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9章 報紙,巡查,入京!

第229章

報紙,巡查,入京!

七月十一。

兩浙東路,安撫司。

江昭手執一封書信,一字一句的觀讀。

【朕諭江卿: 朕承天命,臨御萬邦,夙興夜寐,惟念黎元福祉。

冗兵、冗官,歲入耗半,甚於歲幣之危,積弊已久,邇來有臣上奏變法,以革時弊,興利除害。朕覽之,心有所動,特書信一封,問策於卿。

昔日,君臣相言,變法唯慎,根基須穩。今判兩浙以儆效尤,懾服宵小。朕已握權柄,軍政歸心,無敢逆者,此其時也!

然變法之策,沉痾之癥,關乎國本,牽一髮而動全身,非卿不可主之,非卿不可愈之,朕未敢輕斷。

今特致此書,問於卿:此時變法,可行與否? 若卿以爲不可,朕便息此念,日後再議;若卿以爲可,朕當與卿共商其詳,徐圖推進。

朕之問策,發自肺腑,望卿以國事爲重,直抒己見,毋有顧慮,毋有所隱。

欽此!】

“變法?”

江昭一詫。

或許是冗兵、冗官、冗費太狠的緣故,趙策英卻是猛地有了釐革積弊的想法。

特意書信一封,就是爲了傳達希望讓他主持變法的意向。

當然,要是變法實在不可行,也可駁斥其變法的慾念,讓趙策英再熬一熬。

江昭瞭然,沉吟著,負手踱步。

自古以來,變法要想成功,不外乎三大要求: 一,內部秩序穩定,外部壓力可控。

唯有如此,方有協調變法的機會。

若是大災、戰亂、民變之年,首要任務肯定是維穩,而非試著變法。

二、權威核心的絕對支撐,官僚體系的穩定執行。

一般來說,也就是實權君王的支持,偶爾也可能是攝政王的支持。

北魏孝文帝漢化、商鞅變法,都是實權君王支持的典例;周公定製、張居正變法,則是攝政王支持的典例。

但凡要變法成功,君王的態度必須得堅定不移,否則就幾乎是百分百的失敗。

典型的例子就是慶曆新政,先帝趙禎時而支持,時而遲疑,猶豫不決。

一旦見到新政的一點不好,就立馬轉向持反對態度。

就這脾性,周公來了也得廢。

除了君王的穩定支持以外,縣、郡一級的執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政策再好,不施行下去,那就是純粹的紙上談兵。

三、變法政策足夠精準。

變法,本質上就是通過權勢,重新調整利益格局。

這一過程,註定會觸動某一部分人的利益。

若是小部分人的利益受損,那就沒必要重視。

可若是相當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損,那就涉及“找補”問題,必須得從其他方面予以補償。

最終,通過制度平衡調整,讓大部分人都站在新政一方。

時間一長,維持幾十年,化作“祖制”,變法就能成功。

半響,踱步聲消失。

“嘖~!”

