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2章 撲空

兵器領完後,衆御手上車,然後車右上車。信陵君熟練地操持著巨大的夷矛登上夏侯先生駕馭的戰車,夏侯先生也不正眼看他,只小聲道:“千金之軀,不立危堂,況一國之公子乎!”

信陵君也悄聲回道:“但稍得其意耳!君其護之。”

夏侯先生鼻子裡“哼”了一聲,輕抖繮繩,啓動了馬車。

這輛車在過南城門的時候遇到點麻煩:立於車上的夷矛高過城門,信陵君不得不將它斜扛在肩上,以通過城門。小小的停頓,自然也吸引了值勤武卒的目光。張輒感到有些不安,他與仲嶽先生交換了個眼色,仲嶽先生立即悄悄離去,派了個可靠的門客,將信陵君悄悄出陣的消息傳遞給晉鄙大夫。

須賈大夫在一通鼓起時就已經起來,手下的隨從套好車,在城東等待。門客們起動時,他們綴在隊伍的後面;在門客們通過城門後,須賈大夫的車隊也跟著出了城,跟在這支由門客組成的隊伍後面,向南進發。須賈自然也看見了裝扮成車右的信陵君,但也精明地不加點破。當隊伍在樑尉公子和司空的接引下開進右營時,須賈只與張輒拱手告別。右營派出護衛的武卒早已準備完畢,跟在車隊後面隨衛,但只能前出五里,剩下時間只能“目送”,否則就“入侵”了韓國都城郊外?!鴺盼竟雍退究账坪鯖]有發現信陵君在其中的一乘車上,他們甚至對那支卓爾不羣的夷矛也視而不見。

右營已經爲這支地位、身份特殊的部隊準備了三堆火竈和糧食,車兵一夥,步卒兩夥。馬匹也準備了切碎的粗飼料秸草。夏侯先生不放心,稍稍吃了兩口就去侍弄牲口了。其他人圍坐在一起,信陵君自然無法再隱藏。張輒小聲道:“君上微服出陣,吾等斷不可泄之!”信陵君道:“但觀其陣耳。不敢擾先生心神,願先生無慮也!”大家各自裝著無事,大口啜著粟粥。軍中伙食,自然談不上美味,不僅無菜蔬,連鹽都沒有;粟也不精,去殼不徹底,喝到嗓子裡有些刺激;水也不清,帶著些渾濁的怪味。不過,連信陵君在內,大家都沒有什麼不滿的表示,衆人把罐裡的粥分光,額上微微汗出。

食畢鼓響。衆人起身列陣。列隊點軍畢,司空率三隊武卒突前而進,然後是張輒一行的車隊,樑尉公子率兩隊武卒在後。信陵君注意到,前隊三卒基本上都配有弩箭,而後隊兩卒一半多缺少弩箭,只有一人多高的步戟。

從後軍到前軍,至少二十里路,等司空的前隊到達預定地域時,天色已經大亮。在前軍右翼,夜間草草紮起一個營寨。說是營寨,其實不過就是幾堆樹枝圍成了半圈,勉強可以擋住些平射的箭矢和流矢。司空到達後,顧不得疲勞,立即按計劃將隊伍列開警戒。張輒等隨後到達,隊伍越過警戒的陣型,突進約五十步,十乘車兩乘一組,一字排開,步卒跟在車乘的後面。當張輒等列好陣勢時,樑尉公子率領的後隊也到了,他們同樣穿過前面陣型,再向前突出五十步,列在張輒車陣的前方,中間留出十步左右的空隙。樑尉公子的陣勢列好後,左營也將將開到。左營沒有分開,五卒依次而進,到樑尉公子前面五十步排成兩列橫隊,最後一隊折向後,掩護全軍的側翼。左營帶弩的更少,只有一半;但司勝把每隊分成兩排,前排的全都配有弩箭,後排則以步戟近身格鬥,倒顯得十分嚴整。

