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7章 再探啓封

經過近十天的努力,後軍完成了給全軍挖掘地穴的任務,獲得晉鄙大夫的犒勞,得盡飽一餐。信陵君也與有榮焉。

信陵君在這十天裡,認真演習了所有訓練科目,還參加了一次大型合練,自己感覺良好。

這些天,秦人沒有再來,反而從華陽撤了一些回啓封。大家猜測,可能是和議中包括了華陽的內容。這似乎也提示,秦魏之間惟一的分歧就在於戰爭賠償了:要不要給秦十座城?

呂伯在大梁的工作也很有成效,鄭地的糧食源源運到華陽。帶動鄭地周圍的糧價也上升到五十錢一石,而鄭地的糧食報價上升到石百錢。

呂伯回來問信陵君這個價格要不要買。信陵君問以前的糧價是多少,買了多少。呂伯回答說,前十天的糧食都是以石五十錢購買的,總共花了二百五十萬錢,家老說,大梁已經見底了,必須要從信陵調錢糧。信陵君咬咬牙,決定再買十天的糧食。呂伯建議,由他直接去信陵籌辦,比轉手公子府的家老要方便一些。信陵君也同意了。爲了讓信陵能夠配合呂伯的工作,信陵君還派了兩名門客陪同前往。

其間,有人建議主動出擊,攻打,至少搔擾一下秦軍。信陵君讓門客們討論,多數意見認爲,魏秦正在和談,現在秦軍已經減輕了對華陽的壓力,由於不掌握和談的進程,主動出擊可能給和談帶來變數。晉鄙大夫也持同樣的觀點。

須賈大夫在鄭的待遇也得到改善。自從被韓王殿見後,須賈大夫與韓臣們的會面顯得順暢很多。只過了三天,他就與韓相平會面了。韓平很認真地和他討論了韓國出兵援救的問題,包括後勤保障,以及戰後補償。經過幾番討價還價,最終援軍在韓地的糧食自己準備,進入魏國境內後,糧食由魏國承擔;秦軍撤退後,魏與韓五城作爲補償。又過了兩天,須賈大夫又會見了韓將暴鳶,詳細討論了進軍的線路,以及從何時、何地起算進入了魏境。討論援軍內容之詳細、細節之具體,讓須賈甚至懷疑,魏還有沒有必要與秦繼續和談。

須賈將談判內容分別報告了大梁和華陽,大家都對須賈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表示肯定,讓他繼續談判,直到韓派出增援,打退秦軍。

太宰府的魏明果然派了一百人的小隊來清理糞便,帶著十來輛手推獨輪車和一百多個木桶。方法很簡單,在指定地點挖個淺坑,半埋上木桶,讓士兵們把屎尿都屙在桶裡面。已經堆積的糞便舀到車上,推到周圍鄉里出售。這些人好像是專業運糞的,下手十分利落,銷售網絡也很健全,不到五天,就把過去堆積的屎尿清理乾淨了。剩下的時間就是把桶裡每天的屎尿倒到車裡,運走。他們本來要在營地外面找個地方,自己升火做飯,晉鄙大夫不放心,把他們分配到各營,免費食宿。

郭先生的偵察工作也進行得很順利,他的四至圖和陳四的詳圖都在一天天向遠處拓展,已經接近啓封外圍。郭先生說,很多次,他們都與秦人斥侯相遇。啓封的斥侯放出來很遠,差不多二三十里,似乎很戒備。

天氣已經冷得讓信陵君半夜睡不著了。小奴和蓋聶擠在一個席上相互取暖,信陵君把自己的衾被讓給他們,畢竟快到冬天了,他們還只有兩件單衣。四公子送的禦寒衣物他就放在堂上,每當凍得睡不著時,他就想著把衾被等物拿來用,但經過一番天人交戰,終於剋制住了自己衝動。要成爲吳起那樣的一代名將,自己雖不能做到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囊贏糧,與士卒分勞苦。但與諸門客總不能差別太大吧,那些先生們也不是都有衾被的!

