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8章 熙河大捷!(4k)

第198章

熙河大捷!(4k)

治平四年十二月初七。

南宗寨。

此寨,乃是邈川城的下屬城寨之一,距離邈川城僅二十里左右。

兩軍交戰,距離二三十里安營紮寨,算是短兵器時代中較爲常見的情況。

要是更近一些,兩軍相距十里左右,就可能遭到敵人突襲,亦或是騎兵衝鋒。

要是更遠一些,兩軍相距四五十里,單是趕路過去交戰都能讓士卒疲憊不堪。

二三十里,既可避免敵軍突襲,爲己方預留列陣的調度時間,又可便於斥候偵查,及時傳遞信息。

上午攻下南堡寨,六萬大軍便囤積於此,暫時休整。

中軍大帳。

種諤、張鼎、鄭曉、包順、姚兕、楊文廣、郭逵七人聚集於此。

主位,江昭著甲佩劍,鋪開堪輿圖。

甫入樂州,地形便是以黃土、丘陵爲主。

偶爾有一兩道湟水、黃河支流,要麼是河牀乾涸,淺淺溪流,要麼是溝壑縱深,大江大河。

幸而,南堡寨與邈川城之間並無大河,反而是以小山丘爲主,省去了渡河之擾。

瞥了幾眼堪輿圖,江昭沉吟道:“六萬打兩萬,優勢在我。”

“休整一下午,將黑欲黑之際大軍壓境,圍而不攻。”

“安營紮寨,李諒祚定是以爲大軍得修整一兩日。殊不知,就修整一下午。”

衆人齊齊眼前一亮。

還能這麼整? 江昭不以爲意,繼續佈局道:“一旦大軍圍城,立刻修建城砦,挖下坑壕,設下柵欄,拒馬。”

“東門有不少峽谷,趕路艱難,西門通向隴朱黑,越跑越遠離西夏邊境。一萬人扼守東門,五千人扼守西門。”

“北門路徑最爲平坦,最宜騎兵突圍,亦派五千人駐守。”

“餘下的四萬士卒,爲主力軍,扼守正門。”

說著,江昭刻意停頓了一下,掃向鄭曉、包順、姚兕、楊文廣、郭逵幾人。

意思是很明顯。

北門是特意留出來的“逃生地”。

要是李諒祚選擇突破某一方向奔逃,就屬北門可能性最高。

正門是南門,東門一萬人。

李諒祚要逃,肯定選擇西門或者北門。

偏偏西門臨近南門,且是向著西夏的反方向,危險係數較大。

如此,李諒祚最有可能選擇北門爲突破點,亡命奔逃。

這是刻意留出來的“生門”。

假寐誘敵!

風險與機緣並存。

一旦去鎮守,就得冒著大軍支援不及時的風險。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放跑敵人,算是大過一件。

反之,則是大功一件。

要麼大功,要麼大過,誰要?

姚兕、郭逵二人相繼意動。

“下官願扼守北門。”相較於郭逵,姚兕要更果斷一些。

他沒有猶豫,果斷下拜。

幾位武將,張鼎、鄭曉都是一等一的勳貴子弟。

楊文廣是楊延昭之子,即便楊氏一族已經落魄,也還有不小的底蘊。

包順是吐蕃首領,註定上限不高。

相較而言,包順的功勞更偏向於爲子孫謀福祉。

立下大功,子孫就可免死免災,世襲土司之位。

種諤不必多說,熙河開邊時期就存在的老資格武將。

其侄兒種師道更是拜了小閣老爲師,註定前程無量。

郭逵是先帝近侍出身,且有了陷陣破城的功勞。

唯有他,姚兕,一介平民出身,既無顯赫背景,征戰以來的表現也是中規中矩。

姚兕甚是果斷。

沒有背景的平民百姓,要想逆天改命,實在太難。

這種誘敵的機會,既是危機,也是機緣。

既然是機緣,就得拼命把握住。

餘下幾人望見這一幕,都沒有相爭的意思。

郭逵遲疑之色稍緩,也選擇了放棄。

他之所以遲疑了一下,就是因爲身上有了破城功勞。

既然姚兕要把握機會,那他就沒必要去賭一場。

“好。”

