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6章 芒府拉攏

鄭安平拿了兩簋粟米、一籃藿葉、一壺酒和一盞肉,來到裡口,把粟、葉、酒和肉都交給了里長。里長接了,道了賀,把東西放在應該放的地方。鄭安平退出來,和鄉里們相互交談,扯一些閒話。一些人知道鄭安平出過徵,救過魏公子,還當了邑令,十分羨慕,圍著他問七問八,鄭安平也難得有耐心,就在場地邊爲他們介紹自己出徵的具體情況。從鄭安平這裡長了見識人,轉臉就去找別的人吹牛,而新上來的一羣人又把同樣的問題再問一遍,鄭安平也同樣耐心地重複回答一次。

時辰到後,里長和衆長者出來,先由里長執壺,爲長老們酙酒滿飲,再用一個小盞,給每位長老都獻上一片肉。長老們喝了酒,臉上都紅撲撲的,乘著酒興給大家說些祝福的話。然後點起篝火,擡來一張巨大的幾案,上面放著全里人貢獻的粟米。鄉里們按著自己的年齡,依次排好隊,到了跟前就取一張葉子,抓一團粟米,用葉子包著吃。鄭安平排了三輪,吃了三把粟米飯,看剩下的飯不多了,就住口不再吃,坐在火堆旁,與相熟的鄉里們聊天。這些人有些聽過鄭安平的豐功偉績,有些聽別人轉述過,有些則完全懵懂,所以鄭安平坐下又重新講述起自己的事蹟,這次是在火堆旁,很多人都圍在身邊,想不引人注目都不可能,收穫了不少嘖嘖稱歎。

鄭安平從一個火堆走到另一個火堆,不斷有人向他發出邀請,讓他留下來講一講自己的豐功偉績。甚至連長老們也叫他過去,詢問著他的戰事,他保護信陵君的經過,他在護送信陵君回大梁時遇襲的經歷,幾次死裡逃生,也贏得了長老們同情的淚水。

最後,到了半夜,衆人再一次聚集起來,相互賀喜、祝福,這才收拾起自己的家的東西,各自回家。

鄭安平回到家,把已經吃得乾乾淨淨的簋、籃、壺、盞交給張祿,陪著張祿閒話幾句,天也就亮了。

按著約定,鄭安平等四人一齊來到聚賢鄉,與諸先生團拜,然後選了代表,一齊到大梁城中魏公子府,參拜信陵君。

信陵君也一早就入宮參拜了魏王,又與幾位貴人相互道了賀。回到府中接受衆人蔘拜,從府內駛出十乘輜車,拉著滿滿的吃的和喝的,回到聚賢鄉,由衆先生分享。

住在聚賢莊的都是在大梁附近沒有家業的門客,他們平時也很少能與信陵君見上面,不過是吃著信陵君的供奉而已。鄭安平等認識的不多,但有意結交,就在這裡混了一整天,轉了好幾個夥,雖然沒有得到像昨天那樣崇拜的讚歎,但關注的目光還是不少的。

鄭安平很想找到呂伯兄弟,但聽說呂伯他們已經被自己在大梁的本家請走了,只得作罷。只到日頭西沉,大家已經吃得不想再吃了,鄭安平等纔回到家中。

第二天,鄉里的人繼續出去走親戚。鄭安平無處可去,就信步走入大梁,想看看過去一起當值的武卒都有誰有閒,但一路看去,武卒們都不得清閒,都在當值。他就不好意思打擾,信步在大梁的街上閒逛。等到意識過來時,發現雙腿竟然把自己帶到夷門區域。他在夷門衛前徘徊了一陣子,到底還是聽從了張祿的囑咐,沒有進去。順著夷門向西走,集市今天也沒開。正遊走間,發現陳四走了過來,見禮道:“鄭父安好!”

鄭安平沒想到能見到陳四,也就回禮道:“陳四兄安好!陳四兄未回鄉?”

陳四道:“城內巡哨安排得緊,諸父都上了城,只留小子等在府炊事!小子見時候還早,貪玩出來,不意竟得見鄭父。鄭父安得其閒?”

鄭安平道:“若還在樑西驛,本不得閒,只今任了管邑,又未上任,所以得閒。正好無事,入城閒遊。今後怕也不得了。”

陳四道:“鄭父任了新職!奈何帶契帶契小子!”

