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

然後,前面的車隊開始往前走了,尉氏家老也昂然走了,張輒低頭走在後面,旁邊的人似乎發現張輒吃了癟,看過來的眼光也有些複雜。

漸漸的,秦人所設路障出現在眼前。雖然時間不長,但秦人依然構築了比較完備的防禦:兩側延伸至視野之外的濠溝,濠溝之後是並排而列的車輛,十人執弩,十人執戟,站在車後;濠溝上鋪著木架橋,寬僅容一車通過。張輒心中暗暗稱許:秦人果然不凡。等他也踏上木橋時,竟然發現曾季立在什長的旁邊。顯然,尉氏之所以如此順利地通過,與曾季事先的溝通有關——這令張輒對曾季的觀感又有了大的轉變。

等到呂伯一行要通過時,什長伸手阻攔,張輒趕忙走出來道:“是乃吾等同行。”

什長望向曾季,曾季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似乎覺得張輒出頭十分奇怪,但還是點頭道:“同行之人,非吾鄉里,敢是外來的先生。”

什長看除了長衫外,後面還有士人和布衣,皺皺眉道:“何夾雜如此!”

曾季陪笑道:“家主敢別有他事!”

什長道:“怎麼還有他事?……”

曾季道:“留十乘何如?”

什長沉吟片刻道:“罷了,過去吧!”

結果不僅呂伯一行,連門客和武卒一行也未經任何排查就過去了。張輒的臉上傳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看來秦人的嚴密守禦,也不是毫無破綻。

車隊繼續前進。張輒看到,前面的廣場上一羣秦人正在從車上往下擡糧筐。這應該就是曾季承諾的十乘糧吧,卸下糧筐後的空車自然迴轉,跟在車隊的最後。

張輒所在的位置其實是隊列的最後,再往後就是分成三羣的自己人,然後纔是空車。見空車一輛輛轉回,這三羣人很自然地被車輛“衝散”,於是各自就便找到近處的車伕寒喧閒話。張輒不敢動,只能悄悄看尉氏家老的臉色,裝出惴惴不安的樣子。

張輒惴惴不安的樣子被尉氏家老看在眼裡,心裡很是受用。故作姿態地冷落了一會兒,他主動找張輒問話道:“汝之家老何故不隨?”

張輒愣了愣,羞慚道:“家道中落,臣妾盡散。”

尉氏家老眼中似漏出不豫的神情,道:“爲臣之道,豈因家財而變!”

張輒連忙致敬道:“天下如尉老者幾何哉,實鳳毛麟角,難可一見!”

尉氏家老道:“尊貴之家,出無家老指引,何以成事?”

張輒聞言,立即就竿而上,道:“如得尉老訓教,小子何幸!”

尉氏家老道:“汝賈匏瓠,貸於呂氏,本自機警,某以三瓠井水爲汝洗脫,奈何終要抵償?一也。關隘之上,呂氏等爲秦所限,與汝何干,必要爲其脫困,而不得一利?若非尉氏之力,汝寧成乎?二也。如有家老在,必能免汝過矣!”

張輒聞此言,知尉氏家老對自己剛纔的情形並無懷疑,只以爲是個無見識的破落公子,在外面窮要面子,心中一鬆,臉上卻裝出一副委屈、悽苦的樣子,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吾正欲忠於謀,而信於友,家老以爲過矣,小子深以爲惑,願家老解釋之。”

尉氏家老道:“爾等士子但言子曰,諸子其誰?誰爲王子,誰位公侯?七十二士,誰霸諸侯?但布衣耳。”

張輒爭辯道:“孔子士子,位居司寇,大夫也;子貢貨殖,家累千金,常相魯衛。皆人傑也,豈但布衣哉!”

尉氏家老又是一聲“嗤”,道:“微子貢,孔子其誰何?惟子貢從學於孔子,真孔子之學乎?魯之朝曰,子貢賢於仲尼。蓋其謂也。”

張輒反駁道:“子貢自謂,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尉氏家老道:“子得其門而入乎?”

張輒趕緊低頭,道:“小子何敢。得其門者或寡矣,小子何敢!”

尉氏家老道:“室家尚不可得,而欲窺宗廟,不亦妄乎!設汝冠高冠,腰博帶,佩長劍,驅長車,出入諸侯,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依附孔子,尚有可原;上無片宇,下無尺地,而言子曰,即如曾子、顏回,人也不堪其苦矣。”

張輒哭笑不得,這位老者,引書引半句,竟也自成其理,令人難以反駁,只得長揖道:“尉老博學,小子不及。依尉老之見,當以何爲師?”

