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開疆拓土,非一代可成
龐府。
松濤伴誦,竹影臨書。
內閣大學士龐籍,手持書卷,默默誦讀。
就在他身邊,還有一位五十餘歲的儒生,端著清茶,舉止平和淡然。
“晦叔,你怎麼看?”龐籍書卷微,望向儒生。
宦海爲官,起起落落,講究上得去也下得去。
作爲六位內閣大學士之一,不管他身上有多少爭議。
反正,他就是最有權勢的六位文臣之一。
登上了高峰,自然就得注重下山的路徑。
爲了佈局下山的路徑,龐籍舉薦了不少人。
一如司馬光,就是受過他舉薦的官員。
可惜,運氣不好,壓抑了十一年未曾擢升,猛地爆發,卻又遇到了不該遇上的人。
轉運副使架空轉運使,本就是兇險之舉,更何況轉運使還是小閣老江昭。
一經政鬥,司馬光近乎是全方位的遭到吊打。
如今,已然是儋州爲官,黑點不斷。
其實,以龐籍的本事,要是他執意讓司馬光起復,也並非不能做到。
只是,不值得。
江子川手上,不知掌握了多少關於司馬光的黑點。
起復了,也很難真的發展起來。
好在,司馬光落了下去,不代表他舉薦的人都落了下去。
呂公著! 名相呂夷簡之三子,本是正五品同判太常寺,兼天章閣待制。
如今,經他出手向官家舉薦,已然是正四品龍圖閣直學士。
呂公著端著清茶的手一頓,沉吟道:“江昭此人,狀元郎出身,賀表政鬥一事名震宦海。其後,不但解決了官家立嗣的問題,更是熙河開邊,拓土兩千裡”
“以此人爲首的嘉佑七子,無一不是名揚天下的人物。二蘇、二章、二曾,除了曾鞏以外,最低都是庶吉士出身。熙河開邊,則是挖掘了王韶、顧廷燁等人才。”
呂公著緩緩搖頭,嘆道:“韓系的年輕一代,實屬不一般啊!”
“這樣的人物,承蒙聖上恩寵,也不稀奇。”呂公著總結道。
官家注重皇孫一代的水平,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肯定得有人具體執行,並上報觀察結果。
作爲韓大相公的弟子,江昭端坐釣魚臺,並沒有站隊的必要。
此外,兼具聖上信任。
這種任務,舍他其誰。
“道不同,不相爲謀。”
龐籍一嘆:“自韓章拜首輔,富大相公一脈的趙概入閣補缺,刑部尚書歐陽修也是有望入閣的人物。”
“王欽若一脈,張升拜戶部尚書一職。”
“文彥博一脈,曾公亮拜吏部尚書,王安石入京,頗受重視。”
“申伯遠一脈,吳充入京,拜工部尚書一職。”
“韓章一脈,王堯臣官居禮部尚書、張方平、孫抃,都是履歷上佳的人物,有望入閣,江子川更是開疆拓土,史書留名。”
說著,龐籍沒了聲響。
二人相視一眼,皆是面露難色。
相比之下,他們這一脈,儼然青黃不接,有了些許式微的跡象。
單是人才方面,就要差上不少。
就龐籍舉例的幾人,無一例外,都是履歷上佳的人物。
那些人,既有州、路一帶的治政經歷,也不乏仕林聲望。
都可以說是入閣的預備役。
更難受的是,那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傳承自上一任黨魁,兩任黨魁是一路人。
龐系不一樣。
不少人都心生反骨,不見得跟黨魁是一條心。
這就是“皇后同鄉”的壞處。
呂夷簡與龐籍是一系的人物,也是這一脈曾經的黨魁,兼之呂公著受過龐籍簡拔,雙方倒也算得上是一路人。
不過,他才正四品。
要想無縫銜接的從龐籍手上傳承黨魁之位,不太可能。
相較而言,這是個爛攤子。
半響,呂公著長長一嘆。
“唯有,走一步,看一步。”
韓府。
書房。
韓章手持書卷,不時翻閱一二。
江昭手執毫筆,沉著心練字。
“邊疆動盪,官家要你迅速趕過去,實屬常態。”韓章放下手中書卷,出聲道。
江昭沉吟,放下手中毫筆,嘆道:“考驗將來的皇太孫,弟子何德何能?”
“可謂是如履薄冰啊!”
“這是好事。”韓章擺擺手,搖頭道:“以你的水平,應付幾個小一輩的宗室,根本不是什麼難題。熱情、禮貌、知心。日後,無論是誰登基上位,都得承你的情。”
江昭一笑:“有老師宰執天下,兼有秘密立儲法,弟子就算是不考驗將來的皇太孫,他們也得承弟子的情。”
韓章緩緩點頭。
的確是這個道理。
秘密立儲法,就突出“儲君不顯”的特點。
日後,無論是誰通過遺囑成功上位,都得承江昭一份情。
“老師以爲,官家爲何特意讓幾位宗室入熙河邊疆生活?”江昭反問道。
“考驗。”韓章簡短的答道。
眼下,幾位宗室都沒有特別突出的人選。
兗王狂妄、邕王無德,趙宗諤性子偏軟,趙從式拉攏朝臣,有野心而無能力,趙宗全太祖血脈、存在感偏低。
既然沒有突出人選,肯定得從其他方面適當甄選一二。
太孫一輩,無疑就是考驗的對象。
通過子嗣,也能適當體現父親的優缺點。
“要依弟子之見,官家還有可能是想要知道誰人富有武德,有望收拾山河。”
“說到底,開疆拓土得到了新的疆域,還是得相當一段時間消化。要真正收復燕雲十六州,乃至於大敗西夏、遼國,並非一代人可達成。”
“官家,老了!”
說著,江昭望向了老師,目光灼灼。
但凡不是蠢人,就可知曉往後的二三十年,絕對是開疆拓土的最佳時機。
一則,歷經官家修養生息幾十載,大周已然積累了不菲的底蘊。
二則,以江昭爲首的一波人,證明了開疆拓土的可行性。
歷來,開疆拓土,必得有天時地利人和。
江昭、王韶、顧廷燁等人的組合,就是人和。
幾人證明了新生代的年輕人,皆是足以開疆拓土的猛人。
既有資源,又有籌謀佈局、文武雙全的一代天驕。
錯過了這個機會,可就不知道下一個機會是何時。
可惜,官家已經老了!
是以,就得需要下一任皇帝武德充沛,樂於開疆拓土。
官家特意讓幾位宗室入熙河路生活,未必就沒有觀察這方面潛質的意向。
韓章皺眉,搖了搖頭。
這個說法其實還行,也挺有道理。
不過 “開疆拓土還是得君王支撐,而非太子。”韓章沉聲道。
歷來,太子都難當。
指望太子支持拓疆,不可能!
皇帝也註定不允許太子掌握邊軍。
江昭瞥了一眼,淡淡一笑。
“此前,官家讀了漢書,觀成帝、昭帝的事蹟,久久不忘,私下召見過我,命我外放臨行前給個解答。”
這種涉及皇帝私密的事情,不可輕易亂傳。
老師韓章,儼然是可以訴說的人選。
韓章面色微變。
成帝、昭帝的事情,他自然是知曉的。
一旦登基,就追封生父,的確有點不道德。
“昭兒是怎麼答的?”韓章有些好奇。
“好聖孫!”
關於加更,老爺們的呼聲,小的都知道了。
щшш ?ttкan ?¢ o
這樣吧,一千月票加更一章,第二個月的月初結清。
就比如這個月,三千月票,過幾天就是六月了。
六月初,就會加更三張,到時候我會特意標出來的
orz!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