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

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

歐陽府。

薰瓦水榭,泠泠溪水。

丈許石幾,上置麥漿、瓜果、糕點,歐陽修、呂公著、龐元英三人相鄰而坐。

一杯麥漿入肚,呂公著徐徐道:“適才,某入宮覲見,上呈了一道勸諫奏疏。”

“勸諫?”

歐陽修一詫,心中有了些預感,問道:“江子川?”

勸諫一途,主要是兩種類型。

一種是勸諫君王自省,指出君王的私德問題,希望君王引以爲鑑,知錯就改。

主要代表人物是唐代的魏徵。

另一種是告誡君王自醒,指出君王的疏忽錯處。

從本質上講,其實是通過“勸諫”的方式給予皇帝政務建議,偶爾可能也會說一說某人的壞話。

呂公著入京不久,肯定不會勸諫君王的私德,也不太可能胡亂給予君王政務建議。

那大概率就是說起了某人的壞話。

韓、龐兩脈,自從韓章一脈佔了兩把內閣椅子,就已經結下了樑子。

呂公著要是說某人的壞話,不外乎是韓稚圭、江子川二人。

“永叔不愧是閣老。”

呂公著稱頌了一句,平和道:“上呈了一道奏疏,名爲諫皇帝戒備權臣十思疏!”

一言落定,歐陽修瞭然,大致知曉了奏疏的內容。

兵權!

江昭此人,執掌三十萬邊軍,主掌熙河、陝西二路一切軍政要務。

其師韓章,爲百官之首。

兩人合在一起,甚至都能算得上半個“霍光”。

近來,不少御史都有趁機上奏博取名聲的意向,呂公著以此爲鍥機參奏,不足爲奇。

“官家怎麼說?”歐陽修好奇道。

新帝登基,非常信賴江昭,他並不認爲一封勸諫奏疏能有什麼效果。

“唉!”

一聲輕嘆,呂公著搖搖頭:“不爲所動。”

果然!

歐陽修並不意外。

“官家本是偏僻之地的無名宗室,且還是太祖一脈。若非有江子川秘密立儲之法,官家斷然難有登基的機會。

不單如此,江子川也甚是爭氣,邊疆開拓,不乏他的手筆。有此信任,不足爲奇。”歐陽修評價道。

一代版本一代神。

宦海一途,也是一樣的道理。

太祖治政,太師趙普是版本之子,半部論語治天下,宰執天下長達九年。

這還單是宰執天下的時間,要是算上任職侍郎、尚書、閣老的時間,那得妥妥的一二十年之久,相當於半生都是朝廷的核心人物。

太宗治政,呂蒙正是版本之子,入仕六年就宰執天下。

真宗治政,尚書令王旦是版本之子。

此人,宰執天下的時間不久,但常年身居高位,久居不下,更是諡號“文正”。

先帝治政,韓章是版本之子,宰執天下已有十年,妥妥的權相。

要是不出意外,江昭就非常可能是下一代版本之子。

當然,版本之子也不意味著一切。

該貶的時候,一樣貶!

呂公著端著麥漿,沒有說話。

新帝的敲打,那是真讓人發自內心的心慌。

逆版本而上,並不好受。

若非逼不得已,他也不肯與江子川作對。

約莫十息,呂公著總結道:“好在,官家的反應,尚且算是在意料之中。”

“你是真要跟江子川鬥下去?”歐陽修一詫,他搖頭道:“何必呢?”

文可執掌天下,武可開疆拓土。

這樣的人物,要想扳倒可一點也不輕鬆。

無它,皇帝會拉偏架! 呂公著面色沉重,並未迴應。

歐陽修一嘆,分析道:“正三品的兵部侍郎,已是權貴之臣。何必爲了一線入閣鍥機,去與江子川爭鬥?”

“江昭此人,文可治國平天下,武可馬上定乾坤。關鍵就在於,新帝於他還有起復之恩。”

“新帝登基不久,肯定是希望有忠於他的重臣入閣。”

“你爭不過他的!”歐陽修斷言道。

名望高,本事硬,資歷深,功績高! 甚至,還有新帝的偏向。

這樣的臣子,誰人能與之相爭? 不是說沒有贏的可能性。

事實上,版本之子也有遭到削弱的一天。

趁著他遭到削弱,打敗他的可能性並不算低。

可問題就在於,誰打版本之子是趁著他的強勢期打啊? “且不說你能否鬥得過江子川,便是你真的讓江子川擱淺,也輪不到你入閣啊!”