尉氏家老昂然道:“汝知楊子乎?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汝知之乎?”

張輒自然對這位百年前的魏國大家有所耳聞,這位十分注重養生的大師,經常說一些離經叛道的話,還偏偏難以反駁,很不得士子喜歡:畢竟,遊於諸侯是學習的主要目的,如果學的東西不招人待見,一開口就惹人煩,那學了有什麼用?不過,見一臉世儈尉氏家老竟然脫口而出“楊子”,還是讓人吃驚的。張輒故意沉默了一下,回道:“請尉老訓教!但聞子曰,楊氏爲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尉氏家老的得意爬滿了臉,道:“楊子,魏人也,以自愛教人。人人皆自愛,天下道行矣!”

張輒道:“人人自愛,豈非鬥訟橫行,交爭利也!”

尉氏家老道:“鬥訟橫行,豈自愛也?與世無爭,真自愛也!”

張輒看著這位一臉驕傲的中年人竟然說出“與世無爭”,心裡一陣無語。但他不願中斷與尉老的對話,覺得可以從尉老的口中套出很多內幕消息,於是引誘道:“尉老之言,真天音也。小子一路看來,尉老不發一言,而萬事就道,必也有其妙也。尉老其教之!”

尉氏家老得意道:“利天下者王天下,汝知之乎?吾有事,共天下以利,則籍天下之力矣,又何自爲哉!”

張輒道:“小子愚鈍,難言以道,願尉老以近事言之。方之賈糧,共何利,籍何力,而令尉老安坐如山,而諸事順遂?”

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47章 魏使第171章 信用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58章 藍田玉第346章 芒府拉攏125章 洛陽白氏第263章 密議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155章 共其利第303章 韓襲第二章 戰警第348章 管仲明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4章 又見屍身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36章 定奪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50章 防民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73章 樽俎折衝第138章 席次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71章 吹臺第47章 龍陽君第44章 入城第124章 華陽城第92章 整軍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72章 巴姊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70章 賞罰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49章 庭議第21章 籌謀第164章 失散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05章 夜談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38章 議兵第168章 夜襲第244章 慰功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38章 列陣(一)第173章 夜議第91章 美酒美姬第358章 夜聚第20章 行刺第40章 勵士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3章 芒家父子第78章 帳議第53章 私授第63章 商賈第12章 張輒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39章 列陣(二)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40章 勵士第372章 巴姊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99章 義士曹包第199章 歸華陽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14章 定計第124章 華陽城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230章 司勝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84章 侯嬴第171章 信用第14章 定計第87章 武將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03章 危機第177章 點軍第13章 芒家父子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51章 棄民第77章 聚兵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38章 列陣(一)第16章 巡哨第258章 陳筮連衡
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47章 魏使第171章 信用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58章 藍田玉第346章 芒府拉攏125章 洛陽白氏第263章 密議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155章 共其利第303章 韓襲第二章 戰警第348章 管仲明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4章 又見屍身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36章 定奪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50章 防民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73章 樽俎折衝第138章 席次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71章 吹臺第47章 龍陽君第44章 入城第124章 華陽城第92章 整軍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72章 巴姊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70章 賞罰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49章 庭議第21章 籌謀第164章 失散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05章 夜談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38章 議兵第168章 夜襲第244章 慰功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38章 列陣(一)第173章 夜議第91章 美酒美姬第358章 夜聚第20章 行刺第40章 勵士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3章 芒家父子第78章 帳議第53章 私授第63章 商賈第12章 張輒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39章 列陣(二)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40章 勵士第372章 巴姊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99章 義士曹包第199章 歸華陽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14章 定計第124章 華陽城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230章 司勝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84章 侯嬴第171章 信用第14章 定計第87章 武將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03章 危機第177章 點軍第13章 芒家父子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51章 棄民第77章 聚兵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38章 列陣(一)第16章 巡哨第258章 陳筮連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长治市| 泰安市| 遂宁市| 南华县| 阜宁县| 蚌埠市| 陇南市| 凌云县| 荥阳市| 安达市| 区。| 东方市| 滁州市| 吉木萨尔县| 秀山| 凤庆县| 克山县| 大荔县| 通河县| 壶关县| 嵊州市| 扶绥县| 香格里拉县| 眉山市| 娱乐| 天长市| 弋阳县| 仲巴县| 绥棱县| 土默特左旗| 兴化市| 晋城| 宣武区| 崇信县| 海丰县| 成都市| 毕节市| 观塘区| 凯里市| 崇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