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章 第一次上朝!(4k)

第37章

第一次上朝!(4k)

寅時三刻,天色黝黑。

文德殿外,陸陸續續點上了不少燈籠,滿朝朱紫,文武百官依品級井然有序的一一列隊。

不時有官員的交談此起彼伏,聲音不大不小,恰到好處。

江昭一襲六品官袍,身姿挺拔立於文官一方的末位,手持象牙笏板,眼中略有興奮。

這是五天一次的常朝。

誠然,這種天都沒亮就上朝的事情不太好,有點折磨人。

但,這是他的第一次上朝! 難免有些興奮。

江昭掃視了一眼。

三四十位紫袍,兩百餘位紅袍。

起碼都是五品以上的大人物。

至於六品、七品官員的綠袍,卻是要少得多,甚至比紫袍還要少,僅是不到十人。

甚至,還有一人身著青袍,爲八品、九品官員的服飾。

這不到十人的綠袍、青袍官員中,就有記載起居注的翰林起居舍人章衡。

其餘的幾人,要麼是因職位特殊,要麼是御史一道的人物。

因御史一道職責特殊,不少御史六品就有機會上朝。

此外,諸如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這兩個官位涉及記錄百官考勤,哪怕一個是從七品,一個是從八品,卻也不影響兩人可以走進文德殿。

當然,這種因職責問題上殿的官員,本質上就跟記載起居注的章衡一樣,就是個無情記錄事務的工具人,沒有說話的資格。

“當——”

一聲鐘響。

文德殿偏殿的一道殿門打開,走出七位紫襴袍老者。

其中,有六人官袍上的錦綬、玉環、玉釧、章紋,餘下一人掛金魚符袋,著錦綬、印綬,官袍繡有威風凜凜的麒麟紋,卻是一位武將。

單從官袍,就可知這七人無一不權勢滔天的人物。

六位閣老! 武將之首英國公! 偏殿常規性休息,這是宰相、參知政事、樞密使等人的特權。

本來,因歷代樞密使都是文官的緣故,武將已經斷絕了去往偏殿的機會。

不過,歷代官家都會欽點一人,以議事之名讓其入偏殿。

這人,也就是武將之首。

而這一代的武將之首,就是英國公張輔。

幾位閣老到場,也就意味著即將開啓朝會,文武百官皆是噤聲不言。

江昭向前望去,心頭一嘆。

他身前的人實在太多,僅能勉強望見幾位閣老的衣袍。

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鯉啊!

一念未落,一念又起。

大丈夫當如是也! 過了足足一柱香的時間。

“當——”

又是一道鐘聲響起。

“上朝!”

鐘聲落幕,一道太監也有的尖銳聲音傳出。

以六位閣老以及英國公爲首,文武百官有序進殿。

文武百官,近四百位官員,容納於文德殿內。

江昭因官位太低的緣故,相距殿門僅不到一丈。

饒是如此,也是走進了文德殿的人物。

文德殿內,十二根金絲楠木巨柱支撐,巍然矗立,柱身朱漆爲底,蟠龍浮雕通體貼金,磅礴大氣。

官家趙禎端坐龍椅,一身絳紗袍,上繡雲龍紋,頭頂通天冠,上有二十四樑,著大帶、革帶、佩綬,威嚴肅穆。

銅鶴香爐有龍涎香在柱間繚繞。

侍立的司禮掌印太監手持拂塵,掃視百官尖聲唱道:

“陛下臨朝—”

“陛下聖安!”

百官齊齊行大禮。

一通大禮行畢,便是奏事議事環節。

三司六部,各有事宜上奏。

不過,都沒有江昭的什麼事。

所謂大事少議,小事大議。

哪怕真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往往也是經過幾位閣老商議,早就定下了結果。

所謂的朝議,更像是下發政令通知。

要是底下人沒有太大反應,基本上就是穩穩的通過。

饒是如此,一些瑣碎政務的上奏花費了近一個時辰,也還沒有見底的跡象。

江昭微瞇著眼睛。

手持象牙笏板,待在一個地方一站就是一兩個時辰。

這上朝,竟然是體力活?