列好陣勢,各陣都向車陣所在的中營派出軍使。樑尉公子引著旗鼓車停在車隊的後方。此時,陽光明媚,於寒風中透出陣陣暖意;衰草枯楊,點綴其間。本來已經走得出汗的身子,在停歇下來後,轉成了清冷;內衣貼在身上,十分不爽。張輒下令,原地休息。鼓手發出鼓點,衆武卒齊齊坐下,兵器都置於膝前。車兵中,車右把長兵器固定在車軾上,自己下車檢查、保養車乘;御手下車養護馬匹。只留車左在車上,輪流登高,瞭望前方。

信陵君下了車,閒散地坐在車旁,車乘保養得很好,幾乎不需要他做什麼。

這支部隊的一線大致與前軍各營的第一道防線持平,中軍負責掩護側翼的武卒列陣於這支部隊身後百步以外。這支部隊的存在本身,就對攻擊第一道防線的秦軍構成威脅。而按計劃,他們應該在秦軍進攻主陣地時,從側翼發起進攻。

但一直到太陽爬到頭頂,也沒有等到秦軍。就在信陵君一行坐得昏昏欲睡時,一聲鐘響,中軍傳來回營的信號。

後軍派出兩營,但前軍只給他們紮了一個營寨,還是個草草地用樹枝堆成的營寨,司空和司勝一商量,乾脆把那個半圈留給車隊,兩營武卒都不入營,就在營寨的外圍,插四支戟劃個範圍,就當營了。安營畢,兩營都派出了斥侯。

前軍和中軍的軍使先後來到營中,報告說,根據斥侯探查,秦軍今天到現在根本沒有拔營的意思。

信陵君十分惱火,他好不容易求告到了前線,就想親眼看一看打仗是怎麼回事,但偏偏是今天,秦軍不出兵。

回營後,信陵君的門客們依然按照三夥分開休息。車兵一夥,十名御手要照看馬匹,車右們(除信陵君本人外)維護車乘,車左們則圍在信陵君身邊,討論今天的軍事。

張輒道:“秦人首日,淺攻輒止;次日,但陣不戰;今則不陣不戰。奈何?”

曹先生道:“必也聞君上出陣,而生畏懼?!边@雖然是句笑談,但卻引得大家一片叫好,紛紛言是。

信陵君道:“秦人進退難料,吾當奈何?”

郭先生道:“必也密潛敵營,探其虛實,方可言兵。”

張輒道:“臣願再入啓封,以探其虛實?!?

郭先生道:“先生有何妙策?”

張輒道:“臣以爲,吾軍爲秦偏師所扼,進退兩難。盍直入啓封,多方侵擾。本前日就要出城,爲秦人所阻。現秦欲戰不戰,欲退不退,空耗吾軍。若不以奇制之,必爲所制。”

郭先生道:“臣所惑者,此地離啓封甚遠,軍糧何備?臣願密探其糧道,就便而襲之。秦人必退?!?

信陵君道:“孤欲往軍中,面見大夫,可乎?”

張輒道:“可矣。此處由臣及二司處置,君其勿慮。臣觀秦人,今日必不至,君上可乘間與大夫共謀大計?!?

信陵君道:“得無違其令乎?”

張輒道:“無違。何者?將軍至此,非令也;離此而他往,無違也。願勿慮也?!?

信陵君道:“願附郭先生後?!?

張輒道:“君爲郭先生車右,必也郭先生同往!然孤乘難爲,願請另乘爲羽翼。臣以爲,毋、高二先生,膽大心細,諳於御射,可以爲衛?!?

信陵君還是推辭,張輒道:“不可忽也。願以聽?!?

毋、高二先生立即起身道:“願相隨也。”見二人答應,信陵君也不好再說什麼。三乘車拉過來,各乘所屬的步卒門客自然也跟在後面,隆隆地向主將旗所在而去。

自從戰起,晉鄙大夫就移到前軍坐鎮。這倒也方便了信陵君。三乘車出營後不多久,就進入了前軍主營。驗過節符,通報進去。晉鄙急忙迎出來,前軍將也匆匆地跟在後面。把信陵君等九名車兵迎到帳中,三十名步卒安頓在帳外,車乘由營卒接過照顧。

入帳後,前軍將的門客們,連同簫間,已經站在帳外迎候。前軍將不敢讓自己的門客跟進去,只讓他們在帳外侍候,於是帳內只除了信陵君及其八名門客,就只剩下晉鄙和前軍將。

晉鄙見無他人,埋怨道:“君上何出,親歷險地?邂逅有失,臣百死莫贖!”

