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5章 四子之變

侯嬴提醒,管邑的事要量力而行。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量力而行,勿爲已甚”被鄭安平反覆咀嚼。

小四問道:“旦日將往管邑,今者雨雪,猶當往耶?”

鄭安平道:“未聞有變。”

小四道:“彼先生非吾輩武卒跣足草履,彼著履袴襪,雨雪焉得出?”

鄭安平想了想道:“汝言是也。然無命,不敢專斷。旦日但依約而往,若不出,退歸而已;若先生出,吾等不得惰也。”

小四道:“鄭兄所言是也。”

鄭安平說出了這次來訪的主要目的,道:“麻兄四兵,吾等各得其一。然麻兄猶有一柲,非賤物也,不敢私藏,當與諸兄共之。”

小四道:“柲之所貴,在其佳木,麻兄所持,吾既知也。其木雖略硬,本非佳木,所值有限,兄其自用,勿庸再議。”

鄭安平道:“四兄竟能識柲?其見過於常人!”

小四道:“但諮於侯兄也,焉足怪哉!侯兄所識,乃過常人。”

鄭安平道:“侯兄殆天人也,取功名如反掌,奈何自沒於行伍,與走卒相伴?”

小四道:“侯兄道,奔走於侯門而取功名,非所欲也。”

鄭安平道:“兄與侯兄,交深也。”

小四道:“幼即相隨,有疑則詢,必有所答。”

鄭安平道:“管邑非比尋常,侯兄得勿所教?”

小四道:“弟本夥長,但察賊禁盜,此等小事,焉用侯兄。”

鄭安平道:“管邑四戰之地,無險可守,無城可憑,城小而地廣,守之奈何?”

小四道:“此但貴人謀之,以弟之微賤,焉得與聞!若有戰,但捨命而前可也。”

鄭安平見小四不願多言,閒聊幾句,告辭出來。自己雖然踩著草鞋在雪中行走已經習慣,但小四所說先生雨雪天都不出門,還是打動了他。要是在這麼寒冷的天氣裡,能穿上一雙厚袴、一雙厚襪、一雙布履,在堂中烤著火,那會多麼愜意!他甚至有了點怪趣味:便要讓先生們雪天出門,看看他們狼狽的樣子!

他有意不去聚賢鄉,穿城而過,回到家中。與張祿見過禮,把鬥袚收了。又到廂房與張祿議論今天的事。

鄭安平道:“有客訪否?”

張祿道:“未聞也。”

鄭安平道:“三兄皆無意與柲,可留吾自用。”

張祿道:“彼何言也?”

鄭安平道:“粟兄曰,柲者,非吾所敢知也,丈五之木,能值幾何,兄可自存之。”

張祿道:“此出於真心也。”

鄭安平道:“犬兄曰,素不聞柲及其用。鄭兄於麻兄出力最多,多得一柲,亦所應當。”

張祿道:”此恐失其兵也!“

鄭安平道:”四兄曰,麻兄之柲,吾所知也,其木本非佳木,所值有限,兄其自用!“

張祿眉毛上挑,道:”四兄言若是耶?其志不在小也,未可以其幼而忽之。“

鄭安平道:”四兄自言,幼隨侯兄,其識皆侯兄教之!“

張祿頗出意外道:”彼何言侯兄?“

鄭安平回憶了一下道:”彼言,年時或往侯兄處,吾所贈束脩,正得其用也。“

張祿道:“汝何應?”

鄭安平道:“吾問言,四兄常往侯兄處?彼答言,侯兄與吾近鄉里,長吾十歲,吾幼時爲父兄所撻,常得其祐。及長,乃隨之離家,共爲武卒。故時親近之。吾問言,兄爲管夥,侯兄其知之?彼答言,乃吾親告之!侯兄言,開疆拓土,創力唯艱,當量力而行,勿爲已甚。”

