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5章 利害相權

帶著疑惑的心情,鄭安平回到管城。他和衆兄弟討論,沒有結果。小四很不屑地道:“從未食肉,間肉食者事!何也?”鄭安平等也覺得自己是瞎操心。

韓國國都鄭國,一個只有少數人才知道的難題正在發展中。

韓國去年支持了啓封秦軍的糧秣,本以爲因爲暴鳶追襲秦軍失敗,遭到反殺,秦人會賴掉這筆錢。不料過了春分,陳筮就來通知,秦人準備以丹砂支付韓國的賬單,並附上一筐樣品。韓王內府進行了認真查驗,表示認可其品質,願意購買三千斤,折去去年糧草的一半。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決定折去五成五。從春至夏,陸續有商人零星運來丹砂,十幾斤、幾十斤的,運了十幾次,一千斤都不到,離三千斤還差很遠。而由於秦人大量收購了丹砂,市場上丹砂供應不足,價格上漲。

韓相韓平找到陳筮,讓他催貨,以這樣的速度,至年底這三千斤也運不完。過了夏至,陳筮頂著烈日,專門跑了一趟咸陽。回來說,由於丹砂質重價高,沿途運輸多有不便。目前,從巴山運出的丹砂就存放在宛城。如果韓國自己運輸,可隨時到宛城收貨。

從鄭國至宛城近千里,沿途所經之處都是各國之間的邊界地帶,各種勢力魚龍混雜,運輸成本極高。於是韓平堅決拒絕了自行運輸的提議,要求必須由秦國將丹砂運出。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議定,秋收後,秦組織運輸力量將剩餘的丹砂一次性從宛城運輸至隱陽,路程約八百里;韓則組織運輸力量到隱陽收貨,完成最後二百里的運輸。每一次討價還價,陳筮都要派人回咸陽報告,驅車來回至少半個月。

偏偏在這時,魏國派須賈大夫來說合縱:“前者,秦無故犯魏,直入國郊。兼及貴國。凡我同儕,無不共憤!今願三晉共起兵二十萬伐秦!”很有趣的是,須賈大夫乘船取道啓封,先會見了暴鳶,然後才經水路折往鄭國。

須賈大夫親自約縱,韓王庭自然不敢怠慢,曲折言道,暴鳶之敗,韓追兵四萬盡墨,現已難以出兵。非如魏國,雖與秦交兵,其實人員損失不大。

須賈大夫道:“韓之失,敝君深知。雖曰三晉共伐,魏願當其鋒。請趙、韓之兵,以爲同盟之誼!”

韓太子道:“三晉一體,魏爲縱長,韓不敢辭。願先請以趙!”把須賈大夫給打發走了。

同樣經過幾輪討價還價,魏王最終拍板出兵十五萬,但等韓、趙各自提出自己的兵力。韓太子道:“韓力實微,難經大戰。願附大國,以糧草濟之。”又經過幾輪討價還價,韓同意暫以滎陽爲各路大軍的集結地。

這期間,韓太子和韓平向韓王報告此事,韓王道:“寡人有疾,不理朝政多時,願卿一力承之!”

這時,已經回咸陽籌備運輸丹砂的陳筮趕回鄭國,約見韓太子和韓平道:“前者,秦軍退而韓軍出,致有難言者。秦王不以韓背信,千里贈韓丹砂三千斤,是信韓也。臣聞韓欲合縱,是必不然也!”

韓太子和韓平堅決不承認,道:“有魏使至,說敝邑合縱。敝王雖昏昧,必不敢棄強國而陷不義也。”

陳筮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了大半天。最後,陳筮道:“時已近秋,秦將發兵,丹砂不日即至!”然後就待在鄭國不走了。

進入九月,趙國起兵的消息傳來。

大約就在鄭安平他們進入長城的同時,又一名魏使進入鄭國。次日早朝後,韓太子召見了魏使。魏使轉達魏王致敬之意,通報道:“前者吾三晉會盟,誓同兄弟。今乃合縱,共伐強秦,趙軍三萬已經過河,將次進入滎陽。魏王發兵十五萬,亦當續至。願韓起二萬以助。以盡同盟之誼。“

