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3章 事成之後,許你五品官位!

第163章

事成之後,許你五品官位! 金禾鋪野,稻香盈野。

稻田上,農戶揹著竹簍,手持鐮刀。

一揮,便是一把水稻。

“呼!”

手捧一束金黃的稻子,江昭搓了搓,呼氣一吹。

“二,四,六”

“兩百一十三!”

拈起一粒放入口中,認真咀嚼品味。

不料 “嗯?”

江昭一詫,有些不信邪,一次性拈了兩粒入口。

兩粒入口咀嚼,江昭眉心微皺:“怪不得士人以貶低爲主。”

“此稻爲交趾蠻夷傳入,粒小香薄,炊之不沾,食之少味,甚至有些許微澀。文人墨客,自是不屑於食之。”

說話之人,頭佩折上巾,蓄有長鬚,著右衽斜襟大袖綠袍,約莫四五十歲的樣子。

此人,卻是本地主官,從七品的江都縣令,賀真。

除了縣令以外,尚有一些著綠袍,亦或是無官袍的小官小吏,皆是面掛笑容,亦步亦趨。

“文人墨客,誰人不是資產頗豐,富有田地?”

江昭搖頭微嘆:“如此,自是不屑食之。”

縣令賀真附和的點點頭:“先帝登基,此稻便傳入了福建路,但並未受到重視。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江淮、兩浙一帶水田不登,恰好此稻耐旱、早熟,爲了賑濟救災,方纔推廣種植。

然而,此稻口味實在不佳,不受文人與百姓認可,旱災一過,便又改爲種植粳稻。即便先帝手書占城稻頌,也無濟於事。

時至今日,也僅僅是淮南、兩浙一帶有些許種植,並非是沒有緣由。”

占城稻的優勢,一目瞭然。

生長週期短、耐瘠、耐旱、耐澇!

占城稻和粳稻,農作規律並不一樣。

粳稻的生長週期爲一百八十天,一般是三月播種,九月收割,十月銜接冬小麥,次年五月收割。

兩次收割,合一年零兩個月。

這就導致梗稻與小麥的組合,週期超過了一年。

繼續農作,基本上就得熬到八月種植大豆,並於十月收割,再熬到次年三月種植粳米。

如此,實現兩年收割一次梗米、一次小麥、一次大豆的“養地輪作”模式。

或者,乾脆就是三月種植梗米,九月收割,十月銜接粟、黍、蕎麥這樣的雜糧。

雜糧生長期僅僅兩月左右,且耐寒,可於十二月收割。

這一來,就是一年週期內的農作,兩年可收割兩次梗米,兩次雜糧。

反觀占城稻,江淮一帶不足一百天就可收割,從五月到十末月,可實現兩次收割,其後銜接冬小麥,次年五月收割。

這一套流程,理論上可做到一年三熟。

當然,這是理論結果。

實際上,一些農戶考慮到農作效益,可能更傾向於讓小麥有更多的肥力供給生長。

如此,就可能特意騰出一百天的時間,養一養土地的肥力,從而讓小麥更好生長,希冀小麥豐收。

這一來,便是一年兩熟,也即“稻麥兩熟”。

兩年可收割兩次稻米,兩次麥子。

從產量上講,單一一株占城稻不如粳米,但奈何生長週期短。

種植粳米,兩年可收割兩次梗米,兩次雜糧,亦或是一次梗米、一次小麥、一次大豆。

種植占城稻,兩年可收割兩次稻米,兩次麥子。

一畝粳米和占城稻的產量可能相差百十斤,但小麥和雜糧的產量可是差了不止一點半點。

兩次小麥的收成,足以彌補起稻米產量的差距。

從長時間的農作產量上講,絕對是占城稻佔優。

更何況,占城稻還耐旱、耐澇,耐瘠,不受季節影響! 所謂“旱不求水,潦不廢耕”,說的就是占城稻。

不怕旱,不怕水,還不挑土地,自是無可置疑的賑災救命稻。

當然,缺點也是一目瞭然。

不好吃! 這可不是小缺點。

事實上,這個缺點非常影響占城稻的傳播。

不好吃,意味著不爲社會所認可,市場賣不出價錢。

一石粳米,五百到七百文。

一石占城稻,一百到一百五十文。

差了三倍以上! 占城稻,根本賣不出價錢。

此外,種植粳米時附帶的豆子,也比小麥更貴。

收成好,並不意味著能賣高價。

這些差距,足以讓豪紳、農戶選擇種植粳米。

江昭擺擺手,微嘆一聲。

占城稻優點不少,什麼口感不好影響推廣,都不是真正的緣由。

真的的緣由是政策問題!

