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9章 堅持一月

當定下縮頭堅持一個月的決策後,信陵君彷彿也定下心來,不再惴惴不安。張輒著涼感冒,不能理事,也不妨礙軍事的順利推展。信陵君和仲嶽先生倒有了空閒,跑到傷營中探望傷員。

兩人來到一名重傷的傷員那裡,這名傷員傷在小腿肚,簇深至骨,取出又很困難,傷口很大,已經化膿,並開始發熱。信陵君看著流淌了一地的膿血,傷員已經發黑的小腿,眉頭緊鎖。仲嶽先生道:“已有二三人發熱,恐難治矣。”

信陵君道:“其有道乎?”

仲嶽先生道:“有醫者言可治,惟藥難齊備。”

信陵君道:“醫者何在,可往訪之。”

那名傷員很可憐地叫道:“勿治,勿治,不如就死!疼啊!疼啊!……”

信陵君俯下身道:“兄弟勿憂,孤必盡力相救。全家倚門而望,兄弟焉得不歸!”起身對仲嶽先生道:“同訪醫者。”

仲嶽先生領著信陵君出來,向旁邊的院子裡走去。叫開院門,仲嶽先生道:“將軍欲訪越先生。”開門的人退到一邊,看著跟在仲嶽先生身後的信陵君有些發愣。信陵君略略施禮,跟著仲嶽先生直往一間廂房而去。

在門前,仲嶽先生立於階下,道:“越先生安否!”

門“吱”的一聲開了,越先生走出,滿臉笑容拱手道:“安得仲嶽先生來訪!……”忽地看到仲嶽先生身後的信陵君,嚇得顏色變更,連忙跑下階來,伏拜於地道:“不知將軍至,死罪死罪!”

信陵君一揖至地,道:“特來訪先生!”順手將越先生扶起。

越先生點頭磕腦地把二人引起室內。室內空氣穢濁,汗氣和體臭夾雜,光線晦暗。信陵君道:“今日溫暖,盍於院中小坐!”越先生顛顛地跑進去,取了兩個坐席鋪在地上,又跑到鄰間借了個坐席。

信陵君環揖一週,高聲道:“諸先生辛勞,有失慰勞。今特登門,願與諸先生共議!”

仲嶽先生聞言,要一個門一個門地去請。那些醫者哪裡敢讓仲嶽先生請,一個個趕緊開門出來,到信陵君面前跪倒一片。信陵君一一扶起,好言相慰。讓大家各取坐席,於院中相聚。

衆人要信陵君和仲嶽先生上坐,信陵君不肯,他一一將醫者揖到主座上,自己和仲嶽先生坐到客席,兩下相對而坐。

信陵君道:“軍務所繫,疏於請教,先生勿罪!”

衆醫者皆伏拜道:“豈敢!”

信陵君道:“孤適之傷營,傷者大半皆愈,傷營清靜,此皆諸先生之功也!其餘者,當以何法活之?”

越先生看來在一衆醫者中很有威望,大家推他出來答言。越先生道:“其餘者,約有二端。其一,其瘡難愈,然筋肉宛然,少血無膿;其二,其瘡膿血混雜,甚或發熱。其瘡難愈者,惟用養筋生肌;其瘡膿血者,則需祛膿解毒。二者所治不同,用藥有異。其藥本地少有,需於外地覓之。”

信陵君道:“諸先生有方,可書予孤。孤當爲先生賈之。”此言一出,衆人面面相覷。仲嶽先生比較瞭解他們,從袖中摸出兩塊木牘和一支刻刀,道:“諸先生有方,可告吾以記之。”

越先生道:“怎敢勞動仲嶽先生!”

仲嶽先生道:“將軍之命,焉敢不從。願諸先生勿慮。”

越先生道:“續筋生肌者,首在續斷;其次,當歸、杜仲、芎藭等亦可……”越先生一一道來,仲嶽先生將提及的藥名及所需的分量刻在木牘上。越先生說完了,有部分先生補充了一些自己熟悉的藥,兩塊木牘上各書了大約十幾味藥。由於刻字不易,加之有些藥名仲嶽先生也沒有聽說,不知怎麼寫,還要問其他人,有人知道是什麼植物,但不知道怎麼寫,要輾轉好幾圈才能確定下名稱;實在不太好找的藥只能放棄。等確定了需購藥單,已經過了一個時辰。這期間,信陵君幾乎無事可幹,但他沒有任何尷尬,而是非常有興趣地觀察著那羣踴躍獻方的醫者,聽著他們的說明、闡釋和爭論。一直到仲嶽先生完成記錄,他才又鼓勵了大家幾句,告辭而去。