江昭負手而立,向外眺望。

似乎,也不是不行。

如今,西夏頹敗,吐蕃退走,唯餘周、遼二國暗中對峙,兩者國力相差不大。

就外部壓力而言,絕對可控。

雙方可能會有小摩擦,但絕不可能會有“國戰”。

畢竟,兩國之爭可不是玩遊戲,一波輸了還能重開一局。

祖先拼搏打下來的基業,兩方肯定都會盡量謹慎,輕易不會開啓國戰。

內部秩序,也是典型的穩定階段。

自太祖皇帝立下基業以來,已有百年國祚,典型的王朝中期,可能會有不少小型動亂,但總體而言,絕對算得上穩定。

核心掌權者的支持,也不是什麼難題。

如今,新帝登基已有一年,核心掌權者也漸漸轉變爲了趙策英。

一般來說,新帝登基,要想掌權,無外乎就是熬一熬時間,一點一點的掌握實權。

但,趙策英的確是例外。

肅清邊疆,開疆拓土,一舉讓其掌握了兵權,建立了武將班底。

以顧廷燁、張鼎、鄭曉幾人爲首的新一代掌權武將,就是武將勳貴的代表人物。

既然君臣有了恩遇,勳貴自然不可能跟皇帝對著幹。

勸諫、廢后兩次政治波動,相繼貶斥內閣大學士歐陽修、兵部侍郎呂公著,以及廢了中宮之主。

這一過程中,趙策英強硬的姿態,著實是相當罕見,讓絕大多數文臣都爲之顧忌,不敢胡來半分。

這一次,兩浙路的重罰,更是震懾天下,朝野震動。

短短一年時間,一次外患,一次內憂,一次平叛,輕鬆助力其立威掌權,並藉此君威大振,懾服百官。

單就掌握的實權而言,以及對百官的懾服力度而言,趙策英可謂遠超先帝趙禎。

畢竟,先帝太過仁慈,時常會退讓一步。

而趙策英,幾乎不會退讓。

相較於仁慈的人設而言,強硬的人設無疑是更讓人心有顧慮。

讓臣子顧慮,懾服臣子,就是君威! 以趙策英的強硬性子,絕對算是堅定的變法支持者。

至於官僚體系的執行,就更不是什麼難題。

徐徐變法,徐徐圖之即可。

單從理論上講,還真就是三者兼備,就缺東風。

江昭擡眉,有了決意。

既然皇帝要變法,那就變唄!

代天巡狩一過,就可以試著變一變。 www? ttkan? C〇

反正,他的施政理念一向是慢慢變法,長久變法。

恰好,兩浙路被搞了一波,還可以拿兩浙路試點。

“七郎,磨墨。”江昭擺手,吩咐道。

“是,先生。”種師道一禮,連忙走過去研墨。

自古以來,都有觀政一說。

太后垂簾,幼年皇帝觀政。

文臣弟子,趁著老師執政一方,也能借機觀政。

昔年,韓章執政一方,任封疆大吏,江昭就有過長達五年的觀政經歷。

這一次,代天巡狩兩京一十四路,著實是難得的觀政機會,種師道卻是以弟子之禮隨侍左右。

不一會兒,墨汁黑潤,鋪開宣紙,江昭走過去,執筆落字。

一篇千言書信書就。

“讓人呈到大內。”吹乾墨跡,江昭吩咐道。

“是。”

鍾師道一禮,拾起書信下去安排。

“噠。”

毫筆清洗乾淨,搭在一邊,江昭低頭,罕有的陷入了沉思。

既然決定了要變法,那就得爲此作好充分準備。

變法,變法!都說要變法! 變法,不難理解,主要就是通過更改政令,重新劃分利益格局。

入仕十二年,關於如何變法,江昭自是有一些獨到的理解。

可,具體該從何處入手?

淘汰冗員、制度改革、考覈考績,亦或是邊疆貪腐?

江昭搖了搖頭。

不對!

這都是具體的變法方向,而非“入手”第一步。

除開爭取最高權力的支撐以外,關於如何執行第一步,歷朝歷代的變法者都有相似的做法。

周公變法,第一步是提出“天命轉移,惟德是輔”的理念,論證西周政權統治的合法性,並制禮作樂,塑造秩序。

商鞅變法,第一步“徙木爲信”,建立公信力。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步是借“南征”之名遷都洛陽,下令禁止胡服、胡語,推廣漢服、漢語,並親自祭祀孔子,推崇儒學。

張居正變法,第一步是“講學清議”,關閉天下書院,不準士大夫議論。

論起共通之處——

輿論!

周公借天命、商鞅立信、孝文帝祭祀孔子、張居正關閉書院,無論是立威、立信,亦或是立正統天命,本質是都是在操縱輿論。

自古以來,輿論都是可成其事、可壞其事的東西。

變法者不掌控輿論,讓關於變法的爭議積極起來,那自會有其他人掌控輿論,讓變法的爭議消極起來。

凡是失敗的變法,幾乎都是倒在了輿論上。

大儒、士人、讀書人的抨擊,九成九的變法反對者,都是通過輿論影響君王、影響變法。

消極的聲音太大,蓋過了變法的聲音,君王受到影響,撐不住壓力,自是唯有退避。

“輿論啊!”

江昭微瞇著眼睛,一道想法,浮現心頭。

報紙!

