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6章 帝后失和,廢后前兆!

第216章

帝后失和,廢后前兆! 熙豐元年,三月初。

暮色四合,日落西山。

御書房。

書案之上,唯餘一道奏疏未曾批示。

趙策英呼了口氣,伸手拾起。

【臣同籤樞密院事顧廷燁,稽首上言:

伏睹陛下臨御以來,內(nèi)修政理,外拓疆域,綱紀(jì)昭明,兆民安康。

然京畿宿衛(wèi)之責(zé)重大,非幹練將領(lǐng)而不可統(tǒng)轄。禹州巡檢沈從興,性沉毅,有勇略,嚴(yán)於律己,素以忠謹(jǐn)自守,深究攻防之道。其勤勉之心,赤誠可鑑。

京畿安穩(wěn),責(zé)任非輕。若授其職,一可彰陛下識人之明,不拘親疏而任賢能;二可安定朝廷根基,穩(wěn)固京畿。

臣愚以爲(wèi),沈從興可授武職,伏請陛下聖斷,降旨冊封,以安邦國。

臣無任惶恐激切之至,謹(jǐn)具本上聞。】

百餘字的奏疏,爲(wèi)拓邊功臣顧廷燁上奏。

究其細(xì)則,就是要舉薦沈從興。

以往,顧廷燁與沈從興素不相識,自然不會無端上奏。

此次上奏,主要就是得了皇帝的授意。

爲(wèi)的,就是走一走流程。

爲(wèi)了承繼皇位,趙策英已經(jīng)過繼給先帝爲(wèi)孫。

這也就使得,從宗法禮制上講,沈從興並非國舅。

甚至,趙策英都不能在公開場合稱呼沈從興爲(wèi)“舅舅”。

官方文書,也是以“舒王姻親”爲(wèi)代稱,而非“皇帝舅舅”,亦或是“國舅”。

並非國舅,任職過程自然要與常規(guī)官員一致。

要麼立下功績,從而擢升。

要麼受人舉薦,一步登天。

此刻,顧廷燁的一封奏疏,走的就是舉薦的路子。

僅是望了兩眼,趙策英就執(zhí)筆落墨,書就道: 【授威北將軍,紫袍銀帶。】

御前侍衛(wèi)的統(tǒng)領(lǐng),無需領(lǐng)兵本事,需要的是忠誠。

舅舅沈從興,就是這麼一個定位。

一日的奏疏閱畢,硃筆懸架,趙策英伸了伸懶腰,長舒一口氣。

手握大權(quán)的日子,真爽啊! 自從熙豐拓邊以來,施恩了不少勳貴,手中漸掌兵權(quán),歐陽修、呂公著之政鬥,更是讓他施恩於不少文臣,拉攏了不少人心。

在江卿的輔佐之下,不到一年的時間,可謂文武濟(jì)濟(jì),一片生機(jī)盎然、勃勃復(fù)甦之象。

日子,真是越來越舒心。

司禮掌印太監(jiān)李憲上前一步,恭聲道:“官家,敬事房的人奉旨呈上了膳牌,萬望官家過目。”

膳牌,也即刻著嬪妃名字的牌子。

要是嬪妃太過於讓人眼花繚亂,難以抉擇,皇帝就可能通過“翻牌子”決定臨幸於誰。

“行吧。”趙策英點頭。

登基之初,妃嬪尚少。

一些貌美、腰細(xì)、豐潤、性子好的妃嬪,自是相當(dāng)出挑,讓人一下子就有了不淺的印象。

彼時,自是以“專門指定”爲(wèi)主,鮮少存在翻牌子。

可時間一長,後宮漸盈,特點越來越“模糊”。

即便是臨幸了一次,可能也根本記不住名字。

特別是自十月以來,常朝罷去,皇后失寵,後宮可謂一片“生機(jī)勃勃”。

短短百天時間,四妃、九嬪、婕妤、美人、才人,已有足足四五十人。

這如何讓人記得住名字?

如此,除了專門指定臨幸於誰以外,偶爾也得翻一翻牌子。

李憲一禮,自有小太監(jiān)捧著尺許盤子,俯首待命。

“向貴妃的安胎藥,可有讓尚藥局定時熬製?”