Wшw? тTk an? C○

先帝推廣占城稻,幾乎都是口頭鼓勵,鮮少有真正的政策獎勵。

鼓勵是鼓勵,生活是生活。

如此,自是沒什麼人種植。

先帝推廣占城稻不久,就駕崩而亡。

官家登基,甚至連口頭鼓勵都鮮少,政策支持更是聞所未聞。

從上到下不支持種植占城稻,此稻還能在淮南、兩浙一帶種植,已經是非常難得。

“治理江山社稷,不單得考慮權貴士人,也得考慮平民百姓。”

江昭拾起稻子,緩緩道:“炊之不沾,食之少味,都無關緊要。”

說著,他望向縣令:“真正的平民百姓,追求的是果腹,而非食之有味。”

“這稻子,唯一的缺點是吃起來微微澀口。”

稻桿傳過去,縣令連忙雙手捧住。

江昭緩緩問道:“賀縣令頗爲了解農物?”

自齊衰以來,他實在沒什麼事幹,不時讀一讀書籍,或是教導兒子讀書,偶爾下田瞭解百姓農作事宜。

賀真有意奉承,凡是涉及農作,幾乎都是緊緊相隨。

關鍵,他問的農作問題,賀縣令能答上來九成,這就很難得。

“下官是耕讀傳家出身。”賀真心頭一顫,意識到什麼,連忙答道:“三十畝薄田,養活六口人,直到下官考上秀才,承了幾位富商的資助,方纔好轉起來。”

江昭瞭然。

養活一個成年人,起碼得五六畝田。

三十畝田養活六口人,即便可能有幾個是小孩,估摸著也僅僅是有機會活命的程度。

這樣的耕讀之家,絕對是親身勞作過相當一段時間。

怪不得! “可知育苗之事?”江昭問道。

“取稻種,擇穂大的種下,草木灰覆蓋防蟲害,幾年往復,稻子就能高產。”賀真恭謹答道。

“試著育苗吧。”

江昭罕有的承諾道:“若你能去除占城稻的澀味,本官起碼保你五品榮休。”

幾乎是肉眼可見,賀真的臉紅了起來。

“謹遵江公教誨!”賀真激動道。

對於絕大多數官員而言,五品無疑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

一旦穿上紅袍,就可以算是在宦海登堂入室。

反之,就是純粹的炮灰。

江昭點點頭。

這占城稻,絕對是戰略級別的東西。

既然是政策問題,那就有機會解決。

什麼口感不好,那都是空話。

吃飽飯,纔是最重要的! 果腹,偶爾能吃飽幾頓飯,就是平民百姓最大的追求。

瞥了一眼稻桿,江昭從袖中掏出一塊令牌,上刻“江”字。

“謝過江公。”賀真連忙道謝。

“安心育苗吧。”

育苗一事,起碼得一二十代稻種更迭纔能有些許成效。

一二十代,也就是差不多十年左右。

他,江昭,熬得起!

(本章完)