論起操縱輿論,就肯定絕對離不開報紙。

這是一道操縱輿論的大山,從明代就有使用,足足延續了四五百年之久,絕對是操縱輿論的無上利器! 其實,這個時代也有類似於報紙的東西,名爲“邸報”,主要記載皇帝起居、官吏任免、大臣奏章等內容。

從理論上講,其主要讀者是縣、郡、路一級的官員,可藉此觀讀朝廷政令。

不過,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

實際上,大周朝廷還沒有產生大幅度、長期的操縱輿論的觀念。

是以,邸報僅僅是樣子貨,根本不受重視,一次也就發行幾十份,傳播力度自然是相當有限,幾乎等同於零作用。

“不過,可行否?”江昭面上閃過一絲遲疑。

要想推廣報紙,操縱輿論,最重要的就是解決量產的問題。

“可行。”

僅是遲疑了一剎,江昭有了結論。

沈括夢溪筆談有記載:慶曆年間,平民畢昇作泥活字印刷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爲神速。

活字印刷術,早已誕生!

幾十年過去,活字印刷技術仍未得到推廣,無非三個原因:

其一、質地太脆。

其二、母版太貴。

其三,印刷內容鮮少變動。

質地太脆,容易勒斷,典型的技術尚不成熟。

當然,這一缺點並不難解決,無非是將將泥活字印刷術的材料更替一二,作鋼活字印刷術、亦或是鐵活字印刷術,以古人的智慧,肯定也不難解決。

那爲何沒有推廣這一技術呢?因爲製作母版的成本太高!

一套雕版印刷,內容都是已經固定的東西,一次性可能就製作幾百字的雕版就行,反觀活字印刷,凡是有可能用得到的漢字都得一一製作,一套活字印刷版起碼得一下子製作三五千漢字。

相較而言,活字印刷的母版自是價格高昂不少。

此外,活字印刷的最大優點是靈活,適合常規性的更改複印內容,更改得越頻繁,這項技術的優勢就越大。

反之,若是不怎麼更改印刷內容,則是雕版印刷佔優。

這個時代,讀書人本就少,印刷的幾乎都是關乎科考的書、文章,可能幾年、幾十年都不更改印刷內容,兼之活字印刷母版太過昂貴,印刷坊以盈利爲主,自然不可能接受活字印刷術。

然而,這三個缺點,於朝廷而言,並不是不能忍受。

無它,朝廷製作報紙,本來就不是爲了盈利! 印刷坊是爲了盈利,不代表朝廷也是爲了盈利。

於朝廷而言,戰略意義大於一切。

既然都有了活字印刷技術,那就可行!

報紙,能搞! 至於報紙可能太貴?

只能說,這個時代的報紙,從來就不是給平民百姓讀的。

“禾生。”

江昭招了招手。

“主君。”書童禾生走上前幾步。

“讓人去搜集兩京一十四路較爲有名的紙,一樣蒐集幾張。”

江昭吩咐道:“切記,市面上買到的是什麼樣,就呈上來什麼樣。”

說是不盈利,但要是有機會盈利,不爲朝廷添負擔,自然是最好。

“是。”禾生一禮,退了下去。

江昭眺望,無聲一嘆。

爲了花點錢,還得斤斤計較,閣老也難啊!

日近西山,清風微拂。

三十餘老者,相繼走進,無一例外,盡是錦繡衣袍。

“閣老!”

“閣老!”

三十餘人,相繼站立,拱手行禮。

上首,江昭平和道:“都坐吧。”

“謝閣老!”

“謝閣老!”

一通道謝,三十餘人相繼落座。

或是忐忑不安,或是疲乏緊張,或是疑慮心慌。

“爾等,都是兩浙水系少有的郡望主事者。”江昭向望下去,沉聲道:“江某亦是郡望子弟,自然也理解列位心中之忐忑。”

一言落定,三十餘老者齊齊微動,注目過去。

江氏一門,四世進,三人紫袍,可謂世代簪纓、書香門閥,無疑是一等一的名門望族。

江閣老說他理解郡望,這話絕對是假不了!

“敢問閣老,爲何召見我等?”其中一名老者忐忑問道。

近來,兩浙殺伐不斷、貶謫不斷,著實是駭人。

“從明日起,江某就要離開兩浙。屆時,東浙、西浙會有朝廷任命的主官上任,戶部右侍郎宋懷假兩浙東路安撫使之職,司農寺卿汪輔之任兩浙西路安撫使之職。”