趙策英一邊起身,一邊問道。

“都安排了下去。”李憲連忙道。

“昨日未翻牌子,朕本有意臨幸於她。誰承想,竟是肚子有了動靜,無法侍寢。”

趙策英面上一笑:“不愧是向敏中的曾孫女,名門貴女,自有福氣。”

向敏中,也即真宗時期的一位內(nèi)閣大學(xué)士。

不過,因是汴京人士,即便入閣拜相,也實在是難以形成“郡望”之勢。

其子一代、孫一代,爲(wèi)了維持富貴,不乏與郡主、縣主聯(lián)姻者。

幾十年過去,肯定落魄了不少。

可即便如此,也算是一等一的書香名門。

貴妃向氏,自幼受著名門貴女的教育,教養(yǎng)自是一等一的好,雍容大氣,溫潤沉靜,讓人愛不釋手。

幾位受到趙策英寵愛的妃嬪,其中之一就有向氏。

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也即四妃,均屬正一品,單論後宮品階,這位向貴妃已經(jīng)走到了妃嬪的頂點。

“安神養(yǎng)胎的藥,切記讓太醫(yī)院以溫和爲(wèi)主。”趙策英吩咐道。

除了趙俊,他還尚未有其他孩子。

難得有貴妃肚子有孕,自是相當(dāng)重視。

“是。”李憲連忙答道。

“有福之人啊!”趙策英慨嘆了一句。

說著,已然走了過去,俯望盤子。

美人陳氏,丹州人,儲秀宮。

婕妤朱氏,汴京人,延福宮。

婕妤宋氏,通州人,延福宮。

賢妃林氏,南劍人,關(guān)西路安撫副使林洙之女,康寧宮。

一道道牌子,上書妃嬪的名字,籍貫,位分,以及居住的宮苑。

偶爾要是有出身較好的妃嬪,牌子上也會記載妃嬪的母族。

但總體而言,記載著妃嬪母族的牌子,還是偏少。

究其緣由,主要是三品以上的文臣以及有權(quán)有勢的老牌勳貴,都不會讓孫女、女兒等女眷入宮。

三品以上的文臣,已經(jīng)是實權(quán)三四十名的人物,手上根本就不缺權(quán)勢,也不缺富貴。

文臣注重養(yǎng)望,讓孫女、女兒入宮,除了染上攀附皇權(quán)、謀取私利之嫌,根本沒什麼好處。

總不能讓外戚入閣拜相,治政天下吧?

要是有文臣讓孫女、女兒入宮,大概率是擔(dān)心政績暴大雷,讓孫女、女兒入宮無非是爲(wèi)了保住一條老命,免卻災(zāi)禍。

老牌武將勳貴,執(zhí)掌兵權(quán)幾十年之久,軍中勢力根深蒂固,自然也不會謀求成爲(wèi)外戚。

若說老牌勳貴是遭文官忌憚,那老牌勳貴兼外戚簡直就是文臣的眼中釘、肉中刺。

爲(wèi)了一點外戚名頭,遭受文官強(qiáng)勢打壓,實在是不值當(dāng)!

相性之下,還是老實一點爲(wèi)好。

是以,母族權(quán)勢不低的妃嬪,還真就是鳳毛麟角。

幾十道牌子,一一拾起。

直到 高! 皇后高氏,禹州人,坤寧宮。

趙策英一怔。

“怎會有皇后的牌子?”趙策英皺眉。

作爲(wèi)母儀天下的存在,皇后不應(yīng)該在“翻牌子”的行列。

李憲走近一看,面色微變,連忙跪下道:“官家,老奴失察。”

“這牌子是怎麼來的?”李憲連忙望向敬事房的小太監(jiān)。

小太監(jiān)答道:“三天前,皇后娘娘讓人塞進(jìn)來的。”

趙策英眉頭微皺,心頭瞭然。

近來,已有三日未曾翻牌子。

皇后讓人塞了牌子,卻運(yùn)氣不好,連著三天都沒被翻。

約莫幾息,拾起牌子又放了下去。

趙策英問道:“朕,已有多久未曾行朔望之禮?”