回到府中,仲嶽先生讓弟子把藥單抄寫兩份,分別派人送往大梁和鄭,交公子府家老和須賈大夫籌購,儘快送來。當時雖然沒有商業化的藥鋪,但有專業或半專業的醫生,特別是王室都有醫官,他們有自己的藥庫。

下午,信陵君到中軍拜訪晉鄙大夫,把晉鄙給嚇了一跳。信陵君告訴他,自己只是想了解一下前沿的部署和未來的行動計劃。晉鄙道:“臣正要往前軍巡查,願公子同往。”信陵君欣然應喏。

晉鄙大夫備好一乘車,自己親自駕馭,讓簫間向信陵君講解沿途所見。車後是一隊護衛的武卒。信陵君帶來的門客,被安插在護衛中間,他們沒有著甲執戟,在一羣整齊的武卒中十分顯眼。

晉鄙駕車從右往左,按正常巡營的節奏一一巡視,簫間則在車上一一指點著工事或陣營,向信陵君介紹作戰重點,甚至需要重點關注的要點。這兩人的合作十分和諧,簡直到了心念相通的程度。晉鄙駕車的節奏與簫間介紹的節奏如此合拍,讓簫間的介紹顯得既流暢、自然,重點突出,又周到全面。信陵君懷疑簫間是不是已經從芒府出來,轉投晉鄙了。

巡視工作整整持續了一個下午,中間除了有幾起臨時處理的營務,幾乎沒有受到打擾。由於幾乎沒有受到秦軍的壓迫,晉鄙將防禦前沿向前推進了近乎五里,組織了多道防禦陣地。簫間向他介紹的各種戰術動作,則非常切合信陵君目前的知識水平,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整個過程中,信陵君幾乎沒有開口,完全沉浸在眼前的情景和簫間的講解之中。只有在進入各營的時候,晉鄙會大聲宣佈:“將軍勞軍!”引得全營士卒都從地穴中出來列陣。信陵君則一一拱手慰勞。

地穴的設計看來的確不錯。在這幾天中,民軍各營已經砍伐了大量樹木,在地穴頂上支起棚頂,防風擋雨的效果更強了。

巡營回來,晉鄙請信陵君吃了晚餐再回城,信陵君也有意與晉鄙談一談:下午的巡營,只有簫間在唱獨角戲,晉鄙和信陵君都沒怎麼開口。

還是信陵君、晉鄙和簫間三人進了大帳,門客們被營司請去休息——武卒營司有獨立的地穴,至於晉鄙與中軍將,自然住在旁邊的房舍中,大帳只是辦公場所。

幕布只圍了三面,空出的一面通向院落,對面的一面挖了個門,用門簾虛掩著。進到帳內,簫間略一拱手,就坐到角落中一個幾案旁,開始處理案上堆積的簡牘。晉鄙則將信陵君請入院中。

院子的主人已經被請走,這座院子主要由中軍將居住,因爲他帶來了很多家臣和門客,晉鄙孤身一人,只住了一間耳房,簫間則住了一間廂房。中軍將正在院中與人閒談,見晉鄙和信陵君進來,過來見過禮。晉鄙道:“將軍巡營至此,於吾軍晚餐乃歸。”

右軍將聞言,立即送上一頓馬屁。晉鄙道:“將軍且於堂上暫歇。”

信陵君道:“正要請教大夫,就於堂前明亮。”

中軍將聽了,立即叫人備酒,送到堂前。

雖說是堂前,但晉鄙還是讓信陵君進了大堂,只是不坐在屏風下,而是在門邊坐下,即有亮,又保密。三人按軍中規矩,信陵君居中,晉鄙和中軍將一左一右。家臣搬來酒具果盞,中軍將揮手讓他們退下,自己親手斟酒,將果脯端給各人過酒。

三人各飲一盞酒,吃了一個果脯。信陵君道:“魏相命吾等堅持一月,敢請二卿教我。”

中軍將大大咧咧地道:“公子勿憂,軍事一任大夫,必無差池。”

晉鄙道:“和議將成,最忌意外。雙方不動,是爲上策。秦人減兵,亦顯此意。吾堅壘而守之,示之無進犯之意,亦絕秦犯我之計。魏相、芒將,皆是此意。”

信陵君道:“教戒令漸漸而止,奈何?”

