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9章 豕三入驛

次日,鄭安平吃過早飯,即到樑西驛等候。這次,他發(fā)現(xiàn)有被人破門而入的痕跡。四下巡查,並未發(fā)現(xiàn)物品失竊,稍稍心安。但這令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儘早將麻三下葬,入土爲安,然後把樑西驛交出去,脫開自己的責任。

在這過程中,其他三人也陸續(xù)抵達,他們依次巡查了各處,也都沒有發(fā)現(xiàn)失竊,猜測可能是外人隨便進來的,見沒有人就退出去了。

四人巡查完畢,聚在一起坐下,商量安葬的事,都同意儘快安排。大家一致決定,不要等了,鄭安平立即回家,催請巫師儘快安排入葬事宜。

鄭安平跑回裡中,找到巫師,請他卜算入土時間,告訴他最好就在最近這幾天。巫師道:“公子之命,焉敢不從。然入葬吉日乃在十日以後。本欲報於公子,奈何里長相告,公子已闢爲令,日日公事不絕,故未見也。”

鄭安平道:“吾等皆闢,於長城外設(shè)管邑,樑西驛即爲他有,麻兄停靈不可久也。吾等但有三日之間,明後兩日,便當起矣。”

巫師驚道:“明後兩日?明日太迫,事皆難備,後日日出,爲諸子起靈,何如?”

鄭安平道:“善!吾等奈何,願巫示之!”

巫師道:“扶柩之事,子親爲之,抑待他人。”

鄭安平道:“吾等四人,自當扶柩;然猶需四人相助乃可!”

巫師道:“微庶已知。其餘諸事,皆在微庶身上,願子勿勞!”

鄭安平辭出,又跑回驛站,把事情轉(zhuǎn)述一遍,衆(zhòng)人見如此,一則心喜,一則緊張。信陵君所贈的齊衰都拿回家了,還要回去取。於是議定今日留鄭安平守夜(最後一天,不容有失),其他三人回去準備。明日,三人值守,鄭安平回家準備。明天晚上必須聚齊,共守一夜,準備起葬。

三人走後,鄭安平點亮油燈,坐於靈堂之外。室外冷風颼颼,室內(nèi)雖然也很冷,多少也能少吹點風。雖然身上穿著綈袍,還披著甲,但幾乎擋不得冷。來回跑還好一點,坐下來更冷了。

爲著取暖,他點起一堆火,放上鬲,開始慢火煮粥。並不爲了喝粥,只爲了有這絲暖意。

日影漸移,天色漸暗。鄭安平把這鬲粥分好幾次全都喝了。把鬲、碗等拿到外面的溝邊,洗涮乾淨,拎著回來。一進門,猛地站住,但見堂下站著四人,皆著短褐。鄭安平想要退出,身後大門關(guān)閉,門後復閃出二人。

鄭安平全身繃緊,雙手蓄力,準備一搏。堂下四人中,爲首一人揮揮手,讓鄭安平身後兩人離開,自己則單身向鄭安平而來。鄭安平稍稍後退,把身子貼著門,手裡拎著鬲,警惕地盯著。

那人走到一步遠的地方,俯身施禮道:“敢問鄭公子否?”

鄭安平不敢怠慢,也問道:“尊駕何人?”

那人道:“在下豕三!”

鄭安平茫然地看著他,問道:“弟何事衝撞,還請三兄明示!弟當謝罪!”

豕三道:“鄭公子不知?”

鄭安平道:“何以知之?”

豕三道:“管邑之外,三人殞命,公子知否?”

鄭安平道:“兄其言刺信陵君者乎?”

豕三道:“然也。”

鄭安平以儘量平靜的口吻道:“吾被其創(chuàng),幾死殆矣!”

豕三道:“願兄但言其詳?”

鄭安平道:“有三子者,一老二壯,擔酒執(zhí)圖,以爲勞軍。吾乃識得其爲秦劍士,遂大呼示警,赤手上前,爲其刺中胸肺,並擊後腦,幾斃。幸不死者,殆天矣!”

旁邊一人道:“非也!汝安知其爲秦劍士?”

鄭安平道:“兩日前,吾守於廢城,有五人者,各佩雙劍,一短一長。擡手邁步,皆如一體。隱於橋下。適魏援至,乃驚起五人,一人爲吾弩箭所中。次日,復於管邑外得見五人至管邑,其形貌體態(tài),無一不肖,故知其爲夜襲廢城之秦士也。至帳中,乃其中三人,故皆得識。”

豕三道:“鄭兄能肖其形態(tài)否?”