“晦叔!你理智一點!”歐陽修認真道。

再聰明的人,也有犯糊塗的那一刻。

他生怕是友人腦子一昏,胡亂搞的騷操作。

畢竟,客觀條件並不允許呂公著入閣。

要是不出意外,新歲一過,王堯臣就要致仕還鄉。

五六個月的時間而已,呂公著才正三品,即便是飛昇,也飛不上去!

沉默了幾息,呂公著說話了。

“不得不爭啊!”

“我並非是與小閣老爭,而是與韓係爭。”

“小閣老僅僅是突破點而已。”

呂公著苦澀一笑,嘆道:“韓大相公一脈的兩位內閣大學士,新歲一過,王堯臣板上釘釘的致仕,從而讓小閣老入閣。

小閣老入閣幾年,韓系根基穩固,大相公定然致仕。屆時,估摸著是要推著張方平入閣。”

“江昭入閣一次,張方平入閣一次,這就是兩次騰出椅子的機會,要是不趁著機會與之爭上一爭。時間一長,那把椅子怕是就徹底成了韓系的椅子。”

“如今,江子川已成其勢,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這會兒站出來,自然算不上好時機。”

呂公著嘆道:“可要是這會兒都不站出來,怕是就再也沒了站出來的機會。”

開疆拓土,名垂青史,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這會兒站出來跟江昭對打,肯定不是好的選擇。

但他沒辦法! 只能硬上!

畢竟,一旦錯過就很可能是九年之久。

要是不出意外,江昭佔的是王堯臣放出來的椅子,而張方平佔的是大相公放出來的椅子。

問題就在於,大相公起碼還能幹三四年。

屆時,張方平起碼佔位三年。

也就是說,要是不趁著機會爭一爭,一旦江昭與張方平都入了閣,椅子起碼得六七年以後才能放出來。

而截至目前,龐系的椅子已經丟了兩年之久。

要是再丟七年,那就是九年。

九年,太長了!

шωш●тt kдn●CO

椅子丟的時間越長,越難搶回來。

上一次長時間丟掉內閣椅子的是韓大相公一脈。

韓章貶謫十二年,內閣椅子讓人佔了去,並最終搶了回來。

可那是特例。

不是誰都有韓章的水平。

要是龐系的椅子丟了九年. 呂公著搖搖頭。

他並不認爲自己能奪回來! “與其說是制衡小閣老,不如說是入邊積累底蘊,以期與與張方平爭一爭。”呂公著解釋道。

小閣老入閣,也就一年以後。

時間太短,難度有點大。

真正的界限,實則是張方平入閣,也即韓大相公致仕讓出來的那把椅子。

入邊爲官,要是能把小閣老拉下去,那自然是最好。

拉不下小閣老,那就把張方平拉下去。

總之,不能讓韓系連續兩次都成功的傳承了龐系的椅子。

那把椅子,必須歸龐系。

“制衡江子川,僅是手段,而非目的!”

呂公著繼續解釋道:“若我以制衡之名入邊監軍,定然能夠積累履歷聲望,大肆簡拔門生故吏,積累底蘊,甚至能趁機試著抓一抓張方平的錯處。”

“我這一脈,也可提高些許存在感。”

宦海爲官,最怕的就是沒存在感。

無聲無息,慢慢的就消失。

二十年前的王祐一脈,就是這樣的狀況。

弱者越弱,強者恆強。

他主動站出來,就是拔高龐系的存在感,要去分邊疆的功績,要吃邊疆這塊肥肉。

一旦有了監軍的身份,要想安插一點人手,簡直不要太簡單。

江子川在前面打,他就能在後面不斷安插親信。

這可都是入閣底蘊!

誠然,這種方式很無恥。

但文人嘛,要臉幹什麼? 歐陽修恍然。

上奏說江子川的壞話,甚至不惜跟江子川打起來,本質上是要入邊分一杯羹。

哦不,分肉! “若是不成呢?”歐陽修反問道。

這種做法,風險太高了。

“不。”

呂公著平淡搖頭:“我能成的。”

“可否說一說?”歐陽修不理解友人爲何有莫大底氣。

呂公著遲疑,徐徐吐出兩個字∶ “外戚!”

