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0章 賞罰

張輒從須賈那裡打聽到,陳筮參與了秦魏和議,而韓國方面無人蔘與,而且似乎也沒有從陳筮那裡得到更多消息;也就是說,陳筮完全是以秦人的立場,而不是韓國中間人的立場參與此事的。陳筮有雙重身份,既是秦國的說客,又是韓國的客卿,看來前者爲實,後者爲虛。想到這裡,他不由得隱隱爲信陵君與陳筮見面的事擔心起來:如果是韓國,到底還有同盟之義託底;如果是秦國,雙方本來就敵對,更何況秦國還是個無底線的國家,連去和議的楚王都敢扣壓的。

張輒再問須賈道:“大夫見陳公否?”

須賈道:“陳公出沒無定,焉得見之!不如先生大才,至鄭即得見也。”

張輒道:“非吾之才,實得草莽之助。”

須賈道:“若得陳公之助,實於使命有益。可得而聞否?”

張輒道:“吾欲見之,亦難矣!大夫有言,可言於吾,邂逅得見,吾可代達。”

須賈想了想,道:“先生可言,魏之城,可獻於韓,可獻於秦,惟得退秦兵而已。願陳公籌之。”

張輒大致瞭解了須賈的難題:他的使命本來是來韓求援的,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入鄭以後,秦魏竟然秘密議和了,這實際上讓韓出兵援魏失去了意義;而韓也知道這件事,所以把須賈晾在一邊,要等秦魏兩家談出個結果來再說。按理,既然魏決定與秦議和,那麼請韓援兵的決定就該取消,直接把使臣召回來就是,但魏並沒有這麼做,可能是想在談判桌上增加籌碼。只是苦了魏使,也苦了韓國。

想通了這一重,他也對華陽的戰事起了困惑:華陽到底應該如何進行戰事?本來是想著聯合樑、鄭的力量,徹底驅逐秦軍,結果樑、鄭兩邊都和秦議和了,單憑華陽的力量不要說驅逐秦軍,能在秦軍的打擊下生存下來都困難。華陽應該怎麼辦?現在,失去了大梁的牽制,秦人已經將力量逐漸轉移到華陽這邊,今天的戰事證明,華陽沒有與秦人一戰的力量。華陽今後要怎麼打?

還有就是那數萬民軍,他們都是戶牖地方的農民,由於欠收,被拉出來打仗,指望打下幾座城池,補貼家用,卻被拖進了一場防禦戰中。他們想通過劫掠別國渡過饑荒的打算自然泡了湯;而他們如果得不到適當的安置,在飢餓的驅使下,只能劫掠本國民衆,成爲盜賊。這些人怎麼辦?他不由得想到大梁尉的辦法:驅使他們和秦軍拼了!

還有糧食問題:華陽到底要準備打多久,儲備多少糧食?秦人的鍋碗瓢盆都從鄭取,那華陽呢?

沉默良久,他終於對須賈問道:“大夫於華陽何議?”

須賈似乎剛纔也在思考這個問題,見張輒問自己,答道:“華陽棄又不可,守亦難固,實爲兩難。”

張輒道:“若以華陽動韓,可乎?”

須賈道:“將以何策?”

張輒道:“吾軍十萬,日費千金。若日以千金賈於鄭,奈何?”

須賈眼前一亮,道:“先生果智囊也,此計大妙。但得公子之命,臣即行之。必有益也。”

張輒道:“吾即返華陽,以議此事。或與大夫行之。”

想到這一妙計,張輒心中的壓力減輕了不少。你用府庫的糧食資助秦國,我就盡掃集市的糧食供應華陽,等你集市一空時,看你召不召見。

須賈自然知道,與商人打交道,自己不僅使命通達在望,還有可能小賺一筆。回去以後,就馬上調查集市的情形,著手準備掃空集市。

院中的粥已經熟了,酒和雞也都整治齊整,整個院子裡飄滿了香氣,引得住在院子裡的其他商戶都跑出來。

須賈大夫滿面笑容地從室內出來,一些商戶道:“大夫何慶,得酒肉相賀?”

