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2章 善後

呂伯階進去不多一會兒,取來一有布囊,遞給張輒。張輒仔細看了看,囊上有細線,但無封泥。解開線來,從囊中取出一隻尺牘,邊沿光滑,正面有明顯的削刮痕跡,表示這塊木板已經被使用過很多次。字只有一行:京頓首曾氏吾友也願看顧之。文字並不複雜,一望可知其意。張輒問道:“京何人也?”

呂伯階道:“此洛陽故舊。離洛至華陽以來,堪堪十年矣!”

張輒問道:“何所營也?”

呂伯階道:“洛城外有田百畝,足以養身!”

張輒問道:“京能書否?”

呂伯階道:“但書名耳。此牘必出自先生。”

張輒問道:“以何爲信?”

呂伯階愣了愣,道:“無信。此貧賤之交也,非比公家,何以信爲。”

張輒點點頭,問道:“曾氏所求何事?”

呂伯階道:“但傭車耳,非有他務。既不供錢,亦不供食宿,料無虛也。”

張輒道:“必也無虛也。吾今所至者,亦爲車耳。君上勞軍,營賜十車粟。願勿辭。”

呂伯階道:“見有唐叔在,焉敢辭。君上何故勞軍?”

張輒道:“夜來南城外遇襲,賴諸軍奮勇,敵乃得退,故當勞也。”

呂伯階聞言,臉色大變,道:“南城外遇襲?是何處?”

張輒道:“吾居城中,至今不與聞城外之事,故不知也。”

呂伯階張皇起來,問道:“微賤欲隨車而往,願先生俯允!”

張輒微笑道:“南城外有先生故舊?”

呂伯階道:“非也,非也……然也,然也!”

張輒道:“呂伯但有事可直言,亦可分憂。”

呂伯階出堂轉了一圈,方纔回來,靠近張輒,悄聲道:“微賤有外室在南城,已有身,將產矣,恐被兵,則絕矣。”

張輒見此光景,知道呂伯階懼內。心中好笑,但面色嚴肅道:“此非可爲外人道也。”

呂伯階道:“正是正是。願張公成全!”

張輒道:“此有何難,求之唐叔可以。其言願呂伯同往,料無他事。”

呂伯階道:“然也,然也。公略坐,某往請之。”

張輒似無意地問道:“曾兄可有言語?”

呂伯階道:“不曾。”張輒拱拱手,讓呂伯階離開。

少頃,唐叔請到。與張輒議定發車時間和流程,張輒離開。張輒行前同樣問了唐叔,曾季可有消息,唐叔亦答“未聞”。二人將張輒送至門前,拱手相辭。行出百步,張輒回頭時,見呂伯階正在與唐叔咬耳朵……

回到城內,張輒見呂氏兄弟已在府門口等候。張輒讓他們進去,他們連稱“不敢”,就在門外報告說,倉外的糧食還有許多,足資二十乘。已經劃撥妥當,隨時可以起運。

張輒微笑問道:“令族伯階於南城外有外室,汝等知否?”

兩人一愣,呂伯道:“但知其有外室,不知其在南城外。”

張輒道:“汝何以知之?”

呂伯道:“前日傭車時,呂父再三求告,必也令其隨車,——然實與外室居也。車隊返回,乃隨車歸。此他人皆不知,惟吾知之。先生何問?”

張輒道:“彼似不知南城有警,今聞警報,甚憂,願隨車往南城相會。”

呂仲道:“城南有警,四城鼓響,聲徹十里,車行焉得不知。”

張輒道:“是故有求於二先生。”

兩人道:“豈敢!但有驅使,不敢辭!”

張輒道:“但至南城,伯階欲訪其外室,汝昆仲可求同往。”

呂伯道:“先生觀伯階有疑?”

張輒道:“非疑也,但求其實而已。若不允,不強求。再求而止。”

二人道:“喏!”

張輒道:“汝昆仲可往西門迎唐叔車乘,轉至南城上車,務要少驚擾。”

二人應喏而去。

張輒思忖一會兒,信步走回華陽尉府。衆先生都在庭前,三五成羣地閒聊。見張輒進來,一齊拱手。

張輒拱手相還,道:“諸先生辛勞!”

