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4章 訪友

鄭安平神往道:“何能得此一柲,身臨其陣也!”

張祿道:“此柲所工者,在九漆九涼,其木其竹,其藤其絲,雖稀有,未爲(wèi)貴也?!?

鄭安平道:“但得此柲,需錢幾何?”

張祿道:“此世家自制,錢焉得!”鄭安平只得死了心。自己的家族不要說積竹柲了,就是普通的柲,甚好一點(diǎn)的硬木都難尋。這麼一來,他想著如果將此柲據(jù)爲(wèi)己有,要怎麼才能補(bǔ)償其他的兄弟。

吃過飯,兩人感覺天上掉下些冰涼的東西,開始以爲(wèi)是下雨,定睛一看,是雪籽下來了。鄭安平道:“先生,下雪了。天寒地滑,小心在意?!?

張祿道:“在意得?!?

鄭安平把餐具放入鬲中,拿到後門的溝邊沖洗乾淨(jìng),放回廚下,進(jìn)了張祿的廂房。道:“旦日往拜諸子,但言欲得此柲,觀他者所欲,而定取捨?!?

張祿道:“前分四兵,勿及於柲,奈何告之!”

鄭安平道:“此柲吾等皆不識,故未及也。親承先生相告,其值猶在兵上,價(jià)無量也。若不告之,是誣也。於心何安?!?

張祿道:“公子仁心,蓋出天也。既如此,可往相告,但觀其意可也?!?

鄭安平允諾。

雪夜無聲,萬籟俱寂,兩人擁“罐”而坐,天南海北胡扯一番,直到睏意上頭,鄭安平纔回到房中休息。

雪下了半夜,漸漸停了。第二天早早地吃過早飯,鄭安平一身士子裝,披了鬥袚,頭上頂了笠出門,先往粟兄處來。

橫穿過大梁,買了三束乾肉,讓店家用麻繩穿了,拎在手中。進(jìn)入城東郊,前行十里,拐進(jìn)一個裡中。大雪天,許多小兒都在裡外廣場戲雪。鄭安平叫住一名小童道:“驛卒粟父今在否?”

小童道:“在也。”向旁邊叫了聲:“浣兒,有父尋汝家!”

一個正在打彎腰雪仗的小童直起身,往這邊看來,見到鄭安平,奔過來見禮道:“鄭父安好!”

鄭安平以手摩其頂,道:“往拜汝父,其在家否?”

浣兒道:“在,在!”蹦跳著領(lǐng)著鄭安平來到自己家門口,推開門大叫:“父,鄭父至矣!”

正在廚下忙活的粟妻直起身來,見是鄭安平,也過來見禮,道:“鄭兄安好!”聽到聲音的粟兄跑出來,也過來見禮,對其妻道:“是鄭令也!管邑之令!”

粟妻改容敬道:“鄭令安好!”

鄭安平頂著斗笠,不好回禮,手上又拿著乾肉,不好拱手,只得以口應(yīng)道:“粟嫂勿聽兄言,吾等兄弟,還在一處官司?!比∠乱粭l幹肉遞給粟兄道:“謹(jǐn)奉束脩,以消殘歲。”粟兄急忙接過,道:“敢承鄭令之賜!”

鄭安平道:“吾等兄弟,勿得官腔。官腔且等官司裡行!”兩人大笑,粟兄把乾肉遞給其妻,又接過鄭安平的鬥袚,道:“稍浸雨雪,略爲(wèi)烘乾?!币策f給妻子。引著鄭安平往堂上來。

兩人坐定,粟兄道:“昨得數(shù)金,內(nèi)人喜難自禁。炊粥特加鹽梅。今兄復(fù)贈束脩,晚來複有鹽梅矣!”

鄭安平道:“吾兄功業(yè)所得,正當(dāng)如此!”

粟兄道:“焉得如此。武卒出大梁者,萬五千人,北邙之下,五千殞命,但餘萬人,皆賜二爵,除有少過者以爵抵罪,餘者皆無職。若非鄭兄,焉得居顯位而得厚?。遑論枉死者。”

鄭安平道:“管邑,四戰(zhàn)之地,無險(xiǎn)可守,無城可憑。所依者,不過百餘人,皆無意南畝,而逐什一之利。御賊之不暇,其奈守土何?”

粟兄道:“管邑立城百歲,必有自守之道,惟吾等未知耳。入邑問老,禮所必然。備而諮之,可得其詳。若守禦者,吾等皆武卒也,練士之法,雖難盡備,亦得其概。擇士而練之,可得之矣?!?

鄭安平道:“雖然,邑只百丁,且少力田,焉得練?”

粟兄道:“壯丁一隊(duì),壯女一隊(duì),老弱一隊(duì),分而練之。月旦評之,其佳者賞之,其劣者罰之。比及三年,可得矣!”