須賈大夫指著張輒道:“吾得一巨賈相助,焉得無酒肉!”

商戶和門客各懷心思,但都開懷笑起來。

須賈道:“今得巨賈,當與同樂,諸先生共飲一盞!”

那些商戶也都拱手道:“攪擾大夫,沾大夫福。”須賈命打開酒甕,與衆商戶各舀一碗,這卻不是清酒,而是甘甜的醴酒。衆商戶各飲一盞,拱手離開。須賈大夫遂與衆人相互酬唱,將甕中之酒盡飲,每人臉上都是紅撲撲的。

然後衆人各執碗到鼎前盛粥,除了鹽梅外,每人還有一小塊蘸了醯的雞肉。

有雞吃,讓一衆車伕十分興奮,他們仗著酒勁,高聲喧囂,張輒和須賈則混在其中,來來回回與旁邊的人交談,別人也看不出什麼特別來。

餐畢,張輒等三人告辭,須賈也回到驛館。深秋天黑得早,雖然還是日入,但天色已經十分昏暗,道上已經沒有什麼行人。三人不敢聚得太緊,各各相聚五步遠,怕萬一有什麼陷阱一鍋端了。在這個距離上自然無法交談什麼,只是匆匆趕路;爲了不留破綻,他們時而走在大道上,時而走在道旁的排水溝裡;時而左,時而右,精神十分緊張。爲了恢復體力,也爲了變化節奏,張輒每走幾裡還要找個安全的地方停下來休息一下。等他們走到右營防區時,已經是黃昏。

伏道的哨兵攔下他們,層層上送到司空那裡。樑尉公子接替了大梁尉的武卒總管職位後,右校兩營就又歸司空總管。司空自然認得張輒,他一臉激動地扶著張輒的手道:“先生未歸,君上坐立難安。”

張輒一路緊張,到了自己的軍營中才稍稍安下心來,想歇歇再回城,便主動向司空討水喝,順口問道:“今日戰事何如?”

這一問,司空哭腔都出來了,道:“死傷遍野,……血流成河,……難可言狀!”

張輒道:“但略言之。”

司空穩定了一下自己情緒,道:“始者兩軍鼓響,各不上下。忽秦人鼓聲大作,而吾軍吶喊聲忽變爲驚叫。不移時,秦人自天邊席捲而來,魏軍狼狽奔逃,步慢者即爲秦人所殺。後軍二校及右偏均移兵百步,準備迎敵。幸賴中軍武卒射住陣腳,秦乃收兵。”

張輒道:“傷亡奈何?”

司空渾身顫抖了一下,道:“但見無頭之身遍地……”便說不下去了。

張輒道:“司何見?”

司空道:“悉於前軍右營……前中二軍民軍肝膽俱裂,哀慟號啼,不堪收埋,乃命後軍右偏一營前往收之。臣等隨衛,故得見之……其狀甚慘……”

張輒道:“傷亡幾何?”

司空道:“但見屍橫遍野,不啻數百。其數尚待細查。……其頭皆無,非親故不能識也。”

張輒感到此戰對士氣的打擊遠遠超過傷亡程度,有些不滿,道:“司乃統兵之率,焉可起婦人之心?死傷,戰之常也。吾擊秦奈何?”

司空道:“秦人退走,凡所死傷盡皆擡去,故不能知。”

張輒道:“秦人犯吾,爲吾所退,戰而勝之,何沮爲!秦人明日或再至,願司振作,獎勵士氣,明勸賞罰,以待旦也。”

司空一把扶住張輒道:“願先生助我!”

正在此時,軍使來報,晉鄙大夫集將議事,各校率以上皆往中軍。

張輒放心不下,道:“吾隨汝往中軍。”

司空道:“先生大恩,雖死難報。”

張輒道:“司爲校率,願勿爲小兒狀,爲卒所笑也!”