信陵君道:“孤欲潛觀秦軍之狀,故出此不得已也。今秦人不出,奈何?”

晉鄙道:“時方正午,未必其不出也。臣所慮者,秦待吾懈,突然出陣,擊吾惰歸。令諸卒歸營者,但養其氣耳,不敢懈也?!?

信陵君問道:“斥侯何報?”

晉鄙道:“兩軍斥侯,前後相錯,各距裡許,故不得其實。但知其營塵土不起,其軍安坐而未出也?!?

正說之間,忽一門客掀帳而入,道:“望樓探得,敵營土起。秦似要拔營?!?

晉鄙猛地站起,道:“君上略候,臣去便歸!”說完迅速出帳。信陵君見有事,好奇地跟出來;前軍將見信陵君跟出來,也跟著出來。只見晉鄙大夫三幾步已到望樓之下,敏捷地爬上望樓,仔細觀望。兩人在下面,自然什麼也看不到。信陵君想過去,前軍將拉住他道:“君且待,樓小不堪多人?!?

不多久,晉鄙從上面下來,見信陵君等已經出來,簡單地說道:“秦人出矣。欲乘其銳氣,擊吾隋歸。吾豈如彼願!”遂下令擊鼓列陣。

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195章 覆命第120章 俠士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22章 豕三第165章 破臉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345章 除夕第240章 蓋聶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24章 調兵第338章 祭壇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295章 示警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92章 書名第168章 夜襲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29章 初戰第334章 訪友第67章 交酒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345章 除夕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345章 除夕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6章 定奪第128章 階父第230章 司勝第213章 贈劍第15章 升帳第58章 藍田玉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19章 邂逅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13章 贈劍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90章 整頓軍務第156章 過橋第3章 祭旗出征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358章 夜聚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228章 戰臨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64章 失散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6章 囿中第34章 又見屍身第228章 戰臨第37章 點兵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52章 私議第320章 封賞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83章 俠士第60章 餱糧第129章 草舍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327章 夜守第260章 議連衡第243章 伐兵第68章 城北驛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297章 會魏齊第6章 囿中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263章 密議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92章 整軍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28章 降服(二)
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195章 覆命第120章 俠士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22章 豕三第165章 破臉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345章 除夕第240章 蓋聶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24章 調兵第338章 祭壇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295章 示警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92章 書名第168章 夜襲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29章 初戰第334章 訪友第67章 交酒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345章 除夕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345章 除夕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6章 定奪第128章 階父第230章 司勝第213章 贈劍第15章 升帳第58章 藍田玉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19章 邂逅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13章 贈劍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90章 整頓軍務第156章 過橋第3章 祭旗出征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358章 夜聚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228章 戰臨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64章 失散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6章 囿中第34章 又見屍身第228章 戰臨第37章 點兵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52章 私議第320章 封賞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83章 俠士第60章 餱糧第129章 草舍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327章 夜守第260章 議連衡第243章 伐兵第68章 城北驛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297章 會魏齊第6章 囿中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263章 密議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92章 整軍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28章 降服(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息烽县| 砚山县| 方山县| 舒城县| 日喀则市| 天峻县| 馆陶县| 开江县| 缙云县| 岳池县| 枣庄市| 锡林郭勒盟| 乌兰察布市| 崇文区| 噶尔县| 寻乌县| 漾濞| 浠水县| 来凤县| 龙里县| 黄浦区| 察隅县| 徐州市| 杭锦旗| 报价| 安远县| 桐庐县| 中超| 永吉县| 尼木县| 上林县| 建始县| 赤峰市| 安溪县| 忻州市| 永福县| 英山县| 北安市| 将乐县| 新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