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9章 草舍

到了場子裡,呂仲與諸人見過禮,又向牛二道過謝。在呂仲一行離開的時間裡,鄉民們已經收拾出幾間草房,供這一行商旅過夜。呂仲回來後,鄉老即請安置,著人引這一行往住宿處安歇。告辭時,呂仲有意向鄉老問道:“小子愚鈍,月色下幾不識歸家之路,幸得牛兄、麻兄相救。”鄉老道:“非獨爾等,有長信於此者,亦誤行他道。吾鄉之道,微曲二折,周圍鄉里少見。可以爲法。”呂仲領教敬謝。

收拾出的幾間草房在糧倉周圍,顯然是存放秸稈的。正值秋收剛過,室內秸稈堆得正滿,大家都心滿意足:今晚不會太冷了。大體分了分,武卒兩間,唐氏兩間,呂氏與諸公子兩間。約定巡夜人選,各人歸室,隨意地躺倒在秸稈上。行走一天,很多人都困睠了,躺下不多久,大部分人就進入了夢鄉。

呂氏兄弟和鄭安平、須伯岸同住一個草房。鄭安平和須伯岸靠門,呂氏兄弟靠裡。客套一會兒,各自躺下。鄭、須兩人不熟悉,小聲說了會兒閒話,各自睡去。呂氏兄弟則似有不盡的話說,兩人唧唧咕咕一直不停。

直到聽到鄭、須二人傳來輕微的鼾聲,呂仲才悄聲對呂伯道:“兄意吾遇上何人?尚父!”

呂伯也嚇了一跳,道:“何以知之?”

呂仲道:“其人有傳家玉玦。”

呂伯道:“玉玦在濮陽失傳,已歷三世。吾等雖耳聞,卻未目睹,焉知其爲傳家玉玦。”

呂仲道:“他者不論,狀如凝脂卻不假,只此即知非凡物也。”

呂伯道:“何色?”

呂仲道:“月下不分明,但顯爲白玉,非青非綠。”

呂伯道:“白玉雖希,最難判明。”

呂仲道:“更有奇事:尚父欲以金兌錢……”

話未說完,呂伯道:“何意?”

呂仲道:“其言鄉間賈糧,用金不便,不如兌成銅錢,使用便宜。”看了看呂伯,見他認真在聽,隨道:“吾稱所攜四金,俱付白兄,無餘金隨身。尚父猶不允。入內取出一皮囊,做工極精,前後盡滿,入手極沉,可套於頭項,不礙行動。……但意想不到,其中雜以錫鉛……”

呂伯渾身一震,道:“汝何以知之?”

呂仲道:“非吾知之,尚父所告也。”

呂伯道:"何意?”

呂仲細細回憶道:“尚父初言,金一餅,兌錢五千——確是時價。見吾言身邊無金,遂言先予三千,以備夜來使用;餘二千,旦日攜金餅交易。吾尚未言,尚父即於後宅取出皮囊,甚沉,令吾相助。入閣後,令吾退去上衣,將皮囊套於項上——倒也輕便,如將上衣整備,行動無礙。吾見此皮囊甚佳,非千錢難成,遂不敢收……尚父忽明言,囊中實雜有鉛錫之類,如吾攜去,即入罟中——著實誇獎。吾不知深淺,不敢續言,急忙辭退。”

呂伯默默地聽著,沒有打斷。見呂仲言畢,沉吟片刻,道:“尚父久未出世,今突然現前,真假難明;既設暗阱,又復挑明,似以考校後生,善惡難辨。吾但以禮相待可也。交易之間,務要手腳清明。”

呂仲道:“伯兄教導的是。弟思尚父雖真僞難辨,惟其言卻有可取:若傭車賈糧,金不如銅。”

呂伯道:“唐叔、鄭兄早歸,已言所議。白氏所計,雖略浮誇,猶在價中,可依所議籌劃。”

呂仲道:“此邑可得車糧幾何?用錢多少?”

呂伯道:“此間與長老議事,決以戶三百錢,以抵春秋之祭。邑中夫二十三,或糧或車,以當其直。吾等予長老一金半,衆長老自往各家籌備,明日可得。”

呂仲道:“何價?”

呂伯道:“戶三百錢,直糧九石——雖溢於時價,麻兄所在,分所應當。若出車一,連御者,日計半石,以十日計,折糧五石。尚有不平者,御者自備三日糧。”

呂仲道:“旦日可得糧車?”

呂伯道:“此事豈一夜可成,且觀明夜若何。”

呂仲道:“往拜城尉,伯兄可有定策?”