一點也不好玩! 又過了半個時辰,上奏的節奏明顯慢了不少。

就在江昭認爲第一次朝會大概要結束時,一人走出,江昭心頭微振。

韓章!

“臣禮部尚書韓章,有本要奏。”韓章手握板笏,躬身行了一禮。

龍椅之上,官家頷首。

“臣謹奏:伏惟陛下膺幹御極,聖壽彌崇。今值千秋令節,乞循舊典,備禮稱觴。擬擇吉日,率百官詣南郊祭告昊天,禱祝聖嗣昌隆,國祚永延。其儀注、用度,已飭禮部詳擬以聞。”

老師話出一半,江昭就知道了是什麼事情。

賀壽!

六月二十六,就是官家的誕辰。

以慣例論之,官家壽辰是一年一賀。

不過,或許是百官勸諫過繼宗室子的事情讓官家有些敏感厭煩,已有五年未有賀壽大事。

如今,韓章卻是以慣例上奏。

官家可以拒絕賀壽,但禮部該有的上奏絕不能少。

“賀壽?”官家趙禎眼神微閉,雙手扶著御座,沒有作聲。

嗯? 不對勁! 江昭有些意外。

賀壽這種事情,又不是皇位,可沒什麼三辭三讓的規矩。

官家要是真有心拒絕,一句話的事情而已。

這怎麼,竟是有要考量的意思? 江昭往前方望去。

果不其然,不少紫袍大員也都有些意外。

半響。

“準奏!”

話音一落,宰輔大相公富弼連忙躬身賀道:“官家萬福金安!”

有了百官之首帶頭,文武百官連忙齊聲道:“官家萬福金安!”

這一來,近些日子最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成了官家的賀壽之事。

江昭略微一想,也猜到了爲什麼。

究其緣由,還是皇嗣的問題。

如今,天子年事已高,卻仍是無子。

這事可一點也不小。

無論是官員,亦或是黎民百姓,都有一個顧慮: 還能生嗎?

官家子嗣本就不昌,如今更是年歲已高,還能生嗎?

不清楚! 不單是臣子不清楚,就連趙禎自己怕也不清楚。

並且,從古至今,四五十歲的皇帝已經算是長壽序列,誰也不清楚趙禎究竟還能撐多久。

一旦趙禎出現了突發情況,卻沒有繼承人,說不得又是得演繹一場宮變。

這也就致仕臣子的奏本越來越頻繁,希望皇帝早日過繼一位宗室爲太子。

如此,也算是有了“正統”。

過繼宗室,贈送江山,趙禎自然是不肯。

皇帝不肯,那就勸諫。

也因此,源自於臣子的壓力越來越大。

甚至,就連宰輔大相公富弼,竟然也有勸諫的意思。

時至今日,哪怕尚未出現“百官逼宮”的名場面,卻也相差不遠。

宰輔大相公都有下場勸諫的意思,勸諫的進程註定會被拉快不少。

趙禎執掌江山三十餘年,也清楚這個道理。

年事越來越大,官家估計也實在心慌。

不過,他還是想賭一賭,萬一生出來了呢? 於是乎,趙禎終於是做出了一個決定。

賀壽沖喜!

一旦有了這賀壽沖喜之事,臣子們想必也會給些時間瞧一瞧沖喜的效果。

這段時間,短則三五個月,長則一年半載。

自八年前皇三子趙曦薨,就漸漸的有了勸諫的聲音。

經過八年的發展,這道聲音已經成了政治正確。

如今,一場賀壽可以爭取一年半載的輕鬆時間,可是非常難得。

當然,賀壽沖喜得來的輕鬆時間,有如蓄洪之勢,一旦不能成功解決,那勸諫的聲音就有如泄洪,一發而不可收拾。

屆時,估摸著宰輔大相公富弼都會下場死諫。

趙禎準賀壽的事情,讓文武百官很是驚詫。

不過,幾位內閣大學士倒是面色如常,儼然是早有準備。

秒廟堂之上都是人精,稍一緩和,就都清楚了皇帝的意思。

不少人望向頂頭的黨魁,相互對視一眼,算是答應了不再上奏立嗣奏表的事情。

“敕禮部總領其務,工、戶二部協理,共襄聖壽盛典。集百僚賀表於南郊,敬祀蒼天,伏惟蒼天垂憫,俾皇嗣有繼,國祚永延。”