一名門客道:“先生有事,但可驅使,何必事事躬親!”

張輒道:“軍國要務,自需諸先生相助;些須小事,何敢勞先生大駕!”衆人客套一番,有人彙報了幾件不起眼的小事,看來出城這段時間並無特殊事情發生。

張輒道:“君上至營否?”

一名門客道:“南門外隱有鼓聲,想已至。”

張輒道:“盍同往南門觀之?”

衆門客鬨然道:“善哉!”

一衆門客出了府門,交代守門的武卒,但有事務,可往南門樓相告。武卒對此已經習以爲常,應喏而已。

衆人上了南門樓,一路自然無人盤查。但見晴空寥廓,天高雲淡。往南望去,數裡之處塵土飛揚,顯然就是軍營所在。衆人指天劃地,不著邊際地閒聊。

張輒估算著軍營的距離,極目四眺,想發現夜襲的蛛絲馬跡。但由於距離太遠,什麼也看不到。心裡猛然想起一事,盤算了一番,決定去拜訪一下司莽。遂對諸先生道:“思得一事,需與營司商議,且告退。約一時歸府。”衆門客拱手相辭。

張輒下城後,直奔營房區而去。守營的侍衛知道是張輒,上前迎接道:“先生何往,微賤通報。”

張輒道:“願見營司!”

武卒高聲通道:“將軍府張先生願見營司!”一聲聲接續進營,引得城樓上的衆門客都回過身來,對張輒哈哈大笑。張輒也很無奈地朝上拱手示意。

少頃,營中傳來發令聲:“列陣!”隨即司莽領著幾個軍使匆匆而來,出營門行禮道:“先生何令?”

張輒拱手道:“並無軍務,但有一事請教耳!不必列陣。”

司莽很無奈地對身邊的軍使道:“散!”於是營中又傳來命令:“散~”……

張輒被請到營區中一座高大建築中。那本是華陽城中兩營的營司駐地之一,兩兩相向。華陽城內的營司可以帶家眷上任,營司所在雖然面積不大,也分前後。與一般府邸不同,面向道路的一側是後室,爲家眷居住區,面向營房的一側纔是正室,爲辦公區,兩者之間隔以一條狹小的過道。

司莽要請張輒先入營,從正門進入。張輒道:“非公事,實私心情也。”司莽於是領著他從開在道路上的後門進入。司莽自然沒有家眷,這也是張輒敢要求從後門進入的原因。進門後是一個小小的後院,東邊有馬廄,目前空著,西邊是茅舍,竟是上下兩層的。

司莽領著張輒來到所到後宅正室,正室還算寬敞,後門前安置屏風,屏風前設幾案,臥席不在這裡,可能在側室。

司莽解釋道:“原營司亦是單身在此,錢糧無多;蒙君上恩,放歸故里,亦只三五隨從。臣妾若干,但放歸舊家。”

張輒道:“司亦可行此!”

司莽道:“臣雖願行,奈戰事何?一日數警,席不暖,突不黔,何得隨從臣妾。”

張輒道:“是役也,或延經月,後宅焉得久空。”

司莽道:“且後言。先生有何訓教,臣不敢辭。”

張輒道:“豈敢。微庶適登樓遠觀,望見右營遇襲之地,忽有所感。吾營皆安立平地,無險可恃,猝然遇敵,將何以御之?”

司莽道:“此則各得其妙可也,非則一也。”

張輒道:“正要請教司之妙策!”

司莽道:“臣放肆!”起身到側室中,出來時,手中已經捏著一把秸稈。一禮後,於案前坐下,以秸稈指畫道:“安營之道,在近道而遠水。先定敵之來處,多出斥侯,夜則伏聽,當以料敵之先爲上。全營不得俱息,當得其半以爲警衛,遇警則起,依次接敵。”

張輒道:“敵夜來襲,我以何示警?”

司莽道:“此無定法,率以軍使通報。”

張輒道:“若以鐘鼓爲號,何如?”

