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6章 管邑之祭

圃田驛的館舍色彩明亮,與灰暗的長城驛明顯不同;份飯的規(guī)格也不一樣,有鹹魚、乾肉。食器精緻,惟一的缺點就是飯量很少,幾名先生好像沒什麼,這幾名武卒根本只能墊底,只好回到房中悄悄地吃餱糧。

第二天出出長城,直奔廢城而來,路過管邑時,也沒有驚動他們。進入廢城,幾位先生就忙活開了:測量的、布方的、記錄的,不一而足。鄭安平等四人完全成了局外人,一點也插不上手。忙了大半天,魯先生叫來四人,道:“城中士之府基蓋三五十,依微庶等之意,各選臨牆者,攻守兩便。”鄭安平等哪裡懂得其中奧秘,只得應承道:“先生所言定然不錯!”

魯先生領著四人看了四塊房基,道:“彼四者,皆兩進五間。只鄭公子可滿其基,餘三子或當?shù)B三間。——然諸子身居要地,位居上士但俟時耳,彼時但稍拓即可,無勞另擇其地。”

四人皆道:“承先生之言!”

魯先生指了南城一房與鄭安平,北城一房與粟兄,東西兩房分與犬兄和四兄。鄭安平道:“曹先生居於何處?”

魯先生道:“曹先生非士也,未可獨居,管令但與一塾房可也。”

鄭安平道:“曹先生,管丞也,焉得無居?”

魯先生道:“孰有居,孰無居,蓋有定例,無可壞也。曹先生無居,但居於塾,例也,不可偏廢。”鄭安平見魯先生說得斬釘截鐵,也就不好堅持,心裡暗道:希望曹先生是個好相與的人,不然同在一個屋檐下會很難受。

魯先生看一看天色,道:“諸子無異議,吾等且歸,待錢糧關下,即可動土。”把工具收回車上,一行人上車回城,趕在城門關閉前進入長城,回到圃田驛。休息一夜,次日繼續(xù)進程。諸先生都在討論工程的問題,鄭安平等四人完全不懂,只得在一旁呆看。魯先生十分繁忙,不時下車換到另一乘車上,與相應的先生討論問題。

車到東鴻裡,鄭安平也不敢下車,不知這些怪人會不會有問題問自己。但一直到聚賢鄉(xiāng)口,也沒人理他們四人。這班先生下了車,直接呼擁著時了莊,車由一些下人牽走。四人見狀,知道自己也可以走了,卻無人可以禮辭,很不習慣地相互苦笑一下,相辭而去。

回到家中,張祿已經在門口等待。要把鄭安平引入廂房,鄭安平道:“可先炊晚餐否?腹中飢餓。”

張祿很奇怪地問道:“餱糧不足耶?”

鄭安平道:“先生明察,本只一餐餱糧食二日,焉得不飢!”

張祿道:“公子其欺也!諸先生既以二日爲率,焉得無備!”

鄭安平道:“先生有備,引吾等入圃田驛中,殿堂高大,食器精美,有魚有肉,惟粟則不足。”

張祿笑了,道:“貴人之道,亦有不足。”於是升火炊粥。鄭安平在一旁幫忙,兩人邊幹邊說。鄭安平道:“魯先生等,但自顧其工,未曾稍予顧也。但指四基曰,是四者,乃高士之宅也,二進五間,可以爲子築之。”

張祿道:“是四宅所居何處?”

鄭安平道:“皆面城牆。魯先生言,臨牆者,攻守兩便。”

張祿道:“誠如是,則其行可嘉!或與府宅周圍,建一小城,以爲攻守之道。”

鄭安平道:“僅吾四人,縱金城何以守。”

張祿道:“若大軍來犯,固不能守,但三五小賊,則當矣。”

談話之間,粥成,鄭安平滿滿地盛了一大碗,熱乎乎地喝了下去,全身溫暖,精神倍增。乃道:“但得一粥,雖魚肉何以加之!”