韓太子道:”敝邑致意大國,敝邑初敗,勝兵者盡墨。今大國令起兵二萬,韓實難也。若以老弱應之,又非同盟之情。前已告,願以糧草爲助,且願察之!“

魏使道:”韓,千乘之國,帶甲十萬。雖遭小損,二萬集之非難也。“

韓平道:”非如貴使所言。韓四戰之戰,甲兵四在,以備強鄰。鄭之兵,緝盜之所不及,焉得預大戰,臨大陣。願使察之!況將軍暴鳶,久病不出。韓失干城,恐將傾覆。自顧之不睱,焉及其餘。“

魏使回報大梁。魏王乃遣使送暴鳶回鄭國,逼令韓國起兵。

隨著趙兵進入滎陽,魏國大軍接踵而至,十八萬大軍聲勢浩大,給了韓國極大壓力。魏使幾乎天天入鄭催兵。抱病的暴鳶被韓國推到前臺,一次次推託道,自己抱病,力所不及……鄭國周圍勝兵者盡失,正在竭力抽調各地民夫……還帶著魏使檢閱了新集結到鄭國城郊的幾千人。而魏使每一次入鄭後,陳筮都要約見韓相一次,警告他一定不能興兵伐秦!而這時,韓平會堅定地回答說,韓一兵一卒也沒有發出……至於魏、趙暴兵,“則非敝國之所知也!”

一日,魏使又來通報,趙、魏兩家軍隊已全部集齊,只等韓軍到達,就向西進發。暴鳶依然回覆說,韓軍目前實無能爲也;願附驥尾,以爲聲勢;可就近支援糧草。命令滎陽守,凡聯軍有所需,一應照應。態度好得沒話說,氣得魏使沒脾氣。

陳筮也找到韓平,稱客卿胡陽已出方城,丹砂二千餘斤即將運往隱陽,請韓國前往收貨。方城到隱陽和鄭國到隱陽路途相似,於是韓平趕緊準備了三十乘輜車和一千韓卒,由少府官員率領,趕往隱陽。二百里路,約定五天趕到。

但是鄭國以南的長社、城穎、大陵等邑皆屬魏地,且都在南下的大道上。一支龐大的車隊經魏地南下,自然會引起注意。當地官員飛報大梁。於是當魏使再度光臨鄭國,就已經不僅僅是催兵了,而是發出嚴厲的警告:”近聞秦人已至隱陽,韓人復南下,將與秦合。此敝王之所惑也,韓將與晉耶,將與秦耶?敝王令臣告大國,秦出於南,凡所魏邑,皆當戒備而御秦,一應商旅不得通過。“

韓平聞言大急,一面再三解釋,只是一支運輸車隊,到隱陽去運貨,與戰事無關;一而派出使者赴大梁向魏王當面陳情。

然而,少府傳回的消息,令韓太子和韓平一喜一驚:喜的是,少府的車隊趕在魏人封閉關隘之前,按時到達隱陽;驚的是,秦人派出了上萬人的大軍“運輸”丹砂——秦人開出方城的並非是一支車隊,而是一支全副武裝的軍隊。少府婉轉問道:“大國以重兵護細物,小國何堪!”而秦將胡陽答道:“從方城至隱陽,虎狼在側,若無重兵,三千丹砂盡屬他人矣。”少府再三婉轉打探秦人的意圖,胡陽堅持只爲了護送丹砂。

少府無奈,只得驗收丹砂。令少府感到驚訝的是,丹砂並沒有裝在輜車上運輸,而是專門找了三百精壯,每人揹負十斤。爲防雨水,這三百人都身著鬥袚,看上去十分用心。

三百人每人取出自己的十斤丹砂交給少府收驗。少府一袋一袋的查驗,滿意的就倒進自己帶來的筐裡,不滿意的就退回。但秦人帶出的這批丹砂質量的確上乘,只有少數丹砂被退,絕大部分都收了。——然後,少府意識到他可能收多了。胡陽大度地說,奉命押運丹砂,實不知其數。但有其餘可與陳公議之,稍折其價。少府沒想到秦人這樣好說話,心想,到時候折多少就由不得你了!

