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3章 君王問策!

第103章

君王問策!

夜幕低垂,繁星點點。

江昭一襲紫袍玉帶,著金符魚袋,大步入宮。

官家趙禎,特意召見於他! 御書房。

“咳咳!”

“咳咳咳!”

趙禎咳嗽了幾聲,手持奏疏,繼續硃筆批示。

人一老,身子骨就變差。

“陛下,宣撫使江大人求見。”司禮掌印太監李七走上前去,通報道。

人來了! 趙禎硃筆一頓,搭在筆架上:“讓他進來吧。”

不足十息,江昭入內。

舉目一望,唯有官家趙禎與幾名太監、宮女,並無其他官員。

單獨召見!

江昭心頭一詫。

皇帝特意召見,肯定是有要事。

不過,卻並未召見其他官員。

也就是說,這事其他官員插不上手? 熙河邊疆!

亦或是皇儲事宜! 唯有這兩樣,其他官員難以插手。

邊疆一事,除了宣撫使,其他官員再怎麼探討,也只是紙上談兵。

皇儲一事,他給過“好聖孫”的建議。

好聖孫一事,事關皇位,君臣二人都默契的從未提起過。

江昭心中有了些許揣測,面上平靜,恭謹行了一禮:“微臣江昭,拜見陛下。”

“免禮。”

趙禎端坐主位,罷了罷手:“坐吧。”

聞言,江昭起身,端正身子入座。

同一時間,趙禎從書案一角取過一份奏疏,交由內官呈遞,傳給了他。

江昭連忙觀讀起來。

奏疏的傳遞者是英國公張輔。

【臣張輔謹奏:

伏以邊疆重務,敢不瀝誠以聞。臣受命鎮守熙河七州,夙夜兢惕,未敢懈弛。近得邊報,吐蕃大首領唃廝囉於本月丙戌日病薨於青唐城,其部衆暗流洶涌,叛亂多生。】

往後,張輔主要陳述了吐蕃的情況。

唃廝囉病逝,基業傳給了幼子董氈。

不過,已故長子瞎氈、次子磨角氈的幾個孩子,都不太服董氈,隱隱有討伐叔叔的端倪。

唃廝囉的幾個養子,也是一副態度不明的樣子,隱隱有爭奪基業的趨勢。

相較而言,董氈資歷上的確是不太行。

既無過人威望,也無過人戰績,就是單純的母親得寵,繼承了基業的二代而已。

吐蕃內亂,造成了不小的連鎖反應。

特別是茶馬互市,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內亂一事,致使吐蕃商人不敢胡亂走動,生怕遭了池魚之殃。

此外,還涉及了親周派系與親夏派系的爭鬥。

嘶~!

江昭心頭一沉。

奏疏並不長,但該交代的東西基本上都已經交代清楚。

唃廝囉可是吐蕃近乎公認的“贊普”,無論是資歷,亦或是部落實力,都是吐蕃一等一的存在。

本來,吐蕃就內亂分裂。

唃廝囉一死,吐蕃部落無首,可就徹底無人鎮壓。

單是董氈,幾個孫子一輩的人物,幾個養子,就有近十方部落。

此外,還有一些本來就有的部落。

粗略一算,怕是能有二三十處部落。

羣龍無首,一些沒什麼政治謀略的傻子,說不得還真就有可能嘗試東進。

“熙河一路,拓土七州,疆域輪廓拉得非常之長。”

趙禎負手而立,沉吟道:“邊軍二十萬,須得防守陝西路、熙河路。特別是熙河路疆域不穩,無人常駐,以英國公一己之力,實在是分身乏術。”

“臣不日就出發,趕往邊疆。”江昭連忙答道。

熙河一路,近乎鑿穿了西夏與吐蕃,也因此而疆域特別長。

英國公執掌軍伍,既得通過陝西路正面防守西夏,也得注意熙河路。

一旦吐蕃部落真的東進,戰線太長,信息傳達需要時間,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遙控”指揮戰場。