歐陽修一怔。

“據我所知,皇后的大哥高遵裕已經入京,官家的舅舅沈從興也已入京。”

“太皇太后的哥哥曹佾,爲人頗有才學。”

呂公著沉聲道:“逢此邊疆征戰,幾位外戚想必也是有入邊爲國效力的心思。特別是皇后的大哥高國舅,爲人好大喜功!”

“近來,入宮了不少妃嬪,母族身份地位顯赫。皇后卻是官家的原配,母族僅僅是五六品的小官,我就不信皇后不急!”

拉皇后入局?

歐陽修長呼一口氣,吐出兩個字:“有種!”

“再不濟,事情真的不能成。”

呂公著一揮衣袖,竟是有著指點江山的威風:“我就不信新帝真的徹徹底底的信任江子川。”

“如今,新帝信任江子川,那是因爲新帝尚未徹底掌權,根基不穩,不得不倚仗於他。”

“可一旦新帝根基穩固,定然能察覺到韓系太過壯大的事實。”

“若是失敗,我自是貶了下去,可也定然讓新帝有了不淺的印象。”

“敢於直言,亦可積累仕林聲望。”

“有朝一日,新帝有意制衡韓系,便是我再度擢升之時。”

當然,這是沒辦法的辦法。

與其溫水煮青蛙般被人慢慢耗死,還不如弄出點聲響,以圖有朝一日起復。

歐陽修目光微晃。

越是宦海沉浮,就越是理解呂公著所說的話。

宦海,有版本之子是真。

可也不代表版本之子就沒有起落。

一旦新帝掌權,要說一點也不心存戒備,那絕對是假話。

區別就在於,究竟是信任掩蓋了戒備,還是戒備大過了信任。

“晦叔要我做什麼?”歐陽修望了過去。

呂公著特意拜訪,肯定不是爲了單純的分享謀劃。

“適時上奏!”呂公著斬釘截鐵的道。

歐陽修跟團,往後就會有更多人跟團,以求喝點肉湯。

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新帝非常有可能妥協。

沉默了好一會兒,歐陽修無聲點頭。

“永叔。”

說服了友人,呂公著起身一禮:“某去拜訪高國舅,以及曹國舅。”

言罷,揮袖轉身,大步邁去。

坤寧宮。

所謂“乾坤自清寧,天地貴得一”,經此引申,就有了幹清、坤寧二宮。

其中,幹清宮爲皇帝寢宮,坤寧宮爲皇后寢宮。

自從先帝駕崩以來,太皇太后心中傷慟非常,悲而遷居福壽宮。

這坤寧宮,就成了皇后高氏常居。

上首,三尺綾羅,裹著一歲許小孩。

皇后高氏懷抱稚子,不時輕輕呵護,生怕孩子遭了殃。

近些日子,孩子莫名生了病,由不得她不小心。

孩子昏睡,高氏一招手,自有嬤嬤上前抱住小皇子。

“近日,官家可有臨幸新人?”高氏問道。

先帝無子而暮年無人承繼大統。

新帝登基,無疑是非常重視皇嗣綿延,爲此廣納妃嬪。

短短半年的時間,已有七位妃子。

作爲皇后,要說高氏心裡一點意見也沒有,那絕對是假話。

以往,趙策英未曾登基,二人是夫妻。

即便有小妾,也就一兩位而已。

而且,受傳統世俗影響,小妾往往沒什麼背景。

相反,主母大娘子則是“門當戶對”的存在。

一經對比,小妾可謂毫無人權,絲毫不敢違逆主母大娘子。

要是主母大娘子性子強勢一些,甚至都能發賣、打殺了小妾。

可皇宮不一樣! 皇后是皇帝的妻子,這事不假。

可妃嬪也不見得弱勢。

更大的問題,就在於作爲皇后的她沒什麼背景。

甚至,母族勢力遠不如一些妃嬪。

新帝尚未登基以前,也就是個偏僻之地的宗室,六品小官的嫡女與他爲妻,已經算得上是門當戶對。

新帝登基以後,她的父親更是成了五品的團練使。

可問題就在於,入宮的妃嬪不乏一些背景深厚的存在,老父親區區五品團練使,根本算不上什麼。

更甚者,一些女子乃是勳貴嫡女。

相形之下,皇后的背景竟是比不過妃嬪! 這如何能壓得住人?

