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5章 造訪高人

信陵君聽到魏王爲了圃田,不惜完全放棄南陽,心裡感到十分痛苦,但又無可奈何。道:“諸卿所議若何?”

魏齊道:“南陽諸城,溫最大,城堅而地庶。若能留溫,餘者盡棄可矣!”

信陵君強忍著自己的衝動,道:“諸卿所議,必無差也。”

芒卯道:“晉鄙大夫奏,願王早定大計,營中頗有凍傷者。武卒自出陣以來,野宿幾二月,皆有怨。遲恐有變!”

信陵君道:“全賴衆卿維持。”

魏齊道:“惟願段子使命得成,秦人早退。啓封、圃田兩處受敵,今歲之薪,不知尚餘幾何!”

信陵君有意轉移話題,不想在戰事上多煩心,見說到啓封,便問道:“啓封自彌兵之後,所餘幾何?”

魏齊道:“幸賴將軍之威,大王之福,於兵亂之中,啓封水道不斷。楚之材,源源不絕,雖賈略增,猶能足數。啓封商賈,經營如常。只……”突然停住了。信陵君奇怪地問道:“只如何?”

魏齊見信陵君注意到自己說漏之處,只得硬著頭皮道:“只吾軍入啓封后,徵用商宅,稍有小損。”

信陵君道:“秦人入啓封,不入商宅乎?”

魏齊道:“秦人入啓封,盡屯於啓封城內及河東,河西商宅一應經營皆無所礙。”

信陵君想了想,道:“卿言是也。孤往啓封,乃往城中。於途穢濁之氣,幾難呼吸。雖築臺於城東,猶未清靜!”

魏齊見信陵君沒有再追究魏軍入商鋪的事,趕緊轉過話題道:“啓封穢濁之物,亦意外之喜!”

信陵君道:“喜從何來?”

魏齊道:“其猶佳者入圃田,其次者散諸君,其下者與散民。若能不誤農時,來歲收成定增!而薪米之奉,亦可因之而出也。”

信陵君道:“區區啓封,焉得許多糞土?”

魏齊道:“秦人屎尿之時,皆深坑填埋,惟時日久,層層相因,皆成糞土,深可三尺!啓封無男畝,棄之無用;其氣穢濁,早除爲善。臣欲令諸商賈各籌其資,掘土四運。糞土之用非必屎尿,必加水而後得用,直灑於地,翻耕即得,地力之長,可延三歲。公子其有意乎?”

信陵君道:“孤少力田,難通南畝之事。然信陵之地百里,皆平野,所需必不爲少也。”

魏齊道:“公子之地百里,有田千萬畝,以糞土養之,畝增三鬥,歲增三百萬石!豈千金可比!”

信陵君道:“孤何德,承魏相之惠!”

魏齊道:“非敢惠也,但有所求耳!”

信陵君道:“魏相但言,敢不從命!”

魏齊道:“圃田累遭兵災,恐稻米難敷。願公子於朝稍自貶抑,免今歲之稻,則幸甚。圃田得啓封之糞土,年必大豐,復得加焉!”

信陵君道:“焉敢勞魏相之請也。孤往軍中,舉止失措,動累三軍,勞而無功,皆無忌之過也!正要於朝中自請責罰。”

魏齊道:“公子知臣,臣必志之!”

旁邊的芒卯見這兩人說得熱鬧,也插進來道:“魏相勿怪。陳留之地五十萬畝,雖少,亦願得魏相之糞土也。”

魏齊道:“將軍之封,焉敢不與!”

芒卯道:“必得歲增三鬥而後可!”

魏齊道:“必得佳者,必得佳者!”

信陵君懊悔道:“華陽吾軍,糞積亦不在少也,皆爲太宰所賈矣!”

