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1章 皇子薨,皇宮有問題!

第231章

皇子薨,皇宮有問題! 二月時節,梅香暗沉。

疏雨輕織,漫若遊絲,讓人有種淡淡的傷感。

江府。

丈許木幾,上擺棗糕、索粉、炸肉、芝麻餅、七寶素粥、清燉羊湯。

江昭、江懷瑾、江珩、江珣、盛華蘭、盛淑蘭六人,持箸拈筷,食不言聲。

“呼。”

吹了吹微燙的羊湯,江昭淺抿一口,長呼一口氣。

二月,積雪漸化,煨上一口熱騰騰的羊湯,無疑是讓人肚中爲之一暖。

不一會兒,一碗羊湯飲盡。

“噠。”

瓷碗輕放,江昭緩緩起身。

江懷瑾、江珩、江珣齊齊落下碗筷,江昭望向幾個孩子,平和道:“爲父要入宮服喪,都慢慢吃吧。”

自從巡狩百官入京以來,僅是三日,宮廷就傳來了哀喪的消息。

準確的說,其實是兩道消息,一好一壞。

好消息,皇子添了一人,爲中宮皇后誕下,名爲趙伸。

壞消息,皇子夭折一人,爲瑤華宮華妃之子,也即先皇后高氏之子——東宮趙俊! 夭折一子,新添一子,幾乎就相差了不足半日。

一時之間,宮廷卻是忙碌起來。

官家頒下敕令,輟朝五日,以示哀悼。

其中,內閣大臣、樞密大臣可著素服,入宮服喪五日;三品以上大臣、以及太祖、太宗一脈的宗室大臣,著素,服“輕喪”三日;三品以下百官以及地方百官,輟樂三日,禁止佩戴“吉飾”。

作爲文淵閣大學士,位極人臣的存在,江昭自是得著素服,入宮服喪。

“官人。”

盛華蘭、盛淑蘭二女相繼起身,一人拾過雨傘,一人萬福一禮。

江昭點頭,撐著油紙傘,邁步往外走去。

東宮,端誠殿。

燭火泠泠,嫋嫋長燃。

正位,擺著一道長約六尺,廣約三尺的梓木靈柩,外燃黑漆,遍刻雲紋纏枝,以尺許烏木柱,掛素色帷幕作障蔽,上掛“銘旌”,書“故唐哀獻王之靈”。

幾盞長明燈,以靈柩爲中心,一一鋪就,並有五尺香案,上置玉圭、常服、封爵金冊供奉,以及鼎、簋、豆,羊、豕二牲。

百十禁軍,持戟佩刀,莊重肅穆,不敢發出半點聲響。

“勞煩中貴人通報。”江昭立於殿外,平靜道。

司禮掌印太監李憲一驚,連忙持手一禮:“江閣老有禮。”

作爲文淵閣大學士,官家治政以來的第一紅人,竟是稱呼“中貴人”,卻是讓其倍感榮幸。

李憲伸手指引道:“官家下令,無需通報,閣老入內即可。”

這個時代,君君臣臣,就連哭喪都講究“資格”一說。

非是權貴大臣,甚至連服喪的資格都沒有。

小皇子病故,凡是有資格入宮哭喪的臣子,要麼是皇親國戚,要麼是紫袍大臣,攏共一算,也就五六十人。

這五六十人,無論是李憲,亦或是皇帝都可一一認出,且入殿也僅僅是服喪,而非向君王彙報政務。

如此,自是沒有一一通報的必要,簡化了通報的繁瑣流程。

誰來了,誰沒來,皇帝都有數! 江昭點頭,垂手走了進去。

粗略一望,以大相公韓章爲首,已有不少臣子下拜。

張方平、章衡、吳中復、顧廷燁、王韶之流,都已入三品行列,屬於是有資格服喪三日的紫袍大臣。

此刻,文武大臣皆是垂首不言,作“哀悼”狀。

不過,哀悼歸哀悼,卻都並未哭泣。

自古以來,儒家都主張“喪禮主哀,亦貴節”,卻是禁制過度哭喪。

因此,文武百官僅需於特定時間哭喪即可,餘下時間都是著素服,以示默哀。

這會兒,還沒有宣佈正式哭喪,臣子自然是不哭。

當然,沒有臣子哭喪,並不代表沒有其他人哭喪。

百官以左,有著一道七尺偏門,通往耳房,不乏淡淡的哭泣聲。

八九不離十,應該就是先皇后高氏。

正向一角,擺著一道素制木幾,上陳少許待批文書,趙策英耷拉著頭,緊皺眉頭,一身素服,有種難言的頹喪之氣。

粗略瞥了一眼,江昭垂手,徑直向著第一排走去。

下拜,低聲嘆息,作垂喪狀,一氣呵成! 其後,不時有一兩位有資格哭喪的文武大臣,相繼入內伏拜。

不一會兒,已是巳時(七點鐘)。

太常寺卿手持文書,唱聲道:

“百官,哭——”

僅是一剎,文武百官,齊齊重叩三首,悲聲低哭,或是訴說皇子德行,以寄哀思,或是念誦悼詞,安撫靈魂。

一炷香過。

太常寺卿說道:

“百官,止哭——”

一眼,也即意味著“朝哭”結束。

於是乎,文武百官相繼起身,行禮告退。

所謂“朝夕”哭,便是一日哭兩次。

一般來說,除了巳時哭一次以外,酉時還得再哭喪一次。

因是皇子薨,三品以上的大臣僅需哭泣三日,也即六次即可;內閣大臣、樞密大臣哭五日,也即十次。

相較於要哭泣二十七日的國喪而言,關於皇子的哭喪還算是比較輕鬆。

江昭一禮,就要退下,一道聲音卻是傳來: “江卿。”

江昭一怔,擡頭望去。

正向一角,趙策英招了招手,一副呼喚的樣子。

江昭瞇了瞇眼睛,連忙走過去,持手一禮:“官家。”

“唉!”

趙策英抵著腦門,長長一嘆:“你說,朕一登基,就有了開疆拓土之功績,爲何祖宗不庇佑朕呢?兩歲的孩子,都能早夭?”

說著,一擺手,自有內官擡過來一根小凳子。

“坐。”趙策英嘆道。

君臣相對。

趙策英一臉唏噓,問道:“朕登基不足兩年,已是手握大權,懾服天下,更是有開疆拓土之功績。這樣的君王,史書上也算得上是中上吧?”

“官家之魄力,實屬罕見。”江昭附和道。

僅是幾息,他就知道了趙策英爲何單獨喊住他——訴苦! 以及,排遣心中對未來的擔憂! 近兩年以來,趙策英自登基起勢,掌權天下,可謂勢如破竹。

這一次,皇長子趙俊猛地夭折,著實是給了趙策英當頭一棒。

皇子夭折,這一幕實在太讓人熟悉。

先帝趙禎,就曾長時間面臨過皇嗣連連夭折、暮年無子的難題,最終無人繼承江山社稷,讓趙策英撿了漏。

誰承想,小皇子竟也是病重早逝? 無緣無故生病,無緣無故不治,無緣無故早夭。

這一景象,何似先帝? 這一來,趙策英心懷壯志的心中無疑是生起了些波瀾,平添幾分難言的憂慮。

其實,要是真論起來,單是長子薨,趙策英還不一定有此擔憂。

畢竟,他尚不足三十歲,絕對還會有孩子誕下,中宮皇后向氏,不就誕下了小皇子趙伸嘛? 但問題就在於,先帝也挺能生的,從青年生到壯年,足足三子十三女。

可最終結果,卻是夭折大半。

特別是皇子,盡皆夭折,無一人存活。

有著先帝這一先例一一夭折。趙策英無疑是擔心步入先帝的後塵,子嗣相繼夭折,孤苦伶仃。

未知的未來,總是讓人害怕! “可既如此,上天爲何讓俊兒早夭啊?”趙策英甚是煩躁。

既然是史書上都排得上中上的君王,那就說明是“有德”之人,有功績於蕓蕓衆生。

這樣的皇帝,老天爺不該保佑一二嗎?

“亦或是祖宗不認可朕?”趙策英急切道:“莫不是就因朕是太祖一脈,不爲祖宗認可,因而遭了祖宗的詛咒?”

趙策英著實是心中不解。

要知道,孩子早夭,無非就是兩種可能: 其一,先天有疾。

其二,後天患疾。

長子趙俊先天無疾,自然就是後天患疾而逝。

但是,患疾不應該是跟衣食住行有關嗎? 穿的差、吃的差、住的差、長途跋涉,方纔可能生病。

然而,就算是常規的書香門第,都是鮮少有孩子生病早夭的,更何況皇子? 所謂的早夭可能性大,那都是算上了小門小戶,以及平民百姓的孩子。

單就權貴子弟而論,早夭者也就十之一二。

因此,從理論上來講,皇子享受著最好的衣食住行,就該是健健康康的長大,一生無病無憂。

怎麼降生不久就突然患了病呢? 除非,祖宗不庇佑!