高氏秀眉微凝,甚是鄭重。

那些妃嬪,著實是給了她不小的壓力,讓她產生了一種難言的危機感!

偏偏,她還不敢說什麼。

皇后要是善妒,那得被彈劾死,聲名盡喪。

“有兩位新人,都臨幸過一次,據說是給了才人名分。”貼身宮女迴應道。

“嗯。”高氏頷首,儘量不顯露喜怒之意。

不過,說到底也就是五六品武官的嫡女,未曾受過“名門貴女”的專屬教育,所謂的“沒有喜怒”,其實隱藏的並不算好。

淡淡的踱步聲響起,高氏凝眉走動,面色沉重。

不論如何,都得設法讓母族直愣起來。

否則,這皇后之位,她實在坐得不安心。

就這樣,約莫走了半個時辰,一內侍省太監通報道: “稟皇后娘娘,國舅求見。”

“大哥?”

高氏目光一亮。

真是說曹操曹操到。

她的大哥名喚高遵裕,爲八品副尉。

“著人,入偏殿一敘。”高氏連忙吩咐道。

皇宮大內,禮儀甚是繁瑣,即便是親人相見,也得到特定的場合,經太監與宮女見證,方纔可以相見。

究其緣由,自是爲了避免出現“借種”的行徑。

皇室一旦鬧出了笑話,那可就是“千古流芳”。

偏殿。

以簾子爲界,皇后高氏與高遵裕二人相見。

“大哥,入宮所爲何事?”高氏問道。

後宮森嚴,見面時間越短越好,都是長話短說。

“妹子。”

高遵裕鬍子拉碴,撫須道:“最近,邊疆殺伐不休,可否向官家說說好話,再派一批臣子入邊一趟,讓我也撈一撈功績?”

“這——”

高氏面色遲疑。

半響,還是沒有拒絕。

(本章完)

