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 壽安堂。
堂構軒敞,陳設疏朗。
自主位以下,左右席位,皆是置有一小木幾,上擺鮮果、糕點、清茶。
盛老太太、王若弗、盛華蘭、盛墨蘭、盛如蘭、盛明蘭、江懷瑾、江珣齊聚一堂。
七歲的江懷瑾,梨渦淺現,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卻稚氣未脫,口稱“姨娘”、“祖母”、“曾祖母”,甚是討喜,往往惹得幾位女眷吟吟一笑。
特別是盛墨蘭、盛如蘭、盛明蘭三女,未經人事,猛地讓一位七八歲的小孩稱呼“姨娘”,自是覺得頗爲有趣。
盛華蘭手握錦帕,不時說一些關於官眷貴婦的八卦,往往惹得堂內幾位女眷一詫。
王若弗懷抱小外孫江珣,小心翼翼的逗弄,甚是疼愛憐惜。
不一會兒,江昭、盛紘、盛長柏、盛長楓幾人走進堂內。
盛墨蘭、盛如蘭、盛明蘭幾女連忙起身一揖:“大姐夫。”
江昭溫和一笑,罷了罷手:“不必多禮。”
說著,江昭向著盛老太太一禮:“祖母。”
“昭哥兒有禮,快快請坐。”盛老太太淺笑點頭。
孫女婿,三品大員!
哪怕是勇毅侯府巔峰期,也未必及得上小閣老的三分風光。
畢竟,這可是二十七歲的三品文官! 江昭、盛紘、盛長柏、盛長楓相繼落座。
“唉!可惜了,齊小公爺風度翩翩,竟然沒考上。”
盛如蘭性子直率,口無遮攔,繼續說起了幾女談論的話題。
此言一出,江昭立刻就知道了幾女都在談論些什麼。
無非是關於科考的事情。
“科考一途,選舉的乃是天下讀書人最優異的三四百位。其中,不乏五六十歲的老年舉子一起競爭,但凡能夠三四十歲考上功名,已然是一等一的讀書人。”江昭搖頭一笑,插話道:“一次不中,屬實正常。”
齊衡此人,要說讀書天資,肯定是有的。
否則,也不可能考上舉人。
細究起來,其天資甚至還在盛長楓之上。
不過,自從認識了盛明蘭,心就不在讀書一途。
心不在焉,競爭失敗並不稀奇。
“可大姐夫和二哥哥不都是一舉中的嘛!”
盛如蘭遺憾道:“我還以爲小公爺也能考上呢!”
相比起讀書啓蒙的幾位女眷,齊衡舉子之才,無疑是降維打擊。
集才華、容貌、家世於一身,齊衡可謂是近乎“完美”的人。
當然,從盛如蘭的舉止來看,她並不爲之傷感。
或者說,她並不欽慕齊小公爺。
相反,盛明蘭握著手帕,微低著頭。
盛墨蘭瞥了一眼,默默無言。
這二女,一人受齊衡主動親近示好,一人仰慕齊衡家世,自是爲齊衡傷感。
“一次不中是常情,你大姐夫和二哥哥纔是例外。”盛紘一笑,搖了搖頭。
江昭淡淡一笑:“說起來,國公獨子入仕,也真是少見。”
其實,以齊衡的家世,哪怕考上了進士,前程也不可能太好。
國公就是國公,出身武將。
哪怕披上了一層進士的皮,也斷然不可能爲文官所認可。
勳貴子弟考上了進士,走武將路,那自然是“儒將”,爲文官推崇認可。
勳貴子弟考上了進士,走文官路,那可就是侵佔文官的生存土壤,註定爲文官厭惡。
更別提,齊衡似乎還是走的御史路子?
清流御史,主打的就是彈劾人。
這個職業,但凡不是宦海老油子,就非常容易得罪人。
巧了,齊衡性子執拗,最擅長直言上諫。
此外,齊衡還是太后黨!
內閣大學士龐籍爲太后鄉鄰,尚且受文官排擠,手中掌握的實權位列六位內閣大學士之末位。
齊衡?
武將出身、御史清流、倖進之輩,buff迭滿!
這一切,註定了齊衡的上限。
頂了天就五品御史!
盛如蘭不懂宦海規則,不知道大姐夫的潛意,只是贊同道:“小公爺文才俱佳,肯定得入仕爲官嘛!”
出身文官清流,於她而言,科考入仕纔是正統。
盛紘、盛長柏、盛長楓三人則是若有所思。
國公獨子入仕,的確是少見!
當然,也並非不能理解。
一般來講,軍中無人脈,的確是唯有讀書入仕,謀求出路。
不過,這是對其他落魄的國公之子而言。
對齊小公爺而言,不一樣! 他的母親,乃是皇后娘娘養大的平寧郡主。
這個身份,哪怕齊國公府已經沒有了軍隊底蘊,也不影響齊衡走武將路。
說到底,武將最需要的就是皇帝的信任,走的就是“倖進”的路子。
一步登天的武將,不在少數。
而平寧郡主之子,天然就有皇帝的信任。
特別是齊衡文才斐然,有機會走“儒將”的路子。
仗著皇帝信任,走儒將路子,重新積累國公府底蘊,說不定還真能振興國公府。
哪怕難以媲美初代國公爺,起碼也能掌握一定的實權。
特別是邊疆一帶,近年來不缺功績,小公爺要是找了皇后娘娘的關係,入邊領軍,哪怕比不上顧廷燁,起碼也能起勢,年少有爲。
然而,竟然走了文官路。
武將可倖進,文官可不能倖進。
這一來,“皇帝的信任”這一優勢自然是沒了作用。
“小公爺從小就讀書習文,嬌生慣養,不擅兵戈,統兵也未必能服衆。”盛長柏搭話道。
一般人,沒有受過特殊的教導,要想領兵服衆,難度可是不低。
齊衡自小從文,嬌生慣養,肯定沒有學過領兵本領。
當然,他就是想學,也未必有門路。
自初代齊國公以下,齊國公府連續三代國公爺都是廢物,傳承究竟還在沒在都不一定。
可以確定的是,這一代齊國公肯定不懂領兵。
如此,自然無從教導兒子齊衡。
此外,平寧郡主疼愛兒子,肯定不會讓兒子習武,也不可能讓獨子去邊疆。
畢竟,就一個兒子! 江昭緩緩點頭:“言之有理。”
不過,東怕西怕,沒有半分魄力,註定難以成就大事。
齊國公府要想振興,難!
幾人談了沒幾句,王若弗的貼身丫鬟劉媽媽上前一禮,恭聲道:“老太太、主君、主母、姑爺、哥兒、姐兒,膳食已於正堂備好,還請去用膳吧。”
“哈!”
盛紘一撫須,起身道:“賢婿,且去一齊吃個便飯吧。”
“岳父,長柏,請!”江昭伸了伸手。
此次過來,主要就是爲了慶賀盛長柏考上進士。
“大姐夫,請。”盛長柏作了一揖。
江昭點頭。
如此,幾人直奔正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