“這——”

江昭一詫,迴應道:“官家承先帝之厚望而登基,有千古一帝之姿,定是受太祖、太宗、真宗皇帝庇佑的君王。”

“或許,另有隱情呢?”江昭沉吟道。

以他的地位,一些“驚世駭俗”的話,已經有資格說出。

譬如,大周的皇宮有問題! 皇嗣早夭,無非兩種可能: 要麼宮鬥太狠,導致皇子死於婦人之手;要麼就是生活環境有問題。

恰好,關於北宋的皇子早夭問題,他還真就聽過一些說法。

其中最有道理的說法,非得“皇宮的建造有問題”這一說法莫屬。

就他近些年的所見來講,還真就是這樣!

宮殿常以鉛丹彩繪,顏色鮮豔且不易褪色。

宮殿長久失修,爲了掩蓋一些臭味,通常也會撒一些香料。

硃砂糊牆、鉛汞鋪地,香料遍天,最終導致小孩難活。

此外,後宮妃子也有可能長期使用含鉛化妝品。

小孩長期接觸,自然會患病。

其實,大周人已經意識到了鉛的危害,越是以鉛作化妝品,越是容易衰老。

不少書香門第的女子,都漸漸不在使用含鉛的化妝品。

可書香門第的女子放棄使用含鉛的化妝品,不代表後宮也放棄使用。

後宮爭寵太嚴重,越美越好,鉛的化妝效果上佳,自然就成了鉛化妝品的重災之地。

“嗯?”

“另有隱情?”

趙策英一怔,注目過去。

“歷來,皇子若無先天之疾,早夭無非兩種可能。”江昭伸出兩根手指,徐徐道:“其一,要麼宮鬥太狠,導致皇子死於婦人之手。”

“其二,皇子的生活環境有問題。”

趙策英凝眉,點了點頭。

“俊兒之疾,已有一年半載,非是後宮所爲。”

“況且,近半年都是養在東宮,婦人難動手腳。”趙策英沉吟著,望了一眼深宮,一臉鄭重的說道。

作爲一位性子強硬的實權君王,他對後宮的控制力度,一點也不見得比朝堂要低。

妃子偶爾爭寵,不足爲奇。

可要說敢對小皇子動手腳,那絕對不可能。

江昭點頭,他當然知道不是後宮的問題。

不過,有些話還是得引導著趙策英分析,不能“灌輸式”的傳達。

江昭沉吟著,點頭道:“那就有可能是環境問題。”

“皇宮有問題?”

趙策英有些意外,連忙道:“不知江卿,可有頭緒?”

關於小皇子的早夭,內外百司,說法不一。

若是太醫,就說小皇子身子骨差,藥石無醫。

若是御史,就說皇帝殺伐太狠,失了仁和,蒼天怪罪。

皇宮有問題! 這還是他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

歷代君王,都只想著入宮居住,可誰也沒想過皇宮究竟有沒有問題。

趙策英,自然也一樣。

“臣也僅僅是分析而已,並不確定是否真就是皇子的生活環境有問題。”

江昭一副思量狀,問道:“不知宮中,可有歷代先帝子嗣的文書記載?”

“要是歷代先帝的子嗣無論皇子、公主,盡皆早夭,那就說明是生活環境的問題。”

一般來說,公主不涉及皇位之爭,於宮鬥而言也沒什麼太大價值。

就存活率上講,公主絕對是要高上不少。

東漢、西漢、魏晉、唐,皆如此。

一旦公主也是“無差別”的早夭,那就肯定是環境出了問題。

“有。”

趙策英眼前一亮,連忙揮手,著人取來相關文書。

沒有誰比他更想知道皇子爲何患病。

先帝的例子,著實是讓人深深顧慮。

不一會兒,文書取來。

君臣二人,一點一點的查閱起來。

越看,越是心驚。

太祖皇帝四子六女,有二子四女早夭,約莫六成夭折。

太宗皇帝九子七女,有一子四女早夭,約莫三成夭折。

真宗皇帝六子二女,有五子二女早夭,皇子僅餘先帝一人,公主更是一女不存,近乎九成夭折。

先帝趙禎三子十三女,有三子九女早夭,皇子無一存活,近乎八成夭折。

論起夭折率,可謂相當駭人。

要知道,漢代皇子夭折率不足四成,唐代皇子夭折率不足三成。

大周,都特麼快奔八成了! 關鍵,漢代還算上了“東漢幼兒園”,唐代算上了“唐末”呢!