司莽沉吟片刻後,道:“鐘鼓之聲,皆有定律,並無示警之聲。”

張輒道:“華陽聞警後,即以四門鼓聲爲號。”

司莽答道:“四門鼓聲非營鼓可比,聲震四方,本爲警號。”

張輒道:“若營鼓擂四門警號,于軍有礙否?”

司莽道:“于軍無礙。惟士卒未經訓練,不明鼓點,不解其意,恐因惑起疑生亂。且戰事一起,營司正賴鼓聲以集士卒,以整行列,以齊進退。當是時也,何暇以鼓聲示警?”

張輒道:“是則微庶偏敝之見也。不經陣戰,論必難行,司其勿怪。”

司莽道:“臣豈敢!”

張輒道:“另有問者,敵之來襲,吾當以何策應之?”

司莽道:“凡夜襲者,必小股精銳,併力一向,但得其向,奮力戰之則可。”

張輒道:“願聞其詳。”

司莽道:“敵或爲斥侯所知,或爲聽間所查,必發聲喊‘有賊’以示警,不與之戰,快速奔回,——此不以奔論也。凡聞之者,皆應以‘有賊’,各具器械,列行列,舉火,以爲整備。營司聞警,即擂鼓以集巡隊,前赴敵所。先與交兵。後軍漸至,乃依令迎敵。此其大節也。其中微妙之處,不可勝述,但在臨機應變可也。”

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142章 刺探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156章 過橋第219章 夜襲第38章 列陣(一)第7章 圃田第59章 拜將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302章 報喪第168章 夜襲第321章 管令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97章 會魏齊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30章 陷城第130章 烤肉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178章 驚訊第162章 離啓封第12章 張輒第365章 執帚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94章 陰謀第20章 行刺第93章 故地重遊第303章 韓襲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46章 入國第88章 武卒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21章 除警第121章 豪強第62章 兵符第177章 點軍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70章 遠迎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321章 管令第170章 遠迎第138章 席次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74章 將相和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358章 夜聚第88章 武卒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97章 月下清談第35章 計議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34章 訪友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57章 樑尉公子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38章 議兵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32章 晉見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21章 除警第113章 計糧第43章 等待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84章 侯嬴第23章 大梁門衛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16章 巡哨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94章 陰謀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294章 陰謀第104章 夜訪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40章 三牲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25章 仲嶽第57章 樑尉公子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1章 離城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20章 俠士第202章 倉城
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142章 刺探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156章 過橋第219章 夜襲第38章 列陣(一)第7章 圃田第59章 拜將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302章 報喪第168章 夜襲第321章 管令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97章 會魏齊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30章 陷城第130章 烤肉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178章 驚訊第162章 離啓封第12章 張輒第365章 執帚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94章 陰謀第20章 行刺第93章 故地重遊第303章 韓襲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46章 入國第88章 武卒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21章 除警第121章 豪強第62章 兵符第177章 點軍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70章 遠迎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321章 管令第170章 遠迎第138章 席次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74章 將相和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358章 夜聚第88章 武卒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97章 月下清談第35章 計議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34章 訪友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57章 樑尉公子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38章 議兵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32章 晉見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21章 除警第113章 計糧第43章 等待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84章 侯嬴第23章 大梁門衛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16章 巡哨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94章 陰謀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294章 陰謀第104章 夜訪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40章 三牲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25章 仲嶽第57章 樑尉公子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1章 離城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20章 俠士第202章 倉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同心县| 灵川县| 金溪县| 汝南县| 靖宇县| 镇远县| 陈巴尔虎旗| 连州市| 三河市| 新安县| 崇左市| 通州区| 济阳县| 沈阳市| 黄山市| 景德镇市| 广东省| 加查县| 定日县| 广州市| 利辛县| 南华县| 浮山县| 井陉县| 耿马| 乌恰县| 香港 | 准格尔旗| 墨竹工卡县| 手游| 鄂温| 威宁| 库尔勒市| 衡东县| 赣榆县| 大化| 纳雍县| 彭山县| 定远县|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