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那他官居轉運副使,豈非就連我也要聽他的? 轉運使廳。
江昭微瞇著眼睛。
架空!
陌生的詞!
要是一般人,單獨一人摸索官場規則,或許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應對架空。
可惜,他的老師是韓章。
天底下,要論哪一位宰輔大相公,最有架空他人的經驗,韓章絕對是當仁不讓。
慶曆新政時期,韓章就曾通過“舉薦”等操作,將張方平、王堯臣等人一一納入麾下。
通過這些官員,逐步替代了宰輔大相公章得象的人。
一篇慶曆聖德詩,成功將新政包裝成“救時之策”,操縱輿論,試圖架空百官之首。
慶曆四年,韓、範於“水洛城修築”一事上產生分歧,韓章乾脆拉一波、打一波,聯合文彥博、狄青反手打壓范仲淹,併成功削弱了范仲淹的權勢,順帶把章得象塑造成“無法調和矛盾”的無能宰相。
一箭雙鵰! 這位的架空本事,可不是一般的厲害。
作爲學生,江昭也學了些皮毛。
不但學了正手——架空他人,也學了反手——防止架空! 架空一事,論及流程,無非權力孤立與輿論操縱。
權力孤立,也即拉一波,打一波。
通過一定程度的權力爭奪,讓主官手中掌握的權力不及副官,並打壓主官信重的人,拉攏意志搖擺不定的人,聯合手底下的官員,逐步孤立主官。
如此,主官拉漸漸失去對底下的信息來源,最終無人可用,甚至做出錯誤決策。
一旦主官做出錯誤決策,就可趁機制造一些大事件,讓主官威望大降,塑造主官“無能平庸”的輿論。
簡單的小連招,樸素而實用。
下到小官小吏的爭鬥,上到內閣大學士架空百官之首,都是這樣的路數。
當然,官位一高,就得考量“裁判”的存在,也即君王的意志。
反架空,其實也是一樣的流程。
反架空,目的是奪權,實際上就是主官反過來架空副官。
拉一波,打一波,逐步替代副官的人,漸漸奪權,結合輿論,一擊致命。
主官與副官,一向是一者強,一者弱。
就連代表著臣子權勢巔峰的內閣大學士與宰輔大相公,也都存在架空的操作。
架空與反架空,一招兩面,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非常樸素!
江昭負手而立,舉目向外望去。
不過,這司馬光架空他幹嘛?
他就下來鍍個金,積攢掌權經歷而已。
並且,自爲官以來,他是首次出京,素來與司馬光沒有任何交集啊! 江昭沉吟了一會兒,招手道:“禾生,讓兩位轉運判官過來。”
禾生點頭,往外走去。
江昭負手踱步走動。
司馬光特意示威,肯定是有所求。
否則,也不必大費周章。
既然是有所求,那就得說出來。
轉運司四位核心官員,轉運使與轉運副使主決策,兩位判官主施行。
司馬光敢架空示威,起碼兩位判官都得是他的人。
轉運司有沒有可能存在偏向於中立的官員呢? 有,但肯定不會是兩位判官。
不出半柱香的時間,兩位五十餘歲的官員走了進來。
“下官劉平,見過大人。”
“下官陳辛,見過大人。”
“坐吧。”江昭罷了罷手。
“本官初來乍到,就遭受司馬副使示威,心中不解,讓兩位過來,卻是爲了一究原由。”
江昭望向兩人,淡淡說道:“轉運司負責一路財政之事,事關幾百萬黎民生計。主官與副使要是有什麼誤會,還是說清了爲好。”
直抒胸臆,根本沒有什麼彎彎繞繞。
司馬光的架空,江昭僅是自覺有些棘手,但並非不能解決。
特意喊兩位轉運判官過來,無非是兩個目的。
一則,讓兩人傳達信息。
要是真有什麼誤會,他尚未正式動手,還是可以給司馬光一個悔悟的機會。
主使與副使談和,他就可慢慢替換掉一些官員,輕鬆掌權。
司馬光示威的事情,他可以不較真。
新來的主官是一位好主官,副使也仍是一位好副使,兩者仍然可以合作三年,相識一場。
當然,這種近乎“勸降”的結果,無疑會讓司馬光手中的權勢遭到大幅度的擠壓。
二則,也是真心想要知道司馬光爲什麼針對他,純粹的好奇緣由。
劉平、陳辛二人相視一眼。
劉平眼珠微動,出聲道:“大人,司馬大人此舉,實則是心有怨言。”
怨言?