最關鍵就在於. “公主、皇子,都早夭,果真是皇宮有問題!”趙策英望著記載,身形一震。

大周的皇嗣早夭,並不單一侷限於皇子,就連公主,也早夭不少。

並且,從皇子與公主的夭折率上講,幾乎差不了多少。

也就是說,都是“平等”的夭折。

那就肯定不是宮鬥問題,而是宮殿有問題。

趙策英連連點頭。

相比起太醫、御史的推脫怪責之言,“皇宮有問題”這一說法無疑更具備可靠性。

這一說法,也能解釋爲何大周皇嗣病故的概率比漢、唐更大。

關鍵,這種說法是他一手推出來的結果。

“江卿以爲,皇宮何處有問題?”趙策英撫了撫臉上的汗,長呼一口氣。

既然知道哪裡有問題,那就好辦!

“硃砂糊牆、鉛汞鋪地。”江昭持手一禮,平靜道。

“硃砂、鉛、汞?”

趙策英一震,眉頭凝了起來。

鉛有害一事,尚未有典籍記載。

不過,以鉛爲化妝品易老,以及鑄造鐵鉛錢的工匠幾乎沒有善終者,還是讓人們漸漸察覺到鉛的危害。

水銀有害,則是唐代就有記載。

至於硃砂有害與否,主要分爲兩個派系,一派認爲無毒,一派認爲有毒,尚且沒有定論。

“朕要重修皇宮。”趙策英嚴肅道。

硃砂、鉛、汞,這可都是宮中相當常見的東西。

鉛、汞有害,自是不必多說。

硃砂有毒與否,也是存在爭議的東西。

既然存在爭議,那就更不能送入宮中,萬一有害呢? “重修?”江昭一驚。

這得耗費多少錢啊?

“重修。”趙策英重重道。

硃砂、鉛、汞,幾乎是遍佈皇宮,要想不受其侵擾,唯有重修。

“沒錢吧?”江昭含蓄道。

趙策英一滯,大手揮道:“那就暫時翻修。”

“變了法,朕就重修!”

(本章完)