當他於迷糊中被震天的鼓聲驚醒時,感覺到自己終於熬出來了……

門外凜冽的寒風順著衣裳上所有的縫隙灌進來,領口、袖口、衣襟……下裳簡直就是不設防。院子裡已經有了不少門客的身影,各自運動著。信陵君一出現,就有一兩個門客湊過來,不幾句就問到戰事何時結束,這天實在冷了,再打下去不用秦人殺,凍也凍死了。信陵君無法回答,只得微笑著鼓勵他們堅持下去——其實他自己何嘗不想盡快結束戰事,自己也冷得夠嗆啊!

早餐喝了一大碗熱乎的粥以後,身子纔算暖和過來,有了點活力。郭先生過來說,今天要進啓封界了,自己準備親自去一趟。一來,近距離觀察啓封秦軍的機會不多;二來,萬一有什麼事也好臨機處置。

信陵君問道:“先生與誰者同行?”

郭先生道:“今日入啓封,非同尋常,臣意百人皆出,各得其道。”

信陵君道:“前者依次而行,才十餘人,今者百人皆出,奈何?”

郭先生道:“啓封,乃秦之重地,關係所在,設防必嚴。若依次而行,必爲其所覺,後則難爲也。故當乘其不備,速入速出。所探之處不必多,其要在速也。”

信陵君道:“先生神變,難測其機。”

言談間,張輒突然插話道:“臣亦欲往啓封,與郭先生同行可乎?”

郭先生道:“臣與陳四兄同行,籍爲父子,已演多日。與張先生何所行也?”

張輒想了想,道:“寧無得家臣乎!”

郭先生道:“鄉里野人,何得有家臣!張先生欲何所觀?”

張輒道:“但欲觀秦卒之狀也。”

郭先生道:“臣有一路,從水路而上下,先生欲觀秦營,可以行之。水路之上,多一人並無大礙。惟不得近岸,只順水而行。”

張輒道:“幸得先生教訓!”

郭先生把張輒引到兩名門客跟前,道:“張先生欲觀秦營,汝等可作一路。於途之事,盡由藺先生主之,張先生勿得自由。”

藺先生趕緊對張先生行禮道:“得與先生同行,幸何如之!”

張輒也十分客氣道:“願聆教訓,必不敢違!”

藺先生拿出華陽四至圖,指點道:“吾等今日,從華陽向南至鄭郊而東,至尉氏。乃買舟而上,道鴻溝,至大梁。於途地貌形物,一一志之於心,乃譜於圖也。”

張輒道:“其道里幾何?”

藺先生道:“從華陽至樑,當二百里,道尉氏而往,復二百里,是必四百里也。”

張輒道:“一日而至乎?”

藺先生道:“一日何能至也。於途逆旅食宿,當二日或三日也。”

張輒這才知道,這一趟沒有那麼簡單。

藺先生道:“是出也,先爲短褐,至鄭郊變服行賈;至尉氏,變服楚商。”張輒只得一一應喏。

藺先生和同行的範先生很耐心地爲張輒進行了全身換裝,打好包袱,背好錢,出發時,已經日出三竿。

三人穿過軍營,潛行上了大道,往鄭而去,好像是三個閒散的農夫,要到鄰鄉訪客。沒人時走到一起,相互交流一下所得,有人了就相互離開,裝著不認識。這條道早先已經探測過了,所以沒有特別的任務,只快步走向鄭地。

到了鄭郊,三人找到陳氏車行,乘沒人的時候進去,出示了節符。掌櫃的急忙引到裡面,換上長衫,套了輛牛車,沿著大道,往東而去。三人分別觀察周圍的景緻,一一記在心裡。遇到在聚落的地方,還停下來,買水買草料,與鄉里閒談,瞭解這裡的情況。一直走到天都黑了,纔看到高大的尉氏縣城。

