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

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

三日即過,六月二十六。

提點刑獄司。

幾丈長的公堂,上懸“明刑弼教”,煌煌大字,莊嚴沉肅。

主位,內閣大學士江昭一身紫袍玉帶、金符魚袋,平和嚴肅,目蘊澄明,自帶一股悲憫之意。

木幾之上,置有硃筆、籤筒、卷宗。

自主位以下,左三右三,立著六把椅子。

左都御史滕甫、權知開封府王珪、吏部左侍郎陳薦、刑部左侍郎王安石、寧遠侯顧廷燁、鎮南伯王韶,依次入席。

審案七人,六人身披紫袍,單是視覺上就異常震撼。

其下,左右置有“迴避”、“肅靜”二牌,十餘皁隸持棍侍立,甲士按刀環立,肅穆非常。

更有幾十胥吏,自公堂往外一字排開,負責傳遞公堂對話。

公堂正向,萬餘百姓齊聚,不時望向幾位審案官。

“大官啊!”

“這是大官!”

約莫十餘步外,有人驚呼道。

六道紫袍,實在太過驚人。

“據說主審官是開疆拓土十二州的江閣老,百年國祚以來第一人。”有讀過書的人插話道。

一言落定,引起不少稱頌之聲。

“江大人?那可真是青天大老爺了啊!”

“入仕十二年,開疆拓土,入閣拜相,實爲讀書人之典範!”

“文人統兵,開疆拓土,我輩讀書人合該以此爲榮!”

“江閣老來了,青天大老爺就來了!”

公堂。

水火棍敲擊青磚,驚堂木三擊。

僅是一剎,萬餘百姓齊齊爲之一寂。

上首,江昭平靜道:“既爲法官,當還人清白。”

聲調不高,卻字字清晰。

“既爲法官,當還人清白。”

“既爲法官,當還人清白。”

幾十胥吏,相繼傳達。

萬餘百姓聞之,不知是誰起了頭,卻是齊齊撫掌。

一時間,聲動四方。

“楊武案,自縣、郡、路,京一審,京二審,六次審判,三次翻供。”

“今,本官江昭,忝居參知政事,文淵閣大學士,入閣總揆機務,授光祿大夫,太子少保,趙國公,奉旨欽差提調兩京一十四路一切軍政要務,受天子欽賜桓王劍,予以便宜行事之權。奉聖上之旨,終審此案。”

此言一出,萬民譁然。

對於不懂宦海的黎民百姓而言,自是因爲官位非常的長。

官位長,就說明厲害! 對於讀書人、士人而言,則是因爲“文淵閣大學士”六字。

這是真正位極人臣的存在! “本官右手之人,爲左都御史滕甫,亦是兩浙人。”

“往後,依次爲吏部左侍郎陳薦、寧遠侯顧廷燁.”

江昭一一介紹起幾位副主審的身份,又是惹起一波騷動。

這樣的審案陣容,簡直駭人。

其後,一名推官走出,宣讀案情:“楊武案,爲楊武、畢氏、葛連幾人牽扯的一樁命案。話說淳安縣,有一舉子名爲”

因是要考慮到胥吏傳達的緣故,往往得是讀一句話停一句話。

一道案情宣讀,卻是足足唸了一炷香之久。

“.此,即爲楊武案。”

推官宣讀了案情,退回兩步。

江昭徐徐道:“著楊武、畢氏二人上公堂。”

萬餘百姓,齊齊注目。

約莫十息,楊武、畢氏二人走進公堂,納頭便拜。

“小女子是被冤枉的,受人屈打成招,還望青天大老爺還小女子清白。”畢氏哭道。

“小人亦是受人屈打成招,還望閣老明鑑。”楊武重重一拜,憔悴道。

江昭平和點頭,平靜道:“經刑部仵作查驗,葛連屍身並未有下毒跡象,實爲舊疾發作而死。楊武一案,實爲冤案。”

“好!”

“青天大老爺!”

“江青天!”

不知是誰起的頭,萬餘百姓連連撫掌,或是稱呼“青天大老爺”,或是稱呼“江青天”。

楊武、畢氏二人,更是連連長哭,泣不成聲。

約莫百息,聲勢漸消。

江昭嚴肅道:“本官宣佈,楊武、畢氏二人無罪。”

“小女子拜謝青天大老爺!”

“小人拜謝江青天!”