司空勉強在臉上抹了一把,把臉抹花了,挺挺胸,擡頭走了出去,叫聲“備車”。張輒聽來,氣力還算足。

司空帶了一名贊畫跟隨,那名贊畫認得張輒,以爲是信陵君派來的,就沒有多說什麼。上了車,張輒主動駕車,給司空留出時間調整情緒。馬車一路飛馳,直入中營。

晉鄙沒有把會議安排在帳內舉行,而是讓大家都坐在帳前的空地上。張輒等驚訝地看到,信陵君也坐在帳前,——這表明這場會議非同尋常。

空地上已經坐了不少人,樑尉公子主動招呼,讓司空等過去。見了張輒,也十分驚喜,連忙施禮。信陵君也看見了張輒,略略拱手示意,張輒亦拱手回拜,在樑尉公子身後坐下。

少時,空地漸漸坐滿,晉鄙大夫於座中站起,十分嚴厲地道:“今日,秦人以二陣,半日間,破我七營,傷我軍卒千餘,死者三百有奇!然秦人陷陣之時,一營巋然不動,如砥柱中流,從午至晡,秦不敢犯,訖無一人傷亡。是前軍司勤!”

前軍一名營司站起來。晉鄙道:“何以故?秦人追殺,只沿營間大道而行,但營柵不破,士卒不亂,秦人不襲!然七營爲所破者,何故?儘自行奔逃,望風而潰故也!秦人亦一頭兩手,並無別技,秦人猶未至前,即望風而逃,何也?汝兵皆圊籌乎?七營司皆免爲庶人,遣回鄉里;卒伯各降一級;其校率皆劾!”

前軍將跪起道:“喏!”

晉鄙道:“司勤身陷敵陣,巋然不動,敵不敢犯,忠勇可嘉。舉勤爲校率,營賜羊酒,其有功者,聽其封賞。”

司勤避席道:“喏!”

第75章 陳留司士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35章 貴公子第81章 換防第120章 俠士第292章 書名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94章 再入小城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二章 戰警第247章 魏使第68章 城北驛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47章 龍陽君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243章 伐兵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59章 拜將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209章 乘其隙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14章 定計第124章 華陽城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85章 軍市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29章 初戰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178章 驚訊第263章 密議第177章 點軍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162章 離啓封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85章 軍市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40章 蓋聶第84章 侯嬴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94章 再入小城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7章 點兵第92章 整軍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65章 破臉第270章 賞罰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327章 夜守第57章 樑尉公子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59章 拜將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82章 疑雲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76章 敬賢之道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292章 書名第16章 巡哨第308章 救暴鳶第12章 張輒第193章 將相和第66章 濮陽呂氏第30章 陷城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132章 晉見第321章 管令第209章 乘其隙
第75章 陳留司士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35章 貴公子第81章 換防第120章 俠士第292章 書名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94章 再入小城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二章 戰警第247章 魏使第68章 城北驛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47章 龍陽君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243章 伐兵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59章 拜將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209章 乘其隙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14章 定計第124章 華陽城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85章 軍市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29章 初戰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178章 驚訊第263章 密議第177章 點軍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162章 離啓封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85章 軍市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40章 蓋聶第84章 侯嬴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94章 再入小城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7章 點兵第92章 整軍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65章 破臉第270章 賞罰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327章 夜守第57章 樑尉公子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59章 拜將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82章 疑雲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76章 敬賢之道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292章 書名第16章 巡哨第308章 救暴鳶第12章 張輒第193章 將相和第66章 濮陽呂氏第30章 陷城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132章 晉見第321章 管令第209章 乘其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阳县| 延寿县| 逊克县| 邢台县| 鹤庆县| 敦化市| 尼木县| 新乐市| 东台市| 上林县| 青龙| 会东县| 朝阳市| 襄樊市| 新宁县| 郯城县| 内乡县| 休宁县| 雷州市| 新田县| 霞浦县| 大渡口区| 泰顺县| 夏津县| 台前县| 犍为县| 新野县| 三河市| 炉霍县| 罗山县| 建湖县| 银川市| 洪江市| 永和县| 增城市| 桦南县| 廊坊市| 葫芦岛市| 子洲县| 四会市| 洛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