晉鄙道:“天寒地凍,衣食不周,一日一練,甚爲嚴苛。能保無凍傷及中風寒者,乃爲上焉。一月瞬息而過,公子當計一月之後。”

信陵君道:“大夫其言遣軍之計乎?”

晉鄙道:“然也。遣軍非比尋常,簡冊文書衆多,要一一置辦。一月恐難支也。”

信陵君大驚道:“今日即當爲乎?”

晉鄙道:“民軍三十營,百五十餘鄉里,十萬之衆,但書其名籍,日得三千,非百人不辦。何況記其功績、民爵等項。必得多人相助,及今而始,一月乃得成也。”

信陵君道:“大夫計之是也。全營諸士,任憑大夫差遣,不敢有違。”

晉鄙道:“臣思此番遣軍與往日不同。何者?往日遣軍,戰事完畢,得勝歸國,各攜功績,自入鄉里。今則不然,戰事未畢而書其冊,志其功績,勞其辛苦,而身猶餐風飲露,耳猶聞金鼓聲之聲,心猶懼鋒鏑之害。若爲所知,士氣必泄。”

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247章 魏使第91章 美酒美姬第69章 芒氏大子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344章 神蹟第261章 秦箭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244章 慰功第22章 俠客第3章 祭旗出征第222章 善後第261章 秦箭第238章 議兵第122章 豕三第22章 俠客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92章 整軍第156章 過橋第222章 善後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26章 謀定第41章 備戰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8章 管城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308章 救暴鳶第11章 離城第318章 退兵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150章 陳筮第113章 計糧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193章 將相和第247章 魏使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59章 拜將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02章 倉城第38章 列陣(一)第302章 報喪第129章 草舍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365章 執帚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363章 韓警第158章 女閭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202章 倉城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14章 定計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196章 張祿第320章 封賞第96章 隻言片語第95章 郭子仲謹第215 歃血爲誓第80章 司馬堂第105章 夜談第42章 失機第199章 歸華陽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293章 韓援第242章 撲空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357章 管祭第365章 執帚第275章 和議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68章 夜襲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58章 夜聚第230章 司勝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95章 覆命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6章 巡哨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03章 韓襲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5章 升帳第230章 司勝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82章 爭武卒第286章 陳公之說
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247章 魏使第91章 美酒美姬第69章 芒氏大子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344章 神蹟第261章 秦箭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244章 慰功第22章 俠客第3章 祭旗出征第222章 善後第261章 秦箭第238章 議兵第122章 豕三第22章 俠客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92章 整軍第156章 過橋第222章 善後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26章 謀定第41章 備戰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8章 管城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308章 救暴鳶第11章 離城第318章 退兵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150章 陳筮第113章 計糧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193章 將相和第247章 魏使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59章 拜將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02章 倉城第38章 列陣(一)第302章 報喪第129章 草舍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365章 執帚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363章 韓警第158章 女閭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202章 倉城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14章 定計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196章 張祿第320章 封賞第96章 隻言片語第95章 郭子仲謹第215 歃血爲誓第80章 司馬堂第105章 夜談第42章 失機第199章 歸華陽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293章 韓援第242章 撲空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357章 管祭第365章 執帚第275章 和議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68章 夜襲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58章 夜聚第230章 司勝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95章 覆命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6章 巡哨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03章 韓襲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5章 升帳第230章 司勝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82章 爭武卒第286章 陳公之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灵县| 金沙县| 新乡县| 黎城县| 中宁县| 济南市| 东乌珠穆沁旗| 剑河县| 潼南县| 洪江市| 庆云县| 宜都市| 涡阳县| 潞城市| 大埔县| 始兴县| 厦门市| 苏尼特左旗| 梁山县| 舒兰市| 彭州市| 海安县| 得荣县| 石台县| 星子县| 吉木乃县| 永州市| 庆安县| 临颍县| 桓仁| 潞城市| 合水县| 江油市| 莱州市| 信丰县| 余江县| 宁夏| 丹凤县| 娄底市| 吐鲁番市|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