楊武、畢氏二人,相繼一禮。

其後,自有胥吏喚上二人,簽押無罪文書,銷案登記。

推官適時走出,繼續宣讀道:“重案其二,爲火燒欽差案”

約莫一炷香,宣讀完畢。

不過,相比起黎民百姓的歡呼雀躍,讀書人卻是爲之一怔,面色凝重不少。

“此案,事關重大,涉及過廣,就不一一傳喚罪犯。”

一邊說著,江昭一邊望向左都御史滕甫,一副商議的樣子:“左都御史滕甫,一向都是有名的錚言御史,亦是公正之人,且爲土生土長的兩浙人。不若就以滕御史之判決爲主。”

“若有偏差,本官再行糾正便可。”

此言一出,幾乎所有的讀書人、士人,齊齊注目於滕甫。

霎時,滕甫面上充血,硬著頭皮起身。

“以鍾慎、種尤二人爲主謀,夷滅三族.”

“這滕元發,可真是剛正不阿啊!”半句話出口,就有讀書人忍不住出言譏諷道。

“夷滅三族,虧這滕元發還是兩浙人。”

“江閣老都說了讓他判,不合適再糾正。江閣老都給了機會,他竟然跟聽不懂話一樣。”

“呵呵!都說了,滕元發是公正之人。人家可不一定把自己當兩浙人。”

滕甫繼續宣佈道:“杭州通判涉及僞證,且是火燒欽差案的導火索之一,宜處凌遲之刑。祖孫、父子年十六以上者皆處絞刑,十五以下母女、妻妾、姐妹皆入教坊司,伯叔父、兄弟之子,皆流放三千里,資財、田宅,皆歸公。”

“這——”

江昭面色一詫,一副有些意外的樣子,緩緩點頭道:“既如此,便如滕大人所言。”

“安撫使陳繼,貶庶人。”

“安撫副使吳掌,貶庶人。”

“轉運使劉鈞,貶庶人。”

“提點刑獄司公事柳立,貶淮陽縣丞。”

一道道“決定”,依次念起,江昭不時點頭,遲疑允準。

約莫一炷香,五品以上的變動,徹底唸完。

滕甫道:“餘下大小官吏,滕某將編寫文書,下放張貼。”

相較於五品以上的來講,五品以下的貶得反而輕一點。

當然,幾乎都是庶人起步。

此刻,萬餘百姓,已然半數謾罵,更有不少長哭不止,就跟死了父親一樣。

究其緣由,自是因其中不少人都是被抓官員的親眷,特意觀望就是爲了知曉朝廷的決定。

滕甫掃視一眼,繼續道:“火燒欽差,罪不容誅。”

“爲告誡後生,滕某將上書官家,請下三道聖旨。”

還有?

萬餘百姓,齊齊望了過去。

“其一,著兩浙路劃分爲兩浙東路、兩浙西路。”

不少人暗自皺眉,並未作聲。

一路劃分爲二,實在太宏觀。

起碼,絕大多數人意識不到這樣做究竟會不會影響自身利益。

“其二,凡兩浙讀書人,三年以內不得參與科考,兩浙路也不得舉辦一切功名考試。”

“我草尼瑪!”

“滕元發,你嘛嘞個※。”

“滕元發,老子要挖你祖墳!”

“僞君子!”

不讓科考,利益損害可謂相當清楚。

咒罵之聲,不絕於耳。

就連並非讀書人的黎民百姓,亦是咒罵不斷。

滕甫充耳不聞,繼續念道:“其三,凡兩浙路官員,六年以內不得晉升!”

“退堂——”

聲鼓四響,衙門退堂。

然,謾罵之聲,不絕於耳。

安撫司。

江昭捧著蜜水,回想起有人說的那句“大官啊”,不禁搖搖頭。

“大官?”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

入仕十二年,登堂入室,但還沒摸到人臣的最高點呢! 還得努力!

(本章完)

