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5章 梁氏賈米

待衆人笑過,大梁尉道:“少時,吾等分散離開,至北市門前米鋪內,言‘梁氏賈米’。聽清了?”

須伯岸道:“就是大梁尉府要買米嘛。”

大梁尉道:“只四字,‘梁氏賈米’,無須許多!”

須伯岸一縮頭,不再言語。

大梁尉道:“櫃上聽了,便會帶汝等至後院。汝等便在彼處等待。”

須伯岸又道:“然後呢?”

大梁尉道:“只須等待,到時自知。”須伯岸又一縮頭。

虎仲先生道:“各須攜帶何物?”

大梁尉道:“只赤手而往,行爲就如往市中搬運。還有何疑問?”見衆人滿臉困惑,卻不再提問。大梁尉道:“目下各家晡食,正好行動。芒氏三子且先行。”芒寅、芒申和虎仲先生一起站起。樑尉公子帶到後院,打開後門,三人出了門。

大梁尉府後門開在一處小里巷深處。三人順著里巷出了里門。現在並未至宵禁時分,里門可自由出入,監門大約在家裡備食,並未出現。三人未經任何曲折出了里門,順著街衢向北,即可望見北市。再向西一二里,就是市門。

所謂北市,並不是說大梁城中還有南市、東市或西市,它就是大梁城中唯一的市場。之所以稱“北市”,僅僅是因爲它位於大梁城北牆下。從鴻溝分出一道溝渠,將市場分成南北兩部分。溝渠出儀門,匯入城外護城河中,再與穿城而過的鴻溝相合,向南而去。在芒寅等出門不久,就聽到了休市的鼓聲。等他們轉到市門前時,一羣羣收市的商賈,正從這裡出來。也有一些人往裡走,大約是幫工的。芒家三人混在往裡走的人羣中,順利進了市場。虎仲先生攔住一人問清了路徑,順利地找到了米鋪。

市場中,糧、酒、鹽、茶,各有區域,賣糧的區域中,按穀物不同分爲各個鋪子。當時中原地域還是以小米爲主食,稱粟。大米口感比小米好,主產於南方,產量還比較低,價格昂貴,在中原屬於奢侈品。但樑王開圃田後,大梁周圍竟可以種水稻,收大米,所以大梁市中有米鋪。米鋪位置較深,門面軒敞,顯出一副貴人氣慨。

三人進了米鋪,櫃上果然還有人看守。虎仲先生上前道:“梁氏賈米。”

櫃上的先生臉上堆著笑,擡頭看一眼,道:“先生且隨我來!”

三人隨掌櫃的出後門,進到後院。這是個涼曬、脫粒的場所,平坦寬敞;巨大的石碾擺在場地中央。掌櫃的道:“不知三位貴人哪裡來,哪裡去,也不敢問。貴人著粗衣,也不敢往賬房裡奉茶。小鋪只這裡還清靜,委屈三位暫歇。”

虎仲先生答道:“甚是勞動,於心不安。”

掌櫃的道:“貴人說哪裡話。貴人是小鋪的天地,能效勞是小鋪的福氣。好,不多說,少時還有人來,貴人自便,井邊有罐,可以汲水。”

虎仲先生道:“商家自便。”

待掌櫃的離開,虎仲先生招呼大家就在門旁坐下,一則避風,二則可以聽到裡面的動靜。芒申則到井旁汲了一罐水,拎到近前。芒寅笑道:“汝倒親切!”看這罐時,由於時常人用,邊沿都摸得油黑髮亮,口沿上一圈全是黑漬,看來無數次被口咂過。芒寅起身道:“找掌櫃的要幾隻碗。”虎仲先生一把拉住他,道:“布衣,吃井水已是上分,還要碗!爬在地上喝雨後的泥漿子也得過。”芒寅苦笑坐下,卻不再碰那隻罐。芒寅不喝,芒申和虎仲先生都不好喝,只得把罐放在一邊。

不多時,就聽得櫃上又傳來一聲“梁氏賈米”,又有三人被帶到後院。芒寅等一起站起,這兩羣人自然在大梁尉府都被相互引見過,這時想見禮,卻又不敢,只能相互尷尬地望著。虎仲先生招呼道:“且圍一圈坐下。”六人圍成一圈,各自坐下。開始還有些不好意思,但隨意圍坐的確放縱心情,比跪坐舒服得多。一人道:“芒公子還打得水,倒要攪擾。”旁邊一人制止道:“悄言,什麼公子,休得亂言。”芒申卻早把那水罐遞了過去。那人接過,道:“沒向掌櫃的借碗?”邊說邊站起來。

這次虎仲先生沒有再製止,而是滿有興趣地望著他。見那人徑直走進室內,向掌櫃的道:“敢問櫃上,可有碗盞借幾個飲水。”掌櫃的躊躇了會,似乎取出了幾個東西。這人卻沒再要,空著手出來,臉色很有些不善。旁邊一人道:“何故如此?”那人道:“且就著罐喝吧,那碗比這還不堪。”話雖這麼說,卻也不再碰那隻罐。