遙控指揮,要是成了還好,說不得讓人稱頌一句名將。

可要是不成,那就妥妥的釘死在恥辱柱上。

疆域到手沒多久,萬一真的丟了,可就是千古罪人。

如此,也就怪不得英國公心中發慌。

(如圖:疆域是真的長,基本上就是夾在中間,鞭長莫及) 趙禎緩緩點頭。

他特意召見江昭,爲的就是此事。

“治政熙河,江卿何解?”趙禎平和問道。

邊疆一事,說緊急也緊急,說不緊急也還好。

以江昭的本事,既然能開疆拓土,就能鎮守疆域。

吐蕃內亂,但凡不出意外,就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

相較而言,趙禎更想知道江昭的治政策略。

當然,這也是歷任封疆大吏外放時的流程。

君臣商談,治世之道。

一方封疆大吏,掌握千萬人的生計。

要是放到漢末時期,那就是妥妥的諸侯王。

執政一方,封疆大吏近乎擁有絕對的權力。

要是治理的太糟糕,官逼民反,說不定就會動盪國本。

也因此,任何一位封疆大吏,都值得皇帝鄭重。

所謂的京官高一級,對於封疆大吏而言,不存在這種情況。

江昭並非封疆大吏,但行的是封疆大吏的權勢、職責。

一些該問的,還是得問一問。

江昭沉吟,答道:“以兵戈守疆土,行政安人和之道,蕃漢相融,穩固疆土。”

自古以來,新開疆拓土的疆域,都非常不穩定。

一不小心,就可能讓人搶了回去。

熙河七州,也是一樣。

導致不穩定的因素,主要是涉及吐蕃百姓、西夏百姓的歸屬感問題。

熙河七州,吐蕃與西夏撤軍,但卻還有不少普通百姓常居。

相比起將士,百姓一生也未必走出小鎮。

邊軍開疆拓土,怎麼著也不可能真的出手大規模屠殺無辜百姓。

蠻夷之地,作風與漢人大不相同。

對於這些百姓而言,漢人執政根本沒有任何歸屬感。

一旦吐蕃、西夏邊軍捲土重來,那些無辜百姓就可能成爲間諜、帶路黨。

文化不認同,哪怕佔據了一百年,也沒什麼作用。

一旦部落起勢,天然得到認同,成功一次,就能奪回疆域。

這是必須重視的問題。

要讓疆土徹底穩固,唯有蕃漢、夏漢文化融合,建立書院,鼓勵部落高層子嗣入學,實行同化政策。

“或可實行屯田政策,鼓勵蕃漢通婚,茶馬互市,經濟融合。”

屯田政策,可讓軍隊實現一定程度的資源自我補給。

否則,沒有任何一個國度,可承受長時間的征戰消耗。

幾十萬軍隊,天天吃的糧草,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要想實現糧草自由,唯有屯田。

蕃漢通婚,則是最經典,也是最管用的漢化解法。

相比起遊牧文明,農耕文明要高端太多。

一旦結成夫妻,日常生活,加上儒家學說的影響。

不出三五年,就可見成效。

持續二十年以上,更替了一代人,疆域就可徹底穩固。

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些做法,起碼大方向上沒有任何問題。

(本章完)

