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8章 芒氏二子

在信陵君的鼓勵下,樑尉公子直了直腰,想把城中所受之屈盡情吐露;但猛然意識到身邊的二人正是自己所有委屈的製造者芒卯的兒子,就又猶豫起來。心中權(quán)衡不定,說起話來就吞吞吐吐:“家父奉王命出陣,家臣無一隨者,幸有諸公子……家父出城當(dāng)夜,南天火光,映照城中。尉老登高瞭望,知啓封失陷。乃命臣等整頓器甲糧秣,以備不虞;分遣家臣,巡視各門,皆令安堵;密遣斥候,四下探望。次日,王於宗廟拜芒卿爲(wèi)將軍,一國盡委之。將軍乃集各家精壯於校場,臣應(yīng)命而往,將軍乃命與段子同贊軍機……”

張輒問道:“段子何人也,得與公子同列?”

樑尉公子看了大梁尉一眼,回道:“小子年少無知,難識天下英才!”張輒回禮而退。樑尉公子續(xù)道:“將軍乃問啓封之事,魏相與臣皆言不詳……”

大梁尉道:“將軍問啓封之事於汝小子?”

樑尉公子伏身於地,回道:“然也。”

大梁尉道:“汝何以對?”

樑尉公子道:“夜來城破,兒張皇之餘,焉能有他。故但言無知。”

大梁尉道:“黃口小兒,焉得當(dāng)將軍之問!”

樑尉公子伏地不敢出聲。信陵君迴護道:“公子雖幼,亦有家老扶佐,舉動得宜,大梁城臨危而不亂,其與有功焉!”遂轉(zhuǎn)頭對樑尉公子道:“公子但言其事可也!”

大梁尉喝道:“還不應(yīng)對!”

樑尉公子急忙轉(zhuǎn)身,對著信陵君下拜道:“臣謹喏!”

信陵君見氣氛變得不堪,乃親取盞,自舀清酒,奉於樑尉公子道:“公子但飲此酒,可盡言汝所知。”

樑尉公子雙手接過,稍呷一口,即置於席前,稍整衣襟,正坐道:“君上欲何知也?”

信陵君無奈地道:“公子可言大梁中事,及將軍之命。”

樑尉公子道:“啓封火光,映照城中,凡城中望戶,無不動色,皆整頓糧械,以勤王事。次日將軍一呼,數(shù)百大族齊集校場,旌旗蔽日,呼聲震天。將軍乃登臺點軍,各得其宜。將軍隨下詢城中武卒之事,願以大梁尉信符付於將軍,魏相亦附議。臣以無王命,不敢從。”樑尉公子一邊說,一邊偷瞟大梁尉,大梁尉臉色嚴肅,一言不發(fā),也看不出他的意思。一口氣說到這兒,樑尉公子停下來,垂首不語。

信陵君見樑尉公子轉(zhuǎn)入讚頌?zāi)J剑榫w也在竭力剋制,不再盡情傾述,只得接口道:“將軍遂命二公子相助歟?”

樑尉公子道:“小子何能!城內(nèi)城外,盍營上下,一應(yīng)大小之事,幸賴二公子周旋,始得無礙!”

身邊的芒氏二人連忙伏拜於地,道:“臣豈敢,略盡犬馬之勞,但得無過則幸甚,不敢言功!”

信陵君想來當(dāng)著大梁尉,已經(jīng)從樑尉公子那裡問不出什麼有價值的信息了,於是轉(zhuǎn)向芒氏二人,道:“二公子久隨將軍,長侍左右,必知將軍胸中之策!”

芒亥道:“家父之策,非吾等淺薄所能知也。”

信陵君道:“將軍之策雖不能知,必也能志將軍之令。”

芒亥道:“但知擊鼓而前,雖死不退,他者非所知也。”

信陵君道:“若將軍之令不至,公子將誰隨?”

芒亥道:“行前將軍有令,臣兄弟但從於樑尉公子,雖死不辭。他者不知。”

信陵君道:“出陣而忘身,領(lǐng)命而不顧,仲公子真君子也。”下席親斟一盞清酒,奉於芒亥。芒氏二人伏拜於地,連稱不敢。但信陵君雙手過頭,固辭不許,芒亥只得從信陵君手中接過盞,一飲而盡。仲嶽悄悄接過酒盞,拿到堂下清洗。信陵君回到席間,再對芒辰道:“孤與營中得晤車右先生,相與甚歡。敢問叔公子,車右先生何以至啓封?”