所謂朔望之禮,也即規(guī)定皇帝在初一、十五單獨臨幸皇后。

這也是爲(wèi)何盤子上本該沒有皇后的牌子。

一月兩次臨幸,已然是相當(dāng)恩寵。

當(dāng)然,自從皇后勸諫以來,帝后失和,自是未能如期遵循“朔望之禮”。

李憲心中暗自一算,恭聲迴應(yīng)道:“百三十日有餘。”

“嗯。”

趙策英沉吟著,徐徐踱步。

勸諫外戚入邊一事,自從歐陽修、呂公著二人貶謫、入獄,就已經(jīng)落下了帷幕。

但,實際上還有一人未曾解決。

皇后!

勸諫之事,皇后可是妥妥的主力,甚至一度毫無母儀天下的風(fēng)範(fàn)。

否則,也不至於鬧到帝后不和,皇后失寵的地步。

只不過,宮闈之事,臣子終究是不好說些什麼,也就沒被擺到朝堂上探討。

走了十餘步,趙策英望向盤中端著的幾十道牌子。

最終,還是不免集中於“禹州人”三個字上。

“唉!”

趙策英搖頭,嘆了一聲。

“移駕坤寧宮。”

高氏,終歸是他的結(jié)髮妻子,更是爲(wèi)他誕下了長子趙俊。

堂堂皇后,母儀天下,卻讓人塞牌子,無疑是知錯的表現(xiàn)。

皇后失寵百餘日,也算是給了些警告教訓(xùn)。

既然已經(jīng)知錯,那就臨幸一次,順帶說清楚一些事情,就算是翻過這一篇章。

當(dāng)然,不論如何,心裡終歸是有了一道坎,夫妻情分,再難回到過去。

“是。”李憲起身,就要去安排人通知皇后相迎。

誰承想,趙策英卻道:“不必傳詔。”

要是傳詔,未免太過正式。

今日,他要與皇后說些事情。

皇后,就該有母儀天下的樣子。

坤寧宮。

主位,皇后高氏抿著茶水,面上自有一股縈繞著難言的哀愁。

其下,一左一右,列席坐著兩女。

左列女子,爲(wèi)皇后高氏的姊妹,小高氏。

右列女子,爲(wèi)沈從興之妻妹,小鄒氏。

“姐姐,不知陛下可有翻到牌子?”小高氏關(guān)切的問道。

那“塞牌子”的舉措,赫然是她的主意。

“官家連著幾日,都未曾翻牌子,或是臨幸向貴妃,或是臨幸林賢妃,唯有要臨幸新人,方纔去翻牌子。”

高氏輕嘆,搖頭道:“料來,今日也是如此。”

“官家未免也太不顧夫妻情分了吧!”小高氏爲(wèi)姐姐打抱不平道:“姐姐可是官家的結(jié)髮妻子,從禹州一路任勞任怨呢!”

此言一出,高氏越發(fā)哀愁。

“上次俊兒病重,他都是讓人抱到御書房去,而不是來坤寧宮。”

高氏不禁抱怨道:“官家,著實是不太顧及夫妻情分。”

勸諫失誤,帝后失和百餘日之久。

四妃九嬪二十七世婦,相繼入宮,讓她越來越有危機(jī)感。

哀怨,不免隨之而生。

難得有體己人說說體己話,高氏倒也不避著什麼。

“唉,可惜了!”

小鄒氏嗲著聲音,嘆道:“要是拓邊失利,娘娘的勸諫就能生效,國舅與姐夫也能趁勢入邊爲(wèi)官。”

姐夫沈從興,入京已有百餘日,卻無官職權(quán)勢。

這一點,讓小鄒氏甚是不滿。

“話是這樣說。”高氏嘆了一聲,眼中盡是懊悔:“可”

“話不是這樣說!”一聲呵斥,盡是渾厚與威嚴(yán)。

“陛下!”

“陛下?”

三女一驚,連忙行禮。

趙策英垂手,立於門檻。

一雙龍目,盡是失望。

龍顏之上,盡是怒意。

高氏面上驚慌,連忙解釋道:“陛下,臣妾”

“不必辯解,朕不想聽!”趙策英擺手,打斷道。

本來,還說給皇后一次機(jī)會,以維持宮闈之和。

誰承想,竟然是這樣? 皇后、小高氏、小鄒氏,竟然連“拓邊失利”的話都敢說。

可見帝后失和,根本沒有讓其有絲毫悔悟。

趙策英心頭微怒,充滿失望。

這會兒,他總算是知道了什麼叫做“小門小戶”、“蠢婦之見”。

“一國皇后,應(yīng)有母儀天下之風(fēng)範(fàn)。”趙策英冷聲道:“皇后,且好自爲(wèi)之。”

言罷,一甩衣袖。

“移駕會寧殿!”