江昭望過去,示意繼續說。
wωω⊙ т tκa n⊙ ¢O “本來,司馬大人受了某位閣老的舉薦,有望擢升爲陝西路轉運使一職。然而,運氣不佳,讓大人捷足登先。”
“其後,那位閣老又一次舉薦司馬大人入京任職館閣校勘。結果,也未曾如意。”劉平如實說道。
江昭眉目微皺。
怪不得! 御書房一敘,龐籍特意看了他兩眼。
臨行,又遇到了王安石。
也就是說,司馬光運氣不好,要擢升轉運使,結果履歷、背景不如他,蘿蔔坑沒有成功。
並且,他定下轉運使一職的時間,也相對早於龐籍的舉薦時間。
舉薦轉運使失敗,龐籍又特意舉薦了館閣校勘一職,希望讓司馬光積累聲望。
好巧不巧,兩度拒絕館閣校勘一職的王安石,破天荒的選擇了答應。
結果自然也沒成。
兩次謀劃都沒成,司馬光也唯有繼續任職“轉運副使”。
十一年沒有什麼進步,積累的焦躁,足以讓人爲之瘋狂。
內閣大學士連續兩次舉薦失敗,讓司馬光根本望不見什麼擢升的希望。
司馬光再也忍受不住,爲了進步,卻是決定鋌而走險。
特意示威,行架空之舉,則是爲了逼他走。
一旦逼走了他,內閣大學士龐籍定然傾力舉薦司馬光。
一向沒什麼關注度的司馬光,也定然迎來龐系的關注。
畢竟,挫敗江子川,註定是難得的成就。
如今,江昭的老師韓章自然毫無疑問是最有權勢的臣子。
但也並非是沒有敵手。
方纔登頂宰輔大相公之位,韓章的權勢其實並沒有到他一生的巔峰期。
韓章權勢的巔峰期,應是新君登基、太后垂簾聽政的時期。
彼時,太后一介女流,威望和權勢都不足;新帝初登皇位,沒有根基,兩者權勢都不及權勢十足的百官之首。
太后與新君難以鎮壓百官,百官之首的權勢得到無限放大。
那段時間,韓章一定程度上甚至都無需顧忌其餘文官的意見,他纔是天底下最有權勢的人。
不過,就現階段而言,韓章僅是最有權勢的臣子,上頭還有個皇帝。
皇帝的存在,讓韓章的權勢擴張並不快。
內閣也有五位大學士制衡於他。
韓章要做一些事情,也得顧忌規矩。
江昭要是受到挫敗,肯定是不會遭貶。
不過,轉運使的官位空了出來,司馬光卻是就此有了往上擢升的機會,這就是司馬光要的結果。
若是要憑空調走司馬光,龐籍一系肯定會爲司馬光適當爭取補償。
不過,現階段的補償又是一回事,補償以後的清又是一回事。
補償與清算,並不矛盾。
無論是江昭被迫走人,亦或是司馬光調走,都是司馬光可接受的結果。
司馬光就想進步! 當然,要是輸給了江昭,那又是另一回事。
肯定賊慘!
饒是如此,長時間沒有進步的司馬光,也願意一賭。
Wшw?ttκa n?¢O
江昭暗自搖頭。
“司馬副使,爲官倒也算是強勢。”江昭淡淡的評價了一句。
轉運判官劉平點頭道:“江大人言之有理。司馬大人爲官的確相對有些強勢。
過往州縣任職,若司馬大人是同知,則同知爲一州主官。若司馬大人爲知州,則知州爲一州主官。
司馬大人習慣了強勢處事,強硬了些也實屬正常。”
“呵!”
江昭搖了搖頭:“那他官居轉運副使,豈非就連我也要聽他的?”
劉平一怔,不知該怎麼答。
就在他不知作何答的時候,江昭罷了罷手,一副不在意的樣子:“司馬君實,真是個妙人啊!”
“你二人且下去吧!”江昭一笑,沒有再說話的意思。
“下官告退。”劉平、陳辛二人相繼離開。
江昭舉目往外望了兩眼。
司馬光架空一事,他有兩個解法。
一,鬥。
宦海沉浮,政鬥就是家常便飯。
涉及架空,也可以適當鍛鍊反架空的能力。
二、舉薦司馬光。
司馬光的目的就是擢升,舉薦了司馬光,領頭人一走,架空自解。
相比起韓章出面調走司馬光,這種舉薦的方式要體面不少。
不過,這一來也就讓司馬光達成了擢升的目的。
幾乎是片刻的時間,江昭就做出了決定。
鬥! 天底下,哪有舉薦一個前腳要架空自己的人的做法? 況且,哪怕涉及轉運使一職,也是他先受到的舉薦。
一月初,他的官位就已經定下。
龐籍信息不靈敏,三月才舉薦的司馬光。
司馬光是後來者,又是技不如人。
既然行了架空之舉,他也沒必要客氣什麼。
江昭回首:“禾生,你持我令牌,且去安撫司,領來近三年陝西路任職的新晉進士名單。”
近三年的時間,合計兩場春闈,嘉佑二年的科舉進士算是他的“同年”,嘉佑五年則是有他擔任考官。
這兩屆的考生都尚未掌權,爲官時間也不久,可以說是“身份清白”。
“是。”禾生應聲出去。
江昭雙手揹負,眼中漸漸嚴肅起來。
敢架空他?
司馬光選錯了人!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
殺雞儆猴,也是一樣的效果。
他來陝西路,既是鍍金,也是要幹實事。
無威而不立,要是連司馬光都鎮不住,怎麼鎮得住陝西的三府兩監兩軍二十四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