芒辰不意信陵君突然問到這麼具體的問題,有些不知所措,張皇道:“車右先生乃家父肱股,差遣出入,人皆不知,亦不敢與聞。”

這時,身旁的樑尉公子突然開言,道:“車右先生往啓封事,臣略知一二。願以告。”

信陵君拜道:“願聞教!”

大梁尉眉眼一跳,似欲出言,但又憋了回去,任由樑尉公子發(fā)言。

樑尉公子道:“將軍點軍畢,乃諮於魏相,啓封奈何,魏相不知其詳;諮之於臣,臣無以對。車右先生乃言,願隻身往赴,迎啓封令、尉以歸,而得其實。將軍與臣再三阻攔而不得,先生遂往。”

聽到樑尉公子的這番言語,大梁尉的臉色鬆了下來。

信陵君看了看張輒,張輒若有所思,沒有開口;仲嶽先生恰到好處地拿著洗淨(jìng)的酒盞上前,置於甕旁,再回到席上,坐下,再對芒辰拜道:“令仲執(zhí)旗鼓,勇而當(dāng)先,不知叔公子所任者何?”

芒辰回拜道:“臣豈敢先於兄,但效力左右,稍助其功,所願足矣。”

仲嶽先生道:“不然。令昆仲三人盡赴囿中,雖大子杳然,將軍寧無一二相囑!今三公子盡入華陽,城內(nèi)城外,皆爲(wèi)一體。君上者,宗廟所繫,萬衆(zhòng)所歸。今領(lǐng)大軍與強秦旗鼓相對,將軍奉王命而總領(lǐng)其司,有令焉敢不從。但願聞於公子矣!”

芒辰想了想,似乎有了決定,道:“臣焉敢!將軍之意,君上之旨,自有軍使往來交通,非爲(wèi)臣下賤者所能言也。”

信陵君笑道:“公子之言過矣。軍使往來,固爲(wèi)軍事。然華陽、大梁,相距百里,復(fù)有秦人、盜賊間出其間,一往返不啻三數(shù)日,猶不得其實。公子長隨將軍,又得其令,必能知其腹心,又豈走馳之軍使所能匹也!願公子不棄愚魯,以將軍之策教之,俾使內(nèi)外和睦,上下協(xié)力,以抗強秦。”

芒辰拜道:“君上有命,敢不披肝瀝膽以陳。惟以愚鈍,若失其意,願勿罪也!”

信陵君道:“願聞公子之教,不敢有失。”

芒辰道:“兵法,進不郭圉,退不亭障,非善者也。大梁城雖千丈,衆(zhòng)數(shù)十萬,無亭障者必危。吾軍居囿中,實大梁之亭障也。”

張輒讚道:“將軍深通兵法,戰(zhàn)守皆勝。此計迥出人上,非尋常所能出。今秦人在啓封,君上軍華陽,正與囿中同,蓋亭障也。雖武卒不克,幸有大軍十萬在此,而囿中之軍猶存,得多失少,而計轉(zhuǎn)勝也。必也願聞將軍之志!”

芒辰拜道:“大子與虎仲先生先行出城。此二者乃用兵之人,將軍之謀,廟堂之計盡委焉。今皆不得其人……臣乃前驅(qū),計謀不與焉。”

信陵君道:“進郭圉,退亭障,此守禦之法也。今雖亭郭相望,而聲息不通,力不協(xié)同,奈何?”

芒辰拜道:“願君上密遣心腹,入城謀與將軍。將軍必有其策。”

信陵君道:“前以車右先生及申公子入,至今未歸。另遣他人,恐再遷時日。”

芒辰道:“願聞先生及愚弟之狀。”

仲嶽先生道:“申公子隨大梁尉出陣至營。車右先生密訪啓封,失陷在彼,幸賴張先生等,協(xié)力而出,故在營中。知將軍總大梁城守,乃使二人歸國,共謀國事——靳、曹、簫先生間焉。今三先生與三公子歸,而二人未至,寧計之未定歟,亦有他謀歟?”

芒辰聽到最後一句,驚得全身汗出,急道:“臣父子皆蒙王恩,得食於大魏,心心所念,惟在魏也,焉得他謀?”

仲嶽先生道:“今兩軍相望,而音訊不通。設(shè)或秦人來攻,奈何?”

芒辰道:“臣實不知先生及愚弟入城。方聞於樑尉公子,車右先生入啓封拔出令、尉,事功成否?”

仲嶽先生道:“車右先生及令、尉二君皆已至營,二君現(xiàn)在君上左右。”

芒辰道:“將軍欲二公而得啓封虛實,今在營中,將軍何聞?”