“特意喚來爾等,無非告誡一二。”江昭向下望去,緩緩說道。

兩浙的兩位新任主官,宋懷是以正三品官階任職從二品官位,也即“假安撫使”。

假安撫使之職,本身官階並不變動,仍然是正三品。

區別就在於,若是三年不犯錯,幾乎是穩穩的擢到從二品。

司農寺卿汪輔之是上任內閣大學士張升的人,並與新任內閣大學士唐介一脈相承,兩浙肅清,一擼到底的安撫使陳繼也是張升的人。

讓汪輔之上位,相當於是一種補償。

“還望閣老指點。”老者拱手道。

“其一,擺正心態。”

“其二,擺正位置。”

“昔年,江某爲五位宗室授課,有宗室擔心難登帝位,遭到清算。彼時,江某亦是如此教導五位宗室,謂之失敗者求全之法。”

“或許是運氣好,五人皆活。”江昭重重道。

言罷,江昭擺手道:“就這樣吧。”

三十餘人連忙起身行禮:“謝閣老教誨。”

其後,相繼走出,面面相覷。

擺正心態,擺正位置?

這是什麼意思? 公堂,江昭淡淡瞥了一眼。

新政施行下來,這些人就會領悟了。

自七月十一起,兩浙平叛即過。

爲了更好的巡查,三萬大軍兵分兩路。

一路沿著邊界北上,一路沿著邊界南下。

北上的一路,以左都御史滕甫、權知開封府王珪、吏部左侍郎陳薦、鎮南伯王韶、忠武將軍姚兕爲首。

南下的一路,以文淵閣大學士江昭、刑部左侍郎王安石、寧遠侯顧廷燁爲首。

兵分兩路,一齊巡視。

(如圖:就是這麼個走法) 凡所到之地,必有召集郡望訴說“擺正心態、擺正位置”的告誡流程。

代帝巡狩,囊括實在太廣,絕大多數地方,江昭都駐留不足三日。

若是有人狀告冤案,也幾乎都是留下一些吏部、刑部、御史臺的人負責冤案的欽查,毫不滯留。

饒是如此,單是趕路就耗費也足足百二十天之久。

最終,兩路巡視匯聚,彙總一切冤案審理、貪官污吏之抓捕,已是半年之久。

熙豐二年,二月。

巡狩百官,就此入京! (本章完)