鄭安平道:“如是則幸賴粟兄矣?!痹掝^一轉(zhuǎn),道:“麻兄所遺之兵,原以四,吾兄弟四人各得其一。昨攜兵至家中,老臣有識,得麻兄長戟之柲,蓋佳木也,其值或過於兵。弟不敢隱瞞,特告諸兄。當(dāng)以分之。”

粟兄道:“鄭兄差矣。四兵三甲一弩,前已分盡,其柲者,非吾所敢知也。貴臣既識得爲(wèi)佳木,兄可自存之。不可丈五之木,雖佳其何!還勞鄭兄相告!”

鄭安平道:“吾之長戟?dú)ъ侗嚕制渲?。若麻兄之戟柄尋常,弟即不告而自取也。惟其柄乃柲也,故必得告之,不敢私也?!?

粟兄道:“兄其過矣。兄其留之,弟何敢言,敢勞兄告。”兩人又談?wù)摿烁叭吾岬募?xì)節(jié)。決定以五日爲(wèi)期,輪流休沐歸家。每次帶五日之糧,就在城中借宅而炊。反正城中盡多逆旅,料無所礙。議定,鄭安平說還要拜訪其他兩人,告辭出來。其妻將烘熱的鬥袚托出來,粟兄交給鄭安平,幫他結(jié)束好,送出門外。

出了裡,踏雪沿陂道而行,過數(shù)裡,轉(zhuǎn)入一里去,同樣叫了一孩子引著,來到犬兄的門前。叫開門,犬兄是單身,家中並無二人,見是鄭安平,迎入室內(nèi)。鄭安平奉上乾肉,同前說了祝福的話。犬兄道了謝,把肉收回廚下。隨後將鄭安平引到堂上坐下。鄭安平道:“適過粟兄,彼妻得粟兄之?甚喜,食加鹽梅矣!”

犬兄道:“粟兄有家有業(yè),非若吾等,孤身一人,縱有千金,亦無所用?”

鄭安平道:“兄亦當(dāng)婚娶,何其晚也。”

犬兄道:“如兄者猶未也,弟何敢先之?”

鄭安平道:“吾爲(wèi)君上賜婚,汝其知之。復(fù)當(dāng)賜汝也。”

犬兄笑道:“兄與君上有護(hù)駕之功,自非尋常,弟焉能及。但家中稍得其閒,或?qū)⒂忻??!?

鄭安平道:“兄之高堂尚有力,非如弟者,家道中落,乞食於他鄉(xiāng)。”

犬兄道:“如兄之能,高大門楣,可立待也。重整宗廟,血食祖先,可期矣。”

鄭安平道:“麻兄所遺四兵,吾兄弟各一。昨攜兵至家,老臣有識,知麻兄長戟乃柲裝也。其柲蓋佳木也,其值或超其兵。兄其有意乎?”

犬兄道:“弟少識,不知其柲,亦不知其用也。兄之戟柄毀之久矣,可自留用之?!?

鄭安平道:“前議四兵,吾四人各得其一,是不知柲值也。今知其價(jià)或超兵者,弟不敢私隱,乃告於兄。”

犬兄道:“鄭兄於麻兄出力最多,多得一柲,亦所應(yīng)當(dāng)。弟意就付於兄,麻兄必?zé)o他言。”

鄭安平道:“多承犬兄之賜?!?

犬兄道:“弟賴兄,乃得左夥之職,於君上門下得薪二金。但從徵華陽者,皆晉二爵,所得職者少,其薪遠(yuǎn)不及也?!?

鄭安平道:“但得吾兄弟相聚,事無不成。然管邑,危邑也,四戰(zhàn)之地,無險(xiǎn)可守,城小無池,更少戍卒。捕盜尤爲(wèi)其難,而況禦敵乎!”

犬兄道:“管邑近於長城,但守得一日,援軍必至。或因其兵少,過而不攻,亦未可知。至於城小,雖於禦敵不利,然管邑之民頗猾黠,若城高大,恐非吾等之福也?!?

鄭安平道:“管民猾黠,兄當(dāng)以何策御之?”

犬兄道:“是有何難。吾備一藤鞭,兄其下令,但有不服者,吾當(dāng)鞭捶之。誰敢不服!”

鄭安平道:“如此,甚賴犬兄?!?

閒聊一會兒,鄭安平說還要去拜訪小四,就告辭出來了。

又行數(shù)裡,來到小四家。小四讓進(jìn)室內(nèi),鄭安平把乾肉遞過去,小四道:“鄭兄至家,何必?cái)y禮!吾等兄弟,何來虛禮?!?

鄭安平道:“非爲(wèi)虛禮。時(shí)近歲尾,汝當(dāng)稍得肉食,乃得渡歲?!?

小四道:“孤身一人,要甚肉食!”

鄭安平安慰道:“雖孤身一人,亦當(dāng)自愛。汝?duì)?wèi)右夥,年得二金,再於管邑墾田,或得百畝,亦足養(yǎng)家。可迎一二親眷同居?!?