江昭點頭:“姚兕領五千士卒扼守北門。”

“諸位守城時切記,務必圍而不攻,與城門保持兩裡以上距離。”

江昭叮囑道:“可時常挑釁騷擾,消磨敵軍士氣;也可小規模接戰,耗盡他們的耐心。只需耗上些時日,等城中糧草告罄,李諒祚自會率軍出城。”

足足耗了百日,西夏內部的矛盾早就爆發。

李諒祚苦苦撐著,不外乎是爲了一線勝利的希望。

一旦他贏下邈川,攜大勝威望入京,自可壓制一切不服之人。

可事實就是,兩萬打六萬,但凡李諒祚不是“韓信在世”,他就不可能贏。

西涼府、西平府。

前者是西境重地,西夏陪都,遭到顧廷燁攻打。

後者相距西夏都城不足百里,遭到忠敬侯正面攻打。

從熙河到陝西,三十萬士卒幾乎有二十萬都在征戰。

沿著邊境線,幾乎是全面開戰。

這注定了李諒祚沒有援軍! 六萬打兩萬,要想攻城自是困難非常。

可要想圍城,卻是不難。

穩步推進,一點一點的耗都能耗死李諒祚。

“諾。”

幾人齊齊一禮,退了下去。

要說佈局,幾人不太擅長。

可要說挑釁圍城,短兵相接,那絕對是武將的家常便飯,說是信手拈來也並不誇張。

江昭揹著手,望向一角侍立的種師道。

“破鷂弩的訓練情況,最近怎麼樣?”

自從種師道獻上破鷂弩,邊軍就開始大量著手製作。

截至目前,已經制作出了三千餘柄。

爲了便於發揮作用,江昭讓人挑出了熙河屯兵中最擅長弓弩的六千士卒,單獨列爲一軍,對著靶子練破鷂弩。

具體的訓練項目,江昭交給了種師道。

如今,已然是最終決戰。

破鷂弩,也是時候發揮一些作用,讓李諒祚驚喜一下。

“六千弩兵,皆已練成,還望先生檢閱。”種師道胸有成竹,擡手一禮。

破鷂弩,有效射程幾乎是常規弓弩的三倍以上,甚至堪比牀子弩。

可說到底,破鷂弩也是單人弓弩,除了上膛方式不一樣外,其他操作方式都跟常規弓弩大差不差。

對於長期負責弓弩的弩兵而言,一兩天就能入門,半個月就能摸熟手。

要想練出專攻破鷂弩的強弩兵,並非難事。

“嗯。”

江昭點頭,平靜道:“既如此,就去看一看吧。”

此次,究竟能否開疆拓土,強弩兵就是重中之重。

種師道連忙一禮,恭謹領路。

十二月初八,大霧。

邈川城,城牆上。

李諒祚望著一地箭矢,以及兩裡外的戰壕,拒馬、投石車,面色微沉。

他,被人圍城了! 本來,他是打算整頓兵戈,主動出擊打大週一個措手不及。

畢竟,大周已經在南堡寨安營紮寨,起碼得修整一兩日。

結果,就在昨日,太陽落山之後,將黑欲黑之際,大週一方猛地進軍。

城中士卒連忙聚集,卻發現大周軍隊圍而不攻。

估計是刻意卡著天色圍城,大週一方圍城的時候已經是矇矇亮,圍了約莫一兩炷香,天色就徹底黑了下去。

天色太黑,摸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人,是否有埋伏,李諒祚不敢輕舉妄動,連忙派了一些人出城求援,便不了了之。