第208章 衆將議功!霸道皇帝爲我添朝!(二合一)第175章 高宗皇帝!第73章 皇帝的擔憂!第103章 君王問策!第28章 求助!第200章 江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197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4k)第153章 儲君趙策英!第112章 耕田作秀!第88章 論功行賞!第102章 宴畢,吐蕃王崩!第31章 官字兩張口!(4k)第182章 西夏出兵,暗流涌動!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151章 史書修好!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55章 沾了光的盛紘!第21章 會元!第116章 門生故吏!(求追讀)第149章 偶感風寒or落水!第184章 會試名單!第100章 皇莊事畢!第89章 封賞國公?第61章 召宗室入京!(二合一)第20章 策論第一!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風寒!第28章 求助!第109章 趙策英有意建功立業!第159章 太孫繼位?百官齊震!第79章 舉薦!(二合一)第136章 爲皇子授課?(4k)第186章 王安石要變法?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62章 趙宗全與趙策英!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152章 江志病重!第24章 東華門外唱名!(4k)第25章 三蘇佳話,文曲星扎堆!第155章 無疾而終是好事!第54章 或許可以發一發皇帝財?第41章 江昭:我去拿賀表?第128章 小秦氏!第11章 返鄉!第108章 熙河現狀第152章 江志病重!第97章 各方反應!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212章 衆生相!祖墳冒青煙了!(4k)第225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參知政事,文淵閣大學士,入閣總第181章 朕要變法!第230章 上柱國,推忠協謀佐理功臣!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11章 返鄉!第186章 王安石要變法?第208章 衆將議功!霸道皇帝爲我添朝!(二合一)第27章 衣錦還鄉!第170章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123章 侯府爭端!(月票加更1)第55章 沾了光的盛紘!第231章 皇子薨,皇宮有問題!第60章 上奏疏!第160章 江志病逝!第138章 淮南水患!第110章 議和!(3k)第120章 誰爲好聖孫?第138章 淮南水患!調整一下作息第181章 朕要變法!第123章 侯府爭端!(月票加更1)調整一下作息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114章 宗室評價!第165章 皇帝崩!第122章 我,顧廷燁,回來了!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137章 傳道授課!第196章 進軍樂州!(月票加更1)第115章 三年之期已到!(求追讀)第131章 逆天陣容!(月票加更3)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24章 東華門外唱名!(4k)第160章 江志病逝!第84章 建軍!第50章 馬球會!第65章 盛紘的榮幸!第143章 如蘭和蔡京?第69章 儋州是個好地方!(二合一)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第112章 耕田作秀!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90章 名傳天下,編修史書!第48章 小閣老?第155章 無疾而終是好事!第65章 盛紘的榮幸!
第208章 衆將議功!霸道皇帝爲我添朝!(二合一)第175章 高宗皇帝!第73章 皇帝的擔憂!第103章 君王問策!第28章 求助!第200章 江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197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4k)第153章 儲君趙策英!第112章 耕田作秀!第88章 論功行賞!第102章 宴畢,吐蕃王崩!第31章 官字兩張口!(4k)第182章 西夏出兵,暗流涌動!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151章 史書修好!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55章 沾了光的盛紘!第21章 會元!第116章 門生故吏!(求追讀)第149章 偶感風寒or落水!第184章 會試名單!第100章 皇莊事畢!第89章 封賞國公?第61章 召宗室入京!(二合一)第20章 策論第一!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風寒!第28章 求助!第109章 趙策英有意建功立業!第159章 太孫繼位?百官齊震!第79章 舉薦!(二合一)第136章 爲皇子授課?(4k)第186章 王安石要變法?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62章 趙宗全與趙策英!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152章 江志病重!第24章 東華門外唱名!(4k)第25章 三蘇佳話,文曲星扎堆!第155章 無疾而終是好事!第54章 或許可以發一發皇帝財?第41章 江昭:我去拿賀表?第128章 小秦氏!第11章 返鄉!第108章 熙河現狀第152章 江志病重!第97章 各方反應!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212章 衆生相!祖墳冒青煙了!(4k)第225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參知政事,文淵閣大學士,入閣總第181章 朕要變法!第230章 上柱國,推忠協謀佐理功臣!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11章 返鄉!第186章 王安石要變法?第208章 衆將議功!霸道皇帝爲我添朝!(二合一)第27章 衣錦還鄉!第170章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123章 侯府爭端!(月票加更1)第55章 沾了光的盛紘!第231章 皇子薨,皇宮有問題!第60章 上奏疏!第160章 江志病逝!第138章 淮南水患!第110章 議和!(3k)第120章 誰爲好聖孫?第138章 淮南水患!調整一下作息第181章 朕要變法!第123章 侯府爭端!(月票加更1)調整一下作息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114章 宗室評價!第165章 皇帝崩!第122章 我,顧廷燁,回來了!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137章 傳道授課!第196章 進軍樂州!(月票加更1)第115章 三年之期已到!(求追讀)第131章 逆天陣容!(月票加更3)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24章 東華門外唱名!(4k)第160章 江志病逝!第84章 建軍!第50章 馬球會!第65章 盛紘的榮幸!第143章 如蘭和蔡京?第69章 儋州是個好地方!(二合一)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第112章 耕田作秀!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90章 名傳天下,編修史書!第48章 小閣老?第155章 無疾而終是好事!第65章 盛紘的榮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日土县| 登封市| 商河县| 上杭县| 茌平县| 宁陵县| 开阳县| 尤溪县| 遂昌县| 合阳县| 若尔盖县| 金华市| 建宁县| 株洲市| 垦利县| 铁力市| 炎陵县| 芷江| 和田市| 五莲县| 吴川市| 漳浦县| 邢台县| 隆林| 平泉县| 承德县| 南溪县| 印江| 壤塘县| 虞城县| 阳泉市| 红河县| 广水市| 太保市| 衡阳县| 务川| 上高县| 临潭县| 鄄城县| 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