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章 龍陽君

芒卯被直接引進宮去,軍使的軍報在大梁門被簽收,由芒卯攜入,軍使則領了符節,自行前往驛站安歇;由於芒卯出聲相助,軍使加一級領到常例。衆門客下車各自返回,大梁門外只留下芒申和車右先生以及他們的那輛車。

芒卯被引到魏王的寢宮,迎出宮來的是一名英俊瀟灑的青年,渾身散發著幹練和敏捷。他沒有著正裝,很休閒地穿著一領長袍,腰帶鬆鬆地繫著,衣襟處隱隱露著健碩的胸肌;頭上沒有著冠,頭髮用一束白絹絲別緻地挽著。引導的宦者在階下行禮:“奉王命引將軍芒卯入見。”

英俊青年敬禮道:“將軍任干戈而入陣,王勞將軍;自將軍出朝,王無一刻不念將軍!”

芒卯回禮道:“臣竊冒王恩,盡尺寸之軀不足報也,何足言勞!如有犬馬之效可用,則幸甚!”

宮中一個聲音道:“孤敬酒!”

青年立即走下臺階,取出一隻爵杯,在井旁汲水洗涮一番。芒卯跟過來,打躬作揖,連稱“不敢”。兩人一同回到階前,青年走上臺階,從門內一隻尊中舀出一杓酒,回到階前,躬身施禮。芒卯在階下回禮,走上臺階,再次行禮,接過青年手中的酒,一飲而盡。正要持爵下臺階,宮中的聲音又道:“禮成!”青年從芒卯手中接回爵杯,轉身交給侍立階下的宦者,引著芒卯進入宮中。

宮內溫暖和煦,左右擺著兩副席幾,幾上各有酒爵和酒壺。西面席上坐著魏王,他也和那位青年一樣,衣著休閒。芒卯向上行禮,青年回禮。芒卯向東席而去。魏王道:“將軍可移席相教!”芒卯心領神會,把雙層的東席拿起一層,到魏王幾前鋪下,青年則將東幾上的酒端到西幾。再次行禮後,青年在魏王肩下坐下,而芒卯則坐在對席。

魏王沉默地看著芒卯,過了一會兒,道:“龍陽君有言請教將軍!”

芒卯向青年敬禮:“請君上示下!”

青年回禮,道:“秦軍繞攻南關,必從將軍陣前過,將軍得無所察!”

芒卯道:“秦人此出,甚爲詭異。先是,毫無徵兆地出現在北邙,打我軍措手不及,先折興軍;而後,追迫我軍後路,致其崩潰;再後,乘我前後受損,亟收潰兵之時,突然消失,只兩三日便出現在南關,南北近百里,竟上無塵土,下無轍印,至今臣也不知其取何道而出。”

龍陽君道:“陣前交兵,如何竟失了敵蹤?”

芒卯感到身體有些發涼,道:“臣兩陣失利,全軍盡力收攏潰兵,扎牢營寨;加之公子到營接管軍務,臣分心交接,未能探得實情。罪該萬死!”

龍陽君道:“信陵君公子現在如何?”

芒卯道:“臣又該萬死!公子接營不久,即遭秦劍士刺殺,託庇大王洪福,有驚無險!臣職守不力,唯王所罪。”

魏王和龍陽君俱都眉頭一跳,魏王急聲道:“無忌被刺?安然無恙?”

芒卯避席俯身,道:“臣無地自容!”

見芒卯如此,魏王坐了回去,又擺出一副沉默的神情。龍陽君道:“將軍無需自責太過。請坐。”待芒卯落座,龍陽君又斟了一爵酒遞過去,“軍中勝敗危難,均爲常情,如一提敗危,就要請罪,吾如何開言?”

芒卯接過酒,奠之於地,敬禮道:“謝君上體諒下情!臣身荷王恩,不能分王之憂,反貽王勞心,恨何能及!”

龍陽君道:“且將秦劍士刺殺公子一項,細細說來!”

芒卯道:“公子到營次日,臣隨之往長城外一小城巡視,欲據之以爲羽翼。不意,城中有人出城勞軍;更不意,此三人竟爲秦劍士。入到大帳內,借獻表之機,行刺殺之事。賴一驛卒喝破,公子方得抽身。衆人一擁而上,刺客見事不諧,竟割面自戕。”

龍陽君道:“何以見得是秦劍士?”

芒卯道:“秦劍天下聞名,非秦劍士不得有。刺客三劍均爲秦劍,故知!”

“三劍?三刺客均持長劍?”