不足十息,坤寧宮外寂靜無聲。

“官家,怎的突然來了?”小鄒氏目光閃躲,不敢直視皇后。

高氏面上陰晴不定。

沉默了幾息,終究是沒忍住,一巴掌敷了上去。

“啪!”

翌日,江府。

正堂,香案橫陳,嫋嫋吐煙。

盛華蘭肅然跪地。

一身淺青綾羅翟衣,以織金錦繡於袖口,上有翟紋九行,大帶束腰,佩一品國夫人錦綬,頂九翬四鳳冠,冠上插有一支九株花釵,長衣及地,盡是淑宜得體,雍容華貴。

(如圖:ai跑的)

“皇后懿旨: 王者治內(nèi),以禮睦親;邦家承平,賴婦德相成。今歲時和洽,春光漸舒,念命婦夙嫺姆訓(xùn),佐其君子共勤王事,或相夫忠謹(jǐn),或教子明達(dá),內(nèi)則克修閨範(fàn),外則協(xié)贊家聲,誠爲(wèi)邦家之光。

本宮久居深宮,常思與諸賢媛共話桑麻,以彰柔嘉之化。茲定於十日後未時,於坤寧宮設(shè)下薄酌,欲與命婦小聚。凡受詔者,或誥命夫人,或功臣妻子,可持此教旨,入坤寧宮。

夫君臣相得,如魚水相資。望諸命婦體此微意,如期而至。

故茲宣示,鹹使聞知。”

內(nèi)侍宣旨道。

“臣婦,叩謝皇恩。”盛華蘭一拜。

其後,自有丫鬟塞上金子,引著內(nèi)侍出門。

教旨入手,盛華蘭望了兩眼,不免一詫。

坤寧宮,不是福壽宮? 涼亭。

石幾、清茶、瓜果。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jīng)!”

江昭掌心相對,身子舒展,漸呈“飛鶴狀”,認(rèn)真的練著五禽拳。

宦海爲(wèi)官,還是得心態(tài)好,身子骨好! 小妾盛淑蘭,啃著瓜果,不時點頭予以讚譽(yù)。

“我來問”

“官人。”

一聲輕呼,盛華蘭手持教旨,淺步而來。

江昭回首,望了一眼教旨,徐徐退出動作。

盛淑蘭適時上前,以錦帕爲(wèi)官人擦汗。

“怎麼?”江昭望向妻子。

“皇后懿旨,讓命婦和功臣妻子入坤寧宮敘話小聚。”

盛華蘭驚奇道:“可一般來說,都是去大娘孃的福壽宮啊!”

作爲(wèi)一品大員正妻,堂堂正正的官眷貴婦,盛華蘭自是有著權(quán)貴妻子該有的“敏感性”。

坤寧宮、福壽宮,意義可一點也不一樣。

江昭擡眉,僅是一剎,就面有瞭然。

“娘子可有猜到爲(wèi)什麼?”江昭溫聲問道。

“勸諫之事?”盛華蘭輕聲道。

皇后連連勸諫,沒有絲毫母儀天下的風(fēng)範(fàn),致使官家厭煩,不再臨幸。

此事,從來都不是什麼秘密。

從“朔望之禮”失效起始,官眷貴婦們就討論不斷,足足百餘天過去,也仍是最大的熱門話題。

堂堂皇后,遭人議論百日有餘,可不是什麼好事。

命婦入坤寧宮,而非福壽宮,無非兩個可能:

要麼大娘娘失勢,官家有意針對大娘娘。

要麼皇后想要重拾“母儀天下”的體面,強(qiáng)化己身在女眷中的權(quán)威。

從可能性上講,不太可能是第一種。

要想讓大娘娘失去體面,難度可不是一點半點的問題。

文武百官,九成九都受過先帝的簡拔。

就連官人江昭,也是深受先帝器重。

但凡大娘娘安分守己,先帝留下的文武百官就斷然不可能讓大娘娘晚年堪憂。

最大的可能,還是皇后想要恢復(fù)母儀天下的風(fēng)範(fàn)。

江昭點頭,平靜道:“估摸著就是這樣。”

