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7章? 一身擔之

呂氏突然拜入信陵君門下,這一戲劇性的結局,出乎席間所有人的預料,連張輒和仲嶽都有些措手不及,一時沒有任何表示。呂氏兄弟叩頭畢,即站起身來,堅持不肯入席,一定要立於張輒和仲嶽的席下,鬧得張、嶽二人也不得安席,跟著一起立起,遜謝不已。信陵君道:“請先生聽吾一言:吾府舊例,諸先生並無座次,隨其自便。現(xiàn)大梁尉、鄭公子是客,自是上座,其餘座次,請先生自便,仍歸舊座,無須移席。”呂氏這才歸座。

大梁尉道:“非公子,衆(zhòng)生難保其首領。”

信陵君道:“大梁尉固以爲,督民軍入城解圍爲不可取乎?如有一二可取,無忌一人擔之,開圃田倉以爲軍糧,提勁旅與秦決於城下。”

大梁尉道:“此非臣所敢知,所敢言也。”

信陵君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茍利國家可也。願大梁尉勿疑。”

張輒道:“三人爲衆(zhòng)。今只君上與大梁尉二人,可請晉大夫同來商議。無論如何,軍在此立不住。臣等亦當準備,或移師,或遣散,均非一日可辦。當議章程,以便施行。”

信陵君道:“確是如此。大梁尉大病初癒,鄭公子尚有餘創(chuàng),且請回室歇息,並思良謀。院內微寒,但請張、嶽、呂氏各先生至舍下一議。”於是,仲嶽對自己的弟子們囑咐幾句,與信陵君一行出了門。大梁尉和鄭安平送至堂下,敬禮而別。

出門後,信陵君朝上望了望,已是月至中天,遂道:“時間不早。吾等不繞到前面,但從後門而入,倒也方便些。”衆(zhòng)人齊聲應喏。

只略一轉彎,就到了城主府後院。夏侯先生已將草料拌好,正在往槽中添加。信陵君進來,寒喧道:“夏侯先生尚未安歇!”

夏侯先生道:“草料已備,飼畢即眠。”

仲嶽先生道:“恐難矣!夏侯先生其上堂,少時有軍使用馬。”

夏侯先生道:“如須用馬,先生只管調動。吾就不上堂了。”

信陵君道:“還有雜事要向先生請教,先生其勉乎!”

夏侯先生道:“喏!君上與諸先生其上堂,微賤少時便到。”

張輒道:“何先生敬畜甚於人乎?”

夏侯道:“非敬畜而賤人也。飼不精則畜力不強,臨事必誤,不可不詳也。”

信陵君道:“專候先生,幸無遲也。”

夏侯道:“少時便到!”

信陵君道:“少不得還要請幾位先生共議。前夜已驚動先生,此議再請三五人即可。”

張輒道:“依然郭、曹、靳三先生。”

信陵君道:“善。此三先生俱擅軍務,自然要請。範先生籌謀深遠,許先生奇思妙想,亦一時之會也。”

張輒道:“領喏。”自己一人離開,去邀請相關門客。信陵君同著仲嶽和二呂穿過二堂,進入暖閣內。這裡無人侍候,幾人自己動手,鋪好坐席,卻是信陵君打橫,衆(zhòng)門客坐於兩邊。呂氏這才知道,信陵君府門客議事是這等座次,一時不知該往哪裡坐。仲嶽先生道:“議事無上下,隨意而坐。”自己先在右手上席坐下,呂氏十分不安,不敢坐於左席,只在仲嶽先生肩下坐下,信陵君和仲嶽也不勉強,只隨其意。

夏侯先生安頓好飼料,是第一個進來的,身上還掛著秸稈和濃郁的馬糞和馬汗味,略施一禮,就在最靠近信陵君的席上,與仲嶽先生對面坐下,向對面的三人行禮致意,三人回禮。另五位先生,依住處遠近,或單獨,或結伴而來。許先生明顯是從夢中叫醒,甚至沒有帶冠,只把頭髮胡亂地用根絲帶挽了挽,衣裳也是歪斜的,不成體統(tǒng),被張輒拖拽著過來。進門時,左席已經坐滿。兩人見過禮,就在呂氏兄弟肩下坐下。呂氏兄弟很是不安,想要告坐,張輒悄悄用手製止了他們。

見張輒和許先生坐定,信陵君於座上施禮,衆(zhòng)人回禮。信陵君道:“夤夜請先生駕臨,固有要事。驚擾清夢,萬乞恕罪!”

衆(zhòng)人齊道“不敢”。

信陵君又指著呂氏兄弟道:“呂氏伯仲,廣聞博識。無忌何幸,得二先生相助,諮以錢糧諸事!”

衆(zhòng)人又與呂氏兄弟相互見禮。

信陵君道:“今夜所議之事,請……仲嶽先生相告。”

仲嶽整整衣帶,拱手道:“臣得聞,朝中所議,命大梁尉提本部軍,躡秦人後,與之死戰(zhàn)。君上回都。”

郭先生道:“先生所言,適才席間亦得聞也。且歸途宵小甚多,欲不利於君上。”

仲嶽先生道:“哦?臣卻不知。何人所報?”