張祿道:“公子雖餓,不可爲此窮奢之像也。當細嚼慢嚥,乃得其道。”

鄭安平道:“斯文之人,倒有許多講究。”

張祿道:“若不斯文,官場難行矣。”

次日,曹包先生來通知,五人各帶百錢,明日同往管邑,準備狩獵之事。這一次,五人不住驛站,就在邑內逆旅中居住。鄭安平不敢怠慢,把消息一一通知了其他三人。回家後,他才抽出時間,把長戟整理出來。

第二天來到聚賢鄉(xiāng),除了五人之外,還有郭先生。六人兩乘,直往管邑而去。根據(jù)曹包的安排,四人沒有帶長戟,只帶了手戟;不帶弩箭,只用車上裝備的弓箭。這次不再慢慢吞吞,兩乘車出了鄉(xiāng),一路急馳,只用兩個時辰,便到了管邑城下。

在城下下了車,同樣的駐車以待。城主匆匆出城,身後跟著一幫家長。到了跟前,躬身施禮道:“不知衆(zhòng)大夫親至,死罪死罪!”

曹包道:“祭日在即,臣等奉君命,特來巡查狩獵及祭奠一應事宜。”

城主道:“微庶等鄉(xiāng)野庶人,素不聞君上之祭。願大夫示下,吾等預備。”

曹包道:“吾等此來也,正要助爾預備!吾等但駐於城內五日,汝其置之。”

城主道:“小城貧乏,恐難如大夫之意。願大夫示下,吾等依計而行。”

曹包道:“聞城中盡多逆旅,吾等願駐於逆旅,照值付錢。”

城主見躲不過去,道:“既如此,請大夫入城。”

六人下了車,進入城內,先到城主府落腳。賓主坐下,城主吩咐殺一腔羊,烹肉煮粟,以宴請諸子。曹包從腰下解下一個皮囊,道:“是則各戶丁名,願城主校正,若無差,可頒於各人懸於腰間。”

城主誠惶誠恐地把皮囊接過去,一一仔細覈對,最後道:“所記均無誤,微庶等這就頒下。”

曹包道:“可一一呼入而頒之。”

城主遂讓各家家長將壯丁叫來,一一頒與腰牌。這個腰牌做工精緻,與上次的木牘大不相同。待頒完,曹包道:“佩此腰牌者,皆管邑之良民。慎無失落。凡壯者,若無腰牌,必得佩腰牌者做保,方得入城食宿。”對城主一揖道:“城主其慎之!”

城主回禮道:“必不敢欺也!”

曹包道:“五日後,其有田狩,每丁可攜三子,出城相助。凡得野味,就於野地燒吃。其祭也,亦及於野地!”

衆(zhòng)人皆道:“喏!”

衆(zhòng)人退下後,堂上擺開宴席。六名外客一份肉,兩份粟,一份菜蔬。其餘家長,一份肉,一份粟,一份菜蔬。東西雖好,但調料不全,烹調不精,所以鄭安平他們都是捏著鼻子,勉強吃了些。

宴後,城主將他們領到一家逆旅中。說是逆旅,但房屋低矮,室內昏暗,隱隱的潮氣和黴味。鄭安平道:“四方商賈,皆居於此等逆旅乎?”

城主道:“商賈之至也,不過三五日,甚則一二日,但有食宿即可。且高軒之室,其價必高,商賈之所忌也。故城中皆此逆旅。”

曹包解釋道:“彼商賈者,非皆萬金之徒也,多與臣等,遠近跋涉,以求一飽。”

鄭安平道:“若高大門楣,得無利多?”

曹包道:“此地四通之地,並無財貨。凡居於此者,皆細賈也,非鉅商也。縱高大門楣,恐無人得居。”

鄭安平聽不太懂曹包所說,他只是覺得,這種房間當逆旅實在太寒酸,自己若建逆旅,必以軒敞爲務。他問道:“此逆旅一日直幾許?”

城主道:“大夫所居,焉敢言錢。大夫盡住便是。”

逆旅的主人是一位老者,後面跟著一個尚未成年的小孩。城主道:“是六大夫者,派於汝家,必優(yōu)加侍候,勿使有缺。”

