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2章 豕三

夏侯入城時受了些盤問和曲折,但入城後,即順利地辦好了交接屍體、運(yùn)送糧食兩事,顯然司莽辦事得力,上下打點(diǎn)得當(dāng)。入城的車隊(duì)二三百人還在圃田享受了一頓魚羹稻飯。當(dāng)裝滿稻米的輜車駛出長城時,已是黃昏時分。由於衆(zhòng)人皆知秦人已南向啓封,長城之警雖未解除,但也不再風(fēng)聲鶴唳。爲(wèi)了車隊(duì)出城,很開了城門一段時間,與信陵君出城之時的窘迫,大不相同。夏侯則將幾天前因爲(wèi)徒步出城而寄存在圃田的革車,選出十乘,由混在輜車隊(duì)中的門客駕馭,武卒和民軍中分別挑出有頭有臉的十人爲(wèi)車左和車右,這也讓夏侯見識了那些真正的“羣衆(zhòng)領(lǐng)袖”。

十乘革車首先出城,在城外列成陣勢,控弦橫戟,煞有介事。百名武卒列在車後,雖人數(shù)不多,陣勢也顯雄壯。夏侯的車裝有旗鼓,卒伯和小城主一左一右站立。卒伯顯然不太會射箭,手中沒有張弓,而是將弩滿弦。其他車的武卒多數(shù)也以弩代弓,門客們也見怪不怪。倒是車右,雖爲(wèi)庶民,顯然經(jīng)過練習(xí),橫戟的姿勢像模像樣,在民衆(zhòng)中有頭有臉,也非浪得虛名。小城主雖未披甲,執(zhí)戟在手,也有橫掃千軍之慨,顯然多經(jīng)陣戰(zhàn),令夏侯心中暗暗稱奇。百乘牛車隨後出城,進(jìn)城時是空車,速度還快,出城時裝滿糧食,車輛被壓得咯吱亂響,速度明確下降。

夏侯的車左顯然久歷戎行,號令鼓令皆妥。順利地渡過開始一段時間靦腆後,即信心十足地發(fā)令擊鼓。隊(duì)列在他的號令下嚴(yán)整不亂地出發(fā)了,五乘居前,五乘居後。行過三五里, 鼓號停息,車下的武卒們一個個不客氣地攀上車來,將自己掛在車廂上。由於輜車沉重,革車也不能走得太快,一乘十名武卒只是三三兩兩地攀上來,掛一會兒就又跳下去,把位置讓給其他人。跟在輜車後面的自然都坐在了車上。

夏侯很隨意地向周圍的武卒問道:“爾等孰知豕三?”

一名剛剛跳上車的武卒道:“豕三?先生也知其人。其爲(wèi)樑西強(qiáng)豪也。”

夏侯問道:“與其相熟否?”

武卒道:“但聞其名,未得相識也。”

夏侯道:“其但言所知一二。”

武卒顯然對自己能與夏侯交談十分開心,道:“豕三嘛,聞名而知其實(shí),養(yǎng)豕屠豕賈豕者也。性慓悍,好義輕財(cái),急人所難,鄉(xiāng)里有事鹹推之主,行客商賈多拜其門,事必成,行必安。”

夏侯道:“此亦俠義之士也。可知居於何處?”

武卒道:“鄙屬只在營間,城亦少出,並不知其詳。所知僅閭坊所議耳。”

夏侯道:“大梁城中頗知其名乎?”

武卒道:“時聞其說。”

夏侯道:“汝久不出城,奈田畝何?”

攀上車的武卒們聽到這話,轟地笑了,一人道:“此奇者,不務(wù)田產(chǎn),不畜家業(yè),日與輕浮者遊坊市間。或俠者之屬雲(yún)。”

先前的那名武卒道:“男兒立世,惟逍遙耳,又何拘焉。”又引起周圍人的轟笑。

夏侯也笑了,又隨意地問周圍人道:“孰與豕三相識?”周圍無人回答。又問:“孰知有與之相識者?”依然沒有人回答。少時,一個聲音道:“市中販肉者必與之相識。”引來周圍的贊同聲。夏侯也跟著笑了幾聲。

轉(zhuǎn)眼就來到幾位公子隕命的致命拐角處。夏侯遠(yuǎn)遠(yuǎn)地將車隊(duì)停下,武卒們在革車的引導(dǎo)下,一乘乘慢步通過拐角;又在衆(zhòng)人不解的目光中,夏侯請諸唐氏車駕先行,其他車駕隨後,小城的車駕押後。這一過程又耗費(fèi)了大量時間,才重新整隊(duì)出發(fā)。到小城時,已是明月當(dāng)頭。

聽聞夏侯先生糧車押到,信陵君親出迎接。隨即武卒歸營,糧車就停在城主府前,以車以檻,放了警戒。牛則各自領(lǐng)走。張輒出來慰勞諸車伕畢城主府內(nèi)多了十乘革車和四十匹馬,立刻擁擠起來。後院的馬廄不夠用,許多馬只能臨時栓在府後空地上。空閒的門客也出來幫忙飲馬、蹓馬、餵馬、刷馬。夏侯對張輒道:“旦日必在城中新建馬廄,否則馬必病矣。”張輒應(yīng)喏。

夏侯又道:“先生知豕三乎?”

張輒笑道:“方聞於仲嶽先生。先生豈有意乎?”

夏侯道:“如不得豕三,事終不了。”

張輒道:“吾亦欲之,未得其人也。”

夏侯道:“少時言與城主與唐氏,必得其策。”

張輒道:“全賴先生!”