魏齊道:“華陽者,韓地也;若得積糞,正利韓也;太宰所賈,利在於魏!公子勿悔!”衆人皆笑。剛纔討論獻城時沮喪的氣氛一掃而空。

但該來的究竟要來。午後,段子幹回來了,報告了穰侯開出的價碼:穰侯要求得到煮棗。

這下幾個人都感到困難了。穰侯提的要求恰到好處地打在魏國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邊緣上:煮棗本處魏、宋、齊三國邊界,宋國被滅後,宋國的部分土地歸入魏國,但煮棗還是邊邑,談不上有多重要,但也不是可以輕言放棄的地方:它的旁邊就是一個富庶的商業城市陶。陶是古曹國的封國所在。自從出了陶朱公,陶作爲“天下之中”的地位不可動搖;曹、宋兩國懷玉其罪,先後因此被滅;而陶現在是秦國的領土,秦相穰侯魏冉的封地。秦索要煮棗,毫無疑問是要擴大陶的範圍;煮棗作爲一座邊境城池,防禦力量自然也是強大的。這麼一分析,幾個人都覺得無論如何都不能把煮棗讓出來,否則,魏國所得的原宋國的邊郡宋郡也不安全了。

但如果爲了一個區區煮棗就要與秦在大梁城下、圃田之內開戰……如果拒絕,要用什麼理由呢?交換條件又是什麼呢?

衆人都沒了主意。

信陵君忽道:“若車先生,當以何策?”

芒卯道:”臣願往諮之!“在得到大家默許後,芒卯辭去。不久回來道:”秦人之難,車先生亦難能也,願熟籌乃獻。“

於是事情就僵在哪兒了。大家看聚在一起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前線眼看也打不起來,只是僵持著,不會有什麼緊急事情,索性各自回家。

一到魏公子府,仲嶽先生立刻找到曹先生,讓其請幾名隱蔽跟蹤能力強的先生,盯住芒府的車右先生。

曹先生問:”若有所爲乎?“

仲嶽先生道:”無需。但知其所往而已!“

曹先生道:”此易耳!“

不久曹先生即回報仲嶽先生,車右先生已經離家,不知所之。

仲嶽先生讓派出門客,於大梁城各門門衛暗訪,適才可有持芒府節符出城者。

不久回報,未見也!

仲嶽先生也感到事情蹊蹺了:車右先生隱形!他這是要去哪兒?

從一開始,仲嶽先生就認爲車右先生所謂”熟籌之“就是想找人商量,但車右先生的刻意隱瞞反而激起了仲嶽先生的好奇心:能讓車右先生這麼孤傲的人都要折節請問的人到底是誰呢?爲何車右先生要隱瞞他呢?仲嶽先生的第一反應是,這可能會傷車右先生的自尊,讓他顯得不那麼智慧。現在看來,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僅僅爲了避免傷自尊,完全不必要動這麼大的手腳,除非車右先生是個自戀狂,但他顯然不是!沒有任何人懷疑車右先生的智慧!

仲嶽先生找到張輒商量,張輒馬上想到那個在啓封見到的老者張祿。仲嶽先生聽了,也覺得有可能,畢竟車右先生和那位老者十分輕易地就將啓封令、尉說動了。仲嶽問張輒道:“是子春秋幾何?”

張輒道:“鬚髮皆白,身軀佝僂,似將入木!”

仲嶽先生惋惜道:“可嘆英雄,終埋沒泥沙矣!”

兩位驚天動地的門客相互感嘆之時,車右先生正在夷門衛所準備出城。突然,一名武卒過來報道:“適有公子府門客查問有執芒府節符出城者否?”

侯贏笑道:“汝何德,能令公子加眼!”

車右先生道:“何所德也,夜來但斥其愚人耳!”兩人皆笑。

侯贏道:“速往,遲則爲人所知。出城後尋酒肆暫歇,至暗乃投逆旅借宿。……公子門下皆愚人也,竟以芒府節符爲事!”

車右先生道:“彼何知夷門衛之節符哉!”

車右先生背起一個包袱,從夷門而出,往一個酒肆而行。在酒肆中,他言有事請教,邀請了一名老者與其共席,問了些風俗人情,家長裡短。老人自然知無不言,直到天晚,方纔各自歸家。

車右先生復依言找了家逆旅住下。告訴堂上,不用過來侍候。堂上自然心領神會,也落得清閒。

車右先生打開包袱,換上黑衣,飄然而去。沿途仔細觀察,沒有發現有人跟蹤,乃直往東鴻裡之後而來,於後門敲了暗號,得到迴應,才翻進籬笆,進了廂房。

張祿坐在草蓆上,罐裡的火種一明一暗閃爍著,照得張祿的臉也詭異地一明一暗。車右先生罵道:“老兒,亦能弄鬼也!”