“非也,三人均懷短劍。但三劍形制如一,細腰六棱,必爲秦劍無疑。”

“秦劍之製爲長劍,見短劍而斷爲秦劍,得無輕率!”

“此劍尚在軍中,君上一見便知端的。”

“秦人何以知公子出城?又爲何要行刺公子?”

“此臣百思不知其解也。”

“那個喝破刺客的驛卒如何?”

“爲劍所傷,在營中休養。”

“他爲何被傷?”

“驛卒喝破刺客,奮力上前救護,遂爲刺客所傷。”

“此人倒是首當其鋒。卻只傷未死?”

“醫官言道,此卒甚壯碩,又披雙甲,故雖身中兩劍而猶能全命。”

“公子何以得脫?”

“公子踢翻幾案,略擋一時;衆人醒悟,一發援手,故毫髮無傷。”

“智囊辛勞,不要說些無用的話。”魏王突然道,“先解眼前之急,再破行刺之案。”

“喏。”龍陽君應道,“敢問將軍,秦軍入南關,所欲何爲?”

“秦人破長城,不取大梁,卻向哪裡!”

“大梁四向皆警,秦軍如何得手?”

“大梁雖四向皆警,但均在大梁三十里之外,池淺城薄,且爲民軍,必難敵虎狼之師。”

“將軍所策如何?”

“臣愚見,四向之師俱集於大梁四周十里,一則緩急可相互救援;二則依大城爲憑,軍心士氣可定;三則秦人野無所掠。秦人走南道,鄰近韓國,安得不備。大王若請韓王出兵,秦腹背受敵,必敗。”

“日前大王聞軍報時,就思請韓出兵,只今未得其人,尚未成行。”

“須賈大夫多所出使,不辱使命,可以任之。”

“以將軍思之,以何價請韓出兵方可?”

“秦軍此來只爲掠食,非爲破城。如以精銳五萬足以破之。三城足矣。”

“三城?”魏王又出聲道,“寡人連年用兵,不得一城;韓國一用兵即得三城,孤何其難,韓何其易也!”

“邊鄙小城,讓之何傷!如得便可再取回。”

“孤自王見棄,已失多城,並無增益。如此先王所貽江山,豈不要斷送於孤手!孤心何忍!”魏王泫然欲泣。

芒卯見此,不好再說,匍匐於地道:“容臣再思!”

第170章 遠迎第345章 除夕第132章 晉見第45章 回朝第36章 定奪第12章 張輒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151章 匯合第52章 私議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28章 降服(二)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113章 計糧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85章 軍市第270章 賞罰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27章 夜守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245章 入韓第50章 防民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132章 晉見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0章 陷城第244章 慰功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9章 列陣(二)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170章 遠迎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70章 蔡澤第213章 贈劍第157章 交糧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70章 蔡澤第298章 離華陽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129章 草舍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143章 夜行第35章 計議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12章 張輒第82章 出城第30章 陷城第82章 出城第43章 等待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69章 賜婚第71章 吹臺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9章 降服(三)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64章 布衣第62章 兵符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30章 司勝第36章 定奪第29章 降服(三)第62章 兵符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260章 議連衡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85章 見陳公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238章 議兵第181章 囿守宴席
第170章 遠迎第345章 除夕第132章 晉見第45章 回朝第36章 定奪第12章 張輒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151章 匯合第52章 私議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28章 降服(二)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113章 計糧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85章 軍市第270章 賞罰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27章 夜守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245章 入韓第50章 防民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132章 晉見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0章 陷城第244章 慰功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9章 列陣(二)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170章 遠迎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70章 蔡澤第213章 贈劍第157章 交糧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70章 蔡澤第298章 離華陽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129章 草舍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143章 夜行第35章 計議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12章 張輒第82章 出城第30章 陷城第82章 出城第43章 等待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69章 賜婚第71章 吹臺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9章 降服(三)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64章 布衣第62章 兵符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30章 司勝第36章 定奪第29章 降服(三)第62章 兵符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260章 議連衡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85章 見陳公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238章 議兵第181章 囿守宴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哈尔滨市| 弋阳县| 高要市| 繁昌县| 大同县| 曲靖市| 麻城市| 三江| 永新县| 吴堡县| 吴江市| 乐至县| 高邮市| 涪陵区| 巴楚县| 龙口市| 洪江市| 仁怀市| 武穴市| 广州市| 兴安县| 郓城县| 昂仁县| 台安县| 牡丹江市| 丰城市| 图们市| 阳谷县| 汝南县| 东安县| 德安县| 全南县| 牟定县| 城市| 平顺县| 巫山县| 安乡县| 谷城县| 双鸭山市|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