張祿陷入沉思中,良久道:”四兄何來也?“

鄭安平道:”於營中轉任,未見其他。“

張祿道:”公子訪侯兄,爲人所知,故來探耳。“

鄭安平道:”四兄之入驛也,在四五歲前,吾有何德,勞其深探?“

張祿道:”四兄必有所使,非閒言也。以言語挑公子,公子已泄一二。公子其志之,但再言侯兄,只言知之,不可稍露深交也。“

鄭安平道:”侯兄爲人所陷乎?當告之否?“

張祿道:”汝往告之,是自證其誣也。今後且勿往來。“

鄭安平道:”謹諾。“

見鄭安平情緒有些低落,張祿問道:”但言其餘可也。“

鄭安平道:”吾先往粟兄處,其家三口皆在。粟兄得其薪,其妻甚喜。談及管邑之治,粟兄言,但以武卒之法練之,可得練卒,勿庸慮也。犬兄其言,但備一藤鞭,有不服者,以鞭捶之。四兄曰,貴人謀之,非微賤之敢與聞!但捨命而前可也。“猛然又想起什麼,道:”吾曾與語,侯兄殆天人也,取功名如反掌,奈何自沒於行伍,與走卒相伴?”

張祿道:“四兄何答?”

鄭安平道:“其言,奔走於侯門,非所欲也。”

張祿道:“此必探耳!慎勿再言。”

鄭安平道:“吾觀其所語’量力而行,勿爲已甚‘八字,甚爲精當,果非侯兄所言乎?”

張祿道:“若言之於信陵君,或者當矣。言於公子何爲?公子不過一令,食人之?,忠人之事,何量力之有哉!故做大言,蠱惑人心而已!”

鄭安平道:“若四兄爲人所使,作二兄當若何?”

張祿道:“粟兄之?,得滿其意,暫無他辭。犬兄、四兄必有不平者。何者,奈何同僚俱進,而有高低之分?汝之所得,常二三倍也,故不平。惟無予二金者,但有之,其必辭也。”

鄭安平道:“吾與諸兄,其有背信義耶?奈何相離也?”

張祿道:“非獨二人也。公子一朝而晉五爵,舉朝之中,孰能平之?必檢擇其過,而出其法也!”

鄭安平道:“設若是,如之奈何?”

張祿道:“官道維艱,但行差步錯,即屍骨無存,非獨公子也,魏公子亦然!是故公子必思謀再三,勿與其隙可也。”

鄭安平道:“是必得先生之教也!”

張祿忽然激動起來,道:“吾之教?吾若能教之,何得身被重創,不見天日?”見張祿有些錯愕,乃放緩語氣道:“官場如疆場,但有所隙,必爲所乘,無足怪也。”

鄭安平道:“寧不危乎?”

張祿道:“故凡戰者,先爲不可勝。官場亦然。汝令管邑,當先爲不可勝。管邑屹立百年,必有不可勝者,汝當體之,味之,慎勿忽之!”

鄭安平道:“粟兄欲以武卒之法練之,可乎?”

張祿道:“當不急不緩,無過不及。”

鄭安平道:“其難矣!”

張祿道:“連晉五爵,豈容易哉!”

鄭安平道:“若犬兄與四兄離散,當奈何?”

張祿道:“待之以禮,慎勿違也。四兄已爲貴人所用,尤需在意。”

鄭安平道:“當告君上乎?”

張祿道:“此細事也,何告之。但與曹、粟相商即可。其要者,在預有備,而勿爲人所知。”

鄭安平很不習慣這種勾心鬥角的爭鬥,但明顯退不下來,只得硬著頭皮上。明明是同甘共苦的好兄弟,爲何一入官場就開始相互施絆呢?小四“爲貴人所用”,這是真的嗎?他非常不願意相信,心中甚至產生一種衝動,要去證實這一點。

張祿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道:“慎勿妄爲,事涉侯兄,慎之,慎之!”