未免有些人裝傻上奏,趙禎乾脆直白的說了出來。

集百官賀表,祭祀蒼天,祈求蒼天憐憫,以使江山有繼。

賀壽,就是爲了沖喜誕子! 這話一出,一些反應慢的官員也知道了皇帝的意思,連連議論起來。

足足過了十幾息,眼看談論之聲沒有減弱的意思,司禮掌印太監受到趙禎授意,尖聲喊道:“靜——”

“諸位卿家,可還有事要奏?”趙禎走流程性的問了一句。

以往,爲免耽誤事,上奏勸諫往往都是議事過後再上奏。

如今,既然有了君臣的默契約定,勸諫立嗣的聲音自然被堵住。

從今往後,起碼三五個月的時間,朝議上都會沒有勸諫的聲音。

不少官員都以爲朝會就要結束,舉止都輕鬆了不少。

就連官家趙禎,也隱隱有起身的意思。

怎料。

“臣禮部郎中黃景,有本要奏!”

聲音之大,徹響殿宇。

文武百官,齊齊望向那道聲音的主人。

衆所周知,聲音越大代表著上奏的事情也就越大。

只是,一個正五品的禮部郎中,哪裡來的大事?

江昭精神一振,向著黃景望去。

那是一個鬍鬚足足尺許長的老者,五十來歲的樣子。

當今之世,男子雖是蓄鬚,可也都會打理一二,不會真的讓鬍鬚太長。

黃景鬍鬚尺許長,望上去還真是頗有辨識度。

趙禎有些意外,卻仍是耐心問道。

“卿有何事要奏?”

黃景大步走出,鄭重道:“陛下承祧三紀,而東宮虛懸。昔漢文帝立景帝於潛邸,唐玄宗定肅宗在青宮.”

話出一半,不少人臉色微變。

就連官家趙禎,臉色也黑了不少。

方纔約定,這就上奏? 黃景一臉嚴肅的上奏,“今宗室子,惟涿州邕王年長,子嗣昌盛。若使入繼大統.”

“放肆!”

趙禎再也忍不住,一拍御案。

簡直是蹬鼻子上臉! 黃景一驚,撲跪在地,泣聲道:“陛下,邕王子嗣昌盛”

“閉嘴!”趙禎臉色鐵青,望向幾位內閣大學士。

幾位內閣大學士齊齊臉色微變。

“陛下聖壽在即,祭天禱嗣乃肅穆大典。昔周公制禮,齋戒必先淨心,爾等這般上奏,可是要亂陛下淨心大事?”

“臣以爲,皇嗣之事,涉及國本,既然陛下賀壽祭祀蒼天,那勸諫之事還是少一些吧,以免蒼天覺得不心誠。”

“陛下齋戒沐浴,其誠已格昊天。若朝堂紛擾過甚,反類鄭人爭年.”

幾位閣老相繼表態:不是我乾的! “散朝!”

一道尖銳聲音適時響起。

“陛下聖體恭安!”

“陛下聖體恭安!”

“陛下聖體恭安!”

文武百官,相繼退場。

江昭旁觀了全場,不禁若有所思的回望了一眼。

就是不知,這黃景身後究竟是兗王,還是邕王?