等到天色一亮,舉目一望,已經有了些戰壕、拒馬。

也就是說,大週一方是連夜挖的戰壕。

李諒祚咬著後槽牙,心中不是滋味。

他被人做局了! “求援的人還沒回來?”李諒祚儘量維持面上的平靜,望向身旁著甲的主將漫咩。

幸好他有先見之明,派出了幾隊士卒出城求援。

西夏、木徵、董氈,都派去了人。

一旦援軍到來,裡應外合,就可輕鬆解圍。

漫咩搖頭。

“守著吧。”李諒祚罷手道。

人生第一次御駕親征,就遭到圍城,他的心情很差。

不過,問題不大。

一旦援軍趕來,自可解圍。

十二月初九,城牆上。

“求援的人,有沒有消息傳來?”李諒祚面色平靜的問道。

漫咩搖頭。

十二月初十,城牆上。

“求援的人呢?”李諒祚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

漫咩搖頭。

十二月十五。

邈川城,行宮。

蕃漢百官,有序班列。

主位,李諒祚垂手撫案,面色凝重。

按他的預想,本來是有援軍趕來纔對。

西夏、木徵、董氈,都有著大量的軍隊。

可結果就是,一點動靜也沒有。

亦或是,消息根本沒傳出去。

偶爾有大周軍隊挑釁,三五千士卒迎戰,短兵交接,糾纏殺伐,幾乎都會帶回來一個消息。

糧道被人截斷了! 關鍵在於,糧道真的被截了。

邈川城,已經連續七八天沒有得到補給物資。

本來,城中也有些儲備物資,可偏偏是兩萬人吃喝拉撒。

經過七八天的消耗,已經快要見底。

“怎麼辦?”李諒祚沉著臉,向下掃視,緩緩問道。

“議和稱臣,亦或是主動打出去。”主將漫咩迴應道。

議和稱臣,這種做法活命的可能性幾近百分之百。

同爲割據政權,大周受儒學文化影響,於兵戈一道頗有講究。

一旦議和稱臣,肯定就能活命。

主動打出去,則是找到大周圍城的薄弱點,進行突圍。

好歹也是兩萬之衆,誠心要突圍出去,成功概率也不低。

“幾道城門,都有多少人扼守?”李諒祚問道。

“南門不清楚。東門一萬,西、北各五千人馬。”漫咩稟報道。

兩軍小規模交戰了好幾天,除了南門人太多,根本摸不清有多少以外,餘下幾處都大致摸清了人數。

“五千?”

不假思索,李諒祚就做出了決定:“那就打出去。”

二十一歲的君王,可謂是胸有一腔熱血。

否則,他斷然不可能御駕親征。

既然西、北兩個方向扼守的士卒僅僅五千,那就意味著突圍出去的概率不低。

如此,肯定選擇突圍。

君王御駕親征,舉兵求和稱臣,太恥辱了! 李諒祚望向了堪輿圖。

約莫半柱香,就重點注目於北門。

東門、南門不考慮,西門太危險。

唯有北門,沿途平坦,一旦北上就是大夏境內。

有沒有可能是誘敵之策?

一絲疑慮飄過心頭,又被李諒祚拋開。

北門直通大夏,大周擔心大夏援軍到來,肯定不敢埋伏太多人手。

再說,他熟悉北上的路!

“步卒還有多少?”眼中閃過一絲狠意,李諒祚問道。

“一萬一千步卒,七千餘騎兵。”漫咩道。

連著幾天短兵交戈,損傷了不少步兵。

攏共兵力,已經不足兩萬。

李諒祚沉吟起來,吩咐道:“三千.不,五千步卒!太陽落山,以五千步卒出擊南門,三千步卒出擊東門,兩千步卒出擊西門。”

“餘下七千騎兵,一千步卒,北上!”李諒祚艱澀道。

南下,遠比他想象的要難。

十餘大將並無異議,相繼點頭。

五千、三千、兩千,合一萬步卒,都是爲了拖住東、西、南三門的大周軍隊。

餘下的七千騎兵,一千步卒北上,又以一千步卒爲墊背,拖住北門可能存在的五千周軍。

但凡拖得住半個時辰,七千騎兵就能奔逃半個時辰,徹底進入大夏境內。

足足三四萬可戰之士南下,僅存活七千騎兵,不可謂不慘烈。

但也唯有如此。

壯士斷腕,方纔有機會逃得一命。

太陽西沉,暮色漸濃。

中軍大帳內,江昭披衣假寐。

“唰!”

大帳被猛地掀開。

江昭驚坐而起,見是幾位中軍將領,便問道:“何事?”

“主帥,西夏城門大開,似要佯攻!”種諤急切稟報。

江昭瞭然,起身披好衣裳:“南門出動了多少人?”

