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5章 除夕

祭祀在一片神光中結束。

一直陰沉的天氣忽然轉而放晴,大家的心情也似乎隨著天氣轉晴。一天之內三次祭祀,這種密度的祭祀從來沒有發生過。郭先生和張輒一直擔心的搗亂,並沒有發生。雖然有韓卒來攪局,但也很快就得到控制,幾乎沒有造成影響。總的來說,祭祀十分成功。

神兵沒有再回城,他們在城外列隊後,直接開進長城。運輸三牲的三乘安車也在這時被拉出來。看到的人這才發現,每乘車上坐的都是女子。三名中官騎上馬,押著車,隨著神兵回大梁。城主府空了出來。

郭先生問孟鯫先生,送給中官們的車乘還做不做數?孟鯫先生道:“如何不送!以一乘而得中官之助,所得豈在少耶?”郭先生於是不再說話了。孟鯫先生看來經常與中官打交道,對其中的情況十分了解,那就交給孟先生去做好了。

在門客們的協助下,城主府迅速恢復了原有佈置,可以住人了。信陵君讓鄭安平等也住進城主府,算是對他們地位的尊重。

在城門關閉之前,長城內一隊輜車隊出了城,運來了狩獵用的網罟。

明天將開始田狩。

信陵君沒有爲難那幫韓卒,問明華陽尉還是韓王孫,華陽相還是韓不申,信陵君讓把兵器還給韓卒,告訴他們,管邑只是一羣鄉民在社祭,並無他故。韓卒也只得喏喏連聲而退。

是夜,月光皎潔。被殺的三牲都被堆在城主府門外,要等請來屠戶開剝,現在只能看著。

晚餐後,信陵君把城主和各家家長都請來,向他們介紹了明天狩獵意義:“夫狩者,守也,守其土也。故凡能戰者,無論老弱婦孺,皆當爭先,男兒猶當奮勇。”

張輒向大家介紹了明天狩獵的流程:男人負責驅趕獵物,女人和兒童守在側面,大聲吶喊助威,並保證獵物向前逃竄,不會落到網的範圍之外,從而爲網罟所捕獲。

鄭安平等向大家介紹了管尉和左右夥,分配了各家的隊伍,鼓勵大家明天在夥長的帶領下,奮勇獵殺動物,建功立業。

第二天,信陵君的門客開始安裝網罟。兩河中間的地域,天然地被廢城分成兩個部分,門客們把網就懸於城牆上。狩獵也就分兩個階段進行:上午主要清剿城東部分獵物,從東往西進發;下午則清剿城西的部分,從西往東追趕。

信陵君的門客們雖多,但他們並不參與狩獵,有的守在城中,有的守在河這邊,當然,還有些悄悄地消失了……

全城的人,十歲以上的和五十歲以下的,無論男女都被叫出來,過了橋,在河的盡東邊列陣。信陵君和馭手夏侯先生、車右曹先生等三人牽著車過了橋,把車橫在隊列前面,三人站在車上,注視著大家排隊。

隊伍排好,粟兄請示了信陵君,一揮手戟。小四叫道:“第一家,上!”於是十來個人衝了出來,其他人都大聲吶喊起來。不多久就驚起一隻兔子。小四大叫道:“分開兩側!分開兩側!”這十來個人便向兩邊撤下去。

幾乎在兔子出現的同時,夏侯先生輕抖繮繩,戰車迅速衝出。弓弦響處,兔子翻身倒下。衆人一片喝彩!那十人衝上去,把兔子撿起來,三幾下給摔得死透了,把箭拔出來,交還信陵君。這一隊跟在信陵君的車後,帶著獵物得勝回來。