第140章 奸臣已經自己跳出來了!第206章 聯吳抗曹,殺雞儆猴!第193章 汴京爭鬥!第186章 王安石要變法?第118章 科考衆生相!第215章 江閣老“仁義”,陛下“聖明”!第186章 王安石要變法?第186章 王安石要變法?第215章 江閣老“仁義”,陛下“聖明”!第148章 盛紘失戀!第145章 盛家衆生相!第34章 敬茶!第16章 遊京!第26章 金殿傳臚,爲天下進士之首第101章 喬遷宴!第86章 誓師,假圍!第189章 既如此你,我來制衡江子川!第73章 皇帝的擔憂!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65章 盛紘的榮幸!第160章 江志病逝!第136章 爲皇子授課?(4k)第101章 喬遷宴!第184章 會試名單!第125章 十三名!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170章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第50章 馬球會!第21章 會元!第49章 江志致仕,馬球會!第68章 康王氏名聲惡臭!第165章 皇帝崩!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103章 君王問策!調整一下作息第190章 論江昭十宗罪!(二合一4k)第104章 讓我考察好聖孫?第92章 跨馬遊街!第1章 【淮南麒麟】第21章 會元!第106章 開疆拓土,非一代可成第120章 誰爲好聖孫?第67章 爭端!第190章 論江昭十宗罪!(二合一4k)第229章 報紙,巡查,入京!第121章 皇儲更替!有點卡文,以及關於月票加更問題第194章 強勢的趙策英!北伐!(二合一)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第187章 邊疆一切軍政大事,交於一人之手!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第211章 以子川之才,朕之韜略,何愁不能幹上一番事業?(二合一)第163章 事成之後,許你五品官位!第161章 入土爲安!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65章 盛紘的榮幸!第67章 爭端!第169章 君臣敘話!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221章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第140章 奸臣已經自己跳出來了!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129章 馬球會將舉行,衆生相!第23章 再度揚名!(4k)第107章 班底成員!第80章 舉報信!第162章 汴京衆生相!第23章 再度揚名!(4k)第162章 汴京衆生相!第150章 通姦事畢!第94章 封賞之事!第139章 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4k二合一)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83章 常朝決意!第130章 馬球會!第58章 秘密立儲法!(5k)第47章 韓章入閣!(4k)第162章 汴京衆生相!第133章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4k)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83章 常朝決意!第34章 敬茶!第116章 門生故吏!(求追讀)第42章 萬衆矚目!(5k)第183章 恩科主考官!第195章 皇帝輟朝!第177章 恩科及封賞!第138章 淮南水患!第8章 遊歷觀政!第27章 衣錦還鄉!第57章 常朝逼宮!(4k)第165章 皇帝崩!第17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41章 江昭:我去拿賀表?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第209章 文淵閣大學士!(4k)第133章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4k)第28章 求助!第176章 遼與西夏的反應!
第140章 奸臣已經自己跳出來了!第206章 聯吳抗曹,殺雞儆猴!第193章 汴京爭鬥!第186章 王安石要變法?第118章 科考衆生相!第215章 江閣老“仁義”,陛下“聖明”!第186章 王安石要變法?第186章 王安石要變法?第215章 江閣老“仁義”,陛下“聖明”!第148章 盛紘失戀!第145章 盛家衆生相!第34章 敬茶!第16章 遊京!第26章 金殿傳臚,爲天下進士之首第101章 喬遷宴!第86章 誓師,假圍!第189章 既如此你,我來制衡江子川!第73章 皇帝的擔憂!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65章 盛紘的榮幸!第160章 江志病逝!第136章 爲皇子授課?(4k)第101章 喬遷宴!第184章 會試名單!第125章 十三名!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170章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第50章 馬球會!第21章 會元!第49章 江志致仕,馬球會!第68章 康王氏名聲惡臭!第165章 皇帝崩!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103章 君王問策!調整一下作息第190章 論江昭十宗罪!(二合一4k)第104章 讓我考察好聖孫?第92章 跨馬遊街!第1章 【淮南麒麟】第21章 會元!第106章 開疆拓土,非一代可成第120章 誰爲好聖孫?第67章 爭端!第190章 論江昭十宗罪!(二合一4k)第229章 報紙,巡查,入京!第121章 皇儲更替!有點卡文,以及關於月票加更問題第194章 強勢的趙策英!北伐!(二合一)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第187章 邊疆一切軍政大事,交於一人之手!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第211章 以子川之才,朕之韜略,何愁不能幹上一番事業?(二合一)第163章 事成之後,許你五品官位!第161章 入土爲安!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65章 盛紘的榮幸!第67章 爭端!第169章 君臣敘話!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221章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第140章 奸臣已經自己跳出來了!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129章 馬球會將舉行,衆生相!第23章 再度揚名!(4k)第107章 班底成員!第80章 舉報信!第162章 汴京衆生相!第23章 再度揚名!(4k)第162章 汴京衆生相!第150章 通姦事畢!第94章 封賞之事!第139章 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4k二合一)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83章 常朝決意!第130章 馬球會!第58章 秘密立儲法!(5k)第47章 韓章入閣!(4k)第162章 汴京衆生相!第133章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4k)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83章 常朝決意!第34章 敬茶!第116章 門生故吏!(求追讀)第42章 萬衆矚目!(5k)第183章 恩科主考官!第195章 皇帝輟朝!第177章 恩科及封賞!第138章 淮南水患!第8章 遊歷觀政!第27章 衣錦還鄉!第57章 常朝逼宮!(4k)第165章 皇帝崩!第17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41章 江昭:我去拿賀表?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第209章 文淵閣大學士!(4k)第133章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4k)第28章 求助!第176章 遼與西夏的反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河县| 通化县| 分宜县| 普陀区| 灌阳县| 金秀| 长海县| 淮阳县| 瑞丽市| 乌审旗| 东海县| 平顶山市| 灵寿县| 杭州市| 吴江市| 嘉定区| 兴国县| 公主岭市| 太湖县| 沁阳市| 宿州市| 宾川县| 亳州市| 巩留县| 翁源县| 浦江县| 长治县| 西宁市| 榆林市| 巩义市| 启东市| 栾城县| 平顶山市| 嵊州市| 湟中县| 北安市| 容城县| 喜德县| 西丰县| 桐梓县|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