“約莫五千。“”種諤答。

久經沙場的他只需瞥一眼敵軍陣列,便能估出兵力規模。

“調中軍騎兵一萬,繞至北門。”但凡李諒祚沒開掛,他就得往北門跑。

“諾!”

邈川城北門外兩裡處。

“快,潑猛火油(石油)!”姚兕下令。

百餘士卒立刻提著油桶,將石油潑灑在預設路徑上。

約兩炷香後,遠處傳來密集馬蹄聲。

“點火!”

火摺子擲向浸油的地面,霎時燃起一道熊熊火牆。

七千騎兵疾馳而至,李諒祚見此情景面色一沉。

北門不僅挖了阻馬壕溝,竟還佈下火牆! “莫要戀戰!”

他嘶吼道,“衝過去!”

“破鷂弩!“同一時間,姚兕高喊道。

西夏騎兵,直奔火牆。

相距約莫兩百步。

“唰!”

一支長箭擦著李諒祚飛過,驚得他心頭劇跳。

這射程,足足有三四百步! 西夏強弩?

“快躲!”李諒祚心頭大感不妙。

可七千騎兵排列,足足綿延三四百米,前面的人退無可退,又怎麼可能躲得掉? 弩箭破空而至,三百步外仍有驚人威力,中者立斃,擦者帶傷。

偶有馬匹被射中,竟被一箭貫穿而亡。

“唰!”

又是千餘支弩箭直直射過火牆,一支擊中李諒祚,穿腸而過。

“怎麼會有這麼多?”

身體像斷了線的木偶,緩緩向左側。

李諒祚眼睛睜大,死不瞑目。

血腥遍天,金鐵交戈之聲漸起 (本章完)

