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8章 秦人攻戰(zhàn)

跟著拉陶器的車一直走出有申門,看著他走向一個碼頭,在那裡卸了貨,拉著空車回去。張輒等三人就找了個河畔柳樹下坐下,一邊計議,一邊觀察河中碼頭的動靜。

一名門客道:“鄭非但資糧,亦資碗盞……”

張輒道:“甚則戈戟箭矢弓弩。”

一名門客道:“何以知之?”

張輒道:“適陶窯車伕答:周圍鐵窯、銅窯、骨窯亦賈往啓封。是以知之。”

那名門客很欽佩地道:“先生於細微處見大略,非常人所及也。”

另一人突然問道:“骨窯奈何?”

張輒道:“想必針、匕之類,衣食而已。”

那人笑罵道:“韓爲秦婦乎!衣食行用皆備。”

張輒亦笑道:“汝但足食汝婦,彼亦足備行用。”

那人道:“猶不及韓之於秦也。”三人一齊大笑起來。

碼頭上進進出出的船隻很多,多爲小船,大船一般都靠在碼頭上裝貨。而且三人都看見有武器搬上船。

似乎是從地下冒出來似的,一個身影停在三人旁邊。三人一驚,本能地跳起,張輒定睛一看,竟是曾季,連忙施禮道:“曾兄何出?”

曾季道:“張兄好悠閒。華陽戰(zhàn)緊,兄晨間至鄭,滯留不歸,是欲避戰(zhàn)乎?”

曾季的話,讓張輒等頭皮發(fā)麻,但都知道不能表露出來,只得壓制著心頭的驚恐,道:“非也,正欲待曾兄也。”

曾季道:“若吾不出,張兄坐待何時?”

張輒道:“若兄不出,弟欲得一舟,直往竹林可也。”

曾季道:“吾兄弟想亦通也。”

張輒對兩們門客道:“曾兄已至,先生可但往城內外行走,晡時北渠門外相會。”兩名門客按昨日議定的方案,拱手相辭而去。

曾季道:“張兄此來,必見陳公而後已也!”

張輒不與他閒扯,直接問道:“何時知吾出也?”

曾季道:“兄至亭上沽水,敢非報於弟乎!”

張輒道:“然也。公子欲見陳公,弟不得不勞動曾兄。”

曾季見張輒說得如此爽快,倒吃了一驚,道:“願聞其詳。”

張輒道:“陳公名滿天下,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公子仰慕久矣。前曾兄往報,弟等皆不知其意,不及報見。後體得其味,皆深感陳公,不得不屈曾兄引薦,以表敬慕之情,懷德之意!”

曾季道:“陳公知兄之出也,欲再見之。惟不知公子之情也。兄可面陳之。”

張輒道:“陳公召見,敢不從之!願兄引進。”

兩人復到一片僻靜處,繫有一隻小舟,曾季引著張輒上了舟,便見舟內一人,正是陳筮。張輒急於艙外見禮,陳筮回禮,道:“不便顯形,願先生入艙相談。曾季把自己的衣服都脫掉,好像一個普通船伕,一篙撐開船,就到船尾去搖櫓。

張輒知道事步機密,不敢過於禮謙,一頭鑽進艙中,在陳筮身邊坐下。

曾季將船搖出,繞出繁華的洧水,拐進清幽的溱水,搖著櫓,向上遊而去。

張輒道:”公子深感陳公之恩,特命微庶尋訪曾兄,務得面拜陳公,以達至誠!不意能得陳公賜見!“

陳筮道:”臣密報秦軍於公子,公子何所見?“

張輒道:”公子深感陳公之恩,豈有他哉!“

陳筮道:”不然。某爲秦說韓,焉得賣秦?公子得無疑乎?“

一句話問得張輒面紅耳赤,不敢開言。陳筮道:”先生不言,是必有所疑也。有疑是也。今爲先生解之。“

張輒深深一拜,道:”謹受教!“

陳筮道:”自周王東播,諸侯竟起,乃有王霸之起,扶王鋤逆,一整江河。自五國相王以來,諸侯皆王,非止萬乘之國,即千乘之國如中山、宋等,亦紛紛稱王,不居人下,終國破家亡,爲天下笑。戰(zhàn)亂連綿,究其源,乃在天下有王而無霸,各不相下。各天下共盟,推舉霸主,抑強扶困,共保疆界,縱不能刀兵入庫,亦可稍減殺伐。今秦王願與諸國會盟,誓相和親,不相攻伐。此臣之初衷也。故暮春入韓,中秋入魏,以達此意。秦韓和親,吾不忍魏獨被刀兵,故殷勤致意焉。“