古代相對封建迷信,沖喜這種事情,還是有不少人偏信。

官家要賀壽沖喜,無疑是讓不少已經偏向兗王與邕王的人有些心慌。

萬一要是真生出來個孩子,那他們可就註定遭到清算。

這些年,兗王與邕王的呼聲越來越高。

一旦官家有了自己的孩子,爲了給子嗣鋪路,那兗王與邕王就百分百遭到清算。

兗王與邕王出了事,底下的黨羽又焉有好的結局?

如此,自然讓有些人著急起來。

有人希望官家早日選定人選,順帶打斷沖喜之事,破了這沖喜之效。

黃景,估計是得到了誰的授意,這才走出來勸諫。

江昭仔細回想了一會兒,微微搖頭。

看不清! 不少官員可能會認爲黃景是邕王的人,心中著急,特來勸諫。

不過,江昭倒是不敢太確認幕後之人是邕王。

兗王與邕王的爭鬥,何其複雜,三十六計估計都快用了一遍。

既然複雜,那就不能因黃景的一句“邕王年長”而認爲他的邕王的人。

萬一是陷害呢?

主要是黃景出來的那個時機 不能說有點巧合吧,起碼這句“邕王年長”對於邕王而言不是什麼好事。

堂堂五品官員,莫名的有點蠢? 真蠢還是假蠢,不好斷定! 少部分人可能認爲那黃景是兗王的人,特意冒出來不合時宜的說一句“邕王年長”,惹得官家厭惡,從而陷害邕王。

同樣,江昭也不太敢確認黃景是兗王的人。

不能單因這句不合時宜“邕王年長”就斷定他是兗王的人。

表面上,這句“邕王年長”得罪了皇帝,利好兗王。

可佈局要看得長遠,文人心眼子多,鬼知道是不是局中局?

具體是哪種情況,還得取決於黃景的下一步動作。

往後的日子,有戲看嘍! 哦豁,要寫權謀嘍,頭昏!

(本章完)