呂伯道:“無非進宴席,贈錢財,拜手冊。盡聽諸氏可也。”

呂仲道:“吾等所攜不過十餘金。即華陽尉卒,非二金不下,傭車目下已過五金,尚未安妥。沿途耗費尚不在內,恐難支撐。”

呂伯道:“此趟不爲錢財,但爲軍國之事耳。但君侯事諧,利益豈在少哉!區區十餘金,又何間焉?”

呂仲道:“弟非敢謀利,但恐事賁耳。”

呂伯道:“諧矣!吾非往鄭國,但迎之於途,又何慮哉!”

呂仲道:“伯兄教訓得是。”

商議既定,睏倦襲來,兩人也進入了夢鄉。

旦日雞鳴頭遍,鄭安平自然醒來。坐起稍稍整理一下衣裳,須伯岸在一旁悄聲道:“鄭兄安睡!”鄭安平隨回道:“須兄安睡!”

須伯岸道:“夜來水足,卻需小解。”

鄭安平道:“吾亦然。”

兩人跳下草堆,推開門,隨手關上,即往外走。巡哨的武卒認識,相互打個招呼。兩人出到場外,在一棵小樹旁解決了問題。鄭安平晃了晃胳膊,覺得胸前的疼痛基本消失,心中大爽,拉開架勢,擺了幾招。須伯岸在一旁喝彩道:“鄭兄勢猛力沉,真好武藝!”

鄭安平收了勢,笑道:“受傷多日,未得活動,今稍動筋骨耳!”

須伯岸道:“鄭兄所學,與弟大不相同,必有別傳!”

鄭安平道:“兄學之何人?”

須伯岸道:“不過學於庠序耳。”

鄭安平道:“弟幼亦學於庠序,長入武卒,從習於校場。”

須伯岸道:“何異?”

鄭安平道:“學於庠序,習禮儀,明尊卑,知進退也;習於校場,決生死於呼吸也。”

須伯岸道:“兄適言有傷,敢爲秦人所爲?”

鄭安平道:“是,亦不是。此傷源於秦劍,卻非陣前所爲。有刺客欲行刺公子,臣適奉其會耳。”

須伯岸咋舌道:“兄以身救公子,何功之巨也!”

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240章 蓋聶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145章 曾季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120章 俠士第247章 魏使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20章 俠士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182章 爭武卒第80章 司馬堂第二章 戰警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03章 危機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41章 備戰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93章 將相和第44章 入城第338章 祭壇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152章 賈匏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69章 芒氏大子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09章 乘其隙第206章 洗塵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95章 覆命第66章 濮陽呂氏第17章 奸細第62章 兵符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47章 龍陽君第168章 夜襲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58章 夜聚第358章 夜聚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35章 計議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42章 刺探第219章 夜襲第195章 覆命第273章 練兵第245章 入韓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327章 夜守第135章 打探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37章 圖秦第138章 席次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348章 管仲明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29章 降服(三)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76章 敬賢之道第67章 交酒第294章 陰謀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344章 神蹟第96章 隻言片語第7章 圃田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12章 張輒第222章 善後第51章 棄民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213章 贈劍第262章 傷營
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240章 蓋聶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145章 曾季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120章 俠士第247章 魏使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20章 俠士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182章 爭武卒第80章 司馬堂第二章 戰警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03章 危機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41章 備戰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93章 將相和第44章 入城第338章 祭壇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152章 賈匏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69章 芒氏大子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09章 乘其隙第206章 洗塵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95章 覆命第66章 濮陽呂氏第17章 奸細第62章 兵符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47章 龍陽君第168章 夜襲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58章 夜聚第358章 夜聚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35章 計議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42章 刺探第219章 夜襲第195章 覆命第273章 練兵第245章 入韓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327章 夜守第135章 打探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37章 圖秦第138章 席次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348章 管仲明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29章 降服(三)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76章 敬賢之道第67章 交酒第294章 陰謀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344章 神蹟第96章 隻言片語第7章 圃田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12章 張輒第222章 善後第51章 棄民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213章 贈劍第262章 傷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甘肃省| 漳浦县| 东宁县| 沈阳市| 阜新市| 营口市| 尉犁县| 潢川县| 方山县| 崇信县| 铜陵市| 商洛市| 河北省| 义马市| 嵊泗县| 恭城| 鲁山县| 桃园市| 乌拉特中旗| 博乐市| 射洪县| 和田县| 镇巴县| 宁波市| 随州市| 米易县| 叙永县| 平顶山市| 南澳县| 铁力市| 淮北市| 奉化市| 盐山县| 嘉义市| 壤塘县| 增城市| 安达市| 专栏| 泽库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