第三拔來的人中有須伯岸。這些人中,只須伯岸在氣質上像布衣,邋邋遢遢,滴裡當郎,捧起水罐,直接飲了半罐,眼也沒眨一下,驚得衆人目瞪口呆。

衆人漸漸到齊了,在輕鬆的氣氛下,大家對於箕坐也不再排斥,也不再按序而坐,而是圍成一圈。在口渴的強迫下,也有不少人突破心理障礙,就著罐喝起了水。新來的人也有想借碗的,但先來的悄悄拉住他,向他描述了一番碗的形態,打消了他借碗的念頭。

消除了陌生的隔閡和士服的約束,加上須伯岸插科打渾,這羣年輕人很快就輕鬆開來,各自交換著自己新奇的見識,彷彿是一羣久不相見的老友。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捧著水罐喝水,更多的人加入到喝水的行列中。最後,連芒寅也捧起水罐飲了一口。他和虎仲先生都很少開口,但芒申顯然已經融入到這羣人之中。

虎仲先生歲數較大,並不活躍,但坐在那裡也不招年輕人煩,總對發言的人報以熱烈的微笑,讓他們感到自己被認真傾聽,也就更有熱情說出更多。芒寅則在臉上露出專注的神情,似乎被每個人的話深深吸引。漸漸地,他們知道了各人的家世、身份,還有他們家族中發生的有趣的事。跟隨大梁尉而去的除芒申和須伯岸外,還有七人,王族近親子弟就有四人,一個來自魏相魏齊的家族,算是王族遠親。另外兩家和芒家一樣,都是客卿,朝中權勢雖比不上芒卯顯赫,也都是當權之人。虎仲大夫心中暗暗對大梁尉表示了佩服:出陣敢帶四個王子,還真不愧是大梁尉。

天色漸暗,而衆人談興正濃,這時門外傳來了大梁尉的聲音:“梁氏賈米。”衆人聞聲,似乎才恍然記起自己是以貴人扮布衣,準備臨陣殺敵的,或者性命就在須臾間。聲音立即停了下來。

第132章 晉見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103章 危機第344章 神蹟第333章 積竹柲第120章 俠士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173章 夜議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170章 遠迎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282章 疑雲第52章 私議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79章 掌兵第170章 遠迎第143章 夜行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19章 夜襲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12章 張輒第70章 蔡澤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120章 俠士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298章 離華陽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04章 夜訪第221章 除警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98章 敵乎友乎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52章 私議第56章 計謀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122章 豕三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155章 共其利第54章 賣王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78章 帳議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138章 席次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52章 私議第318章 退兵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152章 賈匏第132章 晉見第357章 管祭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71章 吹臺第66章 濮陽呂氏第77章 聚兵第71章 吹臺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64章 布衣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219章 夜襲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145章 曾季第293章 韓援第150章 陳筮第52章 私議第177章 點軍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57章 樑尉公子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247章 魏使第128章 階父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41章 備戰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294章 陰謀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358章 夜聚第359章 篝火晚會125章 洛陽白氏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300章 樑西驛卒
第132章 晉見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103章 危機第344章 神蹟第333章 積竹柲第120章 俠士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173章 夜議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170章 遠迎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282章 疑雲第52章 私議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79章 掌兵第170章 遠迎第143章 夜行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19章 夜襲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12章 張輒第70章 蔡澤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120章 俠士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298章 離華陽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04章 夜訪第221章 除警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98章 敵乎友乎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52章 私議第56章 計謀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122章 豕三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155章 共其利第54章 賣王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78章 帳議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138章 席次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52章 私議第318章 退兵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152章 賈匏第132章 晉見第357章 管祭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71章 吹臺第66章 濮陽呂氏第77章 聚兵第71章 吹臺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64章 布衣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219章 夜襲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145章 曾季第293章 韓援第150章 陳筮第52章 私議第177章 點軍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57章 樑尉公子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247章 魏使第128章 階父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41章 備戰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294章 陰謀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358章 夜聚第359章 篝火晚會125章 洛陽白氏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300章 樑西驛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重庆市| 噶尔县| 塔河县| 抚松县| 墨竹工卡县| 卓尼县| 平原县| 剑阁县| 连云港市| 固原市| 宁波市| 济阳县| 华坪县| 牡丹江市| 东海县| 田阳县| 磐石市| 郯城县| 平武县| 鹤山市| 水城县| 辰溪县| 上林县| 蓬莱市| 建始县| 凯里市| 吉木萨尔县| 青冈县| 文安县| 缙云县| 定襄县| 阿克陶县| 阿鲁科尔沁旗| 红安县| 怀来县| 延安市| 河津市| 康乐县| 兰考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