小四道:“家在百里之外,但稍得錢養(yǎng)之即可?!?

鄭安平道:“若只百里,胡不歸?”

小四道:“初,侯兄引吾離家,同投武卒,家中甚不喜,聞除吾籍。十餘年未歸,焉得一日歸之。”

鄭安平道:“四兄若得高爵,高大門楣,父母自然心喜,到時(shí)重歸宗廟,不亦善乎!”

小四道:“承兄吉言。惟族人素與武卒有怨,以武功得爵,非其所喜,恐轉(zhuǎn)增憂!”不過他忽然轉(zhuǎn)笑道:“年時(shí)或往侯兄處,兄所贈束脩,得其用也?!?

鄭安平道:“四兄常往侯兄處?”

小四道:“侯兄與吾近鄉(xiāng)里,長吾十歲,常爲(wèi)霸。吾幼時(shí)甚不肖,每爲(wèi)父兄所撻,常得其祐。及長,乃隨之離家,共爲(wèi)武卒。故時(shí)親近之?!?

鄭安平道:“兄爲(wèi)管夥,侯兄其知之?”

小四道:“吾親告之!”

鄭安平道:“侯兄何言?”

小四道:“侯兄但言,開疆拓土,創(chuàng)力唯艱,當(dāng)量力而行,勿爲(wèi)已甚?!?

鄭安平喟然道:“侯兄之言是也?!?

第95章 郭子仲謹(jǐn)第33章 出城第9章 有刺客第14章 定計(jì)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36章 定奪第120章 俠士第321章 管令第105章 夜談第124章 華陽城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107章? 一身擔(dān)之第319章 請關(guān)分例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104章 夜訪第292章 書名第106章 破家爲(wèi)國第289章 堅(jiān)持一月第46章 入國第38章 列陣(一)第221章 除警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73章 樽俎折衝第356章 訪圃田第194章 追蹤第312章 孰爲(wèi)背盟第22章 俠客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91章 左右爲(wèi)難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33章 呂太公第228章 戰(zhàn)臨第135章 打探第3章 祭旗出征第30章 陷城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88章 武卒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298章 離華陽第151章 匯合第285章 見陳公第56章 計(jì)謀第293章 韓援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83章 俠士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46章 入國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327章 夜守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83章 俠士第28章 降服(二)第53章 私授第215 歃血爲(wèi)誓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66章 濮陽呂氏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21章 除警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131章 麻太公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74章 將相和第150章 陳筮第169章 誘供第333章 積竹柲第1章 鄭安平第4章 信陵君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224章 司莽授機(jī)第25章 仲嶽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292章 書名第122章 豕三第213章 贈劍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324章 垂手執(zhí)政第338章 祭壇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2章 陷城(三)第292章 書名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169章 誘供第324章 垂手執(zhí)政第170章 遠(yuǎn)迎第49章 庭議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198章 襲居華陽
第95章 郭子仲謹(jǐn)第33章 出城第9章 有刺客第14章 定計(jì)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36章 定奪第120章 俠士第321章 管令第105章 夜談第124章 華陽城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107章? 一身擔(dān)之第319章 請關(guān)分例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104章 夜訪第292章 書名第106章 破家爲(wèi)國第289章 堅(jiān)持一月第46章 入國第38章 列陣(一)第221章 除警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73章 樽俎折衝第356章 訪圃田第194章 追蹤第312章 孰爲(wèi)背盟第22章 俠客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91章 左右爲(wèi)難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33章 呂太公第228章 戰(zhàn)臨第135章 打探第3章 祭旗出征第30章 陷城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88章 武卒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298章 離華陽第151章 匯合第285章 見陳公第56章 計(jì)謀第293章 韓援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83章 俠士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46章 入國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327章 夜守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83章 俠士第28章 降服(二)第53章 私授第215 歃血爲(wèi)誓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66章 濮陽呂氏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21章 除警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131章 麻太公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74章 將相和第150章 陳筮第169章 誘供第333章 積竹柲第1章 鄭安平第4章 信陵君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224章 司莽授機(jī)第25章 仲嶽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292章 書名第122章 豕三第213章 贈劍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324章 垂手執(zhí)政第338章 祭壇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2章 陷城(三)第292章 書名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169章 誘供第324章 垂手執(zhí)政第170章 遠(yuǎn)迎第49章 庭議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198章 襲居華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宁县| 平利县| 和田县| 阜南县| 棋牌| 昌宁县| 土默特右旗| 朝阳区| 鄄城县| 民丰县| 门头沟区| 溆浦县| 翁源县| 桓台县| 浏阳市| 刚察县| 上高县| 万年县| 平原县| 龙泉市| 惠州市| 资中县| 遂宁市| 宜黄县| 成安县| SHOW| 庆阳市| 上思县| 女性| 福贡县| 防城港市| 灵璧县| 黄平县| 桦南县| 屯门区| 杭州市| 新和县| 合山市| 廊坊市| 沾化县|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