張祿道:“汝自心虛,何待吾弄!”

車右先生道:“吾心虛何來?”

張祿道:“孰能道也!”

車右先生道:“說來汝亦當驚!秦伏殺韓卒四萬,汝驚之乎?”

張祿道:“有心算無備,無驚也!”

車右先生道:“秦人復至樑郊,汝驚之乎?”

張祿道:“敝邑人皆往囿中守戰,何驚之有!”

車右先生道:“魏復與秦和,汝驚之乎?”

張祿道:“戰又不能,守又失所,不和奈何!”

車右先生道:“汝道秦以何以和?”

張祿道:“必也得城!”

車右先生道:“何城?”

張祿道:“但南陽之城而已,其溫乎!”

車右先生道:“汝失之矣。秦索煮棗!”

張祿想了想,道:“妙哉,其索也!”

車右先生道:“其妙何在?”

張祿道:“妙在毫釐不差。多一分則貪,少一分則怯。以煮棗易圃田,正相當也!”

車右先生道:“魏主不欲,奈何?”

張祿道:“其可御秦兵乎?欲以圃田殘破,而保全煮棗耶?”

車右先生道:“得煮棗而廣陶,其穰侯之謀乎!未必得之於秦王,或有可爲。”

張祿道:“秦以煮棗退兵,其意在和不在戰,正好因其勢而利導之!奈何計不出此?”

第44章 入城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240章 蓋聶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194章 追蹤第215 歃血爲誓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5章 升帳第48章 真心第164章 失散第30章 陷城第55章 段子幹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59章 拜將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91章 美酒美姬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7章 圃田第44章 入城第34章 又見屍身第333章 積竹柲第20章 行刺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63章 商賈第169章 誘供第103章 危機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285章 見陳公第158章 女閭第194章 追蹤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308章 救暴鳶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92章 整軍第369章 賜婚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51章 棄民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39章 列陣(二)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19章 夜襲125章 洛陽白氏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16章 巡哨第15章 升帳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69章 芒氏大子第196章 張祿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6章 定奪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47章 尉氏第144章 訪老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38章 席次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171章 信用第158章 女閭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318章 退兵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3章 祭旗出征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282章 疑雲第45章 回朝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0章 行刺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19章 邂逅第105章 夜談第213章 贈劍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48章 真心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285章 見陳公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161章 啓封米鋪
第44章 入城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240章 蓋聶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194章 追蹤第215 歃血爲誓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5章 升帳第48章 真心第164章 失散第30章 陷城第55章 段子幹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59章 拜將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91章 美酒美姬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7章 圃田第44章 入城第34章 又見屍身第333章 積竹柲第20章 行刺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63章 商賈第169章 誘供第103章 危機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285章 見陳公第158章 女閭第194章 追蹤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308章 救暴鳶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92章 整軍第369章 賜婚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51章 棄民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39章 列陣(二)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19章 夜襲125章 洛陽白氏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16章 巡哨第15章 升帳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69章 芒氏大子第196章 張祿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6章 定奪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47章 尉氏第144章 訪老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38章 席次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171章 信用第158章 女閭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318章 退兵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3章 祭旗出征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282章 疑雲第45章 回朝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0章 行刺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19章 邂逅第105章 夜談第213章 贈劍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48章 真心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285章 見陳公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161章 啓封米鋪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超| 临朐县| 聊城市| 南召县| 固原市| 安陆市| 循化| 阳东县| 通化县| 紫阳县| 即墨市| 太谷县| 明水县| 莲花县| 金乡县| 舟曲县| 五台县| 阿拉善右旗| 永寿县| 榆林市| 富源县| 西乡县| 巫山县| 大厂| 洛浦县| 宁夏| 宁都县| 鸡西市| 尚义县| 嵊州市| 嫩江县| 来宾市| 中江县| 石屏县| 清流县| 辉南县| 威远县| 正蓝旗| 南投市| 贵州省| 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