仲嶽先生道:“車右先生,將軍之肱股也,凡有所謀皆與之。今車先生盡得其情而歸城,無異二君歸也。況華陽、大梁,相距百里,城關(guān)被殘,亭驛不備。二君未經(jīng)戰(zhàn)陣,怎堪勞頓!非公子與諸先生,久歷風(fēng)霜可比。”

芒辰道:“先生所教是,小子謹領(lǐng)!”

仲嶽先生道:“君上遣使入城,而軍令不至。戰(zhàn)情一日三變,不可不急籌劃之。願諸君但言所知大梁及將相府事,以得其情,以定其計。俾來日將軍使命至,必也不違。”

仲嶽先生的話,頂死了芒氏二人:你們必須說出芒卯的決定,如有隱瞞,我們這裡的部署不合,責(zé)任全在於你等!芒辰漲得面紅耳赤,額上汗出,吃吃道:“臣出城時,不聞啓封有秦軍市,乃計秦軍不日攻掠……諒將軍亦未聞也。”

信陵君道:“秦於啓封設(shè)軍市,實出所料,孤亦心驚。今欲破之,奈何?”

芒辰道:“若論軍市,雖非新出,然亦不多聞。多於邊鄙之境,或於境內(nèi)安逸之處,隨營設(shè)市。今秦人入我腹心,距國不過一日夜之程,而敢設(shè)軍市者,以臣淺陋,非所聞也。何者,四下皆敵,而市難御也。”

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12章 張輒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85章 見陳公第291章 密書戰(zhàn)報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118章 刺殺現(xiàn)場第173章 夜議第208章 芒氏二子125章 洛陽白氏第15章 升帳第17章 奸細第33章 出城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261章 秦箭第30章 陷城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43章 等待第84章 侯嬴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107章? 一身擔(dān)之第19章 邂逅第237章 圖秦第1章 鄭安平第354章 復(fù)建車行第97章 月下清談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04章 夜訪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31章 麻太公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75章 陳留司士第320章 封賞第103章 危機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95章 覆命第235章 貴公子第17章 奸細第65章 梁氏賈米第373章 風(fēng)聞兵興第323章 訪夷門衛(wèi)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165章 破臉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63章 密議第282章 疑雲(yún)第340章 三牲第324章 垂手執(zhí)政第164章 失散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03章 危機第238章 議兵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32章 晉見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169章 誘供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78章 驚訊第122章 豕三第87章 武將第22章 俠客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二章 戰(zhàn)警第162章 離啓封第243章 伐兵第113章 計糧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31章 麻太公第222章 善後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177章 點軍第171章 信用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268章 秦人攻戰(zhàn)第93章 故地重遊第363章 韓警第93章 故地重遊第303章 韓襲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38章 列陣(一)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03章 韓襲第1章 鄭安平第115章 評議三策
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12章 張輒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85章 見陳公第291章 密書戰(zhàn)報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118章 刺殺現(xiàn)場第173章 夜議第208章 芒氏二子125章 洛陽白氏第15章 升帳第17章 奸細第33章 出城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261章 秦箭第30章 陷城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43章 等待第84章 侯嬴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107章? 一身擔(dān)之第19章 邂逅第237章 圖秦第1章 鄭安平第354章 復(fù)建車行第97章 月下清談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04章 夜訪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31章 麻太公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75章 陳留司士第320章 封賞第103章 危機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95章 覆命第235章 貴公子第17章 奸細第65章 梁氏賈米第373章 風(fēng)聞兵興第323章 訪夷門衛(wèi)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165章 破臉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63章 密議第282章 疑雲(yún)第340章 三牲第324章 垂手執(zhí)政第164章 失散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03章 危機第238章 議兵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32章 晉見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169章 誘供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78章 驚訊第122章 豕三第87章 武將第22章 俠客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二章 戰(zhàn)警第162章 離啓封第243章 伐兵第113章 計糧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31章 麻太公第222章 善後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177章 點軍第171章 信用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268章 秦人攻戰(zhàn)第93章 故地重遊第363章 韓警第93章 故地重遊第303章 韓襲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38章 列陣(一)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03章 韓襲第1章 鄭安平第115章 評議三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海南省| 兴隆县| 抚顺市| 阿坝| 威远县| 旌德县| 崇左市| 井陉县| 田东县| 西城区| 青田县| 台山市| 张掖市| 大安市| 西安市| 朔州市| 张家港市| 封开县| 武胜县| 长武县| 静安区| 嵊州市| 象山县| 灌云县| 木兰县| 招远市| 大洼县| 鄄城县| 利津县| 文成县| 静安区| 凉城县| 甘孜| 浏阳市| 章丘市| 盖州市| 洞口县| 东阳市| 长阳|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