皇后,終歸是皇帝的結(jié)髮妻子。

以官家的脾性,一次犯錯,肯定還是選擇容忍。

練拳被打斷,江昭索性不再比劃,擦乾汗水,徐徐道:“今日,便是鎖院的日子。”

“爲(wèi)夫且去了。”

說著,負(fù)手大步遠(yuǎn)去。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yún)在青天水在……”

……

(本章完)

第80章 舉報信!第202章 命婦宴!第210章 世襲罔替,王韶封伯!(加更4)第75章 轉(zhuǎn)運(yùn)司,不是轉(zhuǎn)運(yùn)使一人的轉(zhuǎn)運(yùn)司!第67章 爭端!第171章 爾等,還敢說不是迫害太皇太后?第214章 你也配跟我侈談爲(wèi)國?第197章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4k)第60章 上奏疏!第106章 開疆拓土,非一代可成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第190章 論江昭十宗罪!(二合一4k)第136章 爲(wèi)皇子授課?(4k)第199章 啓奏陛下,熙河大捷!(月票加更2)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101章 喬遷宴!第151章 史書修好!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jìn)士之名!(3k)第77章 那他官居轉(zhuǎn)運(yùn)副使,豈非就連我也要聽他的?第46章 昭字,不能去!(5k)第115章 三年之期已到!(求追讀)第60章 上奏疏!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第103章 君王問策!第46章 昭字,不能去!(5k)第2章 韓門立雪20第141章 五品入局,以低伐高!有沒有先例呢?第40章 宰輔大相公的拉偏架!第93章 封蔭妻兒!第224章 火燒欽差,代帝巡天,便宜行事!楊武案引起的連鎖反應(yīng)!第203章 傳揚(yáng)天下!第194章 強(qiáng)勢的趙策英!北伐!(二合一)第1章 【淮南麒麟】第203章 傳揚(yáng)天下!第168章 江卿,你怎麼還沒抵京啊?第132章 馬球會衆(zhòng)生相,最強(qiáng)5v5陣容!(月票加更4)第116章 門生故吏!(求追讀)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163章 事成之後,許你五品官位!第47章 韓章入閣!(4k)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167章 朝爲(wèi)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179章 西夏來使!第10章 姻緣?第34章 敬茶!第148章 盛紘失戀!第178章 恩科!第41章 江昭:我去拿賀表?第103章 君王問策!第6章 大儒揚(yáng)名!第108章 熙河現(xiàn)狀第181章 朕要變法!第30章 顧廷燁!(4k)第49章 江志致仕,馬球會!第70章 老師韓章,百官之首!(二合一)第20章 策論第一!第114章 宗室評價!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225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參知政事,文淵閣大學(xué)士,入閣總第102章 宴畢,吐蕃王崩!第14章 定親!第21章 會元!第165章 皇帝崩!第35章 入族譜第80章 舉報信!第35章 入族譜第6章 大儒揚(yáng)名!第84章 建軍!第78章 誰贏,他們幫誰!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148章 盛紘失戀!第67章 爭端!第160章 江志病逝!第64章 爲(wèi)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第208章 衆(zhòng)將議功!霸道皇帝爲(wèi)我添朝!(二合一)第135章 認(rèn)清小秦氏!(二合一)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70章 老師韓章,百官之首!(二合一)第11章 返鄉(xiāng)!第48章 小閣老?第165章 皇帝崩!第202章 命婦宴!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35章 入族譜第93章 封蔭妻兒!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61章 召宗室入京!(二合一)第20章 策論第一!第31章 官字兩張口!(4k)第178章 恩科!第49章 江志致仕,馬球會!第102章 宴畢,吐蕃王崩!第146章 顧二入京,墨蘭行動!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205章 二五仔,還是殺了爲(wèi)妙!(加更3)第95章 宴飲,誥命!第15章 科舉!第5章 富弼拜相!第52章 把握不住機(jī)會的齊衡,顧廷燁要去讀書?(5k)第159章 太孫繼位?百官齊震!