然後是第二家、第三家……一家家被派出去驅趕獵物,也還總能逐出一兩隻兔子什麼的。信陵君便於此時衝殺出來,往往一箭射翻。

每家都驅趕完畢後,領著獵物歸來後,粟兄將手戟一揮,犬兄和小四當即將左右兩夥排列成一字,在粟兄的指揮下,上百人一齊衝出;不僅上百男子一齊衝出,身後的女人和孩子也在犬兄和小四的指揮下跟在後面吶喊著前進。這一下,整個草地中的野獸都被驚進來,拼命在草場中逃竄。信陵君迅速出擊,弓弦連響,不斷有野獸中箭倒下;但這一次,管邑中的人是要斬盡殺絕了,只有少數人停下來收穫獵物,其他人毫不留情地驅趕著獵物,任他們在草原上飛奔。女人和小孩那邊也不斷傳來尖叫聲,那是有野獸往她們那邊跑,被她們連叫帶打地轟出來。所有人都沉浸在這一場一邊倒的殺戮中,盡情釋放自己的武力和體力,獵物被趕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絕望,更加激發起獵人的激情,他們越發高聲地叫著,喊殺陣陣。一直到網罟跟前,大部分獵物都被網罟網住,少部分倒在獵人們的一頓棍棒下,只有極少數能從這一場殺戮中逃出去。所有人興致勃勃地撲殺了所有能看見的獵物,幾乎每個男人都有所收穫。

這一場獵殺在十里寬的草場上,整整追殺了二十里。

下午,同樣的獵殺在廢城的西側又重複了一次。下午的收穫並沒有上午多,可能上物的獵殺動靜太大,把西邊的獵物驚走了一批。但無論如何,收穫都是巨大的。當夜色降臨,月亮升起來,熊熊篝火點燃時,每個家庭都有不止一隻屬於自己的獵物。

信陵君進入管城,武士們已經集合起來,收好網罟,駕好車,他們要趕在關城之前進入長城。

武士們走出城來,穿過以家族爲中心升起的篝火旁,每一堆篝火都引發一陣陣發自內心的歡呼聲。管邑的人第一次經歷了一場獵殺!他們在慶祝他們的收穫!

鄭安平等五人也跟著隊伍離開了。他們的任務圓滿完成,他們將回家慶年,直到下一個月圓之日,方纔回來履職。

在衆人的歡呼聲中,四百人的部隊開進了長城,進入圃田驛。

管邑燒烤野味的香味彷彿還在一陣陣傳來……

鄭安平一直忙到第二天晚上,纔回到家中。張祿很有興趣地問道:“信陵君祭祀,竟感得天開,有乎?”

鄭安平道:“若非親眼所見,吾亦難信。雖相距遙遠,但陰雲中裂開一道縫是絕對不錯的!而後天便放晴。是何兆也?”

張祿道:“祭祀得天應,自然是吉兆。然魏王恐復難矣!”

鄭安平道:“先生何謂也?”

張祿道:“若信陵君祭得天開,而王無應,王其無德乎?”鄭安平想想,好像也的確是這麼回事。如果信陵君祭祀有應,那魏王呢?

接下來的幾天,鄭安平每天都到魏公子府應差,雖然沒什麼事,卻也與門僮混了臉熟,結識了許多信陵君的門客。然後還去拜訪了老上級,以及以前尚有交情的同僚。這些舊同僚雖然當面執禮甚敬,但可以看得出來,內心是很有些不服氣的。旁邊的鄉里殺豬宰羊,鄭安平也去買了些豬、羊肉回來。鄉里有釀酒、釀醋的,鄭安平也去沽些酒和醋。鄉里要辦鄉祭,鄭安平自然也備辦了一份祭品。

雖然好像一切都在熱鬧地進行,但今年的氣氛與往常不同,這種不同是深入到靈魂深處的:他不知道歸屬於何處!過去他是武卒,是樑西驛的驛卒,無論是武卒還是樑西驛,都有慶年的活動,他們只管參加就好了,那時他知道,自己是這個集體中的一員。但今年,情況不同了。自己離開了武卒的隊伍,樑西驛已經進駐了新的驛卒,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歸入哪個集體中?