信陵君道:“暗探秘報,不足爲外人道也。”

仲嶽先生不再說話。張輒小聲對身旁的呂仲道:“先生可曾得聞?”

呂仲不防有這一問,面色驚慌道:“啊?啊……,不曾聽聞……”

兩人小聲的對話,似乎沒有被信陵君聽到。他掃了一眼席間,道:“朝中所議,非獨孤也,且欲送十萬民軍。孤心不忍,願先生教我。”

郭先生不解道:“此言何意?”

信陵君道:“但請呂伯言其詳。”

呂伯似乎也沒想到信陵君會點到自己,直起身,拱了拱手,沉吟片刻道:“臣所得不詳,請但陳其略。朝中議論,方今大難,一則大梁,一則圃田。大梁之禍,迫在眉睫;圃田之變,變起腹心。如以圃田軍攻秦軍,則一舉而兩禍滅。故命大梁尉星座前來,替回君上;但日饗士卒,與秦軍一戰(zhàn)。”

張輒旁邊的許先生傳來懶洋洋的聲音:“魏人獻首,秦人領功,妙計,妙計!吾料秦將,這場功勞不小。但不知秦王更有何封!”

信陵君道:“許先生既識其計,必有以教我。”

許先生道:“此易與也!公子且領軍,大張旗鼓入南關,逼啓封,與大梁相互犄角。”

信陵君道:“奈軍中少糧何?”

許先生道:“鄰近圃田,何軍糧之少也!”

信陵君道:“圃田,王田也,非王命誰能應付?”

許先生道:“如大梁尉領軍,自然無糧。若公子領軍……但看願不願耳!公子王親弟,身居君侯,外掌雄師,實一人之下。但發(fā)一書,圃田守令誰人敢違?”

仲嶽道:“許先生妙計!臣等適才議得三策,引軍入長城,上也;就地遣散,中也;驅軍與秦鬥,下也。”

許先生道:“吾計無他,但先生上、下二策也。”

第240章 蓋聶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50章 陳筮第61章 席議第245章 入韓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273章 練兵第233章 次日再戰(zhàn)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31章 戰(zhàn)後覆盤第45章 回朝第66章 濮陽呂氏第57章 樑尉公子第41章 備戰(zhàn)第69章 芒氏大子第311章 戰(zhàn)耶和耶第64章 布衣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34章 旦夕評第52章 私議第318章 退兵第282章 疑雲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73章 練兵第170章 遠迎第12章 張輒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16章 巡哨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33章 出城第292章 書名第43章 等待第234章 旦夕評第66章 濮陽呂氏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365章 執(zhí)帚第165章 破臉第171章 信用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327章 夜守第50章 防民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325章 管邑之衆(zhòng)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30章 陷城第320章 封賞第1章 鄭安平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8章 管城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7章 圃田第162章 離啓封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145章 曾季第294章 陰謀第62章 兵符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63章 密議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51章 棄民第333章 積竹柲第72章 節(jié)鉞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230章 司勝第64章 布衣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66章 濮陽呂氏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68章 城北驛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85章 軍市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19章 邂逅第86章 尉府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111章 大梁門衛(wèi)司莽第128章 階父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41章 備戰(zhàn)第229章 初戰(zhàn)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41章 備戰(zhàn)第237章 圖秦第7章 圃田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208章 芒氏二子
第240章 蓋聶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50章 陳筮第61章 席議第245章 入韓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273章 練兵第233章 次日再戰(zhàn)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31章 戰(zhàn)後覆盤第45章 回朝第66章 濮陽呂氏第57章 樑尉公子第41章 備戰(zhàn)第69章 芒氏大子第311章 戰(zhàn)耶和耶第64章 布衣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34章 旦夕評第52章 私議第318章 退兵第282章 疑雲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73章 練兵第170章 遠迎第12章 張輒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16章 巡哨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33章 出城第292章 書名第43章 等待第234章 旦夕評第66章 濮陽呂氏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365章 執(zhí)帚第165章 破臉第171章 信用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327章 夜守第50章 防民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325章 管邑之衆(zhòng)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30章 陷城第320章 封賞第1章 鄭安平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8章 管城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7章 圃田第162章 離啓封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145章 曾季第294章 陰謀第62章 兵符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63章 密議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51章 棄民第333章 積竹柲第72章 節(jié)鉞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230章 司勝第64章 布衣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66章 濮陽呂氏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68章 城北驛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85章 軍市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19章 邂逅第86章 尉府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111章 大梁門衛(wèi)司莽第128章 階父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41章 備戰(zhàn)第229章 初戰(zhàn)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41章 備戰(zhàn)第237章 圖秦第7章 圃田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208章 芒氏二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介休市| 蒲江县| 西平县| 孟津县| 禄丰县| 和平区| 廉江市| 河津市| 安义县| 高唐县| 双桥区| 互助| 通许县| 浦江县| 漳浦县| 宽甸| 长葛市| 黄陵县| 左贡县| 郁南县| 济源市| 武平县| 新竹市| 顺昌县| 白河县| 会理县| 噶尔县| 克东县| 紫阳县| 静安区| 祁门县| 灯塔市| 遵化市| 泗水县| 绥化市| 仁寿县| 威远县| 闵行区| 仙桃市| 谷城县| 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