張輒強忍著心頭的劇震,一直躬著身,默默地聽著,直到陳筮說完,道:”先生之教,小子深領。先生欲復五霸之業(yè),此天下大事,非小子愚鈍可以置一言。信陵君公子,深慕陳公之德,願奉陳公之教。陳公豈有意乎?魏秦和議已開,公子雖敵而實非敵也。陳公其便否?“

陳筮沒有接張輒的話,反而問道:”今日秦人伐魏公子,先生以爲其狀若何?“

張輒道:”秦人以卒二萬,欲破魏十萬之衆(zhòng),豈非妄哉?“

陳筮道:“秦人之力,非凡庸所能計也。若非先生至鄭相訪,吾亦將訪華陽矣。”

張輒道:“公之至也,公子必掃庭相迎。”

陳筮道:“猶未能知也。欲與先生觀秦魏交兵,先生其勿辭!”

張輒再次感到劇烈的震撼,他竭力剋制自己道:“蒙公教訓,焉敢辭!惟同行二人相待,恐其不安。”

陳筮道:“約於幾時相會?”

張輒道:“相會於晡時。”

陳筮道:“晡時,諒戰(zhàn)事大定矣。”

陳筮一副好像成竹在胸的態(tài)度,令張輒驚疑不定。陳筮明顯知道戰(zhàn)事將在何時、何地發(fā)起,他像是去觀看一場田獵一樣,準時出現在看臺上,而且對結果沒有任何懷疑。而張輒,作爲後軍事實上的領導人,卻對此幾乎一無所知,更無法左右戰(zhàn)鬥的結局。據他觀察,哪怕晉鄙大夫恐怕也沒有陳筮這般鎮(zhèn)靜。張輒十分不舒服:難道我魏卒十萬只是草芥麼?

船劃進一片淺草地,靠上岸。這裡是一片荒原,沒有人家,但不遠處,赫然停著三乘馬車。陳筮對曾季道:“曾兄不可如此。”曾季也不答言,轉身回到船上,鑽進船艙,把衣服換上。

張輒跟著陳筮走了幾步,在荒草掩蔽之下,一塊空地上,坐著幾十名韓卒和幾名士子打扮的人。

陳筮走上前去,先施一禮,道:“陳某有禮!”

坐在地上的人都站起來,中間一名年齡較大的回禮道:“暴某有禮!陳公何晚?”

陳筮指了指張輒道:“候張先生,故遲矣。聞鼓聲不急,時尚未晚。”張輒定下心來聽了聽,果然空氣中有隱隱的鼓聲,並不明顯。

一行人上了車,向北而馳,士卒在車後跑步跟隨。陳筮三人正好一乘車,曾季推說不擅駕車,張輒只得當了御手,陳筮讓他只管跟著前面的車走就行。三乘車就在荒原上向東北急馳,張輒也不知道他們要去哪裡,只能橫下一條心,這條賤命只當沒有了。

隨著車乘行駛,鼓聲也越來越明顯,空氣中甚至出現了塵土的味道。

陳筮對張輒道:“先生聞鼓聲,可知秦人之陣?”

張輒道:“未能知也。”

陳筮道:“公子以軍旅付於先生,先生豈可不知!”說得張輒滿臉通紅。

遠方的塵土越來越清晰,車乘好像正對著塵土的方向急馳。鼓聲也越來越響,甚至連吶喊聲也能聽到了。

塵土之下出現一座小城,馬車馳來時,前面馬車上的暴先生打出旗號,三乘馬車直接衝進城門。

門內已經有人在等待,三乘馬車急停,暴先生跳下馬車,先問等候的人道:“戰(zhàn)況如何?”