鄭安平道:“吾倒正有此意。汝有不當值的同伴,有甚麼好去處,一併約了,吾等同去。”

陳四道:“吾且歸衛所觀之。鄭父少停!”說完跑回夷門衛所。不多時,引了另一個青年過來,介紹道:“鄭父,此乃屠兄。其家頗有雜碎,可以下酒,其值甚廉。”

鄭安平道:“見過屠兄。”

屠兄也道:“見過鄭父!鄭父若不嫌腥臭,且往敝宅奉酒。”

到屠戶的家中享用各種動物內臟,是如武卒這樣地位低下,但交友廣泛的人共有的行爲。他們可以花不多的錢,吃到上流世界不吃,但營養豐富的美味食物,也爲屠戶帶來更多生意。

屠兄帶著鄭安平和陳四出了城,往自己的家中而去。路上道:“家中剛得了一副下水,洗得淨了,灌了稻米蒸食,鄭父且嘗,管是吃一回想一回。”

鄭安平道:“如此辛勞屠兄。”

到了一家酒肆,鄭安平進去沾了一罈酒,拎在手裡,進了屠兄的鄉里。進了門,果然感到屠戶這裡甚是熱鬧,慕名而來的客人不少,把賬單廂房都坐滿了。屠兄把鄭安平等三人引到後宅,拜見了自己的父母,告知是夷門衛所朋友,屠家父母果然開了間耳房,把三人迎進來。

少頃,屠家母爲每人搬上一份蒸得熱氣騰騰的食物,一盞醋和一盞鹽梅。屠父親自示範食法:用小匕切下一片,或蘸醋,或蘸鹽梅進食。鄭安平也試著切下一塊,看清楚了,是豬的大腸,裡面塞滿了稻米,蒸得糯軟,即有肉,又有糧食,一舉二得。鄭安平也蘸鹽或蘸醋吃了一口,既有肉香,又有稻香,十分美味。不敢怠慢,連忙酙了一盞酒,捧給屠父和屠母,兩人若待拒絕,鄭安平長跪不起,定要兩人飲了。屠母小飲一口,不敢再飲,屠父將剩下的一飲而盡,道了謝,退出去。這三人方纔盡了興,輪流執壺,輪流敬酒,也不顧什麼高低尊卑,一律上手。米腸的確十分美味,加以美酒,三人大呼小叫,痛吃了一回。

正吃得美,聊得暢快,屠父進來道:“有一客人願見鄭父!”鄭安平擡頭一看,不由得形容大變,竟然是車右先生和虎仲先生。這兩位先生雖然鄭安平接觸不多,但盡認識,特別是車右先生,在啓封時打過不少交道;而虎仲先生是屬於不打不相識。

見二人進來,陳四先叫出來道:“車先生!”

見了陳四熱情的招呼,鄭安平只得把驚訝收拾起來,也禮敬道:“謹奉車右先生!虎仲先生!”

屠兄見兩人都認識,連忙叫屠父、屠母再上兩份,自己則在鄭安平左右各安一席,請兩位先生坐了。鄭安平也只做善意,殷勤地爲二人執壺滿盞,道:“先生貴人也,奈何入走卒之戶!”

車右先生道:“管令休怪,敝主正有事欲求管令,特命微庶相訪,不意竟至此處,實出意外。陳四兄亦非外人,想屠兄亦知得心,就於此處託心交膽,可乎?”

屠父和屠母爲兩位先生各上了份米腸,又爲其他三人各加了一根,然後退出。鄭安平示意道:“二位先生請食,雖不入樽俎,實堪品味!”

車右和虎仲先生十分熟練地各切了一片,蘸著佐料吃了,看來不是第一次吃。鄭安平看向陳四和屠兄,那二人都停了口,往這邊望來。鄭安平知道,這可能是事先設計好一場會面。他把心一橫,也不問二人,就只顧吃眼前的米腸。

終於,虎仲先生先開了口,道:“設計相擒者,蓋鄭兄耶?”

鄭安平道:“豈敢,爲人所使,當盡其忠矣!”

虎仲先生道:“正要謝兄之賜!”