第151章 史書修好!第128章 小秦氏!第74章 好聖孫,旺三代!第14章 定親!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28章 求助!第162章 汴京衆生相!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139章 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4k二合一)第92章 跨馬遊街!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調整一下作息第30章 顧廷燁!(4k)第200章 江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208章 衆將議功!霸道皇帝爲我添朝!(二合一)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39章 賀表缺了一份!第16章 遊京!第1章 【淮南麒麟】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41章 江昭:我去拿賀表?第2章 韓門立雪20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102章 宴畢,吐蕃王崩!第1章 【淮南麒麟】第230章 上柱國,推忠協謀佐理功臣!第135章 認清小秦氏!(二合一)第166章 秘密立儲,公之於衆!第73章 皇帝的擔憂!第138章 淮南水患!第10章 姻緣?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222章 搬出太廟!第12章 插釵議親!第131章 逆天陣容!(月票加更3)第161章 入土爲安!第38章 兗王與邕王第170章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第82章 上《平戎策》第147章 捉姦!第203章 傳揚天下!第92章 跨馬遊街!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194章 強勢的趙策英!北伐!(二合一)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66章 康姨母!(二合一)第28章 求助!第219章 各方反應!王老太太:看我縱橫謀劃!第56章 盛氏入京!(4k)第215章 江閣老“仁義”,陛下“聖明”!第32章 盛華蘭的嫁妝!第73章 皇帝的擔憂!第132章 馬球會衆生相,最強5v5陣容!(月票加更4)第86章 誓師,假圍!第231章 皇子薨,皇宮有問題!第87章 拓疆兩千裡!第6章 大儒揚名!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229章 報紙,巡查,入京!第56章 盛氏入京!(4k)第229章 報紙,巡查,入京!第219章 各方反應!王老太太:看我縱橫謀劃!第212章 衆生相!祖墳冒青煙了!(4k)第32章 盛華蘭的嫁妝!第147章 捉姦!第221章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第6章 大儒揚名!第165章 皇帝崩!第100章 皇莊事畢!第109章 趙策英有意建功立業!第132章 馬球會衆生相,最強5v5陣容!(月票加更4)第72章 一門兩榜眼!(3k)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風寒!第1章 【淮南麒麟】第151章 史書修好!第181章 朕要變法!第18章 嘉佑龍虎榜!第72章 一門兩榜眼!(3k)第197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4k)第100章 皇莊事畢!第24章 東華門外唱名!(4k)第141章 五品入局,以低伐高!有沒有先例呢?第201章 一門兩閣老!第186章 王安石要變法?第177章 恩科及封賞!第178章 恩科!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66章 康姨母!(二合一)第73章 皇帝的擔憂!第198章 熙河大捷!(4k)第106章 開疆拓土,非一代可成第179章 西夏來使!第18章 嘉佑龍虎榜!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188章 邊疆,閣老!第8章 遊歷觀政!第97章 各方反應!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
第151章 史書修好!第128章 小秦氏!第74章 好聖孫,旺三代!第14章 定親!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28章 求助!第162章 汴京衆生相!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139章 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4k二合一)第92章 跨馬遊街!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調整一下作息第30章 顧廷燁!(4k)第200章 江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208章 衆將議功!霸道皇帝爲我添朝!(二合一)第121章 皇儲更替!第39章 賀表缺了一份!第16章 遊京!第1章 【淮南麒麟】第36章 就職上任!(4k)第41章 江昭:我去拿賀表?第2章 韓門立雪20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102章 宴畢,吐蕃王崩!第1章 【淮南麒麟】第230章 上柱國,推忠協謀佐理功臣!第135章 認清小秦氏!(二合一)第166章 秘密立儲,公之於衆!第73章 皇帝的擔憂!第138章 淮南水患!第10章 姻緣?第223章 完犢子,我父親不配享太廟了!(加更1)第222章 搬出太廟!第12章 插釵議親!第131章 逆天陣容!(月票加更3)第161章 入土爲安!第38章 兗王與邕王第170章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第82章 上《平戎策》第147章 捉姦!第203章 傳揚天下!第92章 跨馬遊街!第185章 新帝一箭四雕!第194章 強勢的趙策英!北伐!(二合一)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66章 康姨母!(二合一)第28章 求助!第219章 各方反應!王老太太:看我縱橫謀劃!第56章 盛氏入京!(4k)第215章 江閣老“仁義”,陛下“聖明”!第32章 盛華蘭的嫁妝!第73章 皇帝的擔憂!第132章 馬球會衆生相,最強5v5陣容!(月票加更4)第86章 誓師,假圍!第231章 皇子薨,皇宮有問題!第87章 拓疆兩千裡!第6章 大儒揚名!第167章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229章 報紙,巡查,入京!第56章 盛氏入京!(4k)第229章 報紙,巡查,入京!第219章 各方反應!王老太太:看我縱橫謀劃!第212章 衆生相!祖墳冒青煙了!(4k)第32章 盛華蘭的嫁妝!第147章 捉姦!第221章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第6章 大儒揚名!第165章 皇帝崩!第100章 皇莊事畢!第109章 趙策英有意建功立業!第132章 馬球會衆生相,最強5v5陣容!(月票加更4)第72章 一門兩榜眼!(3k)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風寒!第1章 【淮南麒麟】第151章 史書修好!第181章 朕要變法!第18章 嘉佑龍虎榜!第72章 一門兩榜眼!(3k)第197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4k)第100章 皇莊事畢!第24章 東華門外唱名!(4k)第141章 五品入局,以低伐高!有沒有先例呢?第201章 一門兩閣老!第186章 王安石要變法?第177章 恩科及封賞!第178章 恩科!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66章 康姨母!(二合一)第73章 皇帝的擔憂!第198章 熙河大捷!(4k)第106章 開疆拓土,非一代可成第179章 西夏來使!第18章 嘉佑龍虎榜!第172章 宮廷和睦!第188章 邊疆,閣老!第8章 遊歷觀政!第97章 各方反應!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周宁县| 陆河县| 屏山县| 蒲江县| 黑龙江省| 黑山县| 祁连县| 莱西市| 桃园市| 呼伦贝尔市| 马龙县| 山阴县| 五河县| 邓州市| 揭阳市| 星座| 肥西县| 清苑县| 广宗县| 孝义市| 镇江市| 塔河县| 磴口县| 江华| 昌黎县| 山东省| 多伦县| 麻栗坡县| 通海县| 龙泉市| 青浦区| 基隆市| 沾益县| 武乡县| 正宁县| 雷州市| 调兵山市| 富川| 怀集县|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