第80章 舉報信!第202章 命婦宴!第210章 世襲罔替,王韶封伯!(加更4)第75章 轉(zhuǎn)運(yùn)司,不是轉(zhuǎn)運(yùn)使一人的轉(zhuǎn)運(yùn)司!第67章 爭端!第171章 爾等,還敢說不是迫害太皇太后?第214章 你也配跟我侈談爲(wèi)國?第197章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4k)第60章 上奏疏!第106章 開疆拓土,非一代可成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第190章 論江昭十宗罪!(二合一4k)第136章 爲(wèi)皇子授課?(4k)第199章 啓奏陛下,熙河大捷!(月票加更2)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101章 喬遷宴!第151章 史書修好!第113章 書院籌備,劃進(jìn)士之名!(3k)第77章 那他官居轉(zhuǎn)運(yùn)副使,豈非就連我也要聽他的?第46章 昭字,不能去!(5k)第115章 三年之期已到!(求追讀)第60章 上奏疏!第191章 呂公著的謀劃!(4k)第103章 君王問策!第46章 昭字,不能去!(5k)第2章 韓門立雪20第141章 五品入局,以低伐高!有沒有先例呢?第40章 宰輔大相公的拉偏架!第93章 封蔭妻兒!第224章 火燒欽差,代帝巡天,便宜行事!楊武案引起的連鎖反應(yīng)!第203章 傳揚(yáng)天下!第194章 強(qiáng)勢的趙策英!北伐!(二合一)第1章 【淮南麒麟】第203章 傳揚(yáng)天下!第168章 江卿,你怎麼還沒抵京啊?第132章 馬球會衆(zhòng)生相,最強(qiáng)5v5陣容!(月票加更4)第116章 門生故吏!(求追讀)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163章 事成之後,許你五品官位!第47章 韓章入閣!(4k)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167章 朝爲(wèi)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179章 西夏來使!第10章 姻緣?第34章 敬茶!第148章 盛紘失戀!第178章 恩科!第41章 江昭:我去拿賀表?第103章 君王問策!第6章 大儒揚(yáng)名!第108章 熙河現(xiàn)狀第181章 朕要變法!第30章 顧廷燁!(4k)第49章 江志致仕,馬球會!第70章 老師韓章,百官之首!(二合一)第20章 策論第一!第114章 宗室評價!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225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參知政事,文淵閣大學(xué)士,入閣總第102章 宴畢,吐蕃王崩!第14章 定親!第21章 會元!第165章 皇帝崩!第35章 入族譜第80章 舉報信!第35章 入族譜第6章 大儒揚(yáng)名!第84章 建軍!第78章 誰贏,他們幫誰!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148章 盛紘失戀!第67章 爭端!第160章 江志病逝!第64章 爲(wèi)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第208章 衆(zhòng)將議功!霸道皇帝爲(wèi)我添朝!(二合一)第135章 認(rèn)清小秦氏!(二合一)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70章 老師韓章,百官之首!(二合一)第11章 返鄉(xiāng)!第48章 小閣老?第165章 皇帝崩!第202章 命婦宴!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35章 入族譜第93章 封蔭妻兒!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61章 召宗室入京!(二合一)第20章 策論第一!第31章 官字兩張口!(4k)第178章 恩科!第49章 江志致仕,馬球會!第102章 宴畢,吐蕃王崩!第146章 顧二入京,墨蘭行動!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205章 二五仔,還是殺了爲(wèi)妙!(加更3)第95章 宴飲,誥命!第15章 科舉!第5章 富弼拜相!第52章 把握不住機(jī)會的齊衡,顧廷燁要去讀書?(5k)第159章 太孫繼位?百官齊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乌县| 新宁县| 湘潭县| 视频| 马鞍山市| 金川县| 石柱| 葫芦岛市| 西峡县| 潼关县| 都兰县| 湾仔区| 宿迁市| 宿州市| 天门市| 双牌县| 定西市| 泽州县| 马关县| 凤山市| 育儿| 荥经县| 紫金县| 南昌市| 托克托县| 镶黄旗| 麟游县| 内江市| 府谷县| 工布江达县| 中宁县| 郧西县| 安新县| 辽阳县| 平塘县| 台安县| 曲阜市| 法库县| 长寿区| 宁武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