第145章 盛家衆生相!第27章 衣錦還鄉!第70章 老師韓章,百官之首!(二合一)第71章 嘉佑七子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226章 老夫要告到內閣去!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第192章 第二個弟子!神臂弩!(3k大章)第231章 皇子薨,皇宮有問題!第158章 蘇洵病逝!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第101章 喬遷宴!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風寒!第87章 拓疆兩千裡!第64章 爲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第50章 馬球會!第218章 廢后之舉,齊衡的質問!第2章 韓門立雪20第154章 王老太師的門生故吏!第207章 陛下,你要不要老婆?第153章 儲君趙策英!第164章 託孤!第177章 恩科及封賞!第171章 爾等,還敢說不是迫害太皇太后?第225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參知政事,文淵閣大學士,入閣總第44章 臣是嘉佑二年的進士!(今天更了7k,求點票票)第181章 朕要變法!第86章 誓師,假圍!第213章 內閣來了個新人!(4k)第203章 傳揚天下!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55章 沾了光的盛紘!第153章 儲君趙策英!第160章 江志病逝!第19章 春闈!第179章 西夏來使!第211章 以子川之才,朕之韜略,何愁不能幹上一番事業?(二合一)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70章 老師韓章,百官之首!(二合一)第206章 聯吳抗曹,殺雞儆猴!第2章 韓門立雪20第132章 馬球會衆生相,最強5v5陣容!(月票加更4)第198章 熙河大捷!(4k)第84章 建軍!第145章 盛家衆生相!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34章 敬茶!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18章 嘉佑龍虎榜!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114章 宗室評價!第194章 強勢的趙策英!北伐!(二合一)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133章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4k)第219章 各方反應!王老太太:看我縱橫謀劃!第35章 入族譜有點卡文,以及關於月票加更問題第12章 插釵議親!第108章 熙河現狀第15章 科舉!第179章 西夏來使!第163章 事成之後,許你五品官位!第128章 小秦氏!第193章 汴京爭鬥!第34章 敬茶!第141章 五品入局,以低伐高!有沒有先例呢?第83章 常朝決意!第210章 世襲罔替,王韶封伯!(加更4)第84章 建軍!第56章 盛氏入京!(4k)第80章 舉報信!第114章 宗室評價!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159章 太孫繼位?百官齊震!第71章 嘉佑七子第41章 江昭:我去拿賀表?第11章 返鄉!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士之名!(3k)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35章 入族譜第42章 萬衆矚目!(5k)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68章 康王氏名聲惡臭!第211章 以子川之才,朕之韜略,何愁不能幹上一番事業?(二合一)第10章 姻緣?第38章 兗王與邕王第155章 無疾而終是好事!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48章 小閣老?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27章 衣錦還鄉!第140章 奸臣已經自己跳出來了!第160章 江志病逝!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
第145章 盛家衆生相!第27章 衣錦還鄉!第70章 老師韓章,百官之首!(二合一)第71章 嘉佑七子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226章 老夫要告到內閣去!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第192章 第二個弟子!神臂弩!(3k大章)第231章 皇子薨,皇宮有問題!第158章 蘇洵病逝!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第101章 喬遷宴!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風寒!第87章 拓疆兩千裡!第64章 爲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第50章 馬球會!第218章 廢后之舉,齊衡的質問!第2章 韓門立雪20第154章 王老太師的門生故吏!第207章 陛下,你要不要老婆?第153章 儲君趙策英!第164章 託孤!第177章 恩科及封賞!第171章 爾等,還敢說不是迫害太皇太后?第225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參知政事,文淵閣大學士,入閣總第44章 臣是嘉佑二年的進士!(今天更了7k,求點票票)第181章 朕要變法!第86章 誓師,假圍!第213章 內閣來了個新人!(4k)第203章 傳揚天下!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55章 沾了光的盛紘!第153章 儲君趙策英!第160章 江志病逝!第19章 春闈!第179章 西夏來使!第211章 以子川之才,朕之韜略,何愁不能幹上一番事業?(二合一)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70章 老師韓章,百官之首!(二合一)第206章 聯吳抗曹,殺雞儆猴!第2章 韓門立雪20第132章 馬球會衆生相,最強5v5陣容!(月票加更4)第198章 熙河大捷!(4k)第84章 建軍!第145章 盛家衆生相!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34章 敬茶!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18章 嘉佑龍虎榜!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114章 宗室評價!第194章 強勢的趙策英!北伐!(二合一)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133章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4k)第219章 各方反應!王老太太:看我縱橫謀劃!第35章 入族譜有點卡文,以及關於月票加更問題第12章 插釵議親!第108章 熙河現狀第15章 科舉!第179章 西夏來使!第163章 事成之後,許你五品官位!第128章 小秦氏!第193章 汴京爭鬥!第34章 敬茶!第141章 五品入局,以低伐高!有沒有先例呢?第83章 常朝決意!第210章 世襲罔替,王韶封伯!(加更4)第84章 建軍!第56章 盛氏入京!(4k)第80章 舉報信!第114章 宗室評價!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159章 太孫繼位?百官齊震!第71章 嘉佑七子第41章 江昭:我去拿賀表?第11章 返鄉!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士之名!(3k)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35章 入族譜第42章 萬衆矚目!(5k)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68章 康王氏名聲惡臭!第211章 以子川之才,朕之韜略,何愁不能幹上一番事業?(二合一)第10章 姻緣?第38章 兗王與邕王第155章 無疾而終是好事!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48章 小閣老?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27章 衣錦還鄉!第140章 奸臣已經自己跳出來了!第160章 江志病逝!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哈密市| 桦南县| 南充市| 昌图县| 湘西| 兴义市| 上杭县| 徐水县| 桃江县| 黄浦区| 安岳县| 涞源县| 太和县| 万宁市| 竹北市| 衢州市| 建水县| 科技| 汪清县| 永城市| 育儿| 和平区| 乌海市| 芜湖县| 沁阳市| 临桂县| 曲松县| 瑞安市| 长汀县| 宜兴市| 庆元县| 喀喇| 海晏县| 福贡县| 澄江县| 登封市| 如东县| 汾西县| 永寿县| 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