同樣充足。

完全是餓不著、凍不到的節奏。

只要後勤能夠保障,朱由校根本不怕任何對手。以大明的財政,以及如今的生產規模,是完全能夠保障後勤供應的,沒錢銀行有。後勤保障會出現大問題,那必然是有人在從中作梗,隨便一理順就能把人揪出來碎屍萬段。

而且隨之鋪設的還有電報線路,後方有什麼異動隨時能夠獲知,第一時間就能把政變扼殺在初步階段。畢竟政變發生後,組織軍事力量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在修建鐵路的同時,大量的斥候已經派了出去。同時被派出去的還有五個裝備了馬匹代步的步兵師。

這五個步兵師開始以建設路段我中心,向周圍進行掃蕩,這五個步兵師一旦發現蒙古主力,就將咬上去不放。

免得蒙古主力來騷擾施工現場,阻礙施工進度。

同時朱由校手上還有二十五萬精銳的中央軍,隨時可以應對蒙古人的來襲,工地上的生產兵團、建設兵團同樣也可以防守作戰。

這場戰爭的核心,就是鐵路。

蒙古人如果不阻止鐵路和沿途城鎮的修建,那麼蒙古人就輸了這場戰爭。林丹汗在開春後,明顯還沒有立即意識到這個問題。

估計用不了多久,林丹汗就會急得上躥下跳了,到時候絕對就熱鬧了。(。)

第195章 震驚蒙古人的裝備質量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392章 矛盾公開第139章 暴跳如雷第237章 收復遼東半島第253章 送死進行時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18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153章 整編邊軍第128章 大洗牌第80章 樂不思蜀第322章 形勢大好昨天章節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330章 移民西域第39章 敲打李進忠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226章 干預朝鮮(一)第244章 崛起的皇家財團第130章 雙劍合璧第2章 傀儡皇帝第68章 二十萬石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301章 找荷蘭人麻煩第24章 等待契機第259章 移民遼東第207章 新的天梯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23章 數學水平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407章 鐵絲網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15章 官商勾結第267章 開發北海道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231章 通商日本第263章 刁民又造反了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250章 大戰來臨第242章 天羅地網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65章 東林地震第46章 壟斷的暴利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266章 皇權號下水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17章 正規騎兵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372章 新規格,新標準第16章 紙上談兵第31章 壟斷意第395章 反對的聲音第166章 瘋狗出籠第202章 瘋狂的蒙古人第43章 武裝京營第284章 中央集權第12章 最賺錢的行業第263章 刁民又造反了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341章 福王戰敗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300章 農業稅改革111章 排版沒分段第314章 官場大換血第275章 暴雨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314章 聽之不聞視之不見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224章 野望中南半島第392章 矛盾公開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346章 被拆掉的東江軍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167章 翻盤點第22章 投資前景第31章 壟斷意第66章 賣隊友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226章 干預朝鮮(一)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327章 滅準噶爾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223章 貴陽解圍第322章 形勢大好
第195章 震驚蒙古人的裝備質量第294章 開源計劃第388章 持續進行的美洲貿易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392章 矛盾公開第139章 暴跳如雷第237章 收復遼東半島第253章 送死進行時第317章 撞到槍口上的葉爾羌汗國第18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153章 整編邊軍第128章 大洗牌第80章 樂不思蜀第322章 形勢大好昨天章節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330章 移民西域第39章 敲打李進忠第394章 戰略調整第42章 大清洗、大換血第226章 干預朝鮮(一)第244章 崛起的皇家財團第130章 雙劍合璧第2章 傀儡皇帝第68章 二十萬石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361章 攻略安南第301章 找荷蘭人麻煩第24章 等待契機第259章 移民遼東第207章 新的天梯第286章 持續擴張第23章 數學水平第14章 皇家軍工廠第90章 擠兌風波(二)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407章 鐵絲網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15章 官商勾結第267章 開發北海道第456章 機槍發威第231章 通商日本第263章 刁民又造反了第215章 告別初哥第250章 大戰來臨第242章 天羅地網第196章 做夢都要笑醒的節奏第65章 東林地震第46章 壟斷的暴利第400章 蒸汽輪船第266章 皇權號下水第360章 德川幕府服軟第17章 正規騎兵第359章 電報普及第315章 秋收與電報第278章 以蒙制蒙第372章 新規格,新標準第16章 紙上談兵第31章 壟斷意第395章 反對的聲音第166章 瘋狗出籠第202章 瘋狂的蒙古人第43章 武裝京營第284章 中央集權第12章 最賺錢的行業第263章 刁民又造反了第203章 發明毛衣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341章 福王戰敗第211章 稀裡糊塗第349章 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第300章 農業稅改革111章 排版沒分段第314章 官場大換血第275章 暴雨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314章 聽之不聞視之不見第3章 帝師孫承宗第135章 紅嘴堡大捷第224章 野望中南半島第392章 矛盾公開第280章 東北大開發第302章 荷蘭人被嚇跑了第451章 長江以北皆新政第105章 熊臭嘴重出江湖第346章 被拆掉的東江軍第408章 河內絞肉機第167章 翻盤點第22章 投資前景第31章 壟斷意第66章 賣隊友第347章 狂奔的經濟第171章 民心似鐵第226章 干預朝鮮(一)第420章 屠殺一般的戰鬥第327章 滅準噶爾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67章 毛文龍開鎮東江第223章 貴陽解圍第322章 形勢大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州市| 兴国县| 农安县| 芦山县| 长泰县| 清新县| 乌拉特前旗| 镇坪县| 澳门| 东港市| 长垣县| 万源市| 株洲市| 三门峡市| 马公市| 林甸县| 广元市| 太和县| 沙雅县| 绥阳县| 芷江| 东城区| 六枝特区| 昔阳县| 壤塘县| 郯城县| 麻江县| 子长县| 宣威市| 东乌珠穆沁旗| 咸丰县| 嵩明县| 田东县| 区。| 柳江县| 方正县| 龙井市| 甘洛县| 芜湖市| 乐昌市|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