他把自己的困惑告訴了張祿。張祿道:“汝乃管令,自當與管民同樂。然汝離管而歸樑,是如木之離本也。”

張祿所說的如木之離本,好像正中了鄭安平的痛處,他忽然對管邑生起一種依戀之情,恨不得趕緊回去!

里長帶著戊門一家來了。鄭安平見了五旺一家子果然是憨厚的鄉里人,同意了復五旺一人,戊父見鄭安平應允,也喜出望外,說了不少好話,中心就是說,雖說只復五旺一人,戊門一門盡聽鄭公子吩咐,絕不敢違!鄭安平也只是點頭稱謝。

事情定下來後沒幾天,五旺執著牘,在衆鄉里的見證下與鄭安平盡禮。鄭安平也莊嚴回禮,確立了鄭安平與五旺的主臣關係。里長也就正式將五旺的名字改書到鄭安平戶下。當天五旺就要過來,被鄭安平制止了,他讓五旺與自己的家人過了年,再搬過來住。一家人千恩萬謝而去。

終於到了除夕。從晨起,各鄉里就充斥著甜蜜和莊嚴的味道。今天不能煮粥,各家都用甑蒸著粟米,這纔是晚餐的主角。

張祿也在蒸著粟米,已經蒸好了三簋。旁邊的籃中放著洗淨的藿葉。鄭安平道:“先生辛勞,但得一簋足矣,何必有三!”

張祿道:“汝於東鴻裡,恐難再也。今歲可多得一簋,以盡其心。”鄭安平心下有些難過,索性坐下來,在旁邊看著張祿蒸粟。

他買回的肉和酒已經準備了一份,夜裡敬老時,將擺上長老一席。

鄭安平看著看著,天已經黃昏。

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72章 節鉞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50章 防民第38章 列陣(一)第34章 又見屍身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73章 樽俎折衝第74章 將相和第298章 離華陽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262章 傷營第357章 管祭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147章 尉氏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202章 倉城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13章 計糧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7章 點兵第二章 戰警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171章 信用第318章 退兵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64章 失散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34章 訪友第285章 見陳公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162章 離啓封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14章 定計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30章 陷城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30章 司勝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356章 訪圃田第356章 訪圃田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285章 見陳公第66章 濮陽呂氏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297章 會魏齊第99章 義士曹包第40章 勵士第206章 洗塵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237章 圖秦第51章 棄民第84章 侯嬴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97章 月下清談第263章 密議第155章 共其利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132章 晉見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132章 晉見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285章 見陳公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189章 各方動作
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72章 節鉞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50章 防民第38章 列陣(一)第34章 又見屍身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73章 樽俎折衝第74章 將相和第298章 離華陽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262章 傷營第357章 管祭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147章 尉氏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202章 倉城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13章 計糧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7章 點兵第二章 戰警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171章 信用第318章 退兵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64章 失散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34章 訪友第285章 見陳公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162章 離啓封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14章 定計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30章 陷城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30章 司勝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356章 訪圃田第356章 訪圃田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285章 見陳公第66章 濮陽呂氏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297章 會魏齊第99章 義士曹包第40章 勵士第206章 洗塵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237章 圖秦第51章 棄民第84章 侯嬴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97章 月下清談第263章 密議第155章 共其利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132章 晉見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132章 晉見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285章 見陳公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189章 各方動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江| 鸡西市| 上林县| 龙陵县| 濮阳县| 安吉县| 珲春市| 德惠市| 灌云县| 密山市| 白朗县| 沙洋县| 精河县| 洪江市| 商丘市| 玛多县| 吉安县| 辉南县| 平顶山市| 阳新县| 浪卡子县| 余江县| 六盘水市| 西青区| 惠水县| 治多县| 南投县| 石家庄市| 凤台县| 栾川县| 钟祥市| 新兴县| 乐陵市| 孟州市| 栾城县| 灵台县| 息烽县| 陆川县| 三门峡市| 凤城市| 图木舒克市|