第131章 逆天陣容!(月票加更3)有點卡文,以及關於月票加更問題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第146章 顧二入京,墨蘭行動!第82章 上《平戎策》第27章 衣錦還鄉!第21章 會元!第131章 逆天陣容!(月票加更3)第161章 入土爲安!第122章 我,顧廷燁,回來了!第146章 顧二入京,墨蘭行動!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第76章 大人叫爾等都落座,沒聽見嗎?第7章 麒麟才子,淮左江郎!(4k)第32章 盛華蘭的嫁妝!第91章 盛家衆生相!第73章 皇帝的擔憂!第68章 康王氏名聲惡臭!第84章 建軍!第97章 各方反應!第82章 上《平戎策》第13章 華蘭!第211章 以子川之才,朕之韜略,何愁不能幹上一番事業?(二合一)第140章 奸臣已經自己跳出來了!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118章 科考衆生相!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205章 二五仔,還是殺了爲妙!(加更3)第195章 皇帝輟朝!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85章 出兵!第203章 傳揚天下!第110章 議和!(3k)第105章 宗室反應!第66章 康姨母!(二合一)第145章 盛家衆生相!第88章 論功行賞!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122章 我,顧廷燁,回來了!第38章 兗王與邕王第149章 偶感風寒or落水!第109章 趙策英有意建功立業!第32章 盛華蘭的嫁妝!第168章 江卿,你怎麼還沒抵京啊?第74章 好聖孫,旺三代!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士之名!(3k)第197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4k)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士之名!(3k)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29章 顧廷燁的窘境!(爲大家加更)第30章 顧廷燁!(4k)第23章 再度揚名!(4k)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92章 跨馬遊街!第213章 內閣來了個新人!(4k)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157章 祁同偉?不,宋懷!第147章 捉姦!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風寒!第188章 邊疆,閣老!第62章 趙宗全與趙策英!第64章 爲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第48章 小閣老?第108章 熙河現狀第57章 常朝逼宮!(4k)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12章 插釵議親!第29章 顧廷燁的窘境!(爲大家加更)第98章 拜訪盛氏 嘉佑七子!(二合一)第58章 秘密立儲法!(5k)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98章 拜訪盛氏 嘉佑七子!(二合一)第97章 各方反應!第8章 遊歷觀政!第205章 二五仔,還是殺了爲妙!(加更3)第98章 拜訪盛氏 嘉佑七子!(二合一)第188章 邊疆,閣老!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164章 託孤!第158章 蘇洵病逝!第203章 傳揚天下!第51章 貴婦衆生相!第168章 江卿,你怎麼還沒抵京啊?第54章 或許可以發一發皇帝財?第213章 內閣來了個新人!(4k)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192章 第二個弟子!神臂弩!(3k大章)第147章 捉姦!第178章 恩科!第228章 天下震動!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103章 君王問策!第139章 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4k二合一)第102章 宴畢,吐蕃王崩!第21章 會元!第94章 封賞之事!第165章 皇帝崩!
第131章 逆天陣容!(月票加更3)有點卡文,以及關於月票加更問題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第146章 顧二入京,墨蘭行動!第82章 上《平戎策》第27章 衣錦還鄉!第21章 會元!第131章 逆天陣容!(月票加更3)第161章 入土爲安!第122章 我,顧廷燁,回來了!第146章 顧二入京,墨蘭行動!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第76章 大人叫爾等都落座,沒聽見嗎?第7章 麒麟才子,淮左江郎!(4k)第32章 盛華蘭的嫁妝!第91章 盛家衆生相!第73章 皇帝的擔憂!第68章 康王氏名聲惡臭!第84章 建軍!第97章 各方反應!第82章 上《平戎策》第13章 華蘭!第211章 以子川之才,朕之韜略,何愁不能幹上一番事業?(二合一)第140章 奸臣已經自己跳出來了!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118章 科考衆生相!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205章 二五仔,還是殺了爲妙!(加更3)第195章 皇帝輟朝!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85章 出兵!第203章 傳揚天下!第110章 議和!(3k)第105章 宗室反應!第66章 康姨母!(二合一)第145章 盛家衆生相!第88章 論功行賞!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122章 我,顧廷燁,回來了!第38章 兗王與邕王第149章 偶感風寒or落水!第109章 趙策英有意建功立業!第32章 盛華蘭的嫁妝!第168章 江卿,你怎麼還沒抵京啊?第74章 好聖孫,旺三代!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士之名!(3k)第197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4k)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士之名!(3k)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29章 顧廷燁的窘境!(爲大家加更)第30章 顧廷燁!(4k)第23章 再度揚名!(4k)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92章 跨馬遊街!第213章 內閣來了個新人!(4k)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157章 祁同偉?不,宋懷!第147章 捉姦!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風寒!第188章 邊疆,閣老!第62章 趙宗全與趙策英!第64章 爲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第48章 小閣老?第108章 熙河現狀第57章 常朝逼宮!(4k)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12章 插釵議親!第29章 顧廷燁的窘境!(爲大家加更)第98章 拜訪盛氏 嘉佑七子!(二合一)第58章 秘密立儲法!(5k)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98章 拜訪盛氏 嘉佑七子!(二合一)第97章 各方反應!第8章 遊歷觀政!第205章 二五仔,還是殺了爲妙!(加更3)第98章 拜訪盛氏 嘉佑七子!(二合一)第188章 邊疆,閣老!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164章 託孤!第158章 蘇洵病逝!第203章 傳揚天下!第51章 貴婦衆生相!第168章 江卿,你怎麼還沒抵京啊?第54章 或許可以發一發皇帝財?第213章 內閣來了個新人!(4k)第173章 先帝諡號!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192章 第二個弟子!神臂弩!(3k大章)第147章 捉姦!第178章 恩科!第228章 天下震動!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103章 君王問策!第139章 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4k二合一)第102章 宴畢,吐蕃王崩!第21章 會元!第94章 封賞之事!第165章 皇帝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开远市| 中山市| 麻江县| 芦山县| 班戈县| 潜山县| 阿巴嘎旗| 沙河市| 始兴县| 阿瓦提县| 墨竹工卡县| 杭州市| 五常市| 卢氏县| 交口县| 井研县| 临沂市| 乌拉特后旗| 衡南县| 叙永县| 土默特左旗| 陇南市| 诸暨市| 西城区| 资源县| 芒康县| 柳林县| 高安市| 墨脱县| 左云县| 赤水市| 历史| 金山区| 拜泉县| 贵定县| 富民县| 吴江市| 义乌市| 泗阳县| 洪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