鄭安平到現在也不知道侯兄是個什麼角色,只知道他十分神秘。他曾悄悄問過,張祿的回答是,你的好奇心太過了,要把侯兄害死的。直接拒絕了。

剩下的時間談到明天去丈量管舊都,要在那裡爲他們建築房舍。張祿的意見是,信陵君其志不在小,恐超過了四人的能力,白白丟了性命。他建議鄭安平,一切看曹包的動靜而行。若曹包住舊都,四人也住舊都;若曹包歸國,四人也歸家。

鄭安平告訴他,他們的約定是,每天輪一個休沐,始終保持四個在現場,一個人回家。張祿雖然有不同意見,但也無可奈何。

最後,張祿叮囑他道:“汝可暗記諸舍形勢,或有所得。”

晚餐準備出明天的餱糧。吃過晚餐,各人回房休息。鄭安平總也睡不著,想著小四可能背叛自己,只爲了兩金薪水……

次日起來,吃過早餐,鄭安平結束了士子之裝,披著鬥袚,背上餱糧,踏著殘雪,往聚賢鄉而來。他發現魯先生領著一幫人已經在裡頭等候,這令他十分不安。魯先生等沒有著士子服裝,而是短褐,就和一般勞力沒什麼差別。鄭安平一一見禮,特別表示歉意,問自己要不要也換著短褐。魯先生道:“諸君但動口耳,吾等動手。”過了一會兒,其他三人也到了,各各結束整齊。見了魯先生等這身打扮,也都十分慚愧。魯先生叫來三乘輜車,衆人坐上,還拉著各色工具,就出發了。並沒有像鄭安平他們想像的那樣連續趕路,每行一程,都停下車,入驛舍休息。當天晚上甚至就停在圃田驛——距離長城驛不遠,是專爲貴人準備的驛舍。鄭安平看著一羣短褐在最高檔的驛舍裡休息,心裡有說不出的滑稽,但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與信陵君的階層差異。

第26章 謀定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372章 巴姊第58章 藍田玉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5章 夜行第237章 圖秦第85章 軍市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126章 傭車第104章 夜訪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293章 韓援第44章 入城第34章 又見屍身第365章 執帚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71章 吹臺第170章 遠迎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65章 梁氏賈米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221章 除警第13章 芒家父子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29章 初戰第199章 歸華陽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128章 階父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74章 將相和第29章 降服(三)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158章 女閭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86章 尉府第65章 梁氏賈米第97章 月下清談第320章 封賞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05章 夜談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145章 曾季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195章 覆命第24章 調兵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151章 匯合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132章 晉見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199章 歸華陽第321章 管令第31章 陷城(二)第49章 庭議第103章 危機第144章 訪老第87章 武將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156章 過橋第327章 夜守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162章 離啓封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47章 龍陽君第40章 勵士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196章 張祿第1章 鄭安平第75章 陳留司士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47章 龍陽君第145章 曾季第121章 豪強第66章 濮陽呂氏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157章 交糧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1章 離城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129章 草舍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12章 張輒第268章 秦人攻戰
第26章 謀定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372章 巴姊第58章 藍田玉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5章 夜行第237章 圖秦第85章 軍市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126章 傭車第104章 夜訪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293章 韓援第44章 入城第34章 又見屍身第365章 執帚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71章 吹臺第170章 遠迎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65章 梁氏賈米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221章 除警第13章 芒家父子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29章 初戰第199章 歸華陽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128章 階父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74章 將相和第29章 降服(三)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158章 女閭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86章 尉府第65章 梁氏賈米第97章 月下清談第320章 封賞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05章 夜談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145章 曾季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195章 覆命第24章 調兵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151章 匯合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132章 晉見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199章 歸華陽第321章 管令第31章 陷城(二)第49章 庭議第103章 危機第144章 訪老第87章 武將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156章 過橋第327章 夜守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162章 離啓封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47章 龍陽君第40章 勵士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196章 張祿第1章 鄭安平第75章 陳留司士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47章 龍陽君第145章 曾季第121章 豪強第66章 濮陽呂氏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157章 交糧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1章 離城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129章 草舍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12章 張輒第268章 秦人攻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河县| 凤山市| 肇源县| 汝南县| 松溪县| 敦化市| 大厂| 昂仁县| 瑞丽市| 大英县| 商丘市| 洞头县| 镇赉县| 台江县| 阿拉善左旗| 文安县| 湖南省| 汤原县| 西吉县| 濮阳县| 肃宁县| 寻乌县| 隆德县| 手游| 武平县| 开化县| 江永县| 弥勒县| 白沙| 合山市| 定西市| 五寨县| 友谊县| 泸水县| 永昌县| 静宁县| 改则县| 即墨市| 东乡县| 顺昌县| 横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