第187章 邊疆一切軍政大事,交於一人之手!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130章 馬球會!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88章 論功行賞!第75章 轉運司,不是轉運使一人的轉運司!第99章 皇莊欠條!第207章 陛下,你要不要老婆?第43章 秒了!(4k)第97章 各方反應!第153章 儲君趙策英!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22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4k)第178章 恩科!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士之名!(3k)第219章 各方反應!王老太太:看我縱橫謀劃!第200章 江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10章 姻緣?第83章 常朝決意!第93章 封蔭妻兒!第214章 你也配跟我侈談爲國?第87章 拓疆兩千裡!第34章 敬茶!第62章 趙宗全與趙策英!第129章 馬球會將舉行,衆生相!第106章 開疆拓土,非一代可成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29章 顧廷燁的窘境!(爲大家加更)第59章 上架感言第35章 入族譜第13章 華蘭!第190章 論江昭十宗罪!(二合一4k)第139章 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4k二合一)第138章 淮南水患!第76章 大人叫爾等都落座,沒聽見嗎?第195章 皇帝輟朝!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49章 江志致仕,馬球會!第67章 爭端!第15章 科舉!第212章 衆生相!祖墳冒青煙了!(4k)第78章 誰贏,他們幫誰!第188章 邊疆,閣老!第60章 上奏疏!第195章 皇帝輟朝!第128章 小秦氏!第94章 封賞之事!第132章 馬球會衆生相,最強5v5陣容!(月票加更4)第68章 康王氏名聲惡臭!第226章 老夫要告到內閣去!第108章 熙河現狀第49章 江志致仕,馬球會!第43章 秒了!(4k)第131章 逆天陣容!(月票加更3)第64章 爲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第13章 華蘭!第69章 儋州是個好地方!(二合一)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30章 顧廷燁!(4k)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第218章 廢后之舉,齊衡的質問!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221章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第145章 盛家衆生相!第137章 傳道授課!第93章 封蔭妻兒!第209章 文淵閣大學士!(4k)第166章 秘密立儲,公之於衆!第77章 那他官居轉運副使,豈非就連我也要聽他的?第110章 議和!(3k)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153章 儲君趙策英!第77章 那他官居轉運副使,豈非就連我也要聽他的?調整一下作息第169章 君臣敘話!第219章 各方反應!王老太太:看我縱橫謀劃!第26章 金殿傳臚,爲天下進士之首第31章 官字兩張口!(4k)第94章 封賞之事!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72章 一門兩榜眼!(3k)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第67章 爭端!第230章 上柱國,推忠協謀佐理功臣!第5章 富弼拜相!第85章 出兵!第48章 小閣老?第34章 敬茶!第6章 大儒揚名!第206章 聯吳抗曹,殺雞儆猴!第83章 常朝決意!第114章 宗室評價!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222章 搬出太廟!第25章 三蘇佳話,文曲星扎堆!第88章 論功行賞!第169章 君臣敘話!第44章 臣是嘉佑二年的進士!(今天更了7k,求點票票)第144章 蔡京入京!
第187章 邊疆一切軍政大事,交於一人之手!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130章 馬球會!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88章 論功行賞!第75章 轉運司,不是轉運使一人的轉運司!第99章 皇莊欠條!第207章 陛下,你要不要老婆?第43章 秒了!(4k)第97章 各方反應!第153章 儲君趙策英!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22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4k)第178章 恩科!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士之名!(3k)第219章 各方反應!王老太太:看我縱橫謀劃!第200章 江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10章 姻緣?第83章 常朝決意!第93章 封蔭妻兒!第214章 你也配跟我侈談爲國?第87章 拓疆兩千裡!第34章 敬茶!第62章 趙宗全與趙策英!第129章 馬球會將舉行,衆生相!第106章 開疆拓土,非一代可成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29章 顧廷燁的窘境!(爲大家加更)第59章 上架感言第35章 入族譜第13章 華蘭!第190章 論江昭十宗罪!(二合一4k)第139章 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4k二合一)第138章 淮南水患!第76章 大人叫爾等都落座,沒聽見嗎?第195章 皇帝輟朝!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49章 江志致仕,馬球會!第67章 爭端!第15章 科舉!第212章 衆生相!祖墳冒青煙了!(4k)第78章 誰贏,他們幫誰!第188章 邊疆,閣老!第60章 上奏疏!第195章 皇帝輟朝!第128章 小秦氏!第94章 封賞之事!第132章 馬球會衆生相,最強5v5陣容!(月票加更4)第68章 康王氏名聲惡臭!第226章 老夫要告到內閣去!第108章 熙河現狀第49章 江志致仕,馬球會!第43章 秒了!(4k)第131章 逆天陣容!(月票加更3)第64章 爲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第13章 華蘭!第69章 儋州是個好地方!(二合一)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30章 顧廷燁!(4k)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第218章 廢后之舉,齊衡的質問!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221章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第145章 盛家衆生相!第137章 傳道授課!第93章 封蔭妻兒!第209章 文淵閣大學士!(4k)第166章 秘密立儲,公之於衆!第77章 那他官居轉運副使,豈非就連我也要聽他的?第110章 議和!(3k)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153章 儲君趙策英!第77章 那他官居轉運副使,豈非就連我也要聽他的?調整一下作息第169章 君臣敘話!第219章 各方反應!王老太太:看我縱橫謀劃!第26章 金殿傳臚,爲天下進士之首第31章 官字兩張口!(4k)第94章 封賞之事!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72章 一門兩榜眼!(3k)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第67章 爭端!第230章 上柱國,推忠協謀佐理功臣!第5章 富弼拜相!第85章 出兵!第48章 小閣老?第34章 敬茶!第6章 大儒揚名!第206章 聯吳抗曹,殺雞儆猴!第83章 常朝決意!第114章 宗室評價!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222章 搬出太廟!第25章 三蘇佳話,文曲星扎堆!第88章 論功行賞!第169章 君臣敘話!第44章 臣是嘉佑二年的進士!(今天更了7k,求點票票)第144章 蔡京入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化市| 肇东市| 汝南县| 彭山县| 通州区| 莱州市| 囊谦县| 磐安县| 夏邑县| 电白县| 城口县| 马尔康县| 灵寿县| 屏东市| 大城县| 洪泽县| 敦化市| 通州市| 杭锦后旗| 原平市| 宕昌县| 重庆市| 厦门市| 灌南县| 尚义县| 大化| 普宁市| 和静县| 阿拉尔市| 江安县| 孝义市| 永修县| 思茅市| 绥芬河市| 巴南区| 壶关县| 蒲江县| 大庆市| 苍溪县| 禄丰县|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