第78章 誰贏,他們幫誰!第120章 誰爲好聖孫?第12章 插釵議親!第48章 小閣老?第225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參知政事,文淵閣大學士,入閣總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12章 插釵議親!第48章 小閣老?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218章 廢后之舉,齊衡的質問!第120章 誰爲好聖孫?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士之名!(3k)第13章 華蘭!第88章 論功行賞!第110章 議和!(3k)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風寒!第74章 好聖孫,旺三代!第15章 科舉!第108章 熙河現狀第25章 三蘇佳話,文曲星扎堆!第163章 事成之後,許你五品官位!第177章 恩科及封賞!第178章 恩科!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107章 班底成員!第155章 無疾而終是好事!第62章 趙宗全與趙策英!第31章 官字兩張口!(4k)第215章 江閣老“仁義”,陛下“聖明”!第147章 捉姦!第161章 入土爲安!第26章 金殿傳臚,爲天下進士之首第43章 秒了!(4k)第123章 侯府爭端!(月票加更1)第102章 宴畢,吐蕃王崩!第140章 奸臣已經自己跳出來了!第224章 火燒欽差,代帝巡天,便宜行事!楊武案引起的連鎖反應!第137章 傳道授課!第95章 宴飲,誥命!第171章 爾等,還敢說不是迫害太皇太后?第201章 一門兩閣老!第138章 淮南水患!第174章 世宗大餅!第174章 世宗大餅!第1章 【淮南麒麟】調整一下作息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63章 相識趙宗全!第55章 沾了光的盛紘!第56章 盛氏入京!(4k)第72章 一門兩榜眼!(3k)第75章 轉運司,不是轉運使一人的轉運司!第213章 內閣來了個新人!(4k)第222章 搬出太廟!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士之名!(3k)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170章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第228章 天下震動!第10章 姻緣?第77章 那他官居轉運副使,豈非就連我也要聽他的?第110章 議和!(3k)第98章 拜訪盛氏 嘉佑七子!(二合一)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75章 轉運司,不是轉運使一人的轉運司!第100章 皇莊事畢!第201章 一門兩閣老!第84章 建軍!第40章 宰輔大相公的拉偏架!第219章 各方反應!王老太太:看我縱橫謀劃!第228章 天下震動!第177章 恩科及封賞!第70章 老師韓章,百官之首!(二合一)第86章 誓師,假圍!第175章 高宗皇帝!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8章 遊歷觀政!第214章 你也配跟我侈談爲國?第105章 宗室反應!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第101章 喬遷宴!第22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4k)第168章 江卿,你怎麼還沒抵京啊?第63章 相識趙宗全!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85章 出兵!第183章 恩科主考官!第110章 議和!(3k)第28章 求助!第81章 鴻門設宴,司馬光認罪!第137章 傳道授課!第116章 門生故吏!(求追讀)第47章 韓章入閣!(4k)第158章 蘇洵病逝!第199章 啓奏陛下,熙河大捷!(月票加更2)第114章 宗室評價!第150章 通姦事畢!
第78章 誰贏,他們幫誰!第120章 誰爲好聖孫?第12章 插釵議親!第48章 小閣老?第225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參知政事,文淵閣大學士,入閣總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第4章 聖人的書,若是辦事,則百無一用!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12章 插釵議親!第48章 小閣老?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218章 廢后之舉,齊衡的質問!第120章 誰爲好聖孫?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士之名!(3k)第13章 華蘭!第88章 論功行賞!第110章 議和!(3k)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風寒!第74章 好聖孫,旺三代!第15章 科舉!第108章 熙河現狀第25章 三蘇佳話,文曲星扎堆!第163章 事成之後,許你五品官位!第177章 恩科及封賞!第178章 恩科!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107章 班底成員!第155章 無疾而終是好事!第62章 趙宗全與趙策英!第31章 官字兩張口!(4k)第215章 江閣老“仁義”,陛下“聖明”!第147章 捉姦!第161章 入土爲安!第26章 金殿傳臚,爲天下進士之首第43章 秒了!(4k)第123章 侯府爭端!(月票加更1)第102章 宴畢,吐蕃王崩!第140章 奸臣已經自己跳出來了!第224章 火燒欽差,代帝巡天,便宜行事!楊武案引起的連鎖反應!第137章 傳道授課!第95章 宴飲,誥命!第171章 爾等,還敢說不是迫害太皇太后?第201章 一門兩閣老!第138章 淮南水患!第174章 世宗大餅!第174章 世宗大餅!第1章 【淮南麒麟】調整一下作息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63章 相識趙宗全!第55章 沾了光的盛紘!第56章 盛氏入京!(4k)第72章 一門兩榜眼!(3k)第75章 轉運司,不是轉運使一人的轉運司!第213章 內閣來了個新人!(4k)第222章 搬出太廟!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士之名!(3k)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170章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第228章 天下震動!第10章 姻緣?第77章 那他官居轉運副使,豈非就連我也要聽他的?第110章 議和!(3k)第98章 拜訪盛氏 嘉佑七子!(二合一)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75章 轉運司,不是轉運使一人的轉運司!第100章 皇莊事畢!第201章 一門兩閣老!第84章 建軍!第40章 宰輔大相公的拉偏架!第219章 各方反應!王老太太:看我縱橫謀劃!第228章 天下震動!第177章 恩科及封賞!第70章 老師韓章,百官之首!(二合一)第86章 誓師,假圍!第175章 高宗皇帝!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8章 遊歷觀政!第214章 你也配跟我侈談爲國?第105章 宗室反應!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第101章 喬遷宴!第22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4k)第168章 江卿,你怎麼還沒抵京啊?第63章 相識趙宗全!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85章 出兵!第183章 恩科主考官!第110章 議和!(3k)第28章 求助!第81章 鴻門設宴,司馬光認罪!第137章 傳道授課!第116章 門生故吏!(求追讀)第47章 韓章入閣!(4k)第158章 蘇洵病逝!第199章 啓奏陛下,熙河大捷!(月票加更2)第114章 宗室評價!第150章 通姦事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泰宁县| 绥中县| 泽库县| 忻城县| 宁强县| 荥经县| 遵义县| 神木县| 阿拉善左旗| 大姚县| 肃宁县| 翼城县| 南平市| 巴彦淖尔市| 建宁县| 禹州市| 扎赉特旗| 建昌县| 温宿县| 永胜县| 沾化县| 大理市| 德州市| 彭州市| 上杭县| 修文县| 通辽市| 巢湖市| 保定市| 京山县| 凤山县| 贡觉县| 榆林市| 崇义县| 抚远县| 文水县| 平罗县| 崇义县| 西贡区| 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