夏侯道:“仲嶽先生何在?入城時未見其人。”

張輒道:“先生但思之,夏侯先生入城,而仲嶽先生不往迎之,其在何處?”

夏侯道:“必也大梁尉之所也。”

張輒道:“先生妙算。仲嶽先生回後,以所見達(dá)於君上,即回宅中謁大梁尉……”

夏侯接道:“大梁尉方聞,即失神厥逆。”

張輒笑道:“果不出先生之所料也!”

夏侯道:“大梁尉醒否?”

張輒道:“仲嶽先生以砭鍼刺之出血,大梁尉即蘇。惟思緒不寧,閉門謝客,獨(dú)自靜養(yǎng)。”

夏侯道:“臣欲訪之,可乎?”

張輒道:“但言於仲嶽先生可也。”

夏侯道:“正要與仲嶽先生商議。後續(xù)之事就由先生辛勞了。”

張輒敬喏。夏侯先至正房,與信陵君議了會事,就從城主府後門而出,往仲嶽所在的府邸而去。到府後,夏侯先生輕叩其門,高聲道:“鄙夏侯承,求見仲嶽先生。”

聲落未幾,門裡傳來仲嶽的聲音:“微臣不敢勞夏侯先生來訪……”

還未說完,夏侯道:“不必多言,但請一見耳!”言未畢,門已開,仲嶽笑呵呵地站在門口,道:“禮儀不全,無士子之風(fēng)。”

夏侯道:“禮不下庶人,何多也!”一步跨進(jìn)門去。仲嶽先生的幾位弟子俱立於兩側(cè),躬身施禮,夏侯羅揖還禮,隨爲(wèi)仲嶽讓至堂上。

仲嶽道:“先生塵勞,軍糧在望,勞苦功高。”

夏侯道:“在圃田,魚羹稻飯,香美肥甘,實(shí)爲(wèi)難得。”

仲嶽道:“圃田守亦慷慨豁達(dá)者也!”

夏侯道:“非獨(dú)守也,尉亦然。”

仲嶽道:“尉也何謂也?”

夏侯道:“二千五百石稻,非易與者也。而新稻尚未入倉,必得倉之舊藏。是必守尉相合方行。而九公子事……”

言猶未了,仲嶽先生喝道:“悄聲!”

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19章 請關(guān)分例第8章 管城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191章 左右爲(wèi)難第28章 降服(二)第61章 席議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293章 韓援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240章 蓋聶第196章 張祿第138章 席次第103章 危機(jī)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93章 韓援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165章 破臉第38章 列陣(一)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38章 祭壇第15章 升帳第291章 密書戰(zhàn)報第19章 邂逅第199章 歸華陽第3章 祭旗出征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79章 掌兵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286章 陳公之說125章 洛陽白氏第234章 旦夕評第357章 管祭第96章 隻言片語第82章 出城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150章 陳筮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103章 危機(jī)第366章 寧治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152章 賈匏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295章 示警第327章 夜守第135章 打探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190章 須賈訪計(jì)第199章 歸華陽第123章 豪傑鄉(xiāng)里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21章 籌謀第344章 神蹟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245章 入韓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373章 風(fēng)聞兵興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289章 堅(jiān)持一月第3章 祭旗出征第272章 信用週轉(zhuǎn)第35章 計(jì)議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319章 請關(guān)分例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85章 軍市第103章 危機(jī)第182章 爭武卒第158章 女閭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37章 軍市第338章 祭壇第263章 密議第44章 入城第228章 戰(zhàn)臨第75章 陳留司士第182章 爭武卒第231章 戰(zhàn)後覆盤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323章 訪夷門衛(wèi)第366章 寧治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363章 韓警
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19章 請關(guān)分例第8章 管城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191章 左右爲(wèi)難第28章 降服(二)第61章 席議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293章 韓援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240章 蓋聶第196章 張祿第138章 席次第103章 危機(jī)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93章 韓援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165章 破臉第38章 列陣(一)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38章 祭壇第15章 升帳第291章 密書戰(zhàn)報第19章 邂逅第199章 歸華陽第3章 祭旗出征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79章 掌兵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286章 陳公之說125章 洛陽白氏第234章 旦夕評第357章 管祭第96章 隻言片語第82章 出城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150章 陳筮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103章 危機(jī)第366章 寧治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152章 賈匏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295章 示警第327章 夜守第135章 打探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190章 須賈訪計(jì)第199章 歸華陽第123章 豪傑鄉(xiāng)里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21章 籌謀第344章 神蹟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245章 入韓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373章 風(fēng)聞兵興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289章 堅(jiān)持一月第3章 祭旗出征第272章 信用週轉(zhuǎn)第35章 計(jì)議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319章 請關(guān)分例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85章 軍市第103章 危機(jī)第182章 爭武卒第158章 女閭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37章 軍市第338章 祭壇第263章 密議第44章 入城第228章 戰(zhàn)臨第75章 陳留司士第182章 爭武卒第231章 戰(zhàn)後覆盤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323章 訪夷門衛(wèi)第366章 寧治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363章 韓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白县| 涪陵区| 巨鹿县| 东源县| 灌阳县| 汝阳县| 繁峙县| 瑞丽市| 永寿县| 顺昌县| 乌拉特后旗| 哈密市| 界首市| 邢台县| 韩城市| 二连浩特市| 青龙| 东丰县| 百色市| 白水县| 社会| 双柏县| 卓尼县| 罗江县| 余庆县| 浠水县| 青田县| 通许县| 平阳县| 义马市| 兴和县| 化德县| 信丰县| 喜德县| 玛多县| 吉隆县| 离岛区| 阿拉善左旗| 武安市| 南投市| 万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