老者喏聲連連。抱來草秸、衾被,就於室內鋪滿了。六人夜來便睡“大通鋪“。

城主見安置妥當,告了辭,離開了。

等城主離開後,郭先生走出來,約老者坐下,道:”老丈近來客滿乎?“

老者道:”敝邑被兵,焉得有客!無客者三月矣。“

郭先生道:”兵出乃在十月,至今不過二月,奈何無客三月矣?“

老者道:”大夫不知,彼商賈者,皆耳目聰明之輩也。兵前一月即知兵至,客遂不行。若老朽昏聵,直陷於兵也。“

郭先生道:”如客滿時,房價幾何?“

老者道:”大率十錢一宿,若於旅中就餐者,餐加一錢。“

郭先生道:”城中逆旅,方今留客者幾何?“

老者道:”似只一戶。所留者,乃近鄉(xiāng)之屠戶。“

郭先生道:”是名豕三者乎?“

老者道:”大夫亦知豕三乎?“

郭先生沒有繼續(xù)往下說,轉而道:”城中有屠業(yè)乎?“

老者道:”豕三之屠也,工良技精,所價不菲。吾等小城,焉得爲請。其所至也,但觀月明之祭也。“

郭先生道:”豕三亦知月明之祭乎?“

老者道:”諸大夫廣而告之,凡吾鄉(xiāng)里,孰能不知!欲至觀禮者,非只豕三一人,蓋其至也早耳。“

郭先生道:”野祭乃在管邑。管邑於祭何狀?“

老者道:”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者,田狩開荒,得其利也。憂者,實恐所備不周,以遺公子之憂。“

郭先生道:”邑中何備?“

老者道:”諸大夫未至,焉得備。今大夫至矣,其備始也。“

第133章 呂太公第37章 點兵第78章 帳議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178章 驚訊第177章 點軍第356章 訪圃田第147章 尉氏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321章 管令第21章 籌謀第171章 信用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199章 歸華陽第338章 祭壇第45章 回朝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1章 鄭安平第303章 韓襲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136章 宴前第11章 離城第33章 出城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40章 蓋聶第273章 練兵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31章 陷城(二)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96章 隻言片語第345章 除夕第357章 管祭第136章 宴前第282章 疑雲(yún)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17章 奸細第124章 華陽城第39章 列陣(二)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325章 管邑之衆(zhòng)第11章 離城第333章 積竹柲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1章 陷城(二)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71章 信用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60章 餱糧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8章 降服(二)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345章 除夕第5章 夜行第23章 大梁門衛(wèi)第57章 樑尉公子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327章 夜守第8章 管城第233章 次日再戰(zhàn)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113章 計糧第357章 管祭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3章 祭旗出征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57章 樑尉公子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44章 入城第209章 乘其隙第80章 司馬堂第73章 樽俎折衝第143章 夜行第282章 疑雲(yún)第104章 夜訪第67章 交酒第275章 和議第53章 私授第34章 又見屍身第59章 拜將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9章 有刺客第347章 爲人所陷
第133章 呂太公第37章 點兵第78章 帳議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178章 驚訊第177章 點軍第356章 訪圃田第147章 尉氏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321章 管令第21章 籌謀第171章 信用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199章 歸華陽第338章 祭壇第45章 回朝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1章 鄭安平第303章 韓襲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136章 宴前第11章 離城第33章 出城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40章 蓋聶第273章 練兵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31章 陷城(二)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96章 隻言片語第345章 除夕第357章 管祭第136章 宴前第282章 疑雲(yún)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17章 奸細第124章 華陽城第39章 列陣(二)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325章 管邑之衆(zhòng)第11章 離城第333章 積竹柲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1章 陷城(二)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71章 信用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60章 餱糧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8章 降服(二)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345章 除夕第5章 夜行第23章 大梁門衛(wèi)第57章 樑尉公子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327章 夜守第8章 管城第233章 次日再戰(zhàn)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113章 計糧第357章 管祭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3章 祭旗出征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57章 樑尉公子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44章 入城第209章 乘其隙第80章 司馬堂第73章 樽俎折衝第143章 夜行第282章 疑雲(yún)第104章 夜訪第67章 交酒第275章 和議第53章 私授第34章 又見屍身第59章 拜將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9章 有刺客第347章 爲人所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新县| 当阳市| 马鞍山市| 正镶白旗| 叙永县| 镇康县| 通许县| 江山市| 米脂县| 嘉荫县| 永昌县| 西华县| 淮阳县| 华坪县| 伊宁市| 宁明县| 潜山县| 义马市| 巴塘县| 丹寨县| 绵竹市| 海阳市| 齐河县| 博爱县| 皮山县| 泾源县| 平乡县| 特克斯县| 萨嘎县| 宝兴县| 通化市| 栾城县| 三都| 开江县| 贺州市| 辽阳县| 湄潭县| 安龙县| 乌拉特后旗| 宜兴市| 定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