鄭安平見豕三將稱呼從“鄭公子”爲“鄭兄”,遂放下手中的鬲,道:“其人有二劍,一短一長,斜置腰間。夫戈、矛者,用金不過十兩,而劍逾斤;長劍者,猶爲秦之孤技,他國所無。佩雙劍者,必秦之劍士弗能爲也。其行也,前後相合,舉手投足,無一不合。非出軍營,不能若此。”於是模仿著那夜所見五人之步態(tài),走了兩步。

豕三道:“是三子,何得而亡?”

鄭安平道:“吾身爲所刺,腦遭重擊,昏斃於地。他者不知。後風聞乃毀面自戕……”

豕三道:“要鄭兄得知,此五子非秦劍士,乃俠士也。”

鄭安平驚道:“既爲俠士,奈何刺信陵君?”

豕三道:“信陵君能無仇乎?”

鄭安平道:“弟聞俠士之行也,非惡不除,非義不舉。信陵君仁義佈於海內(nèi),非有惡行之所聞也。奈何仇之?”

豕三道:“聞信陵君外懷忠義,內(nèi)藏禍心,貽害國家,重累社稷,宗廟不安。故當除之!”

鄭安平道:“此言何出?”

豕三道:“言此者,久在廟堂,深諳政事,世故通達,謀事老成。其所言曰,魏王,英明之主也,奈魏公子,梟臣也,立於王側(cè),凡王所舉,必諫之阻之。門下有客三千,皆亡命也,惟聽於信陵君一人,出入王宮,曾無禁止。王憂其性命,食不甘味,臥不暖席,孜孜以求滅之。”

鄭安平道:“吾所知者則異是。魏王闇弱,事常不決,每賴信陵君而決之。今者秦之敗芒氏也,信陵君亟出,乃挽敗局。王故賜之以管邑五十里。兄友弟恭,未聞相害也!”

豕三道:“管邑不過裡許,何得五十里?”

鄭安平道:“懷近來遠,此聖人之所爲也,又何怪耶?”

豕三不禁笑了,道:“管若易歸,豈待今日!”

鄭安平道:“編戶齊民,民之所望也。今得之,焉棄之?”

豕三道:“兄其知縱橫天下之快意乎?兄其知枯守一地之空寥乎?”

鄭安平道:“民聚而成落,落聚而成邑,邑聚而成國,國聚而成天下。聚而成之,乃有上下尊卑親疏之別,禮義存焉。豈枯守之有哉!”

豕三道:“如吾兄弟之縱橫鄉(xiāng)里,如曾兄之縱橫天下,其快意者,豈有盡哉!”

鄭安平道:“諸兄若與弟論政,當請入座,圍火而談。”

豕三看了看四周的幾人,便道:“也罷,且聽鄭兄議論!”

鄭安平在院中攏起一堆火,幾名俠士圍火坐下。鄭安平道:“諸兄此來,各懷利刃,是欲取吾命乎?”

豕三笑了笑,從袖中取出一柄鐵椎,擲於地上,對大家道:“但各出其刃!”於是大家都從袖中取出各式各樣的利刃:長的短的、彎的直的、輕的重的,不一而足。

鄭安平看了,笑道:“諸兄既懷刃而來,奈何手下留情?”

豕三道:“吾等皆以汝仗勢而勝,誘客入而圍殺之,今知乃爲汝所喝破,是技不如也。各爲其主,兄乃真義士也。得觀其創(chuàng)否?”

鄭安平解開皮甲,脫下上衣,露出胸膛,肩胸部兩處猙獰的創(chuàng)口好像一雙惡魔的眼睛瞪著衆(zhòng)人,衆(zhòng)人都是一個激靈;左胸前大片的創(chuàng)口,彷彿裂開的大嘴。豕三道:“兄真英雄也,身被數(shù)創(chuàng),猶凜凜也。”

鄭安平重新結(jié)好衣裳,披上甲,道:“諸兄今來,必有所教。弟願聞之。”

豕三道:“侯兄所命,不得害汝性命,吾等不服,親來一試。果忠義之輩,結(jié)交何妨!若貪懦小人,焉能留於世間!今之所見,真英雄也!遍身創(chuàng)傷,孰不矚目!”

鄭安平?jīng)]想到,豕三等竟然是侯嬴的人。想起剛見面時的情境,要是真打起來,必出人命,那時怕是侯兄也解不開這仇了。他卻不說破,問道:“兄等以何爲生?”

豕三道:“以殺爲生!”