尉氏是魏的邊邑,有高大堅固的城池,日常駐卒一千五百人。秦人佔領了啓封后,並沒有繼續攻打尉氏,只向尉氏所屬的鄉里收購糧食及其他用品。尉氏令不敢出城,更不敢管,只緊閉城門,嚴加防守。尉氏鄉里,故鄭的勢力強大,平時就難以調服,秦人一勾引,立即要糧給糧,要物給物,只顧自己生意合適就行。

尉氏城外也有陳氏車行。三人將車駛進車行,有保人出來迎進去,掌櫃的安排好房間,藺先生故意用楚談對掌櫃的道:“旦日欲庸舟上大梁,其可得乎?”掌櫃的滿口答應,道:“必無失也。”三人進入房間。掌櫃的很貼心地問道:“先生需燈盞否,但一錢一盞。”

藺先生道:“可也。所用燈盞,旦日共折。晚餐何辦?”

掌櫃的道:“廚下有粟有蔬,若需鹽梅醬醯,可以自取,旦日共折。若需酒肉,隔街有肆,或有未盡酒肉,亦未可知。”

藺先生道:“既如此,吾等自炊,勿庸煩勞。”

於是張輒自往廚下炊粥,藺、範二先生就著小燈覈對著各自看到的形貌。少時粥成,張輒盛出,請二先生就餐。三人吃得盆幹碗淨,各自歇息。

客舍裡的草墊得很厚,衾也尚軟。三人在華陽凍了好幾天睡不著,現在暖暖和和的,不一會兒就進了夢鄉。

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243章 伐兵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79章 掌兵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173章 夜議第34章 又見屍身第61章 席議第137章 軍市第99章 義士曹包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292章 書名第333章 積竹柲第63章 商賈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44章 訪老第36章 定奪第42章 失機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9章 有刺客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52章 私議第124章 華陽城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4章 信陵君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327章 夜守第345章 除夕第28章 降服(二)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5章 計議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303章 韓襲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65章 梁氏賈米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8章 降服(二)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76章 敬賢之道第222章 善後第24章 調兵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30章 陷城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130章 烤肉第275章 和議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234章 旦夕評第53章 私授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234章 旦夕評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62章 兵符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50章 陳筮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53章 私授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363章 韓警第43章 等待第30章 陷城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52章 私議第158章 女閭第41章 備戰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38章 列陣(一)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39章 列陣(二)第31章 陷城(二)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62章 兵符第170章 遠迎
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243章 伐兵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79章 掌兵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173章 夜議第34章 又見屍身第61章 席議第137章 軍市第99章 義士曹包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292章 書名第333章 積竹柲第63章 商賈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44章 訪老第36章 定奪第42章 失機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9章 有刺客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52章 私議第124章 華陽城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4章 信陵君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327章 夜守第345章 除夕第28章 降服(二)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5章 計議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303章 韓襲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65章 梁氏賈米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8章 降服(二)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76章 敬賢之道第222章 善後第24章 調兵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30章 陷城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130章 烤肉第275章 和議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234章 旦夕評第53章 私授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234章 旦夕評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62章 兵符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50章 陳筮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53章 私授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363章 韓警第43章 等待第30章 陷城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52章 私議第158章 女閭第41章 備戰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38章 列陣(一)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39章 列陣(二)第31章 陷城(二)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62章 兵符第170章 遠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植县| 大石桥市| 广饶县| 茶陵县| 扶余县| 平远县| 调兵山市| 内黄县| 马尔康县| 通州区| 阳西县| 小金县| 叶城县| 甘洛县| 马边| 邢台市| 乐昌市| 萨迦县| 和田县| 巴青县| 贵定县| 枝江市| 娄底市| 滕州市| 友谊县| 息烽县| 天等县| 奉化市| 镇原县| 南阳市| 怀安县| 个旧市| 蓬莱市| 略阳县| 南靖县| 科尔| 合山市| 大港区| 隆安县| 定边县| 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