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175章 高宗皇帝!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45章 審案(4k)第197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4k)第41章 江昭:我去拿賀表?第20章 策論第一!第231章 皇子薨,皇宮有問題!第192章 第二個弟子!神臂弩!(3k大章)第225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參知政事,文淵閣大學士,入閣總第68章 康王氏名聲惡臭!第54章 或許可以發一發皇帝財?第206章 聯吳抗曹,殺雞儆猴!第39章 賀表缺了一份!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30章 顧廷燁!(4k)第208章 衆將議功!霸道皇帝爲我添朝!(二合一)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120章 誰爲好聖孫?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103章 君王問策!第109章 趙策英有意建功立業!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154章 王老太師的門生故吏!第16章 遊京!第2章 韓門立雪20第104章 讓我考察好聖孫?第118章 科考衆生相!第116章 門生故吏!(求追讀)第1章 【淮南麒麟】第69章 儋州是個好地方!(二合一)第90章 名傳天下,編修史書!第133章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4k)第218章 廢后之舉,齊衡的質問!第130章 馬球會!第68章 康王氏名聲惡臭!第197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4k)第192章 第二個弟子!神臂弩!(3k大章)第205章 二五仔,還是殺了爲妙!(加更3)第6章 大儒揚名!第175章 高宗皇帝!第158章 蘇洵病逝!第64章 爲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第125章 十三名!第99章 皇莊欠條!第135章 認清小秦氏!(二合一)第195章 皇帝輟朝!第110章 議和!(3k)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調整一下作息第18章 嘉佑龍虎榜!第126章 盛長柏與海朝雲?(月票加更2)第213章 內閣來了個新人!(4k)第74章 好聖孫,旺三代!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37章 第一次上朝!(4k)第25章 三蘇佳話,文曲星扎堆!第22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4k)第5章 富弼拜相!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34章 敬茶!第212章 衆生相!祖墳冒青煙了!(4k)第82章 上《平戎策》第12章 插釵議親!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1章 【淮南麒麟】第131章 逆天陣容!(月票加更3)第177章 恩科及封賞!第75章 轉運司,不是轉運使一人的轉運司!第129章 馬球會將舉行,衆生相!第109章 趙策英有意建功立業!第3章 韓門立雪20第89章 封賞國公?第212章 衆生相!祖墳冒青煙了!(4k)第215章 江閣老“仁義”,陛下“聖明”!第204章 熙豐議和!(4k)第125章 十三名!第110章 議和!(3k)第176章 遼與西夏的反應!第105章 宗室反應!第49章 江志致仕,馬球會!第13章 華蘭!第211章 以子川之才,朕之韜略,何愁不能幹上一番事業?(二合一)調整一下作息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14章 定親!第21章 會元!第107章 班底成員!第151章 史書修好!第216章 帝后失和,廢后前兆!第192章 第二個弟子!神臂弩!(3k大章)第136章 爲皇子授課?(4k)第13章 華蘭!第181章 朕要變法!第171章 爾等,還敢說不是迫害太皇太后?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9章 五年!
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175章 高宗皇帝!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45章 審案(4k)第197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4k)第41章 江昭:我去拿賀表?第20章 策論第一!第231章 皇子薨,皇宮有問題!第192章 第二個弟子!神臂弩!(3k大章)第225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參知政事,文淵閣大學士,入閣總第68章 康王氏名聲惡臭!第54章 或許可以發一發皇帝財?第206章 聯吳抗曹,殺雞儆猴!第39章 賀表缺了一份!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30章 顧廷燁!(4k)第208章 衆將議功!霸道皇帝爲我添朝!(二合一)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120章 誰爲好聖孫?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103章 君王問策!第109章 趙策英有意建功立業!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154章 王老太師的門生故吏!第16章 遊京!第2章 韓門立雪20第104章 讓我考察好聖孫?第118章 科考衆生相!第116章 門生故吏!(求追讀)第1章 【淮南麒麟】第69章 儋州是個好地方!(二合一)第90章 名傳天下,編修史書!第133章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4k)第218章 廢后之舉,齊衡的質問!第130章 馬球會!第68章 康王氏名聲惡臭!第197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4k)第192章 第二個弟子!神臂弩!(3k大章)第205章 二五仔,還是殺了爲妙!(加更3)第6章 大儒揚名!第175章 高宗皇帝!第158章 蘇洵病逝!第64章 爲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第125章 十三名!第99章 皇莊欠條!第135章 認清小秦氏!(二合一)第195章 皇帝輟朝!第110章 議和!(3k)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調整一下作息第18章 嘉佑龍虎榜!第126章 盛長柏與海朝雲?(月票加更2)第213章 內閣來了個新人!(4k)第74章 好聖孫,旺三代!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37章 第一次上朝!(4k)第25章 三蘇佳話,文曲星扎堆!第22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4k)第5章 富弼拜相!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34章 敬茶!第212章 衆生相!祖墳冒青煙了!(4k)第82章 上《平戎策》第12章 插釵議親!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1章 【淮南麒麟】第131章 逆天陣容!(月票加更3)第177章 恩科及封賞!第75章 轉運司,不是轉運使一人的轉運司!第129章 馬球會將舉行,衆生相!第109章 趙策英有意建功立業!第3章 韓門立雪20第89章 封賞國公?第212章 衆生相!祖墳冒青煙了!(4k)第215章 江閣老“仁義”,陛下“聖明”!第204章 熙豐議和!(4k)第125章 十三名!第110章 議和!(3k)第176章 遼與西夏的反應!第105章 宗室反應!第49章 江志致仕,馬球會!第13章 華蘭!第211章 以子川之才,朕之韜略,何愁不能幹上一番事業?(二合一)調整一下作息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14章 定親!第21章 會元!第107章 班底成員!第151章 史書修好!第216章 帝后失和,廢后前兆!第192章 第二個弟子!神臂弩!(3k大章)第136章 爲皇子授課?(4k)第13章 華蘭!第181章 朕要變法!第171章 爾等,還敢說不是迫害太皇太后?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9章 五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万载县| 阿尔山市| 宁陵县| 察哈| 卫辉市| 察雅县| 泊头市| 香格里拉县| 封丘县| 图木舒克市| 孝感市| 巴东县| 剑阁县| 盐边县| 油尖旺区| 铁力市| 宁南县| 台湾省| 恭城| 开鲁县| 西峡县| 嘉禾县| 延吉市| 乌拉特后旗| 建阳市| 龙海市| 包头市| 乌鲁木齐市| 中宁县| 江孜县| 乐山市| 内乡县| 东港市| 泸西县| 保山市| 乌拉特中旗| 西盟| 连云港市| 阜平县|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