鄭安平看了看諸人膝前的利刃,恍然明白了,這些人其實是一羣屠戶,這些利刃,正是用於剝皮、剃毛、剔骨、斷肉之用。惟獨這柄鐵椎不知何用。便道:“諸兄敢以豬牛狗爲業(yè)乎?餘兄之器,所用皆了,惟豕兄此椎……”

豕三道:“此屠豬之器也。餘人屠豬,皆以繩縛而殺之。吾則不然,但擊其首,無不立斃。”

鄭安平道:“豕兄真神力也。”忽然像想起什麼似的,問道:“兄等走鄉(xiāng)過裡,所見必多。吾欲得牛犢、豬崽者,兄其得便而爲中否?”

豕三道:“是則何難!牛犢價高,約四五百錢;豬崽稍賤,約一二百錢。但得足錢,必其其牲。”

鄭安平道:“吾可稍加數(shù)十錢,願諸兄求其佳者。但屠宰時,仍需諸兄助力。”

豕三道:“求佳則當然,加錢則不必!”

鄭安平道:“但充一酒而已。”然後轉(zhuǎn)換話題道:“帳中三兄亦兄等儕輩?”

豕三停了口,旁邊一人道:“非吾等之若,亦當?shù)睾纻埽岬戎湫卸狡淞x也。”

鄭安平道:“既兄等儕輩,奈何行動一如秦人?”

豕三拍膝道:“此則有所以也!”

第151章 匯合第229章 初戰(zhàn)第221章 除警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162章 離啓封第275章 和議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358章 夜聚第104章 夜訪第318章 退兵第344章 神蹟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375章 利害相權(quán)第86章 尉府第25章 仲嶽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136章 宴前第51章 棄民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231章 戰(zhàn)後覆盤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311章 戰(zhàn)耶和耶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40章 三牲第215 歃血爲誓第68章 城北驛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84章 侯嬴第65章 梁氏賈米第76章 敬賢之道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215 歃血爲誓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99章 歸華陽第375章 利害相權(quán)第344章 神蹟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3章 大梁門衛(wèi)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03章 韓襲第31章 陷城(二)第120章 俠士第334章 訪友第136章 宴前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321章 管令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234章 旦夕評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73章 樽俎折衝第38章 列陣(一)第104章 夜訪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238章 議兵第261章 秦箭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38章 列陣(一)第43章 等待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292章 書名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334章 訪友第81章 換防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28章 階父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162章 離啓封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369章 賜婚第194章 追蹤第138章 席次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82章 出城第6章 囿中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221章 除警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219章 夜襲第34章 又見屍身第123章 豪傑鄉(xiāng)里第222章 善後第53章 私授第48章 真心第151章 匯合
第151章 匯合第229章 初戰(zhàn)第221章 除警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162章 離啓封第275章 和議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358章 夜聚第104章 夜訪第318章 退兵第344章 神蹟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375章 利害相權(quán)第86章 尉府第25章 仲嶽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136章 宴前第51章 棄民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231章 戰(zhàn)後覆盤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311章 戰(zhàn)耶和耶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40章 三牲第215 歃血爲誓第68章 城北驛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84章 侯嬴第65章 梁氏賈米第76章 敬賢之道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215 歃血爲誓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99章 歸華陽第375章 利害相權(quán)第344章 神蹟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3章 大梁門衛(wèi)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03章 韓襲第31章 陷城(二)第120章 俠士第334章 訪友第136章 宴前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321章 管令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234章 旦夕評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73章 樽俎折衝第38章 列陣(一)第104章 夜訪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238章 議兵第261章 秦箭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38章 列陣(一)第43章 等待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292章 書名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334章 訪友第81章 換防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28章 階父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162章 離啓封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369章 賜婚第194章 追蹤第138章 席次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82章 出城第6章 囿中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221章 除警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219章 夜襲第34章 又見屍身第123章 豪傑鄉(xiāng)里第222章 善後第53章 私授第48章 真心第151章 匯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市| 苏尼特左旗| 达日县| 波密县| 普陀区| 桦川县| 瓮安县| 娱乐| 道孚县| 尼勒克县| 宁陕县| 库伦旗| 兴国县| 岳阳县| 澄迈县| 寿阳县| 依安县| 平顶山市| 应城市| 灵山县| 凤山市| 德保县| 济阳县| 安溪县| 清原| 苏尼特左旗| 扎赉特旗| 图片| 靖西县| 如东县| 宁都县| 香格里拉县| 广丰县| 房山区| 潜江市| 施甸县| 沁阳市| 乌鲁木齐县| 新兴县| 勃利县|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