那人道:“佈陣已畢,將交鋒也。”說話之間,陳公等人也跳下車,有人過來把車接過,三人緊跟著暴先生等往北城樓而去。

當他們氣喘吁吁地登上城樓時,張輒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兩個碩大方陣左右排成一列,第三個方陣稍小,排列在他們的後方。鼓聲陣陣,催促著兩個方陣向前推進。遠處是魏軍的營寨,雖然看不清有多少人,但黑鴉鴉一片,人絕對不少。西北方,華陽城隱隱在望。這裡絕對是觀戰(zhàn)的極佳地點。

弓弦聲傳來,秦人前方的盾牌擋住了絕大多數弩箭,只有少數漏進來,射倒了幾個人。鼓聲沒有絲毫變化,方陣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fā)生一樣,繼續(xù)向前推進。

……一聲鐘鳴,方陣停下來。大旗前舉,全軍坐下,控弦,整齊地射出第一批箭,張輒明顯地聽到吶喊聲變成了尖叫聲……然後是第二支箭……鼓聲再起,由有節(jié)奏的鼓點變成暴亂的鼓聲,後排的戟士一擁而前,衝入茫茫塵土中。尖叫聲、叫喊聲、哀痛聲,一陣陣傳來,張輒的心一陣陣揪著,眼前發(fā)生的一切提示著秦人已經殺入魏的營地,並開始收割魏卒的生命。

就這樣簡單地就敗了?張輒不敢相信,但也不敢問。

陳筮好像明白張輒心,道:“第一營破了。魏有幾營?”

張輒和曾季同時回答道:“三十營。”

陳筮道:“勝負未定……”

……所有的秦軍都投入了茫茫塵土中,但張輒隱隱約約地可以看到最後一個方陣好像停在塵土的邊沿,沒有再向前推進。

難道是進攻被阻擋住了?張輒滿懷希望地看著前方……

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234章 旦夕評第24章 調兵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96章 張祿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124章 華陽城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3章 出城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170章 遠迎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261章 秦箭第95章 郭子仲謹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1章 鄭安平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21章 豪強第122章 豕三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242章 撲空第320章 封賞第48章 真心第291章 密書戰(zhàn)報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50章 防民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78章 帳議第30章 陷城第182章 爭武卒第151章 匯合第262章 傷營第79章 掌兵第152章 賈匏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62章 兵符第21章 籌謀第338章 祭壇第333章 積竹柲第17章 奸細第22章 俠客第15章 升帳125章 洛陽白氏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42章 失機第311章 戰(zhàn)耶和耶第84章 侯嬴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79章 掌兵第353章 圃田之衆(zhòng)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10章 麻三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372章 巴姊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136章 宴前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80章 司馬堂第193章 將相和第44章 入城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34章 旦夕評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243章 伐兵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37章 點兵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33章 呂太公第303章 韓襲第28章 降服(二)第44章 入城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150章 陳筮第363章 韓警第50章 防民第39章 列陣(二)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143章 夜行第22章 俠客
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234章 旦夕評第24章 調兵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96章 張祿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124章 華陽城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3章 出城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170章 遠迎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261章 秦箭第95章 郭子仲謹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1章 鄭安平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21章 豪強第122章 豕三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242章 撲空第320章 封賞第48章 真心第291章 密書戰(zhàn)報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50章 防民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78章 帳議第30章 陷城第182章 爭武卒第151章 匯合第262章 傷營第79章 掌兵第152章 賈匏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62章 兵符第21章 籌謀第338章 祭壇第333章 積竹柲第17章 奸細第22章 俠客第15章 升帳125章 洛陽白氏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42章 失機第311章 戰(zhàn)耶和耶第84章 侯嬴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79章 掌兵第353章 圃田之衆(zhòng)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10章 麻三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372章 巴姊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136章 宴前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80章 司馬堂第193章 將相和第44章 入城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34章 旦夕評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243章 伐兵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37章 點兵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33章 呂太公第303章 韓襲第28章 降服(二)第44章 入城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150章 陳筮第363章 韓警第50章 防民第39章 列陣(二)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143章 夜行第22章 俠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伊宁县| 闽侯县| 随州市| 中西区| 渑池县| 广平县| 嘉鱼县| 平武县| 高台县| 客服| 上虞市| 娄底市| 柳江县| 轮台县| 海林市| 怀远县| 南京市| 昌邑市| 宝清县| 桂东县| 衡山县| 宝兴县| 潮安县| 长宁县| 静宁县| 柘荣县| 准格尔旗| 文登市| 天镇县| 中卫市| 陆河县| 海安县| 甘孜县| 辰溪县| 健康| 炉霍县| 右玉县| 安多县| 霸州市|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