兩天後,少府起程。當他行到城穎、大陵附近時,發現情形不對。這兩座城邑不僅拒絕他入內,還拒不開放道路。少府一面飛報鄭國,一面令車隊返回隱陽,不然,區區一千人,不知哪股勢力就能把自己給吃了。

當他回隱陽時,已時兩天後的凌晨。秦軍正在收營。少府向胡陽通報自己的車隊在城穎、大陵一線被阻,自己已經通報鄭國,不日韓使將至。“請將軍稍歇兩日,一應糧草,均由敝國承擔。”

胡陽不以爲意,道:“是何礙也。”但請韓國車隊安歇。

黃昏,胡陽通知少府,可以繼續前進了。少府以爲是韓使臣解決的問題,便問:“敝使何速也!”

胡陽答道:“非貴使也。吾爲少府取兩邑。”一句話,沒把少府的魂嚇掉了。

胡陽道:“吾軍已拔城穎、大陵,願少府勿慮,但寬心而行!”

少府知道,這下事鬧大了。打下魏國兩座城池,魏豈能甘心!而胡陽聲稱爲自己打的,那不是把鍋甩到自己頭上嗎?

少府道:“攻拔魏邑,非臣所敢知也。將軍自拔之,奈何移禍於臣?”

胡陽笑了,道:“非所謂也。魏邑不敬,吾乃拔之,與少府何干!吾軍乃移於城穎、大陵。少府欲行便行,不欲行,但留隱陽可也!”

第48章 真心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65章 破臉第26章 謀定第293章 韓援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365章 執帚第230章 司勝第82章 出城第219章 夜襲第39章 列陣(二)第84章 侯嬴第308章 救暴鳶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164章 失散第87章 武將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95章 郭子仲謹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55章 段子幹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92章 整軍第215 歃血爲誓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273章 練兵第356章 訪圃田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262章 傷營第222章 善後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38章 列陣(一)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75章 陳留司士第75章 陳留司士第46章 入國第135章 打探第69章 芒氏大子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136章 宴前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222章 善後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229章 初戰第86章 尉府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195章 覆命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199章 歸華陽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37章 點兵第170章 遠迎第156章 過橋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213章 贈劍第92章 整軍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25章 仲嶽第275章 和議第4章 信陵君第61章 席議第164章 失散第67章 交酒第270章 賞罰第103章 危機第76章 敬賢之道第219章 夜襲第334章 訪友第169章 誘供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303章 韓襲第87章 武將第49章 庭議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142章 刺探第82章 出城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237章 圖秦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258章 陳筮連衡125章 洛陽白氏
第48章 真心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65章 破臉第26章 謀定第293章 韓援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365章 執帚第230章 司勝第82章 出城第219章 夜襲第39章 列陣(二)第84章 侯嬴第308章 救暴鳶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164章 失散第87章 武將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95章 郭子仲謹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55章 段子幹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92章 整軍第215 歃血爲誓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273章 練兵第356章 訪圃田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262章 傷營第222章 善後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38章 列陣(一)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75章 陳留司士第75章 陳留司士第46章 入國第135章 打探第69章 芒氏大子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136章 宴前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222章 善後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229章 初戰第86章 尉府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195章 覆命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199章 歸華陽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37章 點兵第170章 遠迎第156章 過橋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213章 贈劍第92章 整軍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25章 仲嶽第275章 和議第4章 信陵君第61章 席議第164章 失散第67章 交酒第270章 賞罰第103章 危機第76章 敬賢之道第219章 夜襲第334章 訪友第169章 誘供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303章 韓襲第87章 武將第49章 庭議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142章 刺探第82章 出城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237章 圖秦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258章 陳筮連衡125章 洛陽白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尚志市| 新沂市| 奉贤区| 文安县| 浦北县| 西丰县| 神木县| 灵璧县| 和政县| 公安县| 合水县| 尚志市| 栖霞市| 丹寨县| 报价| 平潭县| 永新县| 湘潭县| 长顺县| 新安县| 舟曲县| 兴义市| 南昌市| 梓潼县| 长武县| 富民县| 佛山市| 蓬安县| 凤翔县| 琼中| 赤城县| 怀来县| 文昌市| 祁东县| 桓仁| 淮阳县| 哈尔滨市| 昆明市| 乌拉特前旗| 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