鄭安平道:“微賤食人之?,忠人之事。不意冒犯先生。先生貴人也,當責當罰,微庶身領而已!”

車右先生笑道:“大謬不然!敝主對鄭公子傾慕已久,焉有責罰之事!”

鄭安平道:“微庶何德,敢當將軍加惠?”

車右先生道:“公子不知。那日帳中,公子大呼‘有刺客’,奮勇而前,敝主正在帳中。見公子被創,乃與諸將奮勇而前,欲擒奸頑。乃逼使刺客毀面自戕。其時也,敝主贊公子曰,臨危而不懼,奮死而不顧,非勇士孰能爲之!”

鄭安平道:“古人云,士爲知己者死。臣既得將軍加顧,亦當死矣。願聞將軍之命,誓不敢辭!”

車右先生又道:“公子差矣!將軍聞公子令於管,想公子孤身在樑,非有根基者也,凡爲百事,必有不備。或敝府適具,或當相助成功!故相待也。”

鄭安平道:“臣得信陵君公子所薦,凡有所需,理應奉君上,安敢勞動將軍!”

車右先生道:“官司之事,自然奉於君上,惟其私也……或將軍可助之!”

鄭安平心中一動,道:“奈何其私也,勞將軍助之!”

車右先生道:“聞公子勸農力田,植桑種麻,畜犢養豚,此數者,皆公也,公子行之無礙,求之君上,必準。然公子或於官司之餘,自耕自畜,自績自紡,欲盡其用者,將軍其助之!”

第247章 魏使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94章 追蹤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162章 離啓封第4章 信陵君第209章 乘其隙第196章 張祿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70章 遠迎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98章 離華陽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275章 和議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二章 戰警第94章 再入小城第48章 真心第303章 韓襲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261章 秦箭第61章 席議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144章 訪老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292章 書名第34章 又見屍身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章 鄭安平第173章 夜議第15章 升帳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9章 有刺客第71章 吹臺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55章 段子幹第38章 列陣(一)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128章 階父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90章 整頓軍務第182章 爭武卒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31章 陷城(二)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70章 遠迎第344章 神蹟第45章 回朝第173章 夜議第158章 女閭第222章 善後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321章 管令第162章 離啓封第273章 練兵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0章 行刺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243章 伐兵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165章 破臉125章 洛陽白氏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260章 議連衡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68章 夜襲第308章 救暴鳶第94章 再入小城第230章 司勝第74章 將相和第209章 乘其隙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二章 戰警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38章 列陣(一)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222章 善後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193章 將相和第238章 議兵第318章 退兵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196章 張祿
第247章 魏使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94章 追蹤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162章 離啓封第4章 信陵君第209章 乘其隙第196章 張祿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70章 遠迎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98章 離華陽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275章 和議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二章 戰警第94章 再入小城第48章 真心第303章 韓襲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261章 秦箭第61章 席議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144章 訪老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292章 書名第34章 又見屍身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章 鄭安平第173章 夜議第15章 升帳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9章 有刺客第71章 吹臺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55章 段子幹第38章 列陣(一)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128章 階父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90章 整頓軍務第182章 爭武卒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31章 陷城(二)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70章 遠迎第344章 神蹟第45章 回朝第173章 夜議第158章 女閭第222章 善後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321章 管令第162章 離啓封第273章 練兵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0章 行刺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243章 伐兵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165章 破臉125章 洛陽白氏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260章 議連衡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68章 夜襲第308章 救暴鳶第94章 再入小城第230章 司勝第74章 將相和第209章 乘其隙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二章 戰警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38章 列陣(一)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222章 善後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193章 將相和第238章 議兵第318章 退兵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196章 張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濉溪县| 墨江| 乐东| 遂溪县| 铜山县| 温泉县| 光泽县| 玛沁县| 当涂县| 巨野县| 嵩明县| 浦江县| 奈曼旗| 大邑县| 平安县| 鸡西市| 博爱县| 丹阳市| 东方市| 惠来县| 碌曲县| 察雅县| 故城县| 玉屏| 修水县| 五莲县| 龙泉市| 武平县| 扎鲁特旗| 安新县| 香河县| 新兴县| 固安县| 于田县| 通许县